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1、京劇是怎麼來的?

京劇形成於清朝,源自乾隆80大壽,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後來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和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以及一些民間曲調,通過不斷地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2、京劇都有哪些行當?

京劇的行當指的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上的“生旦淨末醜”。

生行,指戲曲劇目中的男性形象,以面部化妝俊俏為其特點。根據其年齡、身份的不同可以分為老生、小生、武生等不同的種類。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旦行,指戲曲中的女性形象,可分為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類別。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淨行,指那些面部勾畫臉譜的男性形象,有正淨、副淨、武淨和毛淨之分。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醜行,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醜陋的人物,有男性也有女性。男性多在鼻眼間勾畫豆腐塊狀臉譜,故又稱“小花臉”。有文丑、武丑、女丑之分。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大家可能要問了,“末”行呢?

其實在京劇剛形成的一段時期內,由於受漢劇影響,也是把末行當作一個重要行當的,以區別於生行,故當時說起京劇的行當,是“生旦淨末醜”(其實還有個“外”行,說是“生旦淨末醜外”更合適)。

生行末行的區別,除人物性格外,基本以髯口(鬍鬚)區分,掛三(三縷鬍鬚)的為“生”,掛滿(從耳朵到嘴巴能遮蓋小半個臉的鬍鬚)的為“末”,並且區分嚴格,生行演員和末行演員不能混演,即“生不演末,末不演生”。但隨著時間的發展,末行逐漸被歸入生行,所以現在我們說京劇的行當時,只有生旦淨醜

P.s 據說京劇創始人之一的余三勝曾經同時演過這幾個行當的戲,或許因他原是漢劇演員之故。

3、後臺怎麼坐?

在後臺的座位也是有講究的,不能亂坐。管事人坐賬桌;催場人、上下場,坐後場門旗包箱;旦角只能坐大衣箱,淨行坐頭盔箱,生行坐二衣箱,末行坐靴包箱;武行上下手坐把子箱;醜行座位不分。

其實這種分行當分位置的做法,也是為了管事人及時指派角色,方便調度。

4、開戲前的規矩

在京劇班子後臺,是由醜行開面的。也就是說,醜行不化妝,他角不化妝。一是因為按照舊例,醜行為眾行之首;二是因為醜行只用黑、白、紅三色,簡單精煉,不必因為暈染雜色涮筆,也是為了給其他筆繁彩重的角色讓出位置。

其它還有諸如未上彩前不能試口面、生淨行上香才能開戲、 如果要演關公戲,演員化好妝後,不能和任何人說話,出場前須到神前焚香禱告,以示尊敬、而扮演神佛之人,必須事先沐浴淨身,外去汙、內除邪……

這諸多的規矩雖然看起來冗雜,但也就是因為這諸多的規矩,才讓這個行業能夠歷久彌新,傳承至今,老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就是這個道理。

5、京劇裡怎樣“以貌取人”?

京劇裡的臉譜的色彩濃烈,表現方式誇張,但是這些濃烈的色彩代表什麼意思呢?

其實,不同的顏色代表了不同的人物特性,比如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比如關二爺;

黑臉為中性,代表嚴肅認真比如包大人,也代表粗曠豪邁,比如張飛;藍臉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或者桀驁不馴之人,比如竇爾敦;黃臉白臉含貶義,代表奸詐兇惡,比如曹操;金臉銀臉是神秘,人一般不用這個顏色。(如果您覺得記不住,可以去學學《說唱臉譜》這首歌,雖然可能每次都要唱一下才能裝13)

京劇裡另一個讓人們心生嚮往的部分就是旦角的頭面了。頭面,即首飾,戴在頭上的首飾。一般分為三種:

點翠頭面:用翠鳥的羽毛製作,也是現在“網紅”的點翠工藝,現在翠鳥hin金貴,所以都改用藍綢代替了。一般都是端莊溫柔的大家閨秀用。

水鑽頭面:在燈光下blingbling,一般是給人物屬性為活潑伶俐的大姑娘戴的。

銀泡頭面:簡單,很簡單。從材質到樣式都簡單,所以就是給窮人家的孩子用的,比如王寶釧姐姐。

有關京劇的五個小知識,你知道幾個?

京劇霸王別姬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