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为什么老师的孩子一般不参加校外辅导?

鹰眼看社会


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很多老师的孩子也会去辅导班。大部分老师的孩子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上都会比较出色,所以我身边的很多教师子女,他们参加的各种培优班会比较多一些。大部分时候自己教不了自己的孩子也是事实。

但是一般老师在监督自己孩子写作业的过程当中,会比较用心,一般情况下老师所布置作业当中的难点,如果孩子有疑惑的部分家长可以随时就帮孩子答疑解惑,这比一般家庭的孩子来说,可能优势就会更明显一点。一般家庭的孩子如果父母不能够进行辅导,孩子的知识点上的漏洞就会越攒越多,这会导致学习成绩稳步下滑的过程,而老师家庭的孩子即使没有上各种培优班,遇到难点能够随时弄懂,能够把成绩保持得相对稳定。

另外,在现实的生活当中,大部分老师的心态可能和我都比较类似,老师属于三百六十行当中的一行收入不是特别的高(社会地位也基本没有),唯一的优势就是能够自己辅导自己的孩子,所以在自己孩子的学习上会相对用心一些。当一个孩子在老师和家长(家长也是老师的情况)的共同作用下,如果他们的学习态度很端正,学习方法使用合理得当,他们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都会不错。

但是就补课这件事来说,并不是老师的孩子都不补课,在孩子需要补的时候,家长依然也会给孩子找到合适的老师,只不过在找老师时,家长可能会带着更挑剔和专业的眼光,除了老师补课,家长在课后的监督和管理肯定也少不了,在心态上绝对不会把孩子甩给辅导班就撒手不管。


九斗学生心理


参加辅导,但辅导的侧重点不一样。

作为老师基本都知道影响孩子学习效果和成绩的是习惯和兴趣,其次才是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我的孩子从小到大参加的辅导是这些:

小学课程是剑桥英语、奥数

小学兴趣班是兵乓球和书法,都是练了一、两个月就不练了,暑期就是游泳。

作业都是在家陪着写,坐对面看着,没觉得有多少累的。

到六年级开始,直到中考结束,没参加辅导班,跟着学校的进度走,关键是陪着他。让他尽可能的专注于学习。

高中物理想参加比赛,去参加过辅导班。

暑期参加过新东方的英语提高班。

孩子主要是去对比找学习方法。

大学参加考研辅导班和出国的雅思辅导。

找校外辅导,主要解决对知识的理解和解题思路。

不要迷信校外辅导的习惯培养,做不到。

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和艰巨的任务,靠每周2-4个小时的课外辅导,根本做不到。得靠家庭教育和家长陪伴,尤其是家长一遍玩着手机一遍让孩子写作业,没事了就允许孩子玩手机,好习惯养成难。

兴趣培养得靠家长鼓励和督促,不然难坚持。


禹贡阳子


这个问题探索性、针对性有点强,甚至有点以偏概全了。老师的孩子不见得没上辅导班,只是看上什么类型的。
我是一名老师,我家的两个娃从幼儿园开始就有上一些兴趣班:女儿学过美术、硬笔软笔、舞蹈,偶尔上过一两期阅读写作班,其中美术课持之以恒,已学了七年,舞蹈课上了六年,这学期停掉了舞蹈课,美术课女儿特坚持要学,绝不停课,这是一种由兴趣发展成了爱好再进一步升华成了奋斗目标,毕竟女儿说以后想成立一个自己的画室呢😙,考虑到女儿的升学情况,这学期我跟她商量,舞蹈课换成了英语课,她自诩英语渣渣,我就建议她提升提升自己~男娃给他报过的课外班类型也挺多的,比如美术、硬笔软笔、篮球、写作阅读、跆拳道,坚持下来的就是跆拳道以及硬笔软笔,现在跆拳道孩子练到了红黑带。

作为一名老师以及两个娃的妈,我给孩子选择辅导班会偏向于自己不太擅长的领域,我会考虑想给孩子发展什么能力,想让他有什么特长,如果是纯粹应试教育类的兴趣班,我一般不太会想选择,老师的孩子很辛苦,因为习惯性的教育孩子,所以对自家孩子再继续教育,孩子辛苦,当老师的妈也辛苦~我们同事交流过,得出一个结论:教别人家的孩子比教自己的孩子轻松!我们可能会更擅长培养孩子的一些好习惯,一些较好的行为及学习习惯,养成了,孩子对应试教育的学习会更轻松。兴趣特长类的,最重要的是要能够持之以恒,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以及能够克服他自身缺陷的一些课程,比如我家男娃不能静心,所以我让他坚持练习书法,养养心性。

任何的辅导班,都抵不过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陪伴,我想,送娃去辅导班,家长们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没时间管或者没能力管,不管何种原因,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陪伴、引导、沟通永远是教育的永恒真谛!


reading小小猪


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个三年级小学生的妈妈,首先说说我的孩子上辅导班的情况吧!上小学之前一直都是上的兴趣班,没有上过文化课辅导班,从二年级暑假期间开始上英语辅导班,而我们同事的小孩除了上兴趣班外,也有很多在上文化课辅导班,所以我认为老师的孩子并不是不参加辅导班而是参加的比较少,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有些科目的辅导班对于提高孩子的成绩的确没有大的用处。

现在的各类校外辅导班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五花八门,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也不分析原因就急着给孩子报辅导班,其实有些科目的辅导班是没什么大的用处的,比如语文这个科目,有的孩子去上语文补习班,去上作文补习班,我们知道自教材改革后语文学科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一块的培养,孩子语文成绩不理想肯定是基础知识或阅读分析能力有欠缺,而想要抓好这两点,需要靠孩子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比如学的每篇课文自己是否读熟,每课生字是否掌握牢固,而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要靠孩子平时进行大量的阅读来提高,作文班只是交给孩子一些写作技巧,而内容却需要靠孩子平时的大量阅读来积累。


二,教师因本身从事教学工作,辅导自己的孩子的确占优势。

从身边一些例子来看,教师教哪个科目,自己的孩子那科成绩会比其它科目稍好一些,因为教师对自己所教的科目的知识点把握更准确一些,辅导孩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其它学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再参考下课本也都能做到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现在的知识更新较快,普通的家长辅导孩子,有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教师因为身边有良好的教育资源,辅导孩子时,即使遇到把握不准的题时也可以及时的向孩子老师请教。


我之所以选择让孩子上英语辅导班是因为自己的英语能力不强,发音不够标准,害怕影响到孩子,而且感觉学校对英语不够重视,一个年级只有一位英语老师,每周每班只有三节英语课,英语老师有事请假没人替补,导致一学期学生的英语课都没能认认真真上,而英语作为和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学科,如果现在不打好基础,以后害怕孩子会跟不上啊!

我是旅途中的见闻,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留言探讨!


旅途中的见闻


题主你是自问自答嘛?麻烦不要问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谢谢!

你的描述里的反问句不是解释了你这个问题嘛?

孩子上不上校外辅导和父母是不是老师有必然关系吗?

当然,老师和一般职业相比,自己也有更多的时间,更好的知识文化技能水平来辅导自己的孩子。同时,作为老师,应该也很清楚某些培训辅导班的套路。作为老师,自已对教育,辅导这回事就很清楚。不会像某些家长一样,不从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到其他小朋友上了很多课外辅导班,就盲目跟风。

另外,题主你做过切实调查了吗?不是说你的亲戚,你的邻居,他们是老师,他们的孩子不参加校外辅导就能代表全部老师。很多老师的孩子也在参加一些兴趣类的,智力开发类的辅导班。只是你不知道罢了。

老师的孩子不是不参加校外辅导,而是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更合理,更有选择的参加。


不懂小队长


楼主问的老师的孩子不参加校外辅导,这个辅导以我认知应该是学科类辅导吧,而且应该是在小学阶段的学科辅导。比如奥数啊、语文阅读什么。

我所知道的是,作为老师,一般在低段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跟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类学科性的。

比如,在写作辅导跟萨克斯之间,我在小学阶段就会让孩子辅导萨克斯。

为什么呢?

因为萨克斯是一种兴趣爱好,它能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让孩子从小就喜欢音乐,而且站在台上吹奏表演,对孩子的胆量、表现能力都是一种锻炼。

而作文辅导我会利用空余的时间跟孩子阅读、日常交流以及在平时写作时讲解,来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也就是说,因为身为老师,注重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品质,所以对这种兴趣爱好类辅导会选择较多,如舞蹈啊声乐啊乐器啊跆拳道等等,而对知识性的辅导就比较一般。


但是这是低段,就我所知,到初中、高中后,老师的孩子学科性辅导也是非常多,而且补习得非常齐全,还会利用师资资源寻找优秀的老师进行补习。

越是教书育人,越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是非常重视的。

小时候抓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长大再抓知识点,教师也一样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重视跟普通家长都是一样的。


幼儿园陶陶


这个问题问的有趣。我也想说说我的观点。

做为一名教师,对于自己的子女的校外辅导,是有针对性的。

我的女儿马上就要四周岁了。目前她就有一些幼儿园外的学习。一个是乐高积木,另一个是舞蹈。

同龄孩子也报了一些班,之所以选择这两样。一个是孩子自己喜欢跳舞,想学习舞蹈。同时也为将来打下基础。学习乐高积木,是我选择的。我发现周末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混了半天,而且什么都没有做。所以,为了让孩子的生活丰富些,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同时也为锻炼她手指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我选择搭建乐高积木。

要不然,早上起来拖拖拉拉的,吃过早饭,看会动画片,一上午就过去了。

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也懂得教育,所以在教育孩子时,会有自己的想法。


做为一名教师,更看重家庭教育。我还记得许久之前发过这样的朋友圈

这应该是他不足两岁半说的话。

每次她问妈妈:“爸爸呢?”

她妈妈都会告诉她:“在上课。”

这是昨天的朋友圈。

我发这些的意义,是想说,为什么教师子女很少补课?因为教师更看重家庭教育,并且始终在培养着孩子优秀的习惯。

在之前,我回答了几个关于补课的问题。

去校外补课,很大原因是对孩子的成绩不满意。

而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不是这个孩子有多聪明,而是这个孩子有没有一个好的习惯。

有了好习惯,学习成绩就不是问题,既然学习没有问题,也就不必补课。

这也是一些教师子女很少在校外补课的原因。

那么,是不是就真的不需要补课?

实则不然。

我的孩子十九个月就送到幼儿园了,她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教育也去了同一所幼儿园。马上孩子面临小学了,我也和她的妈妈商量弄一个小学托管班,就不再幼儿园继续做下去了。主要是为了更好的陪伴孩子,同时也解决我身边一些哥们的孩子的教育问题。

那这个课后托管班,又和其他的课后托管班不一样。我是想要以文学阅读为基础,小组合作为模型,表现自己为形式,这样的托管班。

这就说明,孩子需要补课,但补课要补到正确的地方上。如果单纯就是为了看孩子,那真就不必补课了。

现在我和我妻子,通常是一个人看书学习,一个人陪孩子玩乐。现在我的孩子区别于别的小朋友,就是爱看书。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在孩子成长期,模仿与记忆会刻在她的骨子里,伴她一生。

所以,诸位能看到我写这些的朋友,为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胜过千万个补习班。无论外人多么热心友善,也比不上父母的陪伴。

父母不仅是孩子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的榜样。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你也可以不必参加不必要的补习班。


疯狂的粉笔


上不上辅导班,与是不是老师的孩子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让孩子上辅导班,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有的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特别是上晚班的,孩子没有办法管理,或者孩子有问题没有合适的办法去处理,这时候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报一个作业班,辅导孩子的作业,特别是有的学校需要家长检查后签字的,只好交给辅导班的老师去代劳。

2.孩子在某些科目学习上有困难的,或者基础差,跟不上学校学习进度的,家长也会选择报班,希望能帮孩子把耽误或者没有学会的内容补上来,条件允许的,会给孩子请个家教,然后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

3.学生学有余力,有的家长会让孩子上一些兴趣班,比如奥数,语言表演,乐器演唱,科学制作等,目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一些技能。

4.有一些需要考艺术类的学生,家长也会帮孩子报班进行强化。

所以,不是说老师的孩子一般不会选择上辅导班,而是老师会认真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辅导班,如果没有必要,老师不会像有的家长那样,不管孩子学习如何,别人报,自己的孩子也要报,不能落后,报班有点盲目。


一梦千寻万古香


我在全市最好的一所重点高中任教,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据我所知我校所有教师的孩子都参加过校外辅导,有的上辅导班,有的请本校老师强化辅导。举两个特殊的例子。

其一是,有个教英语的老师,所带班级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几乎年年是优秀班主任。她的孩子将要上小学,在入学前的暑假,花一万两千多元钱,专门去校外辅导班学习英语。我当时非常惊讶,就问她花这么多钱值吗?自己为什么不教自己的孩子?她笑笑说:一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二是自己孩子,自己真是教不了。所以前一段时间,我回答了一位老师的问题,就是不要将自己的孩子放到自己所教的班级里。

其二是,我校另一位老师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成绩都非常优秀,而且文理全面发展。当年以江苏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光华学院。我亲眼看见她高中三年,一直跟我校的一位老师补习数学。对于她的做法,我理解我的理解是,不同的老师的教学风格不同,对同一问题的认识和解题思路也可能不同,课外补习能有效地弥补课堂教学的漏洞,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的强化理解。

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无论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与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补习对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有效地。


汉之韵


老师的有的是参加校外辅导的,只是他们参加的辅导是奥数英语等科目,但是老师的孩子一般不参加平常的辅导班,比如学校老师组织的辅导班他们是不参加的。

在我们学校家长是老师的所教年级一般是孩子所上的年级,这样老师在课下自己就把孩子辅导了,如果辅导不了的某个知识点还可以问自己的同事让同事给他讲,所以平时讲授的知识点和作业孩子就可以自己做了不需要去校外的辅导班。

还有一种情况是校外的辅导班有时候辅导的并不好,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把孩子的作业辅导完,我听说过有些辅导班直接让孩子抄答案,所以自己辅导还是很放心的,所以老师的孩子一般不去校外的辅导班辅导。

综上所述,关于学生的作业辅导家长要比校外的辅导班要辅导的好,有些家长辅导不了的还是让孩子去辅导班的,比如奥数英语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