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楚漢英雄第十二篇·悼武王·漢軍副帥·周呂侯·呂澤

呂氏一族,因為在漢少帝八年的那場政變中慘敗,所以,關於這個家族的所有記載,便幾乎就是隨著呂氏家族的覆亡,徹底從那段歷史中消失不見了。

筆者只能說,真的很遺憾,尤其是對於他而言,周呂侯呂澤。

楚漢英雄第十二篇·悼武王·漢軍副帥·周呂侯·呂澤

他是誰?

他是呂氏家族呂公的長子,大漢帝國第一任皇后呂雉的長兄。

這樣看起來,呂澤貌似就是一個普通的外戚,但是,事實上呢?

在大漢一百多位開國功侯中,僅僅是明確標示歸屬呂澤麾下為封侯的,人數就不下四人,而這還不包括其他未標識的功侯以及呂姓等封侯等。當然,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就在那些歸屬呂澤的封侯中,還包括了漢初功侯封賞排名第五的陽都侯丁復,其以七千八百戶食邑僅次於食邑八千戶排名第四的酇侯蕭何。

如此請問,呂澤還能是一個普通的外戚嗎?

而在《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是這樣描述他的曾經,很遺憾,目前也就只有這裡有呂澤較為細緻的記載:

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入漢為侯。

這裡的記載,很普通,講的就是呂澤以呂后兄長的身份,作為客人而加入到劉邦麾下。

客人?是的,這裡就是這樣記載的。

而後關於呂澤的記載,便沒有多少了,直接就到劉邦成為漢王之時了,而呂澤在此時則是被封侯。

其實,在漢元年,能夠被封侯的人,真的不多,不過因為這裡的記載,所以,也很容易讓人誤判為是因為外戚的原因。故而,我們接著看:

還定三秦,將兵先入碭。

三秦被漢軍平復後,呂澤領軍入碭郡,那麼,劉邦在幹什麼呢?

漢王之解彭城,往從之。

彭城之戰,劉邦所領漢軍主力盡遭項羽所滅,遂去了呂澤軍中。而這裡有一個關鍵點就是,為何劉邦兵敗去呂澤軍中時,史家用的是一個”從“字?

什麼是從?從屬嗎?還是跟從?

很顯然,這個從字的意思並不多,基本上就是上述兩種,那麼問題就來了,無論是哪一種,貌似都不符合劉邦漢王的身份吧?

而按照之前的記載,呂澤貌似也是靠著外戚的關係才被封侯的,而在漢軍平定三秦後,呂澤率軍先入碭郡,那麼,呂澤率領的軍隊難道不是漢軍嗎?如此,劉邦去自己的軍隊中,為何要用從字呢?這不是有悖常理嗎?

另外還有一處詭異的地方就在於,《史記》和《漢書》中唯一和呂澤有直接關係的記載,也是和這件事有關:

是時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間往從之,稍稍收其士卒。《史記·項羽本紀》】【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史記·高祖本紀》

呂后兄周呂侯將兵居下邑,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漢書·高帝紀》

如上內容,基本上表述的都是和《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是一個意思,就是劉邦彭城兵敗,而後去了呂澤軍中,從之。

由此,筆者就有一個困惑,既然史家都準備將呂澤的所有記載都抹除掉,那又為何偏偏留下這一處相同的記載呢?不覺得很怪異嗎?先前那些記錄下的呂澤大概就是毫無用處,然後,突如其來的在漢軍主力盡沒之後,呂澤卻成了劉邦唯一可以依靠的人,請問,這正常嗎?

對此,筆者只能說,唯一的可能就是,這段歷史是史家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記載。

換言之,當彭城兵敗之後,劉邦幾乎是一無所有了,事實上也就是這樣,妻兒都走散了這一事實,也在間接上說明了劉邦當時的窘狀。所以,呂澤的那段記載,就是在為劉邦從彭城失敗到滎陽崛起這一期間的唯一合理解釋。

而如果沒有了呂澤的那段記載,那麼史家在記錄《高祖本紀》的時候,無疑就會在這裡形成空白。所以,這才解釋了史家為何沒有記載其他關於呂澤的歷史,偏偏只記載了這一段,就是因為呂澤是這段歷史中不可替代的人物。

如此,再回頭看當時呂澤領軍入碭郡時的情況,既然劉邦都領漢軍主力直奔彭城了,那麼,呂澤軍一直停留在碭郡又是個什麼意思呢?

還是說,從始至終,劉邦對於呂澤軍都是隻有名義上的領導,而無實際上的統轄權?

所以,這才解釋了劉邦在窮苦潦倒下去了呂澤軍的事,便能被史家記載為了”從之“?

對此,筆者因為史料缺乏的原因無法做到絕對肯定,只能說,如果結合功侯表中的記載,那麼上述的猜測就是相對合理的。

另外,再看史書中關於呂澤至關重要的一句記載:

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劉邦去了呂澤軍後,很顯然,軍隊的統帥權依然還是在呂澤手中。所以,才有了上述這一段中,呂澤遂發兵助劉邦的記載。

而後三個字”定天下“,便完美的總結了呂澤這一生最大的功績。

如此,結合前文,以及《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記載,筆者遂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呂氏家族,本就是一豪族,這是事實。而後,因為避不知名的仇敵,遂來到了沛縣,遇到了那時還在做泗水亭長的劉邦,當然,那時的劉邦還應該是叫做劉季。

然後,奇異的一幕就來了,本為逃難的呂氏家族,卻無視沛縣最有權勢的沛縣縣令請婚的要求,反而是將女兒嫁給了那個看上去無權無勢的劉季。然後,沛縣縣令居然還沒有生氣,至少在史書上是沒有沛縣縣令因此而難為劉邦的記錄。

如此,問題就來了,為什麼?呂公為何會如此做呢?難道真的單單就是因為看中了劉邦的面相嗎?

其實,從呂公帶著呂氏家族踏入沛縣的那一刻開始,便已經為其之後的行為作了鋪墊了: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令諸大夫曰:“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史記·高祖本紀》

從上述記載中可以看出,呂公絕對不是常人。從其入沛縣那一天開始,便以擺出大宴而名揚沛縣,請問,這是避仇敵的意思嗎?這難道不是在告訴仇敵自己就在沛縣嗎?如此,唯一的可能就是,呂公很清楚,那個仇敵他不敢來沛縣尋事,而至於為什麼,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而更為關鍵的是,呂公居然敢在沛縣這個自己並不熟悉的地方就設下如此大宴,而且還明確表示,不滿多少錢就不得坐於堂上,如此,為什麼?不說別的,就現在人看來,為躲仇敵而遠走他鄉後,不是更應該花大價錢來討好當地豪傑嗎?然而呂公這裡卻是讓當地豪傑來給他送錢,如此,這合理嗎?

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賀錢萬”,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驚,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史記·高祖本紀》

更誇張的是,劉邦居然就敢自號一萬錢而入堂上,然呂公如此顯赫的人卻並不為怪,反而是帶有極其欣賞的目光。如此,這又是為什麼?

而諸多不合理的因素共同交互下的結果就是,這些事件的背後肯定是有一個極為合理的緣由來解釋這些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呢?

對此,筆者做出的猜測就是,呂氏家族來到沛縣的主要目的,很有可能就是為了劉邦這個人。或者說,呂氏家族和在豐邑的劉氏家族,或許還是故交。總之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呂公沒有來到沛縣之前,便應該就和劉邦相熟了,所以才會有上述這一切的經歷。

因為呂公知道,有劉邦在的沛縣,便無人敢犯,所以呂公初到沛縣就敢如此大張旗鼓。又因為呂公來沛縣的目的就是為了劉邦,所以,呂公便無視和自己交好的沛縣縣令的求婚,而是直接把女兒就嫁給了劉邦。

另外一個事實就是,當時沛縣縣令準備召回在外沛縣子弟起兵反秦時,因為聽到回來的那些人是劉邦帶隊,所以瞬間便翻臉了,這又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劉邦在沛縣的特殊地位。

總之一句話,呂氏家族來沛縣絕對不是因為病急亂投醫,而是有目的有計劃的。

事實上,呂氏家族的計劃也是相當正確的,隨著劉邦在沛縣站住了腳跟,緊跟其後,豐縣的劉氏家族也宣佈豐邑從此歸屬沛公劉邦麾下。而呂氏家族的子弟,也就從這時正式加入了劉邦麾下。

但是很顯然,根據其他功侯的部分記錄我們可以看出,呂氏家族加入劉邦麾下,並不是那種完全的加入,而是有一定自主性的加入,換句話說,呂氏家族更像是劉邦的一個合夥人。但又因為呂雉的關係,所以呂氏家族和劉邦的關係又非常親密。

而隨著劉邦水漲船高,成了漢王,自然呂氏家族的實力也是愈加強橫。

然後,平定三秦之後,劉邦集結漢軍主力以及諸侯聯軍直撲西楚首都彭城,而在此時,呂氏家族的當家人呂澤卻帶領歸屬於自家的軍隊去了碭郡,並拒絕和劉邦一起去彭城。

隨後才有了劉邦彭城兵敗,無奈之下,只得暫時歸附在呂澤麾下,所以才能被史家無奈的記錄為“從之”。然後,正是在呂澤的幫助下,劉邦才得以順利回到滎陽,並一步步重新恢復實力。

然後,在呂澤軍的基礎上,漢軍遂得到重生,而後便是劉邦領一路軍在滎陽和項羽對峙,而大將軍韓信則領另外一支軍隊東征各地諸侯。但是,有一點不可否認的就是,無論是在大將軍韓信麾下,還是在劉邦麾下,呂澤的那些嫡系部下都是客觀存在的。

而漢軍中最為耀眼的將星,無疑就是那位斬殺西楚名將龍且而晉升大司馬的丁復了,他正是呂澤嫡系中的嫡系,所以,一方面是靠著赫赫戰功,一方面是靠著呂澤的關係,遂以七千八百戶位列大漢封侯食邑排行第五位。

然,同樣是因為丁復和呂氏家族的關係,所以也讓他在後期排位漢初十八功侯時,丁復只能排到第十七。當然,多說一句,排名第十八的蟲達也是呂澤的嫡系。所以,一切就很明顯了。

總而言之,呂氏家族在漢軍中是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的。

其實,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之後為何呂后動手殺戮那幾位諸侯王時,幾乎很少有人反對。其實,不是大家不反對呂雉,而是大家無法反對呂家。

故而,就筆者認為,呂澤雖然沒有任何記錄可以證明他在漢軍中擔任過什麼官職,但是僅僅從其對漢軍的影響力來看,呂澤是漢軍副帥的這種說法,至少是有一定合理性的。

如此,呂澤既有如此權勢,那麼在漢初,自然是應有更大的舞臺施展其才能的,但卻因為早死,也就沒機會了。

六年正月丙戌,令武侯呂澤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六年正月丙戌日,呂澤受封周呂侯。

九年,子臺封酈侯元年。《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漢八年,呂澤病逝,漢庭為其諡號,令武侯。

所以說,呂澤死的的確有點早了,不過,呂澤雖死,卻不代表呂氏家族就會衰退了。呂澤的弟弟呂釋之相比呂澤而言,卻更為強悍,尤其是在劉邦最後的那幾年裡,呂釋之屢次操控朝政,甚至一度脅迫張良等一眾大臣來共保太子劉盈。

所以,到漢十二年劉邦駕崩後,當太子劉盈登基那一刻起,呂氏家族遂真正得以號為天下雄。而在孝惠帝死後的兩位少帝期間,呂后當政之時,呂氏家族更是權傾朝野,一度成為了大漢帝國的真正主宰。

當然,奠定了呂氏家族基礎的呂澤,自然也是被呂后不斷追封:

【集解】:徐廣曰:“名澤,高祖八年卒,諡令武侯,追諡曰悼武王。”

最終,呂澤遂成為了悼武王。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