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讓胡路區全力確保特殊群體安然渡“疫”

一個都不能少!讓胡路區確保特殊群體安然渡“疫”

“我們在陽光嘉城三期發現一名流浪人員。”3月1日早上8點,讓胡路區流民群體臨時安置賓館負責人金海元接到旭園街道工作人員電話後,第一時間來到現場。

經過詢問得知,流浪人員名叫馬希海,今年53歲,家在外地,因為沒錢住賓館、也回不了家,只能睡在銀行24小時自動櫃員機大廳內。金海元和工作人員將馬希海帶到醫院,進行身體健康狀況檢查,確定無發熱、咳嗽等症狀,讓本人簽訂承諾書後為他辦理臨時安置賓館入住手續,給與生活保障和有效隔離。

“疫情防控時期,我們設立臨時安置賓館集中安置排查中發現的符合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條件的困難群體,以及因疫情防控導致暫無住所的本區戶籍人員和因交通管控暫時無法返鄉的外地戶籍滯留人員。”金海元告訴記者,目前,已有7名人員在臨時安置賓館得到救助。

讓胡路區全力確保特殊群體安然渡“疫”

流民群體安置點,做好消殺

不光流浪乞討人員,低保對象、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都放在了讓胡路區委、區政府的心上。疫情防控不忘關愛特殊群體,用真情溫情驅散疫情下的陰霾,讓胡路區全力做好特殊群體服務和保障工作,確保他們安然渡過“疫情”難關。

從疫情防控工作一開始,讓胡路區就明確了由民政局牽頭,建立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排查網,第一時間落實主動發現報告機制,通過電話、微信群等方式,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特殊群體進行全面排查,查清楚有無生活困難、有無感染或隔離情況、有無必要的防護措施,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確保生命健康安全。

“我一定好好在家,做好隔離,不給國家添麻煩。”3月1日,家住讓胡路區乘風小區的王宇田按過工作人員送來的大米、豆油、土豆、白菜等生活必需品時說道。

為保障群眾安心過節、堅定防疫信心,讓胡路區按時足額為759名低保對象、42名特困人員發放生活保障資金,為4763名符合救助條件的殘疾人、按時足額髮放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併為困難群眾送去生活必需品和口罩、酒精等防護用品。

為困難群眾送去生活必需品

“2月份已發放低保、特困金40萬元,全區正加強溝通協調、加快審批進度,爭取3月份提前足額髮放,讓這些困難群眾安心‘渡’疫。”3月2日,讓胡路區民政局局長張忠貴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與此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讓胡路區還簡化救助審批流程,對提出救助申請的家庭,採取電話申請、網絡核查、網上審批等方式開展審核審批,必要的申請材料可在疫情解除後補充提供,並且對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居民啟動“臨時救助”工作機制,由民政局啟用臨時救助備用金,先行救助,後續由鎮、街道再補齊手續,幫助困難群眾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