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什么故事或道理是你多年以后才恍然大悟的?

程文顺


小时候,父亲对我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将来国家给分配工作了应如何如何。”我就认为是父亲在说胡话、梦话,尤其对农村出身长大的孩子来说,那不是没影儿的事吗。



记得父亲第一次说这话,是白城地区下放的干部在我家吃派饭(派饭,就是上面到村子来的官,按顺序轮到哪家吃哪家)。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我感觉就像上帝降临一般充满喜悦,好多理由让我这样认为: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官。可以吃到好吃的饭菜,虽然是客人吃剩的菜根,平时也没有啊。当然还有只在露天电影中见过的吉普车,那是第一次见到真汽车,第一次闻到汽油味,汽车走远了,一群孩子包括我还在吉普的屁股后头追着闻那股汽油味呢。


现在想来是多么的滑稽可笑。

人走了,晚上父亲对我说,你看人家多威风(原话忘了,大概是这个意思),将来你好好学习,国家给分配工作,也能像他这样。以后提到学习或成长的话题,父亲会经常这样说,。长大了明白事理了,他还是这么说。看到比我大的同校学生一届一届的毕业,没有一个国家给分配工作,无一例外的回村当农民,我就想,父亲难道是糊涂了不成?父亲是家里的天,也是我崇敬的对象,不太敢做太多的质疑,但总觉国家分配工作是天方夜谭。

但不管我怎么质疑,父亲对我的严格却是不容置疑的。东北晚饭吃得早,傍晚是孩子们嬉戏的黄金时刻,踢毽子、玩跳绳、荡秋千、打杯子(守垒的一种类似棒球玩法)。只要父亲在家(生产队也经常加班,他们叫夜战),这些统统无缘,因为他连门都不让我出,只能在家老老实实的学习,学他的珠算,要么看书,干啥都行,就是不能出去。上初中以后,父亲不说,我也不出去了,觉得那些嬉戏反而没意思了。


再后来我上了大学,还真是国家给分配的工作。

多年以后,每回忆起这些,从心里感激父亲的严厉和教育。同时,也从惊奇到想明白一件事情:父亲何以如此固执、又如此具有远见?

非它,只是父亲心中有一种信念:只要不荒费青春,懂得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将来就一定有出息。


寻找就寻见0110


有什么故事或是道理是你多年以后才恍然大悟的?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道理,在我30岁的时候,才把它领悟明白,可是却为时已晚。

我是70后,记得上初中的时候,仗着自己是城镇户口,父亲在政府部门上班,母亲做生意,家里条件还行,根本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感觉玩才是生活的主要部分,父母经常苦口婆心的给我讲,要好好读书,唯有读书,你才有出路,而我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把他们的良苦用心放在心上。

初中毕业勉强考上县城的职业高中,贪玩的心依然没有改变,并且很光荣的成了班里的“女混混”,好不容易混完高中,毕业就和同学相约外出打工,到了这个时候,都还没有意识到拥有正式工作和外出打工的差别,还觉得在外面没有父母的唠叨,挺好。

后来结婚,生子,开始自己养家了,才发现,原来生活是那么的不容易,那些有工作的同学,每个月按时领取国家工资,看看自己,工作不稳定直接影响经济收入,待到小孩子慢慢长大要用钱的时候,才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听信父母的肺腑之言,吃了大亏,导致如今的狼狈不堪。

待到恍然大悟的时候,已经30岁了,如今40多岁,感觉自己还一事无成,再多的青春年华都不够挥霍,因此,奉劝现在还在迷茫中的孩子们,好好读书,未来才有好的前途。


喜乐古二姐


亲人之间不能太较真。

以前的我,总觉的事情非黑即白,长大之后慢慢的会明白,世上的事不是非黑即白,还有一种颜色,灰色。

以前在亲人面前,总是为了一件小事,一句话,争的你死我活,非常的较真,以至于弄的大家都不高兴。

小的时候,村里那会儿刚通电,由于电压不稳,所以经常停电,而且路上也没有路灯,学校是上夜校的,家长一般会给孩子买手电,路上用来照明,我爸也给我买了一个,两块电池的手电。本家的一个很势力的奶奶非说是她的,可她的明明就很旧,我就在那给她吵,说:“你要非说你的,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来就不是你的,你要想要也行,我给你,但你必须说不是你的是我的。”爸爸却把手电直接给了她,即使爸爸又给我买了一个新的,可为这事我很长时间不理他。后来爸说,一家人哪有什么真理在?可我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是我的,他非说是他的?爸爸不站在我这一边。

长大后才会明白,亲人之间,能太较真儿。


一帆水明


说起来,我自认为是个智商和情商都不低的人,但有一件事,是我多年以后被人点悟才明白的,一直引以为憾!

和第二任女友从高中到大学相处七年,对于每个人来说,七年都是不短的时间,一起经历过太多的风风雨雨,以至于,觉得无论她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自己都是了然于胸。

大学期间,不在同一所大学就读,但在同一座城市,每天都会打电话,到周六周日才会相聚!

不知何时起,突然觉得她不可理喻,我觉得她在想尽办法与我斗气、找茬,无缘无故的与我发脾气。那时年轻气盛,觉得自己没错时,一定会与她理论,一分高下,相互生对方的气时,只要我认为自己没错,就一定不会主动认错,更不会主动联系。最长的一次,三个月相互没有给对方打过一个电话,可想而知,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分道扬镳。

直到分手十年,我依然搞不清楚她当时为什么无缘无故的与我找茬吵架。

就在一次与陌生女网友聊天时,提到了这个问题,她当时说我:“你简直太傻了!”

我很纳闷,难道我有错么?我招她惹她了么?

她说:“你觉得,假如她在外面受了欺负、受了委屈,她该跟谁说?”

我说:“那当然是该跟我说!”

“那不就得了,我是女人,我了解女人,在外面受了欺负或者受了委屈,很多时候不会直接说出来,有些是难以明言,有些是怕别人惦记,这种时候,她一定会找她认为最亲近的人,作闹、撒泼,其实就是为了心中能好过点,就是在求安慰,你觉得,她在这个时候,找别人去作闹耍混,能对么?不找你该找谁?而你,非但不理解,反而与她针锋相对,非分出个胜负来,你说你傻不傻?”

闻言,如当头棒喝,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可笑我自认情商不低,这么个浅显的道理,居然分手十年后才被一陌生网友点醒。





人在他乡为异客


小时候寄养在舅舅家,家里有位耳朵不太好使的奶奶,但很会讲故事。老奶奶给我讲了很多故事,比如狼来了的故事等,可是让我成年后,特别是遇到挫折,无助时能够想起来的就是蜗牛壳的故事了。 小蜗牛问妈妈,妈妈我们为啥从出生就要背负这个又重又硬的壳呢?妈妈说因为我们没有骨骼呀,需要趴行所以需要它来保护我们。小蜗牛又问道,毛虫姐姐也没有骨骼为啥没有壳呢?妈妈说,毛虫姐姐会变成蝴蝶飞向天空,有天的保护所以不需要。小蜗牛又问,那蚯蚓弟弟也没有骨骼爬行也很慢,为啥它也没有壳呢?妈妈说,蚯蚓弟弟可以钻入地下有大地保护它,所以不需要。于是小蜗牛大哭,天也不保护地也不保护好可怜呀,妈妈安慰它说,我们有壳所以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我们靠自己!我们靠自己!!




油腻憨老头


龟兔赛跑。

小时候听故事,知道有只兔子,嘲笑乌龟要跟他赛跑,躲到树荫里去睡大觉,醒来发现乌龟正好抵达终点,他怎么跑也不能赢那只乌龟了。小时候得到的启示是,人不能骄傲。这故事多么浅显,一直到往后的几十年,我都是这么理解的。

直到中年,发现故事另有深意。兔子骄傲的资本是他的天赋,相对于乌龟,在赛跑这件事情上,兔子用散步的速度也是十拿九稳的赢家。所以他哪怕有点骄傲轻敌,也大概率不会输。可是他选择的对策,不是跑步不是散步,而是睡觉,打算睡一觉再跑。理论上这也的确未必会输。可是理论与现实的差异在于,现实中会发生一些不可控的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睡觉忘了调闹钟,闹钟坏了没响,又或许是对睡觉时间估算错了,又或许是睡觉时刮大风,乌龟因为体重轻所以被风推着跑得更快……所有一切不可预见的不确定因素,都因为他睡着了而无法应对。所以,理论上可以稳赢的兔子,输了。

那么兔子为什么选择睡觉而不是慢悠悠散个步,更不是竭尽全力奔跑呢?还有个更深层的原因。跟乌龟赛跑还竭尽全力奔跑,兔子的目标就一定不是赢,而是自我实现,或者,他享受奔跑。慢悠悠散个步,赢肯定是个目标,但他觉得跑步是件很累的事,而且用真正付出行动的跑来赢乌龟,不能最大限度显示自己的厉害。那么按照理论来说,睡一觉也能赢,而且会让人觉得,兔子太厉害了,完全不费吹灰之力就赢了啊!可见,轻敌真不是兔子输给乌龟的根本原因,他对自己人生目标的追求才是根本原因。竭力奔跑,那是享受跑步,探索自己的极限,追求更好的自己。慢跑,那也算是踏实地追求现实利益,肯付出,有收获。睡觉,那是虚荣懒惰。

人生也是如此,当初条件再好,再怎么看起来大概率不会坠落,如果你的目标不一样,必然导致行为不一样,因而结果大相径庭。故事就是这样,不经历人生,往往是读不懂故事的。


iceleeicelee


第一年带宝宝在公婆家过年,一大早就起床了,看到公婆他们在灶前忙碌着,我说,爸爸妈妈新年好,他们也挺高兴的回应着,当时宝宝大概八个月大,我说如果宝宝会走路的话,就可以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了,当时呼吸瞬间凝固了,👴爷爷奶奶的脸色不对劲,我说,额,我们那边都是过年一早给长辈,磕头拜年,不清楚咱们这边是不是这样?我婆婆说,这边只能给死去的人磕头( •̥́ ˍ •̀ू )😳😳😳这是亲身经历,故事告诉我们要入乡随俗



龙王台


公公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背朝天在地里忙了一辈子。我和老公是八零后,不懂他们那代的经历。当人们开始卖粮了,公公却不急,等等再说。我和老公着急也没办法,粮价长了,这时公公才说卖。我结婚以来,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去问他,这才是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正是他们经验丰富,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


翠平小心


奶奶已经过世两年多了,守灵的当晚一直房门吱吱作响,仿佛想要说什么,而我战战兢兢的倾听。奶奶,我想您了,以前的您总是为我操心,说着我不懂的话,说我们好坏不分。小学开始,您每天五六点起床做早饭,不讲卫生的我让您一天洗几遍衣服。初中后,周末老早等着我回家,我却贪玩的像个野孩子。进入高中,回来就更少,而您总是给我最温暖的笑容,弄着花样好吃,讲着您的伤心过往。大学后,基本一个月都难得回家,没有人在您身边倾听您的故事了,而我多想听您最快乐的故事。

如今的我都会抽空回家,那个最爱的您不在了,总对着您的照片,像个小孩子一样说:"我回来了,想您了"。谁知道以前的我最讨厌她,我爸也不理她,而我爸后面不知道听了多少首妈妈。



一个可爱的仁


我觉得是那首歌吧,陈奕迅的十年,以前唱是喜欢那种曲调。现在一想真的已经十年过去了。09年的冬天我独自一个人躺在130块钱一个月的出租房里整整三天,就算死了也要等第二年天暖了腐烂掉才会有人发现。那是我被这整个世界都抛弃掉的时光,所有人都抛弃了我。

三天之后我从出租屋里走了出来,扔掉了所有的行李,带着200多块现金离开了那座城市,去给讨自己一个说法。

十年之后我重新回到了这座城市,带着我的说法回来的。

人活着,总得有个说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