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 四防线+六关口,织就渠县防疫“铁网”

疫情来袭,处处是“战场”,随时需要冲锋。作为百万人口大县,渠县防疫工作更是紧张,更需力量。这段时间,在渠县全域,从高速路口,到乡镇村社,从一线干部,到普通群众,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牢牢构筑起“四大防线”,紧守住“六大关口”,为渠县织就了一张防疫“铁网”。


四防线+六关口,织就渠县防疫“铁网”

构筑“四大防线” 防控体系更科学

“请问您从哪儿来?”“有没有接触过武汉等地返乡人员?”

走进南大梁高速渠县出口,公安交警不停调度车辆停放,医务人员挨车进行“一看二问三测”……从1月22日下午至今,渠北卫生院院长常雪莲已经在南大梁高速渠县出口监测点连续工作了12天,从每天早上8点开始,对往来车辆来源地和目的地进行登记,对往来人员进行测温,工作到夜里10点甚至是12点是常见的情况。常雪莲告诉记者,这两天,来自湖北的车辆明显减少,但是随着返程高峰的到来,来自重庆等疫情较严重地区的车辆很多,不能有丝毫懈怠,“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我的工作就什么时候结束。”常雪莲说。

截至目前,渠县共设置入境体温监测点卡口13个,累计体温监测10余万人次。

同时,渠县还健全“1+9+N”作战指挥体系,“逐村、逐栋、 逐户、逐人”地毯式摸排,在筑牢“思想防线”“摸排防线”的同时,及时预检分诊,落实“四集中”救治,筑牢“救治防线”和“舆论防线”,并做好返乡人员摸排、重点区域监测、网格管控服务“三个全覆盖”,建好排查、走访、发烧人群“三本台帐”,做到排查、管控、服务“三个精准”,有效阻击疫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严把“六个关口” 防控应对更有效

不拜年,不聚会,红白喜事全辞退;勤洗手,多通风,一日三餐在家中……

类似这样的宣传,渠县广大城乡居民每天都能从广播、电视、大喇叭、流动宣传车里听到,可谓是耳熟能详。

为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渠县将全县划分为15个防疫作战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县级领导挂包督战,严把疫情防控 “六个关口”。

记者了解到,渠县抽调医务警务人员对入城车辆进行全覆盖检查监测,全县 568 个村(社区),在主要交通道路出入口设置劝返点,严把出入关;对辖区内所有湖北、重庆等重点地区返渠人员取“医务人员每日上门检测、村(社) 干部 24 小时蹲守监管、周围群众全天候常态监督”的方式,严把重点人群管控关;在农贸市场、商城、宾馆等重要场所防御关口,采取分段供应、分时开放、劝导停业的多种措施,实行专人值守管制,开展全覆盖、无死角消杀工作,累计消杀办公场地、广场达 7.6 万余平方米,各乡镇(街道)消杀范围达 2100 万平方米;出动执法人员,取消全县所有娱乐场所、乡镇集市等,明文禁止在公共场所进行聚集或文体活动,检查药品等经营单位 2822 家,累计取消聚餐办宴 982 家;同时,严把在岗人员监管关和宣传引导覆盖关,筑牢疫情防线。

党员“一线冲锋” 措施落地更有力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渠县37个乡镇(街道)组织党员干部迅速成立党员先锋队,立即开展宣传发动、摸排走访、防范劝阻、监测预防等疫情防控工作。

1月28日,渠县发出《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倡议书》,这样的战斗在全县全面打响。

渠县各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医疗机构、公共场所、高速路口、城区干道、小区公园……,24小时不间断开展宣传、督导、消杀,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渠江街道办事处100余名干部职工奔赴一线,张贴《致广大居民朋友的一封信》,进村入户宣传防控知识,走访排查武汉返渠人员,监测了解重点人员身体情况,在全镇各个角落,冲锋一线。

“请战,我是共产党员。”“我是党员,我先行。”“我是党员,我承诺。”……

疫情面前,渠县人民医院、渠县中医院的广大医务人员纷纷递交“请战书”,争上一线;渠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向县局党委郑重交上一份“请战书”,按下12枚鲜红的红手印;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医务工作者张倩、张玲姐妹,毅然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成为了渠县最美的姐妹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名名共产党员冲锋在前,成为这个春节里最感人的风景线。

作者:杨东 简朝龙 赵辉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阚莹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