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

惠心勿问1




第一,所谓“三代才能造就一个贵族”,同样,三代才能造就一个才女。

杜甫出生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书香门第,他最崇拜的十三世远祖是既能率兵征吴,“巴东见大旗”,又有学术著作,文武双全的杜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近体诗的奠基人,杜甫有言“诗是吾家事”,强大的基因和家庭朝夕的耳濡目染,对于一个诗人、大诗人的长成非常重要,那是一个高于其他人的起点和一所全日制诗歌学校。

同样,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得意门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李清照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爱好并精通文学。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与她门当户对,赵明诚是太学生、金石学家,也出生官宦人家、书香门第。

 赵明诚,山东诸城龙都街道岔道口人,宋徽宗崇宁年间宰相赵挺之第三子。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爱做的游戏叫“斗书泼茶”,即一个说出某一名句,另一个要答出出自何书何卷何页何行,胜者先饮茶。试问史上还有没有人的婚姻如此文化如此高雅?

第二,天分非常重要。

一些非常专业的事只有天才才能做到最好,从事文学艺术尤其要有特殊的天赋。

杜甫少有诗名,李清照同样出名很早,从小受到苏轼大弟子晁补之的称赞,16岁写的一首词就轰动京师。

第三,要有强烈的个性。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博大精深,生前并没有市场,甚至没有得到承认,但他没有追随模仿多少有些流行歌曲的李白,而是坚守自我,直到他去世几十年后,中晚唐的诗人们才发现了他的伟大,到宋朝,苏轼等人才对他奉若神明,以致以后历朝历代不断发掘出他那先锋的思想和艺术。

李清照作为女词人,能够成为与苏、辛豪放派并列的婉约派代表人物,与她的别人不能混淆、无法复制的个性风格有很大关系。


大悔忆智冰


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呵呵了。更不知是哪些专家给出这样的名头。那些肯定的人,估计也都是一群脑残粉。



李清照在词坛地位无人可以撼动。这个是事实,要说第一可就有点吹大了。一诺在其他帖子里已经说过了,才分才学,才能,才干。李清照所会而且拿的出手的也无非就是那几首词了,这和当代会唱几首流行乐的歌手没什么大区别,难道会唱流行乐的会写词填曲就是第一才子才女吗,未必尽然。

既然一诺说李清照不配做第一总是要拿证据出来的。我们看填词写诗比较有名的女人,薛涛,鱼玄机,蔡文姬,卓文君,李清照,上官婉儿,魏夫人,戴复古之妻,后来的叶氏三姐妹,尤其以叶小鸾最优秀,再到后来的贺双卿,任何一人都有颇有诗名。一诺既然说李清照不配做第一,自然会选出一个第一的,一诺觉得,敢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只有班召一人而已。二十四史是正史,公认二十四史前四史的文笔最高,后汉书在前四史之内,可见其笔下功夫。又有太多史学家认为班召文化太高深,甚至超过了他哥哥班固。在央央五千年文化的中国,只有班召一人女人修过历史。凭这一点可以甩李清照十八条街。


和风小筑主人一诺


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和赵明诚的爱情,留下千古诗篇,也成就了她第一才女的雅号:刹那四目相对,仿佛已是千年;一看欢喜,再看依然!

——时光陈旧后,满眼皆是荒烟漫草。却还有人,于风前月下,说着岁月窈窕。经过风雨飘零,仍能与时光对饮,必是深爱这人间的。 她是温婉至极的女子,却又不失豪气。青丝湿了白发,烟雨湿了流年。她不哭,亦不笑。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形单影只,仿佛都变得遥远。


千古才女,她敢以女子之身,端立于众文人之间,不扭捏,不畏惧。认出了生活的模样,就会与时光握手言和。来来去去皆优雅,分分合合亦淡定。 李清照,宋代婉约词派,语言清丽,崇尚典雅,自辟途径,提出“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文之法作词,让宋词美得更加让人绝望——《李清照传》还有两篇就听完了,一直醉心于她的诗词,如今听了她的传记,对她豪放大度的传奇一生充满敬意!再读她的诗词就更有感触了!


李清照,这位多愁善感的才女,必然要在乱世的风雨里寻寻觅觅,苦辣酸甜,唯有自知!李清照其它方面的贡献不提,单鉴诗词:小荷才露尖尖角,渐渐长大的她,已是明朗少女,浅浅的回眸之间,淡淡的忧伤,些许任性,些许洒脱,些许倔强,还有隐约可见的诗人气质。

个性活泼的她终于走出死气沉沉的闺房,那个清朗的夏日午后,她划着小舟,悠然飘在水上,不知不觉已是黄昏。然而游兴正浓的她,却没有归去的意思。因醉于眼前景致,反而划着小舟继续前行。蓦然间,无数只鸥鹭被惊起,平静的画面平添了几分灵动。几年以后,李清照身在京城,想起这样的情景,始终萦绕在心中,于是有了那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腹有诗书的女子,到郊外游玩,还喝的大醉。她是要告诉世人,青春时节,她曾那样沉醉过。


一帘月,几杯酒,醉与醒之间,便是千山万水。提及李清照,不得不提赵明诚,比李清照年长三岁,博览群书,喜爱诗文,尤其酷爱寻访收集金石书画。也只有这样才华出众的男子,才能让傲然的李清照春心萌动。李清照与赵明诚,刹那四目相对,仿佛已是千年,初见欢喜,再见依然。

以梦为托,请父托媒,登门拜访。李清照自家花园中独荡秋千,几分无聊,几分慵懒。就在此时,几人敲门进入院子。李清照既惊又喜,连忙向门跑去,慌乱中跑掉了鞋子,头上的金钗也滑了下来。躲在门后,虽然狼狈,但朝思暮想之人就在那里,难掩欢喜。于是,倚门回首,把那人瞧了个仔细,却又做出嗅青梅的模样。那晚,落笔成词,有了那首《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日子并不长久便迎来了世事的变故,莱州与青州虽然相距不远,但离别让李清照无比惆怅,心事没个着落,只好提笔填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还是这个秋天,重阳佳节,李清照形单影只,连回忆都不愿打开,任自己被夜色吞没,默读伤悲,写下此刻的心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用隽秀的小楷将这首《醉花阴》抄在笺纸,寄给赵明诚。


宣和三年(1121)秋,李清照赴莱州与赵明诚相聚。不过,对于相见后是否还能继续柳暗花明的日子,李清照并没有把握。漫长的思念,还有那不可言说的心事,早已堆积成了忐忑不安。临行前,李清照安排好所有,告别姐妹,写下了凄苦的《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前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来不似蓬莱远。

诗的最后看似是说姐妹们可以书信往来,其实是带着幽怨委婉地说,自己不会像那个身在“蓬莱”的男子一样,对大家的信笺置之不理。越是身处乱世,生命的底色就会显露无疑。世事凌乱,岁月萧条,人在其中彷徨无定。于是,胆怯苟且,自私冷漠,人格的各种弱点都会被风雨洗刷出来,暴露在日光之下。


建炎三年(1129)三月,王亦在江城内起兵作乱。所幸,江东转运副使李谟事先事先得知了消息,赶紧来见赵明诚商量对策······叛乱发生的时候,赵明诚弃百姓和妻子不顾,和另外两个官员,从城楼上悬下绳索逃走了。

赵明诚在那个夜晚,懦弱无处掩藏。对于赵明诚的行为,李清照很失望。数月,李清照与赵明诚路过西楚霸王项羽庙,李清照写下了这首《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尽管对李明诚很失望,作为妻子,为了丈夫的颜面,李清照不能当面斥责,只能将伤心寄予文字。

因为缒城霄遁这件事,赵明诚被罢免了江州太守之职,赵明诚也很羞愧,数日郁郁寡欢,倒是李清照比较豁达。最终李清照选择了原谅。想必如此大气又婉约的李清照,若是放在当今,不但能做一手好词,也定能创一手好业!


李清照晚年凄惨,一生经历过繁华也经历了落寞,经历过最好的也经历了最坏的,虽然晚景凄惨却依然透着爱国的情怀,《题八咏楼》中写到,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独立的品格,坚强的个性,开阔的眼光,被岁月淹没,成了名副其实的婉约词宗。她的文字里,不落俗套,婉约中不失风骨。才女这个名字非她莫属!


含笑唯一


李清照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实属名至所归。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是进士出身,母亲也是大家闺秀。在书香家庭的熏陶下,李清早从小就与诗词接下不解之缘,加之天资聪慧,少年时便有诗名,尤其是她“如梦令”的那句绿肥红瘦,更是轰动当时的文坛。

1104年,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在京城完婚。夫妻二人虽是贵族子弟,却从不铺张,用尽家财,购天下的名画,奇书,奇器。生活虽清贫,却是夫唱妇随,高雅有趣,日子过得幸福快乐。这个时期,李清照的诗词主要反应她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写自然风光与离别相思。



然而,世事难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父亲先后受到官场迫害,被贬出京师。接着便发生金军的大举入侵,靖康之变让北宋寿终正寝。李清照夫妇开始了颠沛流离生活。1129年,赵明诚病逝,给李清照思想情感以沉重打击。几年后 ,她又嫁给渣男张辑舟,受尽屈辱与殴打,愤然之下,李清照与其离婚。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故土难归无限失望,在几度孤苦,凄凉中悄然离世,享年73岁。

正是由于家庭的变故与国家的灭亡,让李清照词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主要书写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自己在孤独生活中浓浓哀愁与无限惆怅。,读来令人伤感落泪。代表作有“声声慢“,“武陵春”等,堪称词中极品,文学明珠。


洛水清风


李清照之所以能成为千古才女,原因有4点。请听我为大家详细解说:

李清照画像

文|江徐


如果宋代有QQ,点击李清照的头像,一定会看到"大才女"、"奇女子"、"酒量厉害"、"牌技牛逼"这些好友印象。

浮云悠悠,流水千年,李清照就像古典诗词文坛的一棵常青树,不但没有从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中淡出从而被遗忘在历史角落,反而历久弥新,被今人冠以"千古第一才女"、"一代词宗"的称谓。

她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位被水星上环形山脉命名的中国女性。

李清照为什么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

世上没有偶然,一切看似的偶然都不过是陈陈相因的必然。李清照能成为千古才女,原因在于孟夫子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赵佶 - 听琴图

天时:文学的黄金时代

宋朝,赵宋,除了没有QQ、陌陌、滴滴这些工具之外,不论从哪个领域何种角度看,都算鼎盛时代。

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结束后,国泰民安,民康物皋,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

尤其在文化方面,更是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与宋之前军阀混战时期各个统治者的重武轻文截然不同,从宋太祖开始,赵宋每一届帝王一以贯之地实行偃武修文政策,通过科举制度大量选拔官员。说白了,学而优则仕,你书读得好,有文采,你就有前途和出路。

赵氏王朝中,有人当皇帝牛,有人怂,有人挫,不无例外的是,一个个都具有文艺天赋和爱好,擅长写写画画弄弄,尤其宋徽宗,诗书画俱佳,还发明创立了“瘦金体”。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boss喜欢搓麻将,你要想搞好关系,就得在三缺一的时候果断补上。同理,宋朝那些士大夫,从上至下,在吟诗作对书法绘画上都有两把刷子,不然怎么混?

在这种把文提到相当高度的社会氛围下,北宋出现了名震文坛的三苏世家、由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组成的苏门四学士……文人辈出,星光璀璨。更是出现了宋词这一"没有一个文学品种能比得上,绝无仅有的唯美文学。"

有人说,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最神往的时代就是宋朝。

一言以蔽之,书香黄金时代,是李清照在内的宋朝文学爱好者的天时,也是他们个人的幸运。

李清照故居

地利:儒家文化起源地

李清照是山东章丘人。

山东,也就是古时候的齐鲁大地,一条深厚文脉从孔孟时代延续而来,绵绵不绝。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青年时期的杜甫登临泰山,久久凝望这片神秀之地,远处山脉起伏 ,心中志存高远。

在这片广袤的齐鲁大地,有孔孟二人的桑梓故里,对中国数千年历史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形成巨大影响的儒家经典文化,就从这里源远流长。

作为中华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古代名人不胜列举。就李清照故乡济南而言,有上至古昔贤君舜帝、中华民族文化先贤孔子高徒闵子骞、神医扁鹊、唐代名相房玄龄、唐朝开国名将秦琼与罗士信等。

在宋词领域,作为婉约、豪放两大派别的代表人物李清照和辛弃疾,都出自泉城济南。

生于儒家文化发源的齐鲁大地,生于文脉深厚的泉城济南,是李清照成为千古才女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清照父亲李格非画像

人和:书香门第,高知家庭

李清照出生在书香门第,高知家庭。

父亲李格非,北宋文学家,获得苏轼器重,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同称为"苏门后四学士”。先后担任过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教授等官职。

为人刚正,为官清廉。在官场党争中,由于他始终站在以司马光、苏轼等人为首的旧法派队伍,也因此,名字曾被刻上元祐党人碑。

李格非勤于著述,文作颇丰。《宋史.韩琦传》中,对作为韩琦门下学生的李格非有这样一句评价:"蚤有盛名,识量英伟” 。李清照曾在给友人韩肖胄的信件中写到:"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来自父祖辈的自谦与自豪,让她溢于言表。

李格非的正直、廉洁、清明,包括血液中对文学创作的因子,都点点滴滴传授和影响着李清照。也许,父亲就是她心中的偶像。

生母王氏,是宰相王珪的女儿。继母王氏,是吏部尚书王拱辰孙女。作为局外观察者,美国作者伊沛霞,在《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中写有这样一句:“宋代理想的上层阶级的妻子不仅简单地献身雨丈夫的家庭,她还要有管理方面的能力及文学天朝喝人际关系种高超的技巧,使她可以保持家庭的繁荣昌盛。”可见,宋代上层社会的家庭妇女具有一定的文学才识。

总之,李清照成长在一个书香氛围浓厚的知识分子家庭,作为作家的父亲还是大文豪苏轼的得意门生。

正气:天生清明灵秀

天时、地利、人和,都李清照成为千古才女的外因,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在于一个"气"字。孟子教导世人,要养天地浩然正气。怎么养呢?

无非修行。

《红楼梦》第二回,曹公借贾雨村之口,演说了一番天地生人的道理:

天地生人,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清明灵秀属天地正气,残忍乖僻属天地之邪气,两气互不相下。赋予人身上,聪俊灵秀者如陶渊明、秦观、陈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卓文君、薛涛等人。

李清照同样在此清明灵秀之列。

少年成名,文采斐然,写得了文章喝得了酒,打得了麻将作得了词,正如她在《打马土序》中所写:慧即通,通即无所不达;专即精,精即无所不妙。这两句话,对于今人同样有所启发。

因香菱学诗有成,贾宝玉不禁高兴感慨了一句:老天生人再不负虚情。

也许,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胸襟的李清照,上辈子拯救了地球,才能在千年之后,世人用她的姓名为外星球上的山脉命名。


江徐的自留地


为什么李清照能成为“千古第一才女”呢,我想有如下原因:



一、家学渊源深厚,出生于书香门第。

李清照出生于官宦家庭,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文才尤佳,受到了当时文坛宗匠苏轼的赏识,两人多有诗文往来。母亲王氏出身于达官贵族家庭,祖上高官迭出,父亲官至国公,本人知书达礼。家庭条件优越,诗书氛围浓厚,耳濡目染之下,对文学非常感兴趣。

二、家庭教育宽松,父母悉心培养。

李清照父母子女不多,对孩子教育宽松,加之李清照从小聪明伶俐,深得父母喜爱,父母有意在文学方面对其培养。加之其家藏书甚多,李清照多有涉猎,可谓博览群书,因此文学基础扎实,涉猎的文学领域极宽。

三、为人聪慧敏捷,虚心好学,自身素质好。

李清照从小聪慧,博识强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在文学方面有很高的天赋。加之又对文学非常感兴趣,刻苦钻研,虚心好学,故而在文学上是好什么学什么、学什么精什么,文学素养极高。可以称之为天才型、钻研型、执着型、勤奋型的文学家。

四、第一段婚姻幸福,夫妻俩爱好、意趣相投,为文治学皆有涨益。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成婚后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两人的家庭出身相若,爱好相似,文学水平大致相当(当然赵不如李),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在此期间可谓是李清照的黄金创作时期,不独为词,在诗、画、散文、词作理论上都颇有建树或精益。在协助赵明诚研究金石的同时,李清照在金石学上的理论和成就也非常出色。

五、诗词文画和金石皆精,成就极高。

李清照现传世作品主要是词,在词作方面她是婉约派词宗,千古一人。其实她在诗、画、散文、词论、金石等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和独特的见解,不论在哪方面都是当时乃至后世的一大家。她曾著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作品,但大都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现有《李清照集校注》。现存世作品有八十余篇,以词为主。

六、除文学创作外,在诗词等文学理论方面也颇有见解和见树。

李清照除了在广大文学领域有涉猎并取得了伟大成就外,在文学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尤其是在诗词理论上:

她写词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因此她开创了一代文体——易安体,是婉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我认为能理论与创作俱佳则是才子中的才子,文学家中的文学家。

七、也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其文学成就历史评价极高。

李清照也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爱国女诗人,也为其历史形象留下浓墨重彩一笔。历史上虽出过不少女文学家,但在涉及文学的领域,著述和传世文章的数量和质量,皆无法与李清照相比拟。就算是放在男子中间,也是千古奇男子和伟男子。在重男轻女的封建年代,许多所谓正统儒家和理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其文学成就,誉其为“千古第一才女”。

这就是我认为李清照思“千古第一才女”的原因。



鉴于篇幅,不再多叙。我对李清照的才情、性格、成就都是极其欣赏的。至于历史上在她人品上的评价,大可不必当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许多道貌岸然的家伙看不惯个性鲜明、成就突出的女人,把没有的写成有,把有的无限夸大!为真性情、敢恨敢爱、敢做敢当的奇女子李清照点赞👍



谢谢大家,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欢迎交流讨论!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唐诗宋词元曲之韵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性爱国主义、女性平等主义的开创者!同时更多的是她中年后的的遭遇及生活状态,更加体现了她的不凡!

我们可以了解下她的其中两部作品《如梦令》和《孤雁儿》,简单对比后,就能发现其由早年时的愉悦欢快到中年后的沉郁哀痛。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从小生活优裕,同时也是书香门第。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基础。


其少年时代,就写出了组诗作品《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具体译文暂不谈,就说其影响,着重分析了唐朝发生安史之乱和战败的原因,表现了对北宋末年的担忧!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有如此的心智表现,确实如后人对此作品的评价:奇气横溢!

李清照前期所做词,多是表现其悠闲生活、自信坚强、美好爱情等!其夫赵明诚,两人相互支持、研文创作。


但是后期就风格大变,其作品充满凄凉、低沉之感!

准确说是在“靖康之变”之后,这是李清照生活转变、做词风格转变的分界!当时李清照44岁,金人南侵,北宋崩溃,康王赵构即位,南宋开始。在这战乱局势中,李清照整理出自己的收藏作品,约15车书籍器物至江宁!

此时开始做出大量讽刺之诗,反映出宋高宗的妥协投降、怕战、畏惧北进,一味言和苟安!表现自己的强烈不满之情!

第二年,丈夫赵明诚因感疾而卒,李清照悲痛万分,精神恍惚!其中还大病一场,葬毕丈夫后,她带着丈夫遗留文物书籍等去投奔妹婿李擢! 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所带文物也散失多半!后到浙东,在绍兴期间,书画被盗,至此,其书画书籍收藏等基本全部散失!

后来到达杭州,逃亡生活给了她无尽折磨,自己陷入了万分悲痛走投无路的绝境。这时候,她再嫁了,嫁给了张汝舟,谁知是屋漏偏逢连阴雨!简直是嫁给了渣男!这个张汝舟一直觊觎她的珍贵收藏,但是婚后发现李清照并没有多少财物,因为几年的流离在外都已经没了!这时张汝舟大失所望,俩人生活中出现辱骂、甚至拳脚相加! 李清照一女子,自然无法与其直面抗衡,但其“千古第一才女”的称号不是白来的,她发现张汝舟有营私舞弊、骗取官职等罪行,于是就报官告发张汝舟,要求离婚。但是宋代法律不像今天这么“以人为本”,妻告夫此行为是要判处三年徒刑的,李清照明白这种行为的后果,但她不像普通女子,她自信坚强,不甘如此受丈夫欺凌,宁愿坐牢也要离婚!后来经翰林学士等亲友的大力帮助,她只关押了9天就获释!


经过这件事后,李清照不但没有意志消沉,反倒是进入了更高一层境界!诗词创作热情更加高涨,她把眼光投到了国家大事上,诗词多表达反击侵略、希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1155年,李清照怀着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家园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独、痛苦中去世,享年73岁!

李清照中年后的悲惨遭遇和年少时的幸福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作品是其一生的写照、刻画!李清照体现的爱国思想,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意义!


行走着believe


李清照的名号“千古第一才女”,实至名归。

【1】李清照创立了“易安体”

何为“易安体”:作词融入绘画的白描手法,选词造句主张清丽,典雅,精致。论词严格要求韵律和谐。注重音乐韵律之美。

来赏析这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的画面感:

在溪边的亭子,有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经常来这里游玩。有一天,玩得太尽兴了而忘记了回家的时间,直到太阳快要落山的时。赶快划船往家赶。太急了,没看清路,一不小心划进了荷花池深处,那一池荷花盛开正艳。使劲地划呀,划呀,动静太大,动惊了附近滩边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一副极美的画面浮现在眼前:少女、溪边、亭子、日暮、小船、荷花荡、被静到的飞翔的水鸟。

这首词的节奏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慢、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有点快、平静被打破,有点动起来;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两个字,节奏加快,画面立刻喧闹起来。

【2】词作风格多样

李清照虽然是一介女子,但是他的父亲李格非是个非常正直的官场之人。不同一般深闺中的古代女子,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她眼界开阔、心系国家命运,她的爱国令人情怀令人敬佩。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

既强烈讽刺了面对金人进攻无所作为的宋朝政府,也无比强烈的激励当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渔家傲》

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词中除了清新淡雅、儿女情长之外,也有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她是心胸之宽广、柔情中不失豪迈、真性情的奇女子一枚。

【3】作品传播度高

至今这些词句仍然被读者广泛传播:

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

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

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

更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气。

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近期还成了一部收视率极高的电视剧的名字被搬上荧屏。赵丽颖、冯绍峰这对剧中的情侣因戏结缘,感情从戏里延伸到戏外、从虚拟走进现实,结婚生子。这可是千年之前的李清照不敢想的吧。

【4】作品完整

李清照现存的词品有《李易安集》(词)十二卷,《漱玉集》(词)一卷,诗词论著《词论》一卷等。

距今千年的中国文坛的才女有很多:远嫁匈奴的千古第一琴女蔡文姬,再嫁私奔爱人的卓文君,续写《汉书》的班昭,叱咤官场的武则天身边的忠臣上官婉儿,富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可她们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少,传播度小。

【5】涉及面广

和丈夫赵明诚一起完成了《金石录序》。开创了金石研究的先河,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献资料。

【6】她的琴瑟和鸣、只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旷世爱情

人世间哪个情窦初开的女子不渴望两情相悦的爱情,可又有几个女子心存无憾的披上嫁衣的呢?只能感叹很无奈的现实。

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情谊相投又是一见钟情,在当时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传奇佳话。婚后的李清照更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过着虽然时光流逝、但是岁月静好的小日子,愉悦的心情、幸福的感觉,让她才思泉涌、灵感勃发,写出了那么多的旷世名篇。

最著名的是那首《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与丈夫的感情久久萦绕于她的心上,刚从眉间消散,却又涌上心头,相对于现在感情的快速、世俗、物质,两心相系、两心相吸、举案齐眉、一唱一和、赌书泼茶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向往?

蔡文姬结了三次婚,虽然三次婚姻也似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蔡文姬每次出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

卓文君能够不惧世俗,与司马相如私奔,放到现代社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可是在当时却是一段“耻事”。

只有李清照的爱情至今还令人念念不忘,很多读者也期望自己也有李清照、赵明诚的爱情。

【7】勇敢休夫

 赵明诚逝世后,经济窘困、势单力薄的李清照为了在战火中保护与赵明诚一起收藏的文物,顾全大局,决心再嫁他人,他叫张汝舟。可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原来想要的只是自己手里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爱人一起收藏的,她宁愿死也不愿将文物交给张汝舟。

而李清照无法面对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一纸休书状告官府。在宋朝,会有牢狱之灾,可那时的李清照就是敢于抛弃世俗理念,敢爱敢恨。李清照休掉了自己的丈夫这种摒弃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放到现代为她担当“千古第一才女”名号加分不少。

相对于今日而言,虽然离婚率逐年上升,但还是有很多女人在凑合、委屈自己、求全家庭里过日子。明知眼前日日夜夜陪伴自己的男人不是自己的爱,当年的结婚也是迫于太多无奈。但是出于家庭的责任、迫于世俗的眼光、无奈的流言蜚语,都是选择隐忍。男人出轨,忍;男人坏脾气,忍;男人不带孩子不做家务,忍;和男人无法交流,忍。就是在一天天的忍耐中,蹉跎了岁月、眼角长了皱纹、黑发变成白发。

相对于千年之前的李清照是多么的勇敢、敢爱敢恨,活出了自我。

 








馨雨的时光日记ing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录入课本的几首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比较有代表性的两首词,这两首词写于不同的时期

第一首写自早年时期,第二首写自金兵入关后的时期。从词就可以看出,李清照词风的变化,可谓是多愁善感。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杰出的艺术成就赢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赞扬。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夏声蔷薇


历史上的才女有很多,有远嫁匈奴的千古第一琴女蔡文姬,有再嫁私奔爱人的卓文君,有续写《汉书》的班昭,还有叱咤官场的上官婉儿,还有富有咏絮之才的谢道韫。到了近代,也有挥笔成章的张爱玲、萧红等。可唯独只有李清照担当得起“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这是为何呢?

第一、她的倾世才华无出其右

李清照的才华毋庸置疑,她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有很多,而相比之下,蔡文姬、卓文君等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却很少,我们对她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就只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或者是卓文君的《白头吟》。

而李清照的名篇,传唱度要比她们广得多。有“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憔悴;有“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苦;更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豪气。这些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她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甚至成了小说名,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影响力可见一斑。

做个简单的对比,我们大家应该都知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是估计少有人知道这句诗是出自卓文君的《白头吟》吧。而相比谢道韫,或许我们也只知道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其他更多的,我们知道的也是寥寥无几。

而与近代张爱玲、萧红作对比,张爱玲的小说艺术毋庸置疑甚是高妙,可是却也走不出局限,她的小说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涉猎不够广泛,并且她的小说从民国传到今天,波及范围和影响力也是比不上李清照从宋朝流传至今的诗词。而萧红因为生病而早逝,留下来的作品较少,也是一大遗憾,她的名气也自是比不上李清照。

同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好收集古文物,在收集的同时,两人还合作《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评论独具卓识,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活动起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李清照个人所做的《金石录后序》更是成为历代史学家们考究的对象。

其他才女著作的普及度较狭隘,而李清照诗词的普及度更广,并且她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这便是她的风头能盖过其他才女的最大原因。

第二、她的浪漫爱情旷古绝今

李清照和其他才女相比有着不错的姻缘,她与丈夫赵明诚情谊相投又是一见钟情,在当时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传奇佳话。婚后的李清照更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写出了更多的千古名篇,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与丈夫的感情久久萦绕于她的心上,刚从眉间消散,却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向往?

相比之下,其他才女的感情就要显得坎坷。蔡文姬结了三次婚,虽然三次婚姻也似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仔细咀嚼,不难发现,蔡文姬每次出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当然弱过李清照许多。

卓文君能够不惧世俗,与司马相如私奔,放到现代社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可是在当时却是一段“耻事”,因此,在以前的年代,卓文君或许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李清照所比下去。

放到近代,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是出了名的风流浪子,或许也有读者会“厌屋及乌”而不太喜欢和胡兰成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的张爱玲吧。他们之间的故事,自是没有赵明诚与李清照般充满了浪漫色彩更令人向往。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令世人传唱的爱情佳话,也是她名气盖过其他才女的一个原因。

第三、她的爱国热情令人敬佩

李清照虽然只是一个婉约词人,可是她也有着与豪迈词人一样的豪情壮志。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既强烈讽刺了面对金人进攻无所作为的宋朝政府,也无比强烈的激励当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那首《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词中却透露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

相比之下,卓文君、谢道韫等极少探出闺阁的才女,在为国为民这一层面上,着实已经输给了李清照太多太多。而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重臣,有着“巾帼宰相”的美誉,在爱国、为国这一层面上虽是高于李清照一等,可是在前面提到的诗词传唱度中,她已经不如李清照许多了,所以即使有着宰相官职的弥补,她的才气,依然掩盖不住李清照。

李清照,她不只是一个热爱诗词、贪图儿女情长的小家碧玉形象,更是有着远大抱负与理想的巾帼英雄,这一点又让她的人格魅力升华了一个档次。

第四、她的休夫举动惊撼世人

在赵明诚逝世后,为了在战火中保护与赵明诚一起收藏的文物,李清照顾全大局,下定决心再嫁他人,此人叫做张汝舟,可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原来想要的只是自己手里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心爱之人一起收藏的,她宁愿死也不愿将文物交给张汝舟。为了得到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张汝舟甚至对李清照施加虐待。

而李清照在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甚至虐待自己的男人之时,她能够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留下一纸休书状告官府。在宋朝,女子有如此跨越礼法的行为,自是免不了牢狱之灾,可是李清照不怕,她就是敢于抛弃世俗理念,打破常规在别人不敢下笔的地方痛下笔墨。

李清照休掉了自己的丈夫这种摒弃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放到现代为她担当“千古第一才女”名号加分不少。

做个对比,班昭,为兄长班固续写《汉书》,这是非常值得令人敬佩的一件大事,可是班昭自己曾著有《女诫》。里面不断宣扬着男尊女卑的观念,提倡“三从之道”和“四德之仪”。

在古代宋明理学开始对女性行为严加规范的那段时间,班昭的《女诫》是非常迎合时代潮流的,可是放到现在,却少不了让人嗤之以鼻。男女是否平等,这是评判一个社会是否步入现代化的最重要准则,而班昭的《女诫》却极力宣扬女性应当保持卑微地位,勤勤恳恳侍奉丈夫、公婆。

这样的理念放到现在,谁会接受呢?如果让你选择,你是会选择倡导男女平等的李清照,还是宣扬男尊女卑的班昭呢?

同时,李清照的休夫举动,不仅在现在大受赞叹,在当时也是俘获了众多百姓对她的敬仰。李清照休夫后被判牢狱之灾,而沿街百姓因为佩服她的举动,纷纷向官府为李清照求情,官府拗不过众多百姓的请求,特意为李清照减刑。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李清照在当时的影响力。

为男女平等社会的建立贡献一份力,这也是李清照力压群芳的一大原因。

总结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的名号,当然不止局限于一个简单的“才”字,她的人生不仅有诗情画意,更有着浓浓的爱国之思,同时她的骨子里时时刻刻透露着对男尊女卑社会的强烈抨击,而那段令人神往的倾城之恋,也为她加分不少。如此种种相加在一起,便诞生了“千古第一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