03.06 城隍廟和土地廟的區別是什麼?

今年不結婚


民俗類解讀:

城隍和土地均屬地仙或稱鬼仙,在陽間生善積德者,且魂神不足以達天人果位,或特定因緣情況而獲得的職權地位。

嚴格意義上說城隍與土地都屬於地仙或鬼仙一類,並非天神、上仙一類,可以理解為是地方官,城隍所掌管多為陽間事物,四方城內之門戶,類似“居委會”“鎮長”一類的概念。同時也掌管陽間的戶籍文疏。

土地,則掌管花草樹木、牲畜家禽及村野之事,一方土地則需保佑其土地安寧,保一方平安。屬於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範疇多些。但土地掌管陰籍,這邊形成陰陽區間的管轄性質。


城隍和土地無論我們在何處見到廟宇,基本上都是沒有名字、或者沒有姓氏的,極少的情況下會封號一類的,所以土地與城隍任職期並不是特別長遠,所以沒有獨立的封號,或者理解功德滿後升遷、轉世等多種的可能性。所以崗位應該是換的比較頻繁的那種崗位。

城隍掌管其陽間戶籍,陽間人死後,此處消除陽間戶籍,從而經由土地造其陰籍,由土地處歸入地府等相關流程。其實這也防止錯漏、錯誤等相關事宜的產生,同時也起到一個相互監督與管理的機制。



易行者張軒寧


雖說都是廟,但城隍廟和土地廟可相差大了,不僅供奉的神不一樣,神的等級也不一樣。

先說土地廟

土地廟供奉的是土地爺,中國人一向重土安遷,這種對於土地、故鄉的眷戀來源於數千年的農耕傳統,土地,是中國人的根!

中國人擅長造神,自己的根自然也要造一些神來,土地爺便應運而生,這種來源於民族習慣的信仰可謂遍佈全國,基本上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多多少少總會有土地廟。

廣泛的好友往往是低級,由於村村有土地廟,自然不能奢望土地廟有多麼豪華。這些土地廟多是村民自發修建,官府一般不出面,因此資金就比較缺乏,也造不出什麼高大上的建築。

土地廟造型大多簡單,簡陋的就是在路邊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中間一塊石頭刻上字,那就是土地公公了,在我家鄉的土地廟就是如此。

國人的等級觀念也是比較深的,簡陋代表著土地爺的等級不太高,作為基層信仰,土地神分佈廣泛,在神之間的等級也比較低。

如果將神類比成官員體系,土地神類似於現在的村官,都是村民合計出來的,不是上面委派的,他乾的也是村裡的小活,比如登記誰做了好事,誰做了壞事,保佑村裡的收成、村民的財運等等。

土地爺一般沒有降妖除魔的本事,出現在傳說中也多半是因為邪靈侵佔土地廟、活人褻瀆土地廟遭天譴之類的,很少有土地爺出來懲治惡人的,因為他不管事。

再說城隍廟

顧名思義,城隍廟供奉的是城隍,又稱城隍爺。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城隍跟城有關,跟流離於廣大鄉村地區的土地爺不同,城隍爺是庇護城池(有水的護城溝叫池,沒水的叫隍)的。

城隍是道教的重要神祗,最低界限是縣,因為縣以下就沒有城了,這跟古代皇權不下縣一樣,涉及不了那麼遠。

明朝初年,朱元璋下令“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將城隍從之前的單純神位規定為與人間陽官相對的陰官,併為人們所接受。這種官府插手的情況導致城隍廟的等級要高得多,像南京城的城隍爺更是被封王爵,府城隍正二品,州城隍正三品,縣城隍正四品。

相比於土地爺的沒品,城隍爺碾壓。

而且職權上,城隍爺是有一套班子的,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範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

如果誰對城隍爺不敬,無需城隍爺出馬,牛馬將軍半夜就來了,如果是大惡人,有枷鎖將軍出馬,把魂枷到城隍廟,就有文武判官把你罪狀列出來,該怎麼罰,怎麼判,自有分說。


平沙趣說歷史


城隍廟與土地廟的區別非常大,供奉的是兩種不同的神。這首先要從兩者的本意開始說。

城隍廟裡供奉的神是城隍,而城隍的本意是城池。在中國古代,一般用土來築城牆,城牆的四周會挖有塹壕,用來阻止敵人進攻,其中有水的塹壕被稱池,沒水的塹壕被稱隍。所以“城隍”就是城牆與塹壕的合稱,是用來保護城市安寧,抵禦外敵入侵的。顧名思義,城隍這種神就是城市的守護神。

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相當於人間的地方官。比如縣城的城隍是縣城隍,相當於知縣,府城的城隍是府城隍,相當於知府,省城的城隍是都城隍,相當於巡撫。城隍基本都是由朝廷冊封,國家認證,都有爵位。都城隍一般是公爵,威靈公;府城隍是侯爵,綏靖侯;縣城隍是伯爵,顯佑伯。擔任城隍的大多是真實的符合儒家道德標準的歷史人物,比如東南三大著名城隍:蘇州城隍春申君黃歇、杭州城隍文天祥、上海二城隍秦裕伯。

城隍的職責是保境安民,獎善懲惡,管理人死後的亡魂。所以城隍也承擔了一部分閻王的職責,城隍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牛馬將軍、枷鎖將軍等等,設有陰陽司,可以拘捕臨終之人的靈魂,並根據人生前的善惡進行獎懲。

土地廟又稱福德廟、伯公廟,一般是民間鄉村自發建設的小型建築,造型簡單,規模很小,往往極為簡陋。土地廟裡供奉的自然是土地公,又被稱為福德正神。其實土地公就是中國古代土地崇拜的人格化。中國是一個農業國家,而土地能生五穀,是農業的基礎,是人類的“衣食父母”,人們為了祈求豐收而祭祀土地,這就是土地公和土地廟的起源。中國古代祭祀“社神”,這就是最早的土地神,是管理一小塊地面的神。

土地公顯然沒有辦法與城隍相比。最低級的城隍相當於知縣,掌管著一個縣的安寧,而土地公則只能管理一小塊土地,相當於村長、里長。所以土地廟是中國分佈最廣的祭祀建築,各地鄉村均有分佈。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我是夢露居士,歡迎關注我,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土地廟與城隍廟的區別?首先我們先要知道,這兩個廟裡供奉的個是誰?是做什麼的?


土地爺

土地之神,又稱土地公、土地爺,是道教神仙體系中地位較低的,但是是中國民間信仰非常普遍的,是中國民間信仰中地方的保護神。但一般土地廟的規模都很小,印象裡我小的時候,村東頭就又一座小小的土地廟,每當村裡一有白事的時候,就會去土地廟前祭拜。這是什麼原因呢?

都說人死後就要去地府,酆都城。但事實上,人們死後第一站就是先去當地土地廟,去報道。因為土地爺那有當地居民的戶簿,去那是銷戶,消除在陽間的身份。

城隍爺

其實土地爺的上司,便是城隍爺。而且城隍表是有等級之分的。共分為都、府、州、縣四個等級。每個城市都有城隍,也都有城隍廟,城隍爺的神職就跟市長差不多,掌管著整個市的人,也叫守護城池之神。

城隍其實是冥界的地方官,負責著人一生福祿壽。人們都稱之為城隍判官。當人惡魔你死後經過了第一站土地廟之後,第二站就是城隍廟了。城隍爺屬於司法神,主管生人的亡靈、生死禍福,增進幸福等等。


樸槿玄


【一般意義上來說,城隍屬於封建時代官方的信仰,土地屬於封建時代民間的信仰】

【實際上,城隍廟與土地廟在神話傳說的分類中,均屬未出三界地界神祇】


城隍,意思是用黃土堆集的高牆和壕溝,其中壕溝有水的話,叫池,沒有水的話,叫隍。

城隍用現今的概念理解就是代表一個城市,用古代的話叫城池。

城隍廟的修建,封建時代都是最高統治者用行政命令進行修建的。

因此,城隍廟屬於封建時代官方的信仰。

封建時代的農耕文化,土地作為老百姓的命根子,土地廟實際上是寄託了老百姓美好的豐收願望,因此,土地廟屬於封建時代民間的信仰。

1,城隍廟

古代,一個官員被任命為一個地方的父母官,上任的第一天一般會去城隍廟祭拜一下當地的城隍爺。意思是,小弟初來乍到,請你老人家多多關照,別整出什麼影響我仕途官運的是非來。

要說城隍爺,各地的標準不一,沒有一個固定的人物。一般情況下,都是牛哄哄的人物。比如天下三大城隍廟西安的城隍廟,供奉的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大將紀信。

順便說一下,當初修繕西安城隍廟的是雍正時期大名鼎鼎的年羹堯。

因此,城隍廟的老大,屬於與陽界平行的冥界父母官。既然是父母官,基本上,陽界所有父母官該管的事情,他都管。另外,還有一個陽界父母官管不到的事情,他也管。這件事情就是對人生前的諸種行為進行獎勵與懲罰。

是不是越權了?這事兒應該是閻王的管轄範圍啊,閻王沒有意見嗎?還真不是。

神話傳說的流程是要先經過城隍的“驗明正身”才能夠去閻王那裡報道的。

中國本土的道教,將城隍爺納入了道教的神仙體系,凡是奏表的話,都要先告知一下城隍爺的。

對於現在老百姓來講,像什麼人生大事,比如升學啊,結婚啊,紅白事啊,都要去祭拜城隍爺的,祈求一個美好的結果。因此,現在的城隍廟為了順應百姓的這種需求,一般在城隍廟中設置了送子殿,文曲星求學殿等等。

2,土地廟

大家耳熟能詳的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每次想知道當地妖精情況的時候,拿出金箍棒對著地下就是一通亂棒,電光火石之間,一個白鬍子老頭就從地底下冒了出來。對,這就是土地爺。

這就是一般的土地爺的形象,白鬍子,個頭不高,自稱小神。說到神話傳說中土地的排名,也確實屬於三界中法力最弱的存在。

中國本土的道教,亦將土地納入了道教的神仙體系,基本上屬於基層神仙,因此,知名度最高,最接地氣。

有些地方,土地爺是有配偶的,民間一般尊稱為土地奶奶,但是在有些地方,土地爺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至今單身。

土地爺基本類似於陽間的村長,管轄的地域有限,儘管如此,百姓也沒有將土地爺不當做幹部,對土地爺或者土地奶奶還是相當尊敬的。

只是民間的資金力量有限,一般土地廟的規模都不大,有的甚至幾塊磚頭壘一下就當做祭祀土地的地方了。

對於百姓來講,幾乎所有的生活瑣事,都歸土地爺管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土地爺也成為了民間百姓傾訴的對象,尤其是做了不應該做的事情以後,是一定要向土地爺懺悔的。

當然,更多的是,還是祈福,保一家老小平安和祈求風調雨順的好收成。


【城隍信仰與土地信仰,根植中華大地數千年,存在既是合理,自然有它的道理。】


老祖宗的智慧


城隍廟和土地廟,顧名思義,廟裡各供奉著城隍爺和土地爺,兩者皆為道家神靈。

兩者廟內所供養的城隍神和土地神,均可在天上、人間、地府自由出入,在三界裡均有自己的香案神籍。


城隍廟與土地廟的區別在於:城隍爺為地方神靈也,蓋水為隍,庸為城,乃曰城隍。

農曆五月十一聖誕日,道教以城隍為“剪惡除兇,護保幫”之神,稱他能應人所求,旱時降雨,澇時放晴,以保谷豐民足。

又以城隍為管理亡魂之神,當建醮超度亡魂,需發文書祈請城隍,方能拘解亡魂到壇。城隍廟的建立制度,為縣、市級以上。

土地爺又稱土地社神,也稱福德正神。土地社神,農曆二月初二為聖誕日。

土地之主也,、蓋各地凡有里社必祀土地之神。土地神之像,老而鬚髮皆白,左手端一大元寶,右手扶杖,以能招財與守財。土地廟可建立遍佈神州各地。


緣圓起名


兩個廟供奉的神不一樣,管理的區域不一樣

城隍廟供奉的是城隍爺,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是守護城池之神。

土地廟供奉的是土地公,只管理一小片地方,相當於陽界的村長或者鄉長,是個小神。

出身不一樣

各地城隍一般多由歷史上的忠良賢達來擔任,很多城隍是由當地的老百姓自行選出的,選擇的標準是殉國而死的忠烈之士,或是符合儒家標準正直聰明的歷史人物。像四川縉雲縣城隍是縉雲縣首任知縣李陽冰,紹興城隍廟是供有功於民的龐玉大將,寧化城隍廟城隍為巫羅俊,廣州城隍爺是五代十國時的南漢國皇帝劉龑,杭州城隍文天祥,北京地區是楊繼盛,安徽青陽城隍廟是清官海瑞等等。

土地公式名不見經傳的小神,管的事情也少,再加上信奉土地公比較普遍,全國到處都有土地廟,也麼有人待見。

品級也不一樣,城隍神是有編制的,土地公是民辦的

土地公算是最小一級的神了,很多都是沒有編制的,也不會有大型的祭祀。

城隍廟一般情況下每年都會有廟會,會有比較有儀式感的祭祀,這種儀式可能是民間的,也可能是官方的。在冥界也是執掌一方的人物。比土地公高了不少級別。

有的城隍還是當世的皇帝冊封的,影響力就更不一樣了。朱元璋就幹過這事,封了一大批城隍。

所以,城隍爺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而土地公便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嘍囉了。

廟宇的建制也不一樣

城隍廟因為有官方和半官方的支持,城隍廟的建制也是相當可觀的。城隍廟一般都有亭臺樓閣,建的多姿多彩,香火也都比較鼎盛。而且每年都會有定期的祭祀,廟會也比較火。

反觀土地廟就比較寒酸了。土地廟因神格不高,且為基層信仰,多半造型簡單,簡陋者於樹下或路旁,甚至就以兩塊石頭為壁,一塊為頂,即可成為土地廟。土地廟基本都是鄉民的隨機祭祀。文革前,土地廟在全國大量存在,但都被破四舊弄沒了。

城隍爺和土地公管的事情也不一樣

城隍爺守護城池、國家。主管生人亡靈、獎善罰惡、生死禍福和增進幸福利益等等

手底下是管著人的。城隍下轄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將軍、範謝將軍、牛馬將軍、日夜遊神、枷鎖將軍等,管理的是一個城市裡所有陰間的事。

土地公的職能就低多了,負責保佑本鄉本土家宅平安,添丁進口,六畜興旺,並且為百姓主持公道。但能不能保佑成功還兩說著呢。

同時,土地公也要歸城隍管。


瘋哥哥l


城隍廟和土地廟有什麼區別。

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在神話的故事中,神靈也是有級別的,據我所知,就有城隍和土地的區別。

那麼城隍和土地有什麼區別呢!

它們的區別是這樣的在古代,人間的官職有縣,有里正,縣以下就是里正(也就是相當於現在的鄉長,或者是村長)。

在古代神話中官職的區別有城隍,有土地,城隍的官職就相對於現在的縣府,土地就相對於現在的村長或者是鄉長,那時候縣府以下就是里正。

看到這裡相信你已經明白了城隍廟和土地廟的區別了吧!

是的,你說的不錯,城隍廟就是在神話中的城隍收香火的廟,土地廟就是神話中的土地收香火的廟 。

那麼城隍廟裡供奉的是城隍,土地廟裡供奉的是土地公公。

在山裡的山神廟裡供奉的是山神爺爺。


初來乍到197180235


城隍廟與土地區別是管事單位不同,級別不同。從規模來看也是有很差別的,土地廟非常簡漏。而城隍則是比土地廟規格大很多,土地神是級別在神仙級別裡最低的一級。

再說主管範圍,城隍是屬於管治安,相當於公安局,主管陰界的犯法違規罪犯的。押解罪犯到某指定區域,或者違亂人間鬼魂。有問這些事兒這不有黑白無常嗎?不錯他們也管這些事,但是他們主管事兒是把死後不久帶入地府。應當是直屬最高單位工作員。而土地神是相當村委一級最高領導,管事雜一些。但是也是小事能管大事管不了,但也是神仙的範圍。

其實說了半天,人間所形管理層級別與陰神之間,管理模式大至相。是人們的想象發展的,抽象而得現實的結果。因此做成肉眼可見的廟宇神象最終結果





青竹長青君者


城隍廟多建於城裡或有一定歷史的城鎮,建築規模較大較講究,有豪氣大氣之氣魄。供奉的是“城隍爺"。

土地廟多建於山間鄉村或村頭村尾大路旁,規模較小較簡單,全國所有的各種廟宇當中,土地廟是最簡單矮小的廟,90%以上的土地廟矮小到連參拜的人都不能進人,只有在門外參拜。

土地廟供奉(安座)的是“土地公"即土神,而絕大多數土地廟裡簡單到連神臺都沒有,把土地公神像放在墊高的地上,因土地公是不離開地面,上不了神臺的。

其他地方有二月初二“龍抬頭“的習俗,我地區二月初二稱為“土地公誕",二月初二拜祭土地公(廟)。因有很多土地廟簡單到連小屋都無,在路旁當天的地方造個象墳墓形式的形象,隨便安放上一個“土地公"。

二月初二"土地公誕"拜祭時,定會給土地公戴上一頂紙紮的帽子。如果當天有雨下,淋溼了土地公帽,預示當地在一百天內以多雨潮溼天氣為主,百天內晴天日子較少,據說很靈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