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评价微信的新功能"可以把浏览的文章缩小为浮窗"?

范文海


很多回答已经详细介绍了微信文章小浮窗怎么用,这里我就不重复了,说点别的。

微信做这个小浮窗功能可不仅是为了方便浏览文章的同时回复信息而已,微信更多的是要探索平台内多任务处理的功能,并逐步形成一个微信内部的操作系统,浏览文章只是这个计划的初始应用。

微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通讯软件变成了一个集通讯、阅读、游戏、购物、支付、出行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平台。不少人对微信不断“增重”感到不满,信息、功能的过载导致最初微信越来越像那个被用户“抛弃”的QQ,要知道,当年微信能快速崛起,也是抓住了用户不满QQ繁重的功能的痛点,以清新、简单、纯粹的通讯功能吸引了大批基础用户。

有句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用在微信上也是一样的道理。微信增加的这么多功能,不仅是内外部各利益方平衡的结果,而且每个功能都关联着一群用户、一个小生态,所以,微信的功能是不太可能减少的。

在这个前提下,微信团队能做的,只能是尽可能优化各种能的排布,让用户能够更顺畅得切换不同的功能使用,提升用户体验。但当微信平台的插件、小程序、内容多到一定数量时,团队发现,微信已经不是一个软件了,里面的生态丰富程度甚至不逊于一个手机桌面操作系统,所以微信现在是把这个平台当作一个操作系统来对待了,小程序的推出,不仅是为了提高每个功能使用的便利性和简化界面,更重要的也是向微信式操作系统迈进,对标手机操作系统中的App。

而这次的小浮窗功能,也是基于这个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既然要做操作系统,肯定会涉及到多任务操作和任务间的切换,先从简单的文章、网页浏览和对话切换开始,后续相信还会支持更多的微信内应用后台。

关于这个文章的小浮窗,其实去年微信就推出一个类似的功能——文章首页置顶。你在阅读微信文章的时候,想回复消息时,打开文章置顶功能,这篇文章就会置顶在你的微信首页,重新点进去,还是原来阅读的位置。但这个小浮窗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原来的文章置顶功能,你要从对话或其他页面回到文章时,还需要退到微信首页,现在你在任何页面都可以随时回到文章中。

这个功能给到用户更多的阅读便利,提高用户在微信内阅读文章和浏览网页的体验,这也是增加微信文章对用户的吸引力,毕竟体验变好了,可能会有更多的用户花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微信公众号生态的活跃率。

但上面也说了,微信做这个小浮窗功能还有更远大的目标,可能以后也会有更多类似手机操作系统的小插件和小功能加入,如果微信把这个平台操作系统做成熟了,让用户习惯性在微信内做所有的事情,那肯定会进一步巩固微信在国内的社交垄断地位,包括对内容、游戏、音乐、购物等版块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他互联网公司会活得更艰难了。

不过,这个操作系统能否做成,以及能否成功培养起用户的使用习惯,目前来看还都是未知数,我们拭目以待吧。


我是悟空问答的签约作者,互联网问答专家,每天发表关于科技、互联网的深度观点,有兴趣的赶紧来关注一波~



科技扯谈官


看了题主的截图,仔细查看微信现有功能,这不就是浏览文章时将文章“置顶”功能吗?


置顶后在聊天页面的展示

是不是和“置顶”功能几乎没有区别?

也就是说如果单纯的浏览文章时被聊天打断,后续重复寻找文章进入的流程来说,“置顶”这一功能已经完美的解决。甚至上,我个人还认为相对于悬浮窗来说“置顶”的样子看起来更加舒服(原谅我轻微的强迫症)。

但是有个问题是如今“置顶”功能满足不了的,也是提问者截图所观察不到的:那就是虽然将文章“置顶”于聊天上方,但是每次再点击“置顶”时,页面需要重新加载一遍。虽然这是一个细节,但是导致需要等待页面加载的时间。这和我们浏览一个网页时接到微信的消息,回复后重新切到网页上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可能就是那么一两秒的时间,但是体验却相差很多。

所以我认为,如果将“置顶”变为“悬浮窗”意义不大,如果可以将“悬浮窗”的历史页面缓存可以让用户无需二次加载进入的话,这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改进!


阿亮Sherlock


不得不说,这是微信团队推出的一个比较人性化的体验升级,只是来的时间有点晚,毕竟微信及公众平台上线已经这么多年了。

2017年以前,公众号文章与聊天界面的切换很麻烦,需要退出文章才能回到聊天界面,打开文章又得重新找到那个公众号,找到那篇文章,服务号还好,订阅号复杂的多。

2017年2月份,微信终于在6.5.4版本推出文章置顶功能,用户可以在文章界面点击右上角三点,选择"在聊天中置顶",当聊完天点击已置顶的文章再回去时,就能快速回到刚才阅读的位置。但此时已经距离微信上线整整五年了。


今天的更新可以看出微信团队重视到这一点,方向是好的。不过针对产品,拾书君还是要提提自己的看法:

1、悬浮窗有点碍眼

刚才我在百度上就看到有网友提问,如何关闭微信界面的悬浮窗?可见有一部分人是不适应的,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起码目前是这样的。相比之前的聊天置顶,更显突兀。

2、个人觉得还可以更好


这个方面有两点,第一,将文章设置为悬浮窗后,再次回到界面,不能一步取消悬浮;第二,未关闭当前文章,再次打开其他文章,需要再次点击右上角三点,重新选择悬浮。

既然微信定位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用户选择使用微信时,习惯了悬浮窗口,并且使用时一直保留悬浮点,那聊天界面与不同文章之间并不能在悬浮窗中同步,而在文章界面取消悬浮窗必须再次重复操作。


拾书小记


简要介绍下该功能,用户浏览公众号时可选择浮窗,刷朋友圈时会展示该按钮,若想进入公众号文章点击浮窗即可,长按浮窗,右下角会出现退出浮窗选项,设计美观方便。



近期微信公众号不断改版,密集程度前所未有,可以说是外部因素倒逼微信自我进化。

面对头条系产品的步步追赶,尤其是抖音强势位居段视频top1的位置,腾讯在内容领域不断受到威胁。自从抖音火爆后,用户的朋友圈停留时间和公众号阅读时间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公众号是整个微信生态战略的核心,微信必然要给予强大支持。但是公众号已经发展多年,似乎已经来到瓶颈期,整体打开率下降,微信必须要全力支持整个公众号生态。

而且这一需求存在太久,微信一直没有及时解决。比如我便经常在阅读公众号时,忽然接到重要消息,这时又必须及时回复。那我等我回复消息后,再回到公众号,再打开阅读文章,无形中增加很多步骤,严重影响看文章的效率和体验。

微信在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再次升级公众号,解决这个痛点,既能提高阅读体验,也能进一步让公众号更贴近用户。

此后微信公众号如何继续升级,拭目以待。


科技纵横论


微信升级到6.6.7版本后,增加了浮窗功能,可以把浏览的文章缩小为“浮窗”,在看朋友圈的时候,方便保留阅读的文章,再次查看该文章。

我想微信的浮窗设计,是不是受到苹果手机的AssistiveTouch的小点点功能启示。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功能,类似于收藏。即使您退出微信,再次打开的时候,浮窗仍然存在。也类似聊天置顶功能,打开微信第一个看到是浮窗。

浮窗是结合收藏和聊天置顶两项功能,在微信的任何一个页面都显示,不管是微信,通信录,发现,都有浮窗,这下可不得了,浮窗是微信的美人痣。

从用户角度考虑,也是有非常好的体验感。只要是用户喜欢的文章,放到浮窗,那么用户在任何时候,打开微信,即见浮窗,再次阅读,查询,推荐给朋友都最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浮窗占用的屏幕非常合适,不大也不小,既可以使用户一下找到,也不影响用户浏览微信其他功能;而且浮窗圆形设计,里面带有文章头像,也不失为一种美。

目前其他社交软件或者APP还没有这个功能,或者类似的功能,这项发明,真的体现了微信团队的创新,是一个非常棒的作品,值得点赞。

如果把浮窗功能的浮窗窗口,多做几个,也不要太多,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些。毕竟用户喜欢的文章不是一篇,也可能是几篇。

感谢微信不断推出适合用户的新功能,创新和发展是硬道理,同时给用户带来新鲜体验和不同感受,才能吸引用户。

使用微信的老铁,赶快去升级您的微信吧,记得是5月23号更新的,版本是6.6.7哦。我是高工,关注可以找到我哦。

高工


微信又又又又又改版了,这次终于迎来了好评。

5月23日晚上,iOS用户可以将微信更新到6.6.7版本。与安卓内测版边边角角的改动不同,正式推出的新版微信增添了一个称得上重磅的功能:可以把浏览的文章缩小为浮窗

体验过浮窗功能后,榜妹和小伙伴纷纷点赞。它确实解决了大家的一个痛点:作为一只新媒体汪,每天要看大量微信文章不说,还得处理各种群里的信息,有时候不得不一心二用。

代替“置顶阅读”的浮窗,大大改进了切换的体验,非常顺滑!

除此之外,公众号主页、朋友圈、看一看都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当然也还有好多大家期盼的功能没有出现,欢迎在本文文末投票留言)

近期微信的频繁更新,让人有点不习惯。几乎一直在抓耳挠腮分析改版的同事,也说感觉“微信,你急了”。

诞生七年的微信,怕不是遇到了“七年之痒”?

一方面,面对公众号打开率下滑,洗稿等现象屡禁不绝,微信自身需要有一些突破;另外,在短视频社交平台的冲击下,腾讯在争夺流量、用户时间方面感受到威胁,反击战已经打响,微信则是排头兵。

话说回来,竞争或许是激活一款老牌产品的最好动力。就像鲶鱼效应所示,当生存环境受到刺激,激发了沙丁鱼的求生本能,它才会游得更快。

召唤出浮窗有两种方式:第一是通过右上角打开菜单栏,点击“浮窗按钮”。

还可以选择更炫酷的手势操作:像掀开窗帘一样,从文章页面的最左侧边缘往右滑,然后拉向右下角。关闭时同样可以拖住按钮,扔到右下角。

浮窗功能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可以实现一边阅读一边聊天,当阅读深度好文突然有聊天消息弹出时,再也不用纠结是退出去看一眼,还是忍住读完再去回复了。

比之前“在聊天中置顶”更方便的是,浮窗可以保持阅读进度,而且可以如影随形地浮在微信的每一个页面上,类似于iOS系统里的Assistive Touch小圆点。

相比之前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朋友留言”和评论区改版,浮窗功能一出就好评如潮,主要是因为带来了比较直观、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我们还能从中看到更深层的一些东西。“财经功守道”的文章指出,浮窗功能的本质是“多任务”。让用户顺滑地进行多任务切换,把流量锁在自己体内,再结合微信大力推进的小程序,“微信绕开手机OS,成为十亿活跃用户底层操作系统的欲望,已昭昭然。”

小程序最初的入口比较深,后来进入聊天窗口的下拉任务栏,便捷度大大提升。以微信对小程序的重视程度,或许未来小程序也能进入浮窗,这样就更像一个操作系统了。

看一看更新,信息流之上更强调分类精选

“看一看”前段时间的新动作很多,包括“热议话题”的灰度测试、“看一看精选”等。这次更新之后,“看一看”右上角新增了一个搜索通道,点进去可以看到“特色专栏”和“圈内精选”。

“特色专栏”中有一个新出现的“24小时新闻”栏目,来源主要是媒体公号及官方公号。另外,“热门话题”也有变化,以前是信息流的呈现,现在增加了内容分类。

可以看出来,“看一看”的人工编辑成分比较重。与头条的算法推荐、瀑布式的信息流不同,“看一看”更看重对内容、观点的分类及精选,让用户能通过数篇优质文章,了解到事件全貌和各方观点。

同样是杀时间,头条想让你看更多,而看一看想让你看更深。

这种思路跟微信过去的去中心化也不一样,更像是一个编辑导向的、中心化的分发平台。

默默蓄力的“看一看”会迎来爆发么?榜妹还是挺期待的。

跟安卓内测版透露的一样,公众号主页进行了改版。在公众号介绍下方,能看到原创文章的总数量,以及有多少好友关注了此号。

主页上会显示公号近期朋友互动量较高的三篇原创文章,往下拉点击“全部消息”能查看所有历史文章。

公众号主页的改动透露了两个趋势,

第一是微信越来越重视原创,最近改版中把“作者”换成“原创”可能也有此意,接下来对于原创作者应该也会继续推出利好政策,比如张小龙曾提过的作者专属页。

第二是让用户更能感知到好友在公号的互动,这次直接显示朋友关注人数(之前在未关注的状态才能看到),包括之前的“朋友留言”,都是在公众号这个相对封闭的体系里加强社交属性。

但这样的改动也折叠了之前主页上的一些信息,比如公号id和认证主体,就被藏在了右上角的“更多资料”里。

另外,置顶公众号的路径变得更长,要先点击右上角,再点击设置。(暴风哭泣,大家可以试试,尤其是还没有置顶新榜的朋友)

服务号的主页也有类似的改动,不同的是展示的是提供的服务而非文章。

朋友圈微调,加强了沉浸感

此外,朋友圈顶部设计也进行了微调,原来顶部黑色的导航栏变透明了,下拉时会自动取色。

往下翻页时,顶部栏变成白色的,融合度更好一些。还有打开文章链接或者网页链接,顶部也是白色的,中间的公号名会缩小。

总之,对全面屏手机更加友好,沉浸感更强。还有人分析,去掉顶部栏可能是为竖版短视频做铺垫。

其他的一些变化还有:

➤最常用的表情在表情第一页单独展示,不过仅限于小脸表情,最多9个。(emmm没有收藏表情如何更愉快地斗图)

➤收藏里可以更加方便地添加笔记,直接点击右上角的+就可以。

➤双击文字消息放大后,底部有转发、收藏和设置提醒的选项。

最近微信大大小小的更新很多(承包了我们几乎一半的选题),这次客户端更新算是力度比较大的,尤其是浮窗这种有新意的功能,挺让人惊喜。

在每一次微信改版的背后,可能都是经过内部的种种博弈,一些暂时看不出效果的改动,也许是为更长远的策略考虑。

当然,微信还在憋大招中,将来会推出怎样的原创作者体系?在短视频社交中有什么新动作?能否在用户时间的竞争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都是大家所关注的。


新榜


5月23日,iOS系统微信迎来了v6.67版本的更新,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功能非“浮窗”莫属了。平时我们使用微信的一大痛点是,在阅读文章时来了新消息,不得不退出文章回复消息后,再重新打开文章继续阅读。

图片来自谷歌

即便之前有置顶文章这项功能,也仅限于左下角的【微信】这一个界面。但浮窗功能与iOS的“小白点”十分相似,它可以始终悬浮在微信的各个页面。这就保证了我们即使在看朋友圈的时候也可以随时阅读文章。

浮窗功能的开启步骤是:在文章中右上角点击菜单(3个小点),点击左下角的“浮窗”,即创建完毕。点击悬浮窗可以立刻回到文章。

开启悬浮窗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发现】界面中,浮窗依旧存在。如果文章看完,拖动浮窗时右下角会出现红色的【取消浮窗】区域,丢进这里浮窗就消失了。

取消浮窗

看完过后是不是觉得很方便呢~还没更新的小伙伴们快试试看吧


中关村在线


最近微信的改动似乎比以往更加频繁,从公众号留言功能的改版,到现在的浏览的文章缩小为圆形浮窗,再到朋友圈分享到微视的内测,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就已经更新了几个版本,而多数改动都是对微信的小修小补。

而今天的微信iOS客户端更新到6.6.7版本,用户可以把浏览的文章缩小为浮窗,这与之前的文章置顶的功能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这样更方便一点,在回复消息或浏览朋友圈时,浮窗一直会在微信界面,并显示链接或者公众号的图标,这与一些智能手机自带的快捷键浮窗类似。

当然这对于不少用户来说解决了看文章不能回信息的问题。同时在新版本中,浮窗按钮可拖动或删除,再次进入浮窗可以保留原来的阅读进度。

不过与手机的浮窗的区别是并不能调整其透明度,在浏览信息或者朋友圈时,会对屏幕造成遮挡,而且与之前置顶的方式不同的是,在微信完全退出后台运行程序以后,再打开微信时,这个浮窗的链接就会消失,需要重新找这篇文章,并重新设置浮窗,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此外,朋友圈顶部设计也进行了微调,原来的灰色顶部栏取消,整个封面都可以显示,下拉时对封面图自动取色,形成渐变色,往下翻页时可以看到白色顶部栏。朋友圈页面整体效果的调整非常符合大众的审美。

目前新版本仅在苹果应用商店上线,安卓版本上线日期未定。

而从另一方面看,微信最近动作频频,也反应了一些问题,腾讯一直存在一种危机感,而在《腾讯没有梦想》一文出现后,更是对腾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上来自头条等外部环境的压力,使得腾讯更加警惕。

所以腾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策略,微信的不断改版就反映了这一情况,以此提高用户的体验,增加用户的黏性,来对抗外来的挑战。

从总体来说,能听取大众的意见,并进行相应的措施,以此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也是任何一个公司需要长期坚持的策略。


王长胜


看到消息后立即下载更新了微信,试用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太方便了,很好用。

以往在微信APP内看文章时来了信息,我们只能多步操作退出文章后查看。耽误时间影响效率不说,退出后有时还不好找哪篇文章和看到哪里。现在只需要在文章右上角进入选择浮窗即可返回微信首页界面,非常方便。查看和回复完信息后,点击浮窗即可快速进入文章,非常人性化的是,进入后会自动停留在上次阅读到的位置。

浮窗在微信界面内可以自由拉动,但只能固定放置在左右两侧。而当需要关闭浮窗文章时,则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进入文章右上角进入选择取消浮窗;另一是长按浮窗,待右下角出现大大的取消浮窗标识将其拉入即可。

整体而言,文章浮窗功能是基于用户需求开发的新功能,表明了微信团队重视用户体验的一贯立场。其功能也体现了微信即用即走的产品设计理念,不用时放在左右两侧基本也不会影响到正常操作。有时我甚至忘记了自己开了浮窗。

当然这个功能也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当我们在前一个浮窗后又打开了另一篇文章,将后一篇文章设置为浮窗时会自动将前一篇文章顶掉,我们想找到前一篇文章同样非常困难。希望今后能改进,增加浮窗支持多篇文章的功能,以方便用户提高阅读效率。

整体而言,这个浮窗的新功能可以打80分,对于习惯经常在微信内阅读文章的用户来说非常实用,有助提高操作效率,节约宝贵的时间成本。


蚂蚁虫


第一时间体验了微信的“浮窗”功能,确实非常方便,是微信有史以来最人性化的功能之一!这无疑将大大提高用户的体验!点赞!点赞!

众所周知的是,此前一篇微信公众号文章打开后,就没办法回复信息,也不能进行其他操作,一旦退回,又得重新打开!

特别是像iPhone这样的手机,没有直接的退回键,微信文章“独占屏”的设计,很不方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体验!

这是微信6年以来的最好的一次“改革开放”。当需要关闭浮窗文章时,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是进入文章右上角进入选择取消浮窗;另一是长按浮窗,待右下角出现大大的取消浮窗标识将其拉入即可。

这大大提高了微信的用户体验,有利于微信社交与内容的“自交互”,这一人性化的设计,是微信固守用户的一大举措!

这也可以看到,微信团队一直在为解决用户体验,想方设法,为微信的长久发展而改变,更是为微信生态找入口!

这一功能的推出,微信又一次掌握了主动权,是值得奔走相告的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