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引狼入室的故事?

amiee1001


我也来说一个有名的故事

田氏代齐

田完逃齐

众所周知,周武王灭商之后就把姜子牙封到齐,让姜子牙来到此时的东夷大地,替周王朝开疆拓土来了,这就是姜齐。

春秋时期,陈国有个公子完,据说出生的时候就被人占卜说将来要代替陈而有国家,而且不是在陈国而是其他国家。

陈国传至陈宣公时候,陈宣公杀太子御寇,立宠妃之子为太子,与御寇亲近的公子完逃亡齐国。

此时的齐国正是齐桓公时期,用人不拘一格,想要重用陈完,而陈完表示自己是流亡的人,不敢身居高位,于是齐桓公让他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赐田地封为田氏。

田完去世之后,田氏世袭其工正之职,传至四代孙田无宇时,田无宇深受齐庄公宠信。

灭庆氏

公元前548年,崔杼杀害齐庄公,拥立齐庄公异母弟为齐景公。齐景公二年(公元前546年),庆封趁崔氏发生内乱之际,消灭崔氏而任相国,专擅朝政,从此庆封更加骄横,嗜酒好猎。

齐景公晚年喜奢侈而厚赋重刑,田氏趁机用大斗借粮,小斗收回的方式对百姓施加恩惠,让齐国百姓依附田氏

齐景公三年,田氏、鲍氏、高氏、栾氏联合消灭庆氏。改由栾氏,高氏执政,后,田氏又利用栾氏,高氏之间的矛盾,联合鲍氏分别击败了栾氏,高氏。

武装夺权

景公去世田乞想立景公的另一个儿子阳生。晏孺子即位后,以国夏、高张为相,田乞假装拥护高、国二相,暗地里却在大夫中间挑拨高、国的关系,掀起了一场武装争权的斗争。田乞派人将阳生迎回齐国为王,是为齐悼公,田乞任相国,独揽齐国大权。

鲍牧和悼公不和,杀死了悼公,齐国人拥立悼公的儿子壬为君,这就是齐简公。

子我平时与田氏不和,预谋杀掉田氏直系,结果被田豹告密,田恒带兵进宫攻打子我并且连同齐简公一并杀掉。让简公的弟弟骜即位,这就是平公,田恒任相国。

经过这两次的武装斗争,田氏取得胜利。田恒拥立了自己所需要的吕氏君主,操纵了齐国实权,并伺机削弱高氏、国氏、卢氏等姜姓世卿大族的实权,孤立吕氏公族,完全专齐国政。

田恒分割齐国从安平以东到琅邪的土地,作为自己的封地。他的封地甚至比齐平公享有的领地还要大。

田氏代齐

田常挑选身高七尺以上的齐国女子做后宫姬妾,姬妾达一百多人,并且让宾客侍从随便出入后宫,不加禁止。到田常去世时,姬妾生下七十多个儿子。

等到田常儿子田盘做齐宣公相时,让他的兄弟和本族人都做了齐国大小城邑的大夫。到第五代田和时,齐康公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田和就把他迁到海滨,只给一座城做食邑。

公元前387年,田和与魏武侯在浊泽相会,求他代告周天子,请列为诸侯。魏武侯代为请求得到周天子准许。

公元前386年,田和正式成为齐侯,列名于周朝王室。

到此齐国的吕氏政权完全由田氏所取代。


妖鬼杂谈录


张绣引曹操

张绣听了贾诩的话,投降了曹操,可没想阿瞒是一只喂不饱的恶狼,占据了宛城后,还不满意,霸占了自己的婶婶不说,还尽力拉拢自己最亲信的部下胡车儿,摆明着是想置自己于死地。

张绣无法,只得反水,才获得了生机,曹操这只恶狼,却是被关起门来打了狗,只得落荒而逃。

进了人家的地盘,本就是要守点最起码的规矩,小动作做多了,总是会被人发现的,就如那句话:“出来混,迟早一天是要还的”,可曹操向来不按常理出牌,管你是谁,先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在说,所以没有遵循游戏规则的他,得到了应有的报复。

董卓引吕布

吕布是董卓用了赤兔马与大量的金银珠宝高薪聘来的,也可以说是买来的,反正是花了大价钱的。

这个引进的“人才”,一开始还真卖命,只要谁跟董卓急,他就跟别人拼命,还因此火拼了自己的前任义父丁原,可惜好景不长,见了一个女人,魂都没有了,这命也是卖不了,只得是要自己人的命。

吕布是很有能力,也实用,就是不太忠心,爱闹情绪,待遇一有问题,经别的部门一拉拢,就爱跳槽,这一点,卓却不知道,还大嚷着要吕布的保护,结果却被保送到了阎王爷那里。

韩馥引袁绍

袁绍回到渤海之后,军中缺粮,便与公孙瓒相约夹攻冀州,事成之后平分其地。暗地里却是派人密报韩馥,吓坏了的韩馥,不听属下谋士的劝,引进袁绍对抗公孙瓒,而当袁绍入冀州后,马上与公孙瓒撕破面皮,自己独占了冀州,他自己吃肉,公孙不用说骨头,连汤都喝不到一口。

韩馥的行为实为不智,大大的地盘拱手让于人,从让人仰鼻息百而转变为仰他人鼻息。

手下人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等就劝解过他:“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兒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乃欲以州与之?”(《三国志·卷八 ·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

可是他偏偏不听,硬要一条胡同走到底,可没想是条死胡同。


微易管家


引狼入室的结果不是引狼人的主观愿望,他们本意是想引狼驱虎,结果最终被狼干掉了。申侯用西戎除掉周幽王,周平王用秦人对抗西戎,蜀国用秦军灭巴国,宋国利用秦国对抗齐国都是引狼入室的经典案例!



周幽王无道,宠信褒姒,意图废长立幼!申后与儿子商议,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决定利用申国的力量废除周幽王!申国认为单凭申国的兵力不足以战胜王室,于是他邀请西戎八部出兵勤王,许以事成之后给各部酋长赐王室爵位。结果西戎八部一战击溃天子六军,认为王室徒有虚名,不再要王室爵位,打算盘踞关中自立为王!


周平王眼见戎人猖獗,镐京毁于一旦,国民生灵涂炭,于是他秘密跋涉千里,进入陇西草原,找到秦人首领,要求秦人起兵勤王!周平王许诺秦人,如果秦人击败戎人,则王室允许秦人立国,秦国可以位列诸侯之列!秦人一直被王室打压,退化成半农半牧的部族了,听闻可以立国得爵,于是秦人起兵五万东进勤王。

秦人在镐京平原一战击溃戎人主力,然后护送王室东迁洛阳!周平王将关中大地赐给秦国立国,爵位是伯爵,秦国的主要任务是击灭西戎,保护王室安全!秦国立国后一直都很强大,蜀国求秦国出兵击灭巴国,并为秦军修通了入蜀的金牛道!秦军在司马错的率领下入蜀,一举击灭巴蜀二国,巴蜀大地尽归秦国。宋国猖獗结果被齐国狠揍,宋国求救于秦国,于是秦国出兵驻守宋国都城。因此齐国占领了宋国除了都城以外的所有领土,秦国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宋国都城陶邑!




大秦铁鹰剑士


我国最漫长可怕的引狼入室的故事莫过于西晋的五胡乱华了。

三国混战多年,导致大量中原汉人被杀。曹操曾经写过一句话:“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可见一斑。



在黄巾起义前,东汉有着5600万左右的人口,但是到了三国末期只剩下800万左右的人口。其中,192年,由于食物缺乏,长安十万人口,两年后几乎人口灭绝,据《三国志》记载: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令人毛骨悚然。



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曹操默许内迁胡人充实人口,以至于许多南匈奴等族群涌入北方,甚至达到了“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匈汉杂居”的空前状况。面对这种情况,曹操想出来的对策就是将这些胡人分为五部,并且分别挑选贵族为帅,同时还派出了汉人司马对其进行监督。



在中原兵强马壮时,这种安排是合理的,但凡有不从者,可以迅速剿灭。但来西晋司马炎篡位,传位时犯了迷糊,居然传位于著名的白痴皇帝晋惠帝司马衷,造成了太后贾南风得以干政弄权,直接导致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八王之乱共历时十六年,使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国力急剧下降,引发胡人觊觎之心。



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永嘉三年(309),汉政权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五胡乱华是中国古代最黑暗,最为凄惨的时代。在那个年代,匈奴、羯族、鲜卑、氐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群起而攻之,对汉族进行打击,进行杀戮。尤其是羯族,对汉人更是公开的杀戮,屠杀,将女子做成双脚羊。在杀戮下,北方汉人在几十年内大幅下滑,一度面临灭种的危险。

自曹操默许胡人内迁到五胡乱华大肆杀戮汉人的这数十年间,汉人的友好和宽容并没有得到胡人的善意回报。汉人用数十年的时间也没有能养熟胡人这头饿狼!


超级无敌小草


在楚国最后的日子里,春申君撑起了政局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他手下的门客更是熙熙攘攘,良莠不齐。

李园就是其中心怀鬼胎的一个。在 TVB 版的寻秦记里,这个角色曾在魏国信陵君的宴会上被项少龙揶揄了数次。但实际上,他并非如电视中那么窝囊,而是心狠手辣。

他靠依附春申君扶摇直上,又把妹妹献给春申君,在怀孕之后,怂恿春申君再把他妹妹献给无子的楚王。名义上是为了帮助春申君巩固相位,但在他妹妹果然为楚王诞下王子后,李园自己倒是凭着亲近的关系更一步登天。这时,春申君就成了李园政途上的一块拦路石,非除之而不快了。

春申君的另一位门客看出了李园的用意,特意劝谏春申君说:人有无常之福,就有无常之灾。您处在无常之世,侍奉无常之主,焉能够没有无常之人来为您趋吉避凶。

春申君听了一头雾水。门客道:楚王即将病死,您身为相国可以辅佐少主,就如周公伊尹,这就是无常之福。李园对您虎视眈眈,暗养死士图谋不轨,这就是无常之祸。而我可以为君先下手为强,刺杀李园,我就是您的无常之人。

但春申君还是以李园是自己门客,自己又待他不薄,没有把忠言当回事。

十几日之后,楚王果然病死,李园趁机以少主舅舅的身份先行入宫,埋伏死士,待春申君前来吊唁时将其当场刺杀,尽灭全族。以此楚国权柄终于落入赵人李园之手,楚国也将在衰败的路途上一去不返,很快就将灭亡在秦国的铁骑之下。


东土大唐三俗和尚


既然题目是南北朝时期的,就来个引发五胡乱华,南北朝分立的引狼入室吧。

这一段历史比较复杂且陌生,人民群众都不太熟。我们先来点前情提要。

说话中国的历史是雄性的历史,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男人们玩坏了这个世界,常常怪到女人身上。

夏朝亡了,怪到妺喜身上。

商代亡了,怪到妲己身上。

西周亡了,怪到褒姒身上。

唐代衰败了,怪到杨玉环身上。

李自成完蛋了,败到陈圆圆身上。

那些年乱了套,怪到一个三流女演员身上。

恕不配图。

不过,有一个朝代的灭亡,确实是一个老娘们祸害的。

这个朝代就是西晋。

(晋朝官吏瓷)

在说晋朝之前,我们来点前情提要。

三国大家都知道吧。

曹操在的时候,还端着架子,不好意思当皇帝,他一挂,年轻气盛的儿子曹丕接过父亲手中的枪,完成父亲未竟的伟大事业,把汉献帝一脚踢了下去,然后自己当了皇帝。这套动作史称“禅让”。

汉朝这个百年老店就关张了。新成立的公司叫曹魏。

可这个公司才干了四十五年,就有一个人冲进董事局,掀了董事会的桌子,宣布自己从此就是新董事长了。

这个人是曹魏的CEO司马炎。

司马家已经在曹魏家连干了三界CEO,除了司马炎,前两任是“明明白白我的心”之司马昭(还有一个司马师),以及获赠诸葛亮原味内衣的司马懿。

这个改组过程,是司马家族三代专注欺负曹家孤儿寡母五十年不动摇的过程。很多年后,司马家的皇帝晋明帝想听听祖宗的发家史,聊了两句,叹了一口气。

原来我们家是这样发起来的,咱家搞成现在这个样子,都是报应。

其实晋明帝想多了,谁家不是这样发起来的?

在司马家族恶意并购晋魏公司时,遭到了原董事局毒丸式的攻击。

曹家的皇帝曹髦看到司马家这么嚣张,很不爽,带着了一帮兄弟去茬架。

不讲庙堂规矩,要讲江湖规矩,要谈情怀,这样子,还是很吓人的。

当时司马家的家长是司马昭。虽然他是路边社的新闻热点人物,但关键时刻,他的马仔跑得跑,逃的逃,竟然没一个敢上前应战的。

头号马仔成济也感觉不好下手。

但逃跑,也不是他性格,于是他去问当时的禁军长官贾充。

贾充一句话说明白了成济的劳动关系。

皇帝是你的最高领导,但司马公是给你发工资的人,你说你该怎么办?

成济一听,一刀就捅死了领导曹髦。

干了这件事情,社会舆论很大,都说要追究贾充的责任,最后司马昭把临时工成济交了出去,判了死刑。

贾充当然就成了司马家的大功臣。

过了两年,司马昭挂了,司马炎接任。这位就是掀翻曹魏的CEO,他是晋朝的第一位皇帝。

关于这位皇帝,有两点是最出名的。

第一在位期间,灭了东吴,统一了中国。

第二是性欲特别强,宫里有上万宫女。一天一个,可以三十年不重样。因为人选太多,所以司马炎把自己的夜生活交给了羊,每天坐着羊车在宫里逛,羊在那里停下,就在那里过夜。宫女则采取了挂草洒盐的办法吸引羊。

事实证明,这种随意播种的方式并不佳,比如司马炎生的儿子司马衷据说就是一个白痴。

司马衷最有名的语录是:老百姓如果没有饭吃,那他们可以去吃肉!

这位司马衷娶了一个老婆,正是贾充的女儿,也就是本文的主角贾南风。

当朝高官荀勖良心推荐,贾南风:“才色绝世”,有“有《关雎》后妃之德”

结果证明,媒婆的话,连标点符号也不能信的。

因为,实在丑得对不起观众。

这张已经是用过美颜了。

其实是这样的

可是人家丑,一点也不影响人家的嫉妒心啊。

发现别的嫔妃怀了孕,这娘们直接放宝:扔出去一个手戟,一招K到流产。这不是董卓对吕布的招数吗?

另外,人家虽然丑,也一点也不耽误泡帅哥。

这位贾大妈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上街拍帅哥。

曾有位帅哥上街,背后被人拍了一下,看到一个老妈子堆着安利的笑容。

“小伙子,我看你骨骼清奇,给你介绍一个工作。”

于是,小伙子被装进箱子,送到一个高档会所,跟贾南风嘿嘿嘿之后,就回来了,还带了手信:数件高裆衣服。

据说,一般嘿嘿嘿之后,贾南风都要灭口的,之所以放了他,实是帅到下不了手。

最后,贾南风虽然丑,也一点不耽误搞政治斗争。

贾南风第一个想放倒的是炒鸡牛叉的太傅杨骏。

贾大妈为什么一来就挑最硬的呢?

首先,我们把关系理一理。

贾南风的老公是太子司马衷,她本人是太子妃。

公公晋武帝挂了之后,她老公就成了晋惠帝,她本人成了皇后。

考虑到老公是个弱智,贾南风理所当然认为以后自己说了算。

可是,贾南风没有想到,公公虽然死了,还有一个婆婆,也就是前任皇后,现任太后。

现任太后把他爹扶持上来,垄断了朝政,她爹就是杨骏。

这个时候的工作流程基本是这样的,文件先让晋惠帝看,因为这是个傻冒,所以看了白看,然后送给杨太后看,然后再拿给杨骏看。所以,天下基本上就是这杨家父女说了算。

这就太不对了,咱们贾家也不是假的。

于是,贾大姐就很想弄死杨大妈,这也是一场媳妇挑战婆婆的战斗,是新生代外戚向老一辈外戚抢班夺权的行动。

说起来,希望是不大的,因为杨骏先生内有杨太后,外有兵权。可贾南风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贾南风找到了小叔子楚王司马玮。

贾南风跟司马玮开了一个叔嫂座谈会,就把杨骏定为反革命。

司马玮就带着兵马去抓人了。

听到消息,杨骏当然要反抗啊,有人给杨骏出了一个主意,咱们把宫城的正门云龙门烧掉,趁乱反攻。

杨骏说了很著名的一句话:云龙门是魏明帝修的,花了不少钱,烧了太可惜了。

魏明帝是曹丕的儿子曹睿,听到杨骏死到临头,还要保护前朝的建筑物,曹睿肯定感动得要哭了。

杨骏话音一落,身边的人马上起立了。

“不好意思,杨总,我家里还有点事,先走了。”

“杨总,我也想起来约了人,先走一步。”

不一会,所有的人走了精光。而在宫里,杨骏的女儿杨太后正在积极自救,杨太后在帛书上写了信,用弓箭射了出去。

“救杨太傅者有赏!”

这技术,跟被骗去搞传销,然后用人民币写求救信是一样一样的。

杨骏被砍死在马厩里,杨太后被关到金墉城给饿死了。金墉城在洛阳的郊外,一处偏僻的院子,专门关押落马高干,没有人带路,你压根找不到门。

干掉杨骏后,贾南风大姐提拔了两个人。

第一个人是汝南王司马亮。

这位亮大爷辈分极高,是司马一代司马懿的儿子。论辈份,贾南风还得叫他一声爷爷。

提拔司马亮,除了这位爷辈份高,还因为他跟杨骏是政治对头。打压一个,当然需要一个盟友。

第二个人叫卫瓘。

老卫也是老前辈了,当年邓艾、钟会灭蜀,他是监军,主抓纪律工作。但贾南风把卫瓘提上来,可不是为了敬老,而是为了报复。

贾南风的老公还是太子时,卫瓘借着醉意,拍着龙床对晋武帝说了一句:此座可惜!

言下之意,你传谁也别传给司马衷这个白痴儿子啊。

这个梁子确实结大了。

那为啥还要提拔呢?

当然是捧得高,才摔得疼。

三个月后,贾南风就要动手了,这次冲出去干活的依然是小叔子司马玮。

为了让司马玮放开手脚,贾南风专门写了一个诏书。唯一的问题是,司马玮太兴奋,没仔细看这份诏书。

冲到司马亮家,亮大爷还不敢相信呢。三个月前把我请过来,今天就要把我打倒?

再一看,士兵都开始翻墙了。

到了这,司马亮还不认输,大叫:“诏书在哪里,给我看看。”

手握兵权的司马亮打死都不反抗,一直要求看诏书,这种合同精神实在让人钦佩。最终,果断被打死。

卫瓘也奉行打不还手,骂不还手,要砍还递刀的精神,同样被弄死。

出色完成任务的司马玮正要收工,突然听到一个晴天霹雳。

宫里有太监拿了一面“驺虞幡”跑出来宣布新的消息。

驺虞幡上面画了一个驺虞,据说是个仁兽,从来不吃活物。跟唐僧似的。所以这种旗一现,就是不准动刀的消息。

宫里的新消息是:司马玮矫诏,大家要不信谣不传谣。

赶情我们刚才去杀司马亮,去杀卫瓘,都是被利用了?

这玩笑开大了。大家一哄而散,只剩下司马玮在风中凌乱。

这骗谁呢?诏书还在手上呢!

政府的人上门时,司马玮打开诏书请人看。这也是他第一次看。不看不知道,一看,世界真奇妙。

上面写着“免亮及瓘官”。

就是让人家下岗嘛,你直接把人家砍死了,是几个意思?

司马玮,卒。

接连搞倒了两批,贾南风再接再厉,准备把太子司马遹也干掉。

因为太子司马遹不是贾大妈亲生的。她每次看到,都想一脚踢开他。

有一天,贾南风告诉他脑细胞长期处于中风状态的老公晋惠帝,太子写了一个信。

打开一看。

“陛下,你自个死了得了,你舍不得死,我就叫人弄死你。还有皇后那老娘们,也不要麻烦政府了,不自觉,我就亲手弄死她。”

大家惊呆了。

这儿子太特么狠了,但别是假的吧。

把字迹一对,竟然是真的!

这就不对了,交接班要按顺序来嘛。

晋惠帝一生气,就把太子贬到许昌。

太子脑子短路了吗?

事实上,是喝多了。贾南风把司马遹忽悠到宫里,先灌了三升酒。

三升酒是什么概念?下面这样的一支是2.5升。

大瓶当然尽兴啦,太子喝了之后,就迷迷糊糊抄了这么一份炮打皇宫的大字报。

贾南风再一次取得全胜,但贾大妈独霸广场舞的时候就要结束了。

贾南风终于踩到雷区了。

太子司马遹虽然没啥实力,但声望很高,你贾南风打压大臣就算了,连太子也不放过,你想咋样,想上天啊。

太子党开始反击了,废太子的人找到了赵王司马伦,准备联手干掉贾南风。

司马伦是司马懿最小的一个儿子。当年司马昭们玩时,他还穿开裆裤。

司马伦也是贾南风从外面叫回来了。

等了这么久,终于轮到他了。正想答应呢,他的军师告诉他:帮废太子,不如帮自己。

这个军师叫孙秀,据说,他还是司马伦的男朋友。

晋朝这样的趣味,大家懂的。

孙秀介绍,帮太子干掉贾南风,不过是打工的。我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做老板。

怎么做呢?

先让贾后杀掉太子。

一个消息传开了,被废的太子不太老实,还准备逆袭皇后。

贾南风一听就是人来风,马上给太子送去毒酒。

太子打死也不肯喝,就被打死了。

太子一死,贾南风就要玩蛋了。因为所有人都被她打倒了,所有人都对她绝望了。

司马伦带着兵马,打着替太子报仇的旗号,冲进宫,杀到了贾大妈的面前。

贾大妈奇怪的问了一句:“你们干嘛来了?”

答:“有诏收你!”

贾大妈更奇怪了:“诏书都是我写的,我怎么不知道。”

这就不懂事了。诏书当然是用刀写的,刀在谁手在,就由谁写呗。

贾南风被送到金墉城,也就是当年她婆婆住的地方。幸运的是,她没有被饿死,只是被喂了一杯毒酒就仆街了。

贾南风女士虽然去世了,但她领导的窝里斗越演越烈,尤其是引藩王进京,终于演变成导致西晋灭亡的八王之乱。

这个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脑洞历史观


刘璋引刘备入川,就是引狼入室。刘备称帝后他的皇后并非我们熟悉的孙尚香,也非生刘禅的生母甘夫人(甘夫人此时已经过世了),而是刘璋的哥哥刘瑁的妻子吴氏。吴氏年轻的时候,相面之人都说她有大富大贵之相,将来能做皇后。刘璋的父亲刘焉当时做益州牧,野心很大,他便替自己的儿子刘瑁求取了吴氏。但是刘瑁没做成皇帝,吴氏却做成了皇后。如果刘焉和刘瑁泉下有知,不知道会做何感想。


刘备入川后,刘璋对刘备是非常好的。送了大量的财物,还给刘备增兵,刘备入川时只有四千人。但是他通过刘璋给予的钱征兵,同时再加上刘璋送的士兵达到了三万多人。刘璋请刘备入川是对付张鲁的,但是刘备却屯兵蒹葭关,收买刘璋手下。刘备勾结刘璋手下法正等人里应外合,反手回来攻打刘璋。

看刘焉给刘瑁求取吴氏就知道,刘璋并不是刘焉想要的继承人。刘璋的几个比较有能力的儿子在长安董卓之乱中被杀了。而刘璋是刘焉死后,益州的官吏推举出来的,理由当然是“仁义忠厚”,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软弱可欺”。刘璋虽非创世之君,但也作为守成之君应该还是不错的。


虽然关于刘璋的政绩的介绍不多,但是刘璋还是深受益州百姓爱戴的。刘备包围成都的时候,成都还有三万精兵,粮食足够吃一年之久。百姓纷纷表示愿意死战,但是刘璋却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呢。”隧开城投降。

而刘备进入成都的时候,成都府库充盈,但是刘备为了激励士气居然说:“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成都城破后,刘备的士兵就开始抢掠府库,成都被一抢而空。但是没钱发军饷了,刘巴出了一个更阴损的招,就是搞通货膨胀。他建议刘备发行一种“值百钱”,也就是这种钱当百钱花。西川被搞得民不聊生。


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我们觉得刘备一直都是仁人君子,实际上对百姓心黑的厉害。刘备入主西川后除了盘剥百姓就是打仗。诸葛亮还告诉刘备“乱世当用重典”,实际上就是西川百姓死在是被搜刮的没办法了,下重手弹压了而已。


渔耕樵读


梁武帝萧衍,因贪得河南土地,招纳东魏叛将侯景,结果落得个国破身死的结局、更令南朝丢失广阔土地,成为历史上养虎贻患和引狼入室的反面教训。

侯景是北魏边镇怀朔镇人,据说是晋朝中原大乱时,不曾随石勒、石虎进入中原的羯人后裔,因此当冉闵攻灭后赵,屠灭数十万羯人时,侯景的先祖便侥幸逃过此劫。他趁着北魏末年,六镇边军起兵、国势动荡之机,投身北魏权臣、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帐下。

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荣

尔朱荣率七千精骑大破葛荣三十万叛军的邺城之战,侯景立下生擒葛荣的大功,从此一战成名。他性情狡诈,悍勇有谋,御军有法,因此深得尔朱荣信重,得以独掌一军。当是时,中原风云际会,英雄辈出,侯景也和他的同僚,建立了东魏/北齐政权的高欢(北齐神武帝),建立西魏/北周政权的宇文泰(北周文帝)一样,共同成为时代风云弄潮儿。

东魏大丞相,北齐神武帝:高欢

尔朱荣死后,其部将高欢起兵反叛,击败尔朱家族,侯景率本部人马归降。高欢这个东魏权臣生平最忌惮之人,除了在关中的宿敌、西魏权臣宇文泰,便是这个名义上的部下侯景,因此才容忍他拥兵十万,总揽兵权,割据河南整整十四年。


沙苑之战,高欢以二十万大军围攻宇文泰万余人,本已占尽上风,他欲用火攻,可将芦苇丛中的宇文泰军尽数烧死。侯景却别有用心地竭力反对,主张我众彼寡,胜券在握,理应将宇文泰生擒活捉。高欢听从其言,正面突击,结果西魏军伏兵四起,铁骑横击,东魏军全线溃败,损失甲士八万人,丢弃铠甲十八万具,统一北方的大好时机就此破灭。

河桥之战,侯景担任东魏军主帅,攻陷洛阳,更一度将西魏军主帅宇文泰打得丢盔弃甲,在战场上假装小卒逃生。此战西魏军中级以上将领战死四百余名,东魏军虽未获全胜,侯景却打出了赫赫威名,他作为东魏政权首席大将、头号军阀的地位,再也不容置疑。

西魏大冢宰、北周文皇帝:宇文泰

侯景这一生征战,纵横南北,战尽当时天下名将。他除了曾在进攻梁国的楚州之战时,和南梁名将陈庆之交锋,一度吃了大亏外,其余东魏、西魏众多名将,和他交手时都不曾讨过什么便宜。

高欢死后,其子高澄视骄横跋扈的侯景为心腹大患,侯景屈居于旧日同僚高欢之下已是心有不甘,同样视高澄为黄口小儿。两人彼此敌对,水火不容,侯景先向宇文泰求援无果,便向梁武帝萧衍称臣纳款。

萧衍派侄子萧渊明率梁军十万北上,接应侯景,却在寒山堰之战被东魏名将慕容绍宗打得几乎全军覆没,萧渊明也被生擒。

涡阳之战,慕容绍宗率领斛律光、段韶等众多东魏名将,率军在和侯景对垒,却被侯景以批短甲、执短刃的轻步兵大破其重甲铁骑。后来的北齐第一名将斛律光,生平唯一败绩,就是在此战拜侯景所赐。当初,侯景和慕容绍宗同僚共事于尔朱荣帐下时,拜其为兵法老师,悉心请教,如今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东魏燕郡公:慕容绍宗

慕容绍宗遂改以深沟固垒,坚壁清野之计,坚守不出,两军相持数月后,侯景军粮秣耗尽,部将暴显等叛降东魏军,慕容绍宗挥军猛攻,侯景大军溃散,只剩八百余亲兵狼狈南逃。慕容绍宗追兵将至,侯景奋声大呼:「今日杀了我,明日高澄小儿可曾容得下慕容公?」慕容绍宗一念之私,便放得侯景逃命,岂知却给江南人民带来一场深重浩劫。

侯景兵败丧乱之余,仍能急中生智,以欺诈手段骗开寿阳城门,夺占这座淮南重镇,随后更向萧衍索要官爵名位、兵马粮秣,在萧衍一意绥靖下,将所部扩张到八千余人。

萧衍首鼠两端,既想倚仗侯景的军事才能作为梁国的江左屏障,抵御北方劲敌,又深深忌惮他的野心和反复无常,同时还对自己那些无能的亲属子侄一味护短。当高澄提议用侯景的人头去换回被东魏俘虏的萧渊明时,萧衍动摇了,他还没来得及决断,经历了涡阳之战,将梁军视为不堪一击纸老虎的侯景,在听闻风声之后,已经决定孤注一掷,起兵反梁。

梁武帝:萧衍

侯景不止在战场上有优秀的军事嗅觉,同时亦将这种嗅觉运用到政治中,具备了堪称出众的政治眼光,洞悉了梁国内部深刻的社会矛盾,那便是高门士族腐朽不堪、垄断官职,广占田亩,而贫苦百姓更无立锥之地,只能纷纷沦为豪强权贵的奴婢部曲。

因此,侯景军所经之处,一路滥杀高门士族,抢掠其资产,同时将豪门奴婢、士族部曲尽数解放,这些人纷纷投身侯景军中,叛军是以一路所向披靡,在短短时间啸聚十万大军,攻破建康,兵困台城,只用不到半年时间,就让梁武帝萧衍和太子萧纲父子都做了阶下囚。

侯景将此时仍要摆架子的萧衍活活饿死,拥立萧纲为傀儡皇帝,自称“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汉王,相国,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两年后,他干脆杀死梁简文帝萧纲及其子孙二十余人,自立为大汉皇帝,终于赶在老对头高欢、宇文泰之前,过了一回皇帝瘾。

侯景杀尽江南门阀,大量解放奴婢的同时,亦纵兵杀掠,毒虐百姓,单单在建康就屠杀了四万户超过二十万人,竟使江南”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对江南文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毁坏,实为一场地狱惨景,空前劫难。

“大汉皇帝”,宇宙大将军:侯景

此时的梁国,因为萧衍让自己一众子侄分镇四方,分给他们太多的军权政权,因此当中枢告急时,四方藩镇再无制衡和约束,早已经是诸侯林立了。各个萧氏王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借刀杀人,即借侯景这把刀尽快坑死皇帝和太子,自己好名正言顺地争夺天下,才会坐拥数十万大军,却在建康城周围置酒高会,拥兵不前。

当等到萧衍萧纲父子终于被杀的消息,在萧氏王公眼中,侯景这位宇宙大将军的使命也就到头了。接下来便是人人必欲杀之而后快,包括西魏、东魏在内的整个天下各方势力,皆出兵围攻侯景。

对举世皆敌、为人捉刀的处境,侯景又怎可能不心知肚明?只是从涡阳战败,亡命渡江后,他便一直是死中求活,只是根本没其他路可选。

侯景在自己占领的三吴地区大肆搜刮,依靠高门士族积累数百年的财富,拼凑了号称二十万的水陆两师大军,沿着长江一路攻略州县,却在安陆之战惨败于西魏大将杨忠(后来的隋文帝杨坚的父亲),而后陈霸先(后来的南陈武帝)、王僧辩两路平叛大军夹攻,侯景兵败,为部下所杀。他的尸身被饱受荼毒的江南人民所争相分食,甚至包括被他强娶为妻的梁国公主。他的头颅被烹煮后、涂上生漆,藏于府库,和篡汉的王莽在东汉王朝的待遇等同。

侯景虽然身死,江南战事未休,梁朝宗室诸王各拥大军,互引外敌为援,不惜称臣割地,在殊死厮杀中同归于尽。北方的东魏和西魏将梁国视为肥肉,争相宰割分食,淮南、广陵、巴蜀、汉中、襄阳等战略要地尽数落入其手。陈武帝陈霸先和陈文帝陈蒨叔侄虽然经年苦战,统一南方剩余地区,建立南陈政权,但是长江天险已经丢失一半,战略效果大损。北强南弱、江南政权坐以待毙的天下大势,已成定局。

陈武帝:陈霸先

侯景和他的故主尔朱荣一样,在残酷暴戾杀戮的同时,也顺便把早已落伍的高门大族们送进历史垃圾堆。八百亡虏渡江,搅得南朝天翻地覆的传奇经历,也让他在历史上有了不可磨灭的重要位置。

且不说南陈王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就是因为平定侯景之乱而发迹,单看东魏的慕容绍宗、南梁的王僧辩,都是因为击败侯景军的著名战役,而在唐朝时双双入选了武庙六十四将之列,得以和众多古代名将一样青史留名。

相比之下,引狼入室的梁武帝萧衍,却以一个年老昏聩、亡国丧身的昏君形象载入史册,他曾经辉煌的文治武功尽被世人忽略,不能不说是——悲剧啊!


狐狸晨曦


我一下子想到了三个历史故事,引狼入室,教训深刻啊!

第一个,罗绍威:六州四十三县的铁,也铸不成如此大错!

罗绍威是唐末魏博军节度使。魏博军下面有大名鼎鼎的牙兵,这些牙兵,平时在节度使手下做事,但是一不高兴,就会换将,把自己不满意的节度使杀了或者赶走。为什么能这样?因为这些骄兵悍将世代相传,相互婚姻,盘根错节,经营了一百多年。罗绍威苦于此,想办法解决牙兵,怎么办呢?他想到了自己的亲家梁王朱温,而朱温正想染指河北,爽快的答应了。

正好这时候朱温的女儿死了,他的军队正好以“助葬”为名混入了魏博军,把几千人屠戮一光,连家属几万人丧生,强大一时的魏博军牙兵灰飞烟灭!然而,罗绍威高兴不起来了,因为遭此一闹,魏博军实力大损,朱温乘虚而入,罗绍威只能依附朱温了,所以才有了开头那句话。



第二个,刘璋:父子在川数十年,征战三年,人死了那么多,不忍再伤百姓。

三国时的益州牧刘璋,因为担心北面割据汉中的张鲁的进犯,听从别驾张松的建议,请在荆州的刘备入蜀,帮助抗拒张鲁。当时好多人劝刘璋不要引狼入室,但刘璋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又素有忠义之名,坚决让刘备入川了。

后来果不其然,刘备听从庞统的建议,定下了取蜀的方针,等刘璋明白了,已经晚了,经过血战刘璋不敌刘备,说了上面一番话后就出城投降了。



第三个,黎元洪:后悔招来了张勋的辫子军!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任国务总理,黎元洪接任大总统,黎段之间龃龉不断,进行了府院之争,最重要的就是在是否参加一战的问题上,两个人完全意见相左,段主战,黎主张不参与。段为了使黎元洪屈服,拼凑督军团施压,黎元洪为了摆脱困境,想出了昏招,让驻守徐州的辫帅张勋进京调停,而这个张勋是和死硬的保守派,以调停为名,带了数千荷枪实弹的辫子军进京,扶持废帝溥仪复辟,并强迫黎元洪交权,黎这时后悔已晚,只好逃离了北京。


磨史作镜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到了一个段子。沈腾在小品《扶不扶》中,被马丽讹上之后,沈腾对马丽说了几句话“咱们娘儿俩呢,一起分享几则寓言小故事啊,故事的名字分别是:东郭先生与狼、吕洞宾与狗、农夫与蛇……”他其中提到的这三个人三种畜生基本就属于引狼入室的典范了。

当然,你如果说到看书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水浒传中的晁盖拉拢宋江上梁山。结果不但把命丢了,梁山也被宋江抢了去,虽然在临时之前,晁盖有所反省,立下杀史文恭者可为山寨之主的遗言,但无奈此时宋江已经做大,米已成炊,没办法了,后来到了宋江主政时期,晁盖曾经的小伙伴,除了善于投机的吴用成功转型外,其他像三阮、刘唐、公孙胜等其实都被小宋边缘化了。不知到了此刻,九泉之下的晁盖会做如是想?

他会想起由于他们撩拨,而被林冲杀死的梁山草创之主王伦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