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哪个强?

追梦


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同属于“四大工学院”成员,也是非常优秀的工科985大学。今天小编就对这两所大学进行简单对比。

华南理工大学位于广州,该校创建于1934年,1995年进入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5年华南理工大学进入“985工程二期”。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有专职院士7个,长江学者22人。在学科方面,有一级国重2个,二级国重3个。华南理工大学还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入选A+,还有7个学科入选A-。

大连理工大学是副部级985大学,1949年建校。该校共有9个学科进入ESI前1%,该校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化学和工程。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和化工两个学科入选A,力学土木等五个学科入选A-。比较遗憾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并没有A+学科入选。

很多人认为,四大工学院中,大连理工大学表现是最差的,如下图所示,是四所高校的学科评估结果。

在2018年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全国排名26名。

在2018年校友会大学排名中,大连理工大学全国排名25名。大连理工大学近几年的排名,可以看出,大连理工大学近些年都是在前三十。

塔尖,介绍国内优秀大学,有趣有料,欢迎关注。


塔尖


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PK各有千秋自不必说,但是在每个省市都有地域差异,以山西省考生为例:

华南理工大学2018录取线615

大连理工大学2018录取线608

学生,家长认可度已见分晓。

详情如下:

1:地域优势,

2:薪酬优势IPIN薪酬排名

A华南理工27

B大连理工55

3:USN中国大学排行榜

A华南理工400名

B大连理工429名

4:QS中国大学排行榜

A:大连理工25

B:华南理工29

结论:伯仲之间,不相上下,专业有别,学术发展选专业水平,就业需求选地域优势。

华南理工国家特色专业:网络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轻化工程,食品化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建筑学。

大连理工国家特色专业: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船舶与海洋工程。

专业发展优势与地域经济既往发展高度关联。学风从考研和留学数据分析,大连理工略有优势。专业培养能力优于华南理工,但华南理工学生就业机会明显好于大连理工大学。

搜狐最值得信赖高考志愿规划师——王为愿,祝孩子金榜题名。


王为愿


这两个大学都是985和211工程大学,世界双一流高校,都是我国工科强校,也同是“四大工学院”之一,两所学校实力接近。

比较两个实力接近的大学孰强孰弱,还是比较复杂。我们从综合排名和专业实力等因素来对比一下:

1、综合排名

校友会201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大连理工排第25名,华南理工排名26名,大连理工有微弱的排名优势。如下图:

另一个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武边书201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上,大连理工排名27,而华南理工排在22名,大连理工占据微弱优势。

2、学科实力

华南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有两个,分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轻工技术与工程;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有通信与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食品工程;

而大连理工大学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有四个,分别是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有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等六个。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大连理工大学有七个学科进入A-以上,其中机械和化工获评A级;而华南理工大学A-以上的学科有八个,没有A级,但轻工技术与工程获评A+。

学科实力对比,两校仍然不分伯仲,大连理工略强。

3、录取分数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录取分数,我们选择生源基数较大的四川省三年录取数据来对比。因为是工科类大学,我们主要看理科的录取数据。

(上图为大连理工大学三年理科在川最低调档线)

(上图为华南理工大学三年理科在川最低调档线)

可以看出,两个学校的录取分数也是非常接近的,华南理工大学略高。


通过上述一些标准对照,个人认为这两所大学实力接近,不分伯仲。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要综合成绩、个人偏好、专业意向、区域等因素确定。


看完别忘记关注高考军师头条号哦,让我们一起分享交流高考最有价值的信息吧~


球是这样踢的



正如很多人所说,这两所学校在体量上,研究方向上都有相同之处。两所学校的ESI前1%学科都是九个,并且优势都集中在工程学和化学、化工领域。但是实际上如果从两所学校的历史沿革、背景来看实际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大连理工前身是大连工学院,而大连工学院是由大连大学撤销后存留而来。相反华南理工是由多所化工相关的院校组合而来。从地缘上说,两所学校的风土都是完全不同的。还需要结合自身喜好进行考虑。具体情况京领新国际此前曾对两所学校发布过分析文章,现转发给你,供你对比参考。


大连理工: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滨城大连。肇始于1949年,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该校是我国少有的一所从未合并过的精华985高校。其独特的红色基因,奠定了进军世界一流大学的坚实基础,赢得了“学在大工”的美誉。经国务院批准,于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在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大连理工大学省内排名第2,全国排名第26。2013年至2017年,大工的名次可谓是跌宕起伏。由2013年的25名至2014年的30名,从2015年的31名到2016年的29名,终于在今年回升至26名。令人惋惜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在2013年和2014年一直稳居省内第一,但是近几年被东北大学碾压,屈居省内第二。国内高校的综合排名有很多指标评价得来,而国际化竞争力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高等教育国际化俨然成为高校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故我们从国际化角度来审视一所大学。

在创业时代联合京领教育发布的“中国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2017”中,大连理工大学取得了16名的成绩。大工的国际化教育为其综合实力的出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反观辽宁省内的排名,东北大学虽在综合实力的排名中优于大连理工大学,但其国际化竞争力却排名50开外,和大连理工大学有明显的差距。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大连理工大学的目标和理想,该校近几年在国际化教育上发力,效果有目共睹。

国际化竞争力体系由国际化教育、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合作、国际化奖项四个维度关联组合而成,每个维度细化为多项具体指标,占不同的比重组成,旨在对500所国内大学的国际化竞争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四项指标内部相互递进,相互影响,能较好反映一个大学的国际化生态链。

数据分析显示,四项一级指标中,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排名第9,国际化科研排名第26,国际化合作排名第29,国际化奖项排名第26。我们将从四个维度对大工的国际化竞争力进行更为直观的展现。

国际化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比肩浙大,师生海外交流频繁

在四个一级指标中,国际化教育权重占比最高(40%),主要体现一个大学师资背景的国际化程度(“千人计划”与“青年千人计划”入选情况)、海外高校合作办学的数量以及学生到海外留学或交流的情况。

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化教育排名是第9,成绩相对喜人。将国际化教育进行细分,可分为三个指标。第一,师资国际化方:大工的“千人计划”与“青年千人计划”分数为0.49和0.46,处于中上游水平,体现了大工的国际化师资引入工作良好。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数量”和“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数量”得分分别为0.43和0,“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数量”得分为9,其中外合作办学的排名相对靠前,特别是中外合作机构数量的名次和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并列第一,可见该校和海外高校往来频繁,注重交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国际化教育的体现,是发展国际化教育强有力的武器。大连理工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为其国际化竞争力的提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生的国际化方面,学生的双向交流指标得分平平,分别为“海外留学生占学校学生总人数比例”(得分为0.32)、出国留学生占学校学生总人数比例(得分为0.46),总体来说,大连理工大学的国际化双向交流投入力度相对较大。

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和公办、民办高校一起,被并称为高等教育的三驾马车。该校于2009年做出推进学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事宜的重要决定。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信息与软件学院是中日两国在高等教育本科层次上设立的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创了中日两国在高水平学历学位教学层次上合作办学的先河。大连理工大学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为促进双方开展学术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相关专业高层次人才奠定了基础。

同时,大工积极拓宽与国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的渠道,在部分专业实行“2+2”、“3+1”(合计4年)等联合培养模式。学校还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提供在国外著名大学进行短期学习、文化交流、实习考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各类国际竞赛等国际交流的机会,努力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渠道,使更多的学生在学期间有国外学习与交流的经历,接触异国文化、开阔国际视野。2014-2016年,共派出长短期交流学生4278人。

国际化科研:成果丰硕,上升空间大

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其是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一所好的大学必然是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的,大学的差别体现在其科研水平的高低,高水平的科研不仅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工在国际化科研竞争力中排名第26,该项指标差强人意。大工在“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数量”、“在cell、nature、science上发表论文的数量”、“ESI高被引论文篇数”得分分别为3.81,0.13,1.15,均处于中高等水平。该项指标考察了大工在顶尖学科与国际核心期刊上的水平和能力,间接显示出大工科研成果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ESI是评价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极其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全球很多知名高校都在采用ESI来衡量和评价学科实力,国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最近几年来也开始越来越重视ESI指标,越来越多的大学把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数量定为发展目标之一。具体来讲,大工目前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进入全球前1‰;12个学科领域进入QS世界学科排名前500名,上榜学科数位列国内高校第17位。成绩喜人,但还有上升空间。

国际化合作:科研机构实力不足,人才引进力度加大

国际化合作包括两大指标,国际合作科研机构数量和111计划数量,两者均占总比例的10%,大工在该项指标的得分分别为0和8,通过加权,得出该校国际化合作的综合得分为8,位于29名,排名略靠后。由此可见,大工的国际化科研机构实力有待加强。

大工近几年尤为重视国际高端人才的引进。2014-2016年,申请了34个聘请外国专家教育部重点项目,建立了6个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共争取国家各类引智经费2528.6万元,聘请长短期外国专家2674人。学校与29个国家和地区的207所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校所合作关系。

国际化奖项:奖项空白,需继续发力

奖项的国际化说明一个大学学科研究水平受到国际认可的程度,诺贝尔奖比重最高(10%),菲尔兹奖、图灵奖、沃尔夫奖等5大奖项共占比重10%。大工在国际化奖项方面并未囊括任何奖项。国际化奖项鲜有高校囊括,但是一个大学的国际化奖项和其自身的国际化竞争力息息相关,国际化竞争力的四个指标体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综合体。大工需继续发挥科研学术的力量,引进高端人才,早日在国际化奖项中占一席之位。

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然成为趋势,大连理工大学积极推动本校和海外高校的合作,促进师生进行海外交流,致力于国际化科研和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在履行国际人才培养职责,加强学校对外合作交流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华南理工:


华南理工大学原名华南工学院,组建于1952年。与京领曾经关注过的中中政法大学一样,华南理工大学在大学重组潮中,由广东地区的多所工科类大学、综合大学工科系合并而来。相较于前者(北京四大高校政法科系组成),华南理工的组建耗时更长,结构之复杂实在无法用三言两语交代清楚。

请点开大图观看

自从1988年改为现名以来,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以工科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9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

不会游泳,不能毕业!

在学子的眼中,华南理工大学有着“华难毕业大学”的雅号,学校在学生毕业考核上面“因地制宜”的制定了许多标准。其一就是让很多同学叫苦连连的游泳考核。也许你会说,这不是在学清华吗?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华南理工早在2007年开始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游泳技能,在水里面游不了25米就不能毕业

。而前者是从2017年才开始适用这一规定。

如果新生在第一年没有通过游泳测试,第二年将被“保送”上游泳课。而出乎意料的是,十余年间并没有学生因为无法通过游泳测试而无法毕业。

不会创新,不能毕业!

另一个让学生感到为难的就是

创新学分了,每名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可毕业。广州的许多其他院校也有类似的设置,比如京领新国际之前曾关注过的广东白云学院。不过相比较起来,华南理工大学的创新学分难度更高。比如听讲座一项,一次讲座只能得到0.2分,而最高可通过讲座获取的创新学分为2分。这意味着学生还要参加“学生研究计划”(SRP)获取学分,给学长和老师打工做课题,查阅大量文献,还要学会使用各种分析软件,难度奇高。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学习,恐怕是连题目都看不懂的

相比较而言,“百步梯攀登计划”则更加灵活一些,学生将组合成科技作品创新团队,根据文、理、工不同的专业类型提交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科技发明。通过层层筛选上报学院,以获得创新分数。

不懂实践,不能毕业!

除了创新学分外,还有人文素质学分在等待着学生。为了满足四年3学分的目标,同学们需要参加党校、团校培训(1学分),学习马原、听取讲座(0.5分/次),社会实践(0.5分),社团活动(0.5分)。虽然条件较为严格,但是这些分数不仅没有卡住学生,反而卡出了世界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多个竞赛冠军、特等奖

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华南理工大学在淘汰赛中接连战胜大连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强队,再次闯入决赛,并最终以3:1的比分战胜东北大学卫冕总冠军,充分展现了华工学子严谨创新的科研精神以及优秀高效的团队执行能力。

专利转化率高,校友不乏亿万富豪

正是因为这样,学校从教授到教师再到学生都有着极强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创新意识。学校也因专利数量和转让率声名远扬。在2016年,国专利信息中心公布了《2016年年度发明专利申请人排行榜》,数据显示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发明专利公开量2221件,位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107件,位居全国高校第六位。分别占全省大专院校授权量的26.1%和37.1%,专利授权量超过全省高校第二至第八名的总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超过全省高校第二至第六名的总和,在2009年至2014年间,学校获奖的专利数量共有42项。

专利不仅仅表现出学校产学研的融合能力,更是通过项目带出了一批批精英毕业生。在2018年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中,华南理工大学列第8位,被网友评为广东最有“钱途”的大学。亿万富豪校友人数达到了38名。这些校友中排名第一的是深圳宝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姚振华,财富1150亿元,第二位的是腾讯联合创始人张志东,个人财富达560亿元。在他们的成长中,是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创新能力与资源,在他们成功后,也会给学校带来更多资源与平台优势。在“校友会”发布的2018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中,从1980年至今,华南理工的校友们已经为母校捐赠3.12亿元,位列全国高校第18名

结语

日前,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本转专”等措施予以肯定。转眼看华南理工大学的教学模式,则更为贴合学校自身的情况。如此严格的要求,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国家人才培养,未来经济发展负责,他们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


京领新国际


作为一名高校工作者,对两所高校有些许了解,现做简单对比,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都属于我国"四大工学院"之一,都属于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大连理工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二级6个;华南理工稍弱,一级重点学科2个,二级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对等,都是3个。



进入ESI学科排名的大连理工8个学科,华南理工7个学科。双一流学科方面,大连理工的化学和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华南理工的化学,材料科学,轻工技术和农学四个学科入选。两所高校排名不相上下,在25名左右,世界知名中国一流大学。


江河湖海HHU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学校坐落于滨城辽宁大连,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副部级全国重点大学,中国著名的“四大工学院”之一,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111计划”重点建设的大学,“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主要成员。

学校于1949年4月建校,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迎接新中国建设而创建的第一所正规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学校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现名。截至2013年9月,学校共有化学、物理学、材料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生物化学、数学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的行列。

截至2017年8月,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1人、双聘院士2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千人计划”入选者1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1人、讲座教授1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2人。

华南理工大学,简称华南理工,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创建于193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入选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入选“千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也是“建筑老八校”、“卓越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主要成员。

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华南理工大学成为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化学工程与技术、风景园林学等学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前十位。化学、材料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7个学科进入国际ESI全球排名前1%。

截至2017年6月,华南理工大学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千人计划”入选者4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入选者34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3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8人。

首先从学科领域进入国际ESI排名情况来看,大连理工大学较华南理工大学更胜一筹,两者仅差一个学科名额,可以说不分伯仲;其次从学校拥有的院士来看,华南理工大学较大连理工大学更厉害些,大连理工两院院士只有11名,而华南理工大学则拥有33人,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第三在千人计划入选者数量上,华南理工也是超过大连理工,华南理工有42人,而大连理工只有18人;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数量对比来看,华南理工稍微比大连理工多几个名额,两者不相上下。这些均是在学校拥有的教育人才上做了一下比较。

在区位优势方面,个人认为华南理工比大连理工更有优势。华南理工大学坐落于中国的南大门-广东省广州市,城市周边有深圳、东莞、珠海、澳门、香港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再加上广州本身作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三大城市,整体商业环境良好,互联网和外贸经济发达,毗邻东南亚,经济辐射能力强,华南理工在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的重点支持下,学校的发展得到了长期的输血,为学校各学科的建设增添了不少动力。

而大连理工大学,虽然也是毗邻渤海湾,大连市周边的大城市仅仅为沈阳、天津、北京等,区位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北方地区私营经济弱于南方珠三角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发展较缓慢,另外大连不是省会城市,所以在政策扶持方面,可能会比华南理工稍差些,所以导致大连理工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不能更好的服务于东北经济振兴,所以在名声上还是弱于华南理工的。

以上答案仅仅是个人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在评论区批评指正!(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


暨兴说历史


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都是中国实力很强的理工类院校,而且都是211,985,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两所大学都很不错。

1,排名情况参考。在2018年中国最好大学排行榜上,华南理工大学排在第19位,大连理工大学排在第25位,华南理工大学略胜一筹。

在美国USNEW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华南理工大学排在第19位,大连理工大学排在第21位,两所大学排位很接近。在世界大学自然指数排名中,华南理工大学位居世界第140位,中国内地上榜大学第24位,大连理工大学位于世界第215位,中国内地上榜大学第31位。总体说来,华南理工学略占优势。
2,大连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办学规模,实力。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组建于1952年,211,985,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共有博士点107个,硕士点193个。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7人,外籍院士1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学校有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大连理工大学,创办于1949年,211,985,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校生42000余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2个,博士后流动站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现有专任教师2650人,其中两院院士30人。

3:华南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的学科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拥有4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分别是化学,材料工程与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大连理工大学有一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为化学工程。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华南理工大学有1个A+学科,为轻工技术与工程。A类8个,B类20个。大连理工大学没有A+学科,A类7个,B类19个。

两所大学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如下表。好大学,要努力,努力才是硬道理!


途虫的百味人生


相比东南华科同为四大工学院的这哥俩近些年都有些落伍了!难兄难弟实力在伯仲之间,看什么专业了,如果是港口航道水利之类的专业肯定选大工,如果是轻工类专业选华南理工。还有,如果你想在珠三角工作华南理工的认可度比较高,想在东三省工作选大工。


酒店布草道州


中国名字带有理工大学的排名前十的学校是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有才君子


这两所大学真还有点势均力敌,难分上下,从级别来说,虽说都是985,但是大连理工大学是副部级,华南理工大学不是,但是都是教育部直属院校,专业上来看,大连理工大学的机械,电气,自动化以及船舶等专业见强,华南理工大学是建筑老八校,所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专业很好,另外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工,材料也非常好,总的说来,这两所大学难分上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