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大连88岁老人想把家里这些“宝贝”传承转让给有缘人

在甘井子亿达春天的一间被称为“老虎沟”的百平米住宅里,存放着价值几十万的根雕作品和根艺原料。

房间的主人赵文波是一位88岁的耄耋老人,退休28年来,他痴心根艺创作,收集奇形怪状的根材等“朽木”,经过巧妙构思,雕琢成一件件根艺品,让粗糙的根材化腐朽为神奇。

大连88岁老人想把家里这些“宝贝”传承转让给有缘人

最近 老人因病

再加上年事已高

欲将自己的作品和根艺原料

转让给热爱根雕艺术的有缘人

寻找有缘人

四条屏、书画、树根茶台……满屋子弥漫着艺术气息。尽管身体染病耳朵有些背,但赵文波老人却声如洪钟,道起退休后的生活滔滔不绝。

赵文波的根艺生涯是从退休后开始的,“为了充实退休生活,误打误撞喜欢上了根艺,从此走南闯北,就没停下过脚步。”退休后的工资都被他投入到根艺木料了,前前后后花了十几万元。

老人回忆,最艰险的一次是从河南、山东的崇山峻岭搜寻三四百年的野生枣树,每根木料都有碗口粗。有一次,从河南托运四大车树根,运费花了一万多元。

材料有了,就开始琢磨起创作。根雕艺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巧思妙想、精心创作的根艺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没有主题的根材经过“画龙点睛”式的雕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动物,并配以独特的名字,给人无限的遐想。

退休后的28年间,赵文波把一件件不起眼的树根雕琢成精美的根艺品,从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充实。他的根艺作品“麒麟之根”,2013年参加大连第一届根雕展,获优秀作品奖。“麒麟之根”是纯粹自然天成,1.5米长1.2米高,重量200多斤,需4位壮汉才能抬起来,是可遇不可求的木材原料。当场一位马来西亚华侨想花3万元购买,思来想去赵文波难以割舍,无论买家出价多少都不卖。

大连88岁老人想把家里这些“宝贝”传承转让给有缘人

一件好的根艺作品,必须取材于好的根材。在农村,人们把平田整地、修建乡村道路挖出的树根视为烧柴火的废物。然而在从事根雕艺人的眼里,这些根材往往是他们创作的好原料。

有一次,赵文波清理一块木料的外皮和腐朽物,突然从树干中涌出一股韭菜叶宽的鸡血红一样的粘着体,“树流血了!”赵文波惊讶地发现,半小时后这块木料上的“血液”又不见了。真实版的“千年树妖”让赵文波更加珍视这些来之不易的根艺原料。

树龄在300年至400年间树根有40多根,现在年岁大了,身体又染病,实在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在从事根艺了。

大连88岁老人想把家里这些“宝贝”传承转让给有缘人

“天下何处无知己,苦尽甘来逢贵人。”这是赵文波根艺工作室门边的两个条幅,耄耋老人想把三十载的作品和根艺原料找到合适的下家传承下去。

只要人合适、人品好,无论是捐赠或者将根艺原料变成艺术品的商家,我都想寻找有缘人。

把根留住

为社会创造可观的

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就是88岁耄耋老人赵文波

最大的愿望

有意者可拨打电话联系

13052777170

信源:半岛晨报

美编:“新闻大连”孔德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