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蹙金妃子小花囊,

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

一生遺恨繫心腸。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中國古代把香包稱作香囊、佩幃、容臭、香袋等,俗稱香包。囊就是袋子,裡邊裝上香料就稱作香包。

香囊是古代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

香囊以錦製作,一般繫於腰間或肘後之下的腰帶上,也有的繫於床帳或車輦上。由於奇特香料多來自外國的貢品,朝廷還把香囊作為賞賜之物。

香囊多是兩片相合中間鏤空,也有的中空縮口,但都必須有孔透氣,用以散發香味。長約十釐米,寬五釐米,厚二釐米。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繫有結出百結(百吉)的繫繩絲線彩絛或珠寶流蘇。戴香囊頗有講究。

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520在現代人的眼裡是一個表達愛意的特殊的日子,而在古時候的男女也會在特定的日子互贈香囊,以表愛慕之情。

香囊的風情意味是在男女情事上。有一說,女子佩香囊意謂有所歸屬,這也是中國不少民族用贈香囊來表示愛慕之情的緣故。香囊在我們通常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之物,它傳情達意的密碼是多種多樣的,含蓄且優美。

《紅樓夢》中,黛玉曾送給寶玉一個香囊,後來誤會他送給了別人,賭氣把正做的一個給剪了,卻不知寶玉已將它貼身佩戴,戀愛中小女兒情態躍然紙上。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晉書賈午傳》中也記載了關於香囊的一些趣事。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後,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韓壽,並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裡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在香囊文化的歷史長河裡,有一枚名人香囊應該是讓很多人難以忘懷的,那就是楊貴妃臨走前佩戴的那枚貴妃香囊了。這段歷史在《豔異編正集·豔異編》及《舊唐書 楊貴妃傳》中均有記載。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祿山兵變,攻佔潼關。唐玄宗見長安不保,攜楊玉環倉皇入蜀。途經馬嵬坡時,禁軍將領殺死楊國忠父子之後,遂請求處死楊貴妃。唐玄宗無奈,被迫賜楊貴妃自縊,史稱“馬嵬之變”。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具,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覆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情已遠,也只剩下眼前這枚香囊了!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

八十年後,唐代詩人張祜感嘆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香囊內裝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常以雄黃、茱萸、艾葉、冰片、藿香等中藥與香料。佩於身或懸於帳以為飾物,香氣撲鼻,既能清爽神志,又能驅蟲、避邪、保平安。

納蘭性德有云:"珠衱佩囊三合字,寶釵攏髻兩分心。"小小香囊,一針一線都蘊含了無限柔情,承載著一份深深的愛意,傳遞給心愛之人,日夜掛在腰間、放在床側,睹物思人,情相隨、愛相伴。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想不想來一場香囊之約

如今香囊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但香囊所承載的悠悠情意卻是源遠流長,

收藏香囊是集玩賞與風雅於一身。

一枚小小的香囊既可傳情達意,

亦能享受盎然藏趣。

——

華夏凝香薈為您安排了一場親手縫製香囊的活動

帶著最心愛的人

一個下午

把最美好的心願

一針一線

縫製到香囊裡

送給你最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