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之後他的軍隊怎麼辦?

銳眼旁觀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軍隊會怎麼樣,這裡面原因挺多的。要看人品怎樣,平時對下屬態度,以及下屬對你的忠誠;軍隊是否保存建制,是否由自己一點點帶出來的;對手對你的態度;還有經濟實力、運氣等等……。

民國軍閥始於袁世凱,小站練兵起就牢牢控制軍隊,被載灃逼下野回來就是內閣總理。北洋軍隊都是袁世凱一點一點帶出來的,軍餉高於其他部隊,且當場發放從不克扣。重要將領起於微賤,很多是有才能,卻在別處不得志來投他的。一手屠刀,一手官帽子的,將領忠誠度高,下野後軍權在手。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成北洋軍閥皖系領導人。段祺瑞在北洋軍閥中地位有點尷尬,他處在北洋軍中類似參謀長的位置。雖位高權重,但缺嫡系人馬,所以皖系失敗以後就很難再起。

接下來的直系曹琨、吳佩孚戰勝皖系,又贏了第一次直奉大戰。本來吳佩孚對時局有清醒認識,準備在洛陽訓練20萬新兵,欲圖藉著20萬新兵統一中國。結果還沒完成,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在形式大好的情況下被馮玉祥釜底抽薪,端了老窩。但是靠著新兵保住了長江中下游的地盤,直到被北伐軍擊潰。

馮玉祥倒戈曹琨從二流軍閥成了中國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演出了中國軍閥中倒戈、背叛、復出、金錢、下野等最精彩的演出。馮玉祥行伍出身,他的手下的五虎將、十三太保都和他一樣都是行伍出身,像石友三原是他的勤務兵。可是馮玉祥對手下封建家長作風嚴重,石友三、韓復渠已經貴為軍師長,要是犯錯直接巴掌打臉或是罰跪。馮玉祥對底層的士兵卻非常好,在軍中建立各種學習班,保證士兵退伍後能找到工作。

第二次直奉大戰馮玉祥倒戈一擊抓了曹琨,讓直系一敗塗地。但很快就和進入北京的張作霖在地盤分配及利益爆發衝突,雙方大戰在即。張作霖同退到長江中下游的吳佩孚摒棄前嫌,兩面夾擊,西北軍沒錢,沒後援很快敗下陣來。馮玉祥只能下野,去了蘇聯。

北伐戰爭開始,從蘇聯拿到盧布和軍火的馮玉祥在內蒙古五原召集舊部,重整旗鼓。北伐戰爭結束,馮玉祥的西北軍發展成了四大集團軍中兵力最多,戰力最強的軍閥。北伐結束的編遣過程中和蔣介石關係又緊張起來。聯合晉系的閻錫山,同蔣介石爆發中原大戰。戰爭中西北軍戰鬥力強大,但架不住背後捅刀子的多。五原誓師的時候,很多人馬是大勢所趨下加入西北軍的。西北的馬家軍和楊虎城,馬家軍清末回民起義招安的。因為民族問題,加上馮玉祥派的人在當地橫徵爆斂,對回民一味的強硬鎮壓。蔣介石派人聯絡,諸馬立即在後面捅刀子。其中馬鴻逵與石友三、韓復渠相約一起倒戈馮玉祥。在韓復渠首鼠兩端時,單槍匹馬到韓復渠大營力勸韓復渠支持蔣介石反馮。馮玉祥對嫡系手下將領要求嚴苛,手下連連倒戈。對楊虎城這樣的非嫡系,那就是炮灰了。所以楊虎城投蔣後,對馮玉祥打得最是積極。雪夜奇襲駐馬店唐生智的司令部,打敗了唐生智(唐生智是蔣介石下面的討逆第五路軍司令,關鍵時刻倒戈)讓這顆重要棋子沒發揮作用。最後又是楊虎城率軍拿下潼關,截斷了西北軍的退路,使西北軍被圍無翻身之日,馮玉祥下野。這次下野後馮玉祥通過長城抗戰,聯絡手下方振武、吉鴻昌欲圖東山再起。雖大義無虧,但馮玉祥今天倒戈,明天兄弟相殘,哪個對手還敢讓你再掌兵權的。不用日本鬼子出手,蔣介石在背後了把你幹翻了。

最後說說蔣介石,民國軍閥下野蔣介石算多的,但是軍隊卻從未脫離他的掌控。一來蔣介石通過黃埔軍校建立一個校長與學生的關係,通過黃埔生掌控軍隊。二來通過鄉誼,即重用浙江籍軍官。蔣介石對手下重要軍官通過聯姻,把宋美齡的乾女兒嫁給陳誠,撮合孔祥熙的女兒與胡宗南。蔣介石專門有本子記載黃埔軍校前幾期生和手下師長以上軍官的生日、籍貫、父母生日等信息。手下重要軍官會面時不經意間報出你父親或母親比我大幾歲,或者在重要節點,給手下將領的父母生辰送禮物。這在以光宗耀祖為目的的中國人心中有感激涕零,為蔣介石殺身成仁的效果。蔣介石几次下野,憑藉手下將領的忠心,很快又能回來掌權了。

馭人如何成了民國軍閥下野後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畢竟你要通過手下將領控制軍隊。重要將領要是都背叛,又如何掌控局面。這點做的比較好的是袁世凱和蔣介石,差的就是馮玉祥了。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戰敗之後通電下野,就免於被處罰,這是民國時期軍閥戰爭中的常態。戰敗一方的首領通電下野之後,一般會選擇出國一段時間,或者到列強在中國的租界去居住。他們原來的軍隊如何處理,這取決於戰敗一方和對手的實力對比情況。

如果對手的實力足夠強大到能夠將戰敗一方的軍隊全部包圍繳械,進行改編,那麼一定會選擇這種方式。如果對手的實力還達不到這個程度,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首領通電下野去職之後,由他手下原來的將領暫時代替領導其剩餘的軍隊。

各派系軍閥首領下野是非常常見的事。比如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在1930年中原大戰中失敗之後,不得不通電下野,暫時到香港居住,而剩下的桂系軍隊則由他們麾下的將領代為領導,閉境自守,蔣軍也無力攻入桂系老巢廣西,只能聽之任之。

起起伏伏最多的則是馮玉祥。馮玉祥在1925年與奉系的戰爭中戰敗,就通電下野,去了蘇聯,他麾下的軍隊餘部則由原來的高級將領率領,退往綏遠,對奉系和閻錫山軍隊都採取防禦態勢。一直到1926年馮玉祥從蘇聯歸來,才又在內蒙西部沖洗集結,在五原誓師之後,南下關中,先解了楊虎城之圍,然後又全軍東出潼關,率先開始進攻直系和奉系軍隊。

中原大戰中,馮玉祥再次戰敗,戰敗之後他又通電下野,但這次沒有出國,而是去了泰山,通電宣佈披髮入山,閉門讀書,不問政事,以此來避禍。他的軍隊則由麾下將領率領,在華北一帶分別駐紮,相互呼應。而這時候的中央軍剛經歷了中原大戰,也無力徹底消滅馮系軍隊,只能聽之任之。

1933年,馮玉祥又宣佈出山,從泰山到綏遠組織他原來的軍隊,發動抗日。但在日軍與中央軍的夾擊之下,他再次戰敗,不得不又宣佈隱居黃山,不問政事。他的軍隊則交給他手下的將領宋哲元指揮,繼續在華北一帶駐紮,保存實力,等待時機。在這次之後,馮系軍隊進行了改編,從原來的方面軍被改編為國民政府統一番號的第二十九軍。

更早一些,直皖大戰中,晥系段祺瑞戰敗,直系攻入北京,段祺瑞倉皇逃往天津,原來的晥系部隊因為全線潰敗,所以基本上被直系全部收編,這也是段祺瑞此後一直未能東山再起的主要原因。一直到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奉系擊敗直系,段祺瑞才再次復出,出任臨時執政。

蔣委員長同樣也經歷過多次通電下野。1927年發生寧漢之爭後,委員長就通電下野去了日本,並和宋美齡結婚。他下野之後,他嫡系的軍隊由他信任的何應欽率領。寧漢合流之後,委員長復出視事,再次成為黨國領袖。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在全國輿論的聲討中,委員長不得不再次通電下野,回奉化老家隱居,不久後再次復出。

也正是因為有這個經歷,所以委員長在1948年底決心再次通電下野的時候,打的還是這個主意,由副總統李宗仁代理總統,主持和談。等到黨國內部的輿論壓力平息,爭取到美國援助之後,委員長再復出視事。但李宗仁卻認為,按照當時的憲法,根本就沒有下野之後再復出視事一說,既然已經辭職,他就是按照憲法繼任,而不是代總統。

國民黨遷臺後,李宗仁知道桂系軍隊已經都完蛋了,他要是去了臺灣,肯定沒有好果子吃,所以乾脆直接去了香港觀望風向,幾年後又去了美國。而委員長則在此之後宣佈復出視事,又成了黨國領袖。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遷臺之前,各派系軍閥都已被消滅,只有中央軍大批遷往臺灣。

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後,也因為受到全國輿論壓力,不得不通電下野,去德國和歐洲遊歷。一年後回國,他就又被委員長委以重任,率軍圍攻大別山根據地去了。同樣是因為他的奉系軍隊二十萬人這時仍然還在,而且是聚集在一起,並沒有被打散。

所以說,對民國時期的軍閥來說,通電下野不是什麼事兒,只不過是暫時避避風頭罷了。最重要的是能歐股保住自己的軍隊,作為自己的政治資本。保得住軍隊,才有機會東山再起,保不住軍隊就再沒什麼機會了。馮玉祥在933年綏遠抗戰失敗之後,就遠離政治中心,就是因為他的軍隊解體了,都背叛了他。


蕭武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以後不同情況下他的軍隊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

所謂通電下野,就是民國是軍閥公開宣佈自己放棄現在的權位,成為一個平民,其實就類似金盆洗手。民國時期軍閥很多都有過下野的經歷,比如像段祺瑞、馮玉祥、蔣介石、閻錫山、李宗仁等人。

當然通電下野又分兩種情況,一是隻是因為局勢所迫,所以宣佈下野暫避鋒芒,二是真的打了敗仗不得不下野。

第一種情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蔣介石。蔣介石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多次宣佈下野,不過他始終掌握著部隊,所以事後就能重新上臺。還有像馮玉祥,吳佩孚和張作霖聯合反對他的時候,他也宣佈下野,把部隊交給鹿鍾麟等人,不過他也只是以下野為名緩解危機,並未放棄對不對的指揮權,最後借北伐戰爭的機會他就回來了。這種情況的下野不過是嘴上說說而已,實際上他們還是躲在幕後遙控指揮,所以軍隊的指揮權實際上沒有變更所屬關係,自然也談不上怎麼處理他們的軍隊。

第二種情況是打了敗仗,那麼軍隊就要由勝利者來處分了,處分方式也不外乎收編、改編和遣散。

收編的方式最為寬大,就是換湯不換藥,部隊改個番號,主要指揮官不變動。這種情況一般是對手雖然失敗,但是殘留的部隊還比較多,仍然有一定的戰鬥力,為了避免節外生枝,採取這種比較寬大的方式予以處理,然後再慢慢收為己用。

比如像中原大戰以後的西北軍和晉綏軍,雖然馮玉祥和閻錫山下野,但是殘留的部隊還不少,此時蔣介石還沒有能力將他們一口吞掉,所以大部分是予以改編。西北軍裡的孫連仲、吉鴻章兩部被蔣介石收編,而退到山西的西北軍殘部則由張學良收編,並統一由宋哲元指揮,山西的晉綏軍也由張學良收編。

這種方式最簡單,但是隱患也最大,像閻錫山最後就憑藉晉綏軍裡的嫡系東山再起,重新掌控了山西。而蔣介石對孫連仲、吉鴻章等部隊的消化就比較徹底,到後來已經基本實現了中央化。

而改編則是將對方的中高層指揮官免職,由自己的親信出任,從而達到將對方消化吸收的目的。這種一般是勝利者已經具備絕對優勢,不怕對方反抗。

像陳誠起家的第十一師,就是由投降的軍閥部隊改編而成,全師的團以上軍官全部換成了黃埔一期的軍官,其他中下層軍官也全部是換成了黃埔出身,成為陳誠土木系的基石。當然這種方式可能會引起一些反抗,比如第十一師在改編時一度就有兩個團發生了譁變,不過中央軍有著絕對的實力優勢,區區兩個團的反抗直接被鎮壓了。

至於全部遣散,則一般要麼是無力消化對方,又怕留著出事,或者是針對一些實在過於雜牌的部隊。這些部隊戰鬥力差,紀律差,無可救藥,留著都嫌棄浪費,那就直接遣散了事。

像張宗昌下野以後,他的部隊大多是土匪出身,軍紀敗壞,北伐軍和東北軍都不想要,最後就全部遣散。


不沉的經遠


誠邀,如題。自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群龍無首,中國實際上進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是時無論傭兵多少,實力派只要能拉上幾千人就敢自稱大帥軍閥,真是混亂無比。另一方面,軍閥之間的戰爭往往又不是你死我活,一般只要舉白旗,對方也不會下死手,頗有春秋古風。那麼軍閥投降後,他的軍隊一般怎麼處理的呢?


其實在亂世之中,“槍桿子裡出政權”,所以軍閥可以下野,軍隊卻是一塊大肥肉,而且誰也不會嫌棄它油膩,有多少吃多少。所以軍閥下野後,軍隊的歸屬一般就兩個情況。

其一:被勝利者改編

這種情況最為多見,別管是收編還是改編,說白了就是吞併,只不過一般改編是不會拆散建制,而收編就不好說了。

其二:繳械

所謂繳械,就是將軍隊的武器收繳,但是軍隊本身或被處罰,或被遣散。舉個例子,奉系軍閥張宗昌被白崇禧打敗後,其軍隊被白崇禧繳械,因為其軍隊的軍紀太差,小諸葛並沒有留下這些兵撇,全部遣散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回答,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比較特殊的混亂時代,以前無論是哪一個亂世,軍閥之間總是不死不休,比如三國,比如五代十國,可到了民國時候,失敗的一方只要通電下野,那麼往往就不會有性命之憂,甚至對手還會好吃好喝的招待你,當然了這些都是題外話,今天我們要說的事軍閥下野以後他的軍隊怎麼辦?



一般來說一個軍閥下野以後他的部隊往往有兩個出路,一個是繼續等待老上級回來帶領他們,一個是“良禽擇木而棲”。至於到底會是哪一種就靠這支部隊對老上級的依賴程度幾何了,這兩方面都有例子佐證。

等待上級復出

中原大戰時期,晉系軍閥閻錫山被蔣介石打敗,敗了以後沒辦法只好通電下野。當時閻錫山就防了蔣介石一手,把自己的人馬交給了心腹楊愛源接管,在加上晉軍基本上就是閻錫山的“私家軍”,對於閻錫山的依賴性比較高。後來蔣介石用重金,高官賄賂晉軍高級將領,仍然沒有機會接管閻錫山的部隊,後來更是不得已讓閻錫山重新出山接管山西。

改換門庭

同樣是在中原大戰失敗的西北軍將領馮玉祥,大名鼎鼎的“基督將軍”,他在大戰失敗以後也同樣選擇通電下野,出洋避禍。他的部隊本身就是各派勢力糅合在一起的,對馮的忠誠度不高,再加上馮玉祥缺錢少糧,等到蔣介石給槍給炮的時候,立馬全都改姓了蔣。

這上面兩個例子基本上概括了民國時期軍閥下野以後原部隊的出路,改換門庭的往往也會有不同的下場,有的會被歸屬部隊同化吸收,有的則會保持獨立,等待時機再謀出路,有的則被打壓排擠,得不到發展。


是阿維啊


民國軍閥通電下野,通常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他的部隊仍在。但因為政治因素或為了,暫時躲避風頭,宣佈通電下野。這時候,他的部隊通常會交給最信任的人去統領,等待他的歸來。



比如中原大戰時,閻錫山被蔣介石戰敗,閻錫山通電下野,躲進了旅順。但他的晉綏軍主力仍在,雖然被東北軍收編,但依然保持獨立性。


這時他的晉綏軍就交給了閻錫山最信任的楊愛源,楊愛源面對蔣介石的金錢攻勢和權勢拉攏不為所動。最終不負閻錫山所託,成功使閻錫山回到山西,重掌大權。

蔣介石也曾三次宣佈通電下野,但一次次重掌大權,始終是國民政府的領袖。也是因為他所倚靠的中央軍始終存在,且將領忠誠於他,使他一次次有回到中央的機會。


另一種情況則是戰敗後部隊被打散或被敵人收編。這時,通電下野的軍閥已經失去了賴以起家的軍隊,而此時,軍閥宣佈通電下野則意味著他宣佈失敗,幾乎再無復起機會。

這時,該軍閥所統領的部隊,如果沒有被徹底消滅或潰散,通常會被對手收編,成為對手的麾下。這種情況的軍閥就很多了,如北伐軍擊敗的吳佩孚,孫傳芳,中原大戰中被擊敗的馮玉祥等等,都是因為失去了根本的依仗——軍隊,從而成為普通人,再無法作威作福。


鳶飛九天2018


野:指民間。與政權集中地相對。因“民”勞動生活在郊野,大“官”工作在政權所在地。在封建社會,如果某個掌握軍政大權的官員“下”來了,回到郊野做普通老百姓,這就是“下野”。所以下野是專指執政的人解職下臺。



現代社會,有的國家實行多黨制,也用中國封建社會的這個特有名詞,比如,在臺上的黨派叫執政黨,不在臺上的叫在野黨。主要是美日韓等國,在野這個詞起源於中國,現在也逐漸被世界其他地區使用了。

那麼在軍閥林立的民國時期,通電下野的意思是什麼呢?通電下野就是通過電文向全體國民宣告下臺的消息。



不過民國時期是個亂世,軍閥到處都是,而且他們都擁有專門效忠自己的軍隊,一旦軍閥宣佈下野之後,那麼那些舊部很快就會變成無主之軍,這時如果舊部裡能有一個說話的好使程度僅次於軍閥,又對該軍閥非常效忠的人的話,那麼其軍隊就很可能保留下來。

如果舊部沒有這麼一個能力僅次於軍閥的人,而且大家對於該軍閥沒有那麼盡忠,很多人又軍心不定的話,那麼這些軍隊要麼被打散,要麼被收編,別無出路。



比如山西大軍閥閻錫山,當年被蔣介石打敗後全國通電下野,並且躲到了東北。但他的軍隊主力仍在,雖然被東北軍收編,但依然保持著高度的獨立性。

閻錫山下野之後,軍隊就交給了楊愛源來管理,楊愛源面對蔣介石的拉攏不為所動,只一門心思為閻錫山守著軍隊。最終不負閻錫山所託,不久後閻錫山回到山西,重新掌握大權。




再比如軍閥馮玉祥,他最鼎盛的時期有軍隊五十多萬人,後來馮玉祥因為不滿蔣介石的打壓,起兵反蔣,但是被蔣給打敗了,馮玉祥之後宣告下野,但他跟閻錫山不同,他手下的人基本上都投靠蔣介石了,所以後來馮玉祥也沒能夠東山再起。

再比如北洋政府大軍閥段祺瑞,他上臺沒多久就想著統一中國,其他的軍閥都不放在眼裡,於是一面整軍備戰,一面大舉借款。



但別說打天下所有的軍閥了,段祺瑞連直奉聯手都打不過,最終打的段祺瑞被迫通電下野,但沒想到直、奉卻違反“下野不追究”的默契,將段祺瑞徹底打垮,段祺瑞手下的大將,要麼被通緝逃亡國外,要麼被收編。

所以軍閥下野後,他的軍隊一般有三個下場:一是維持原制不動,等待軍閥重新上臺;二是被其他軍閥吞併收編;三是直接被打垮,軍隊分解流落民間。


魏青衣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

為什麼這麼說?

軍閥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通電下野?一般來說,只有被逼上絕境走投無路,才會祭起通電下野這個法寶。這一招可能導致一無所有,但保住小命和財產,一般還是沒問題的。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只要命還在,一切皆有可能。相反,如果軍隊在,命卻沒有,還有啥用呢。

講了道理,再上事實。

比如,張勳復辟失敗後,躲進荷蘭大使館,宣佈下野。段祺瑞政府雖然對張勳下了通緝令,但大家心裡都明白,那是聾子的耳朵——擺設,誰也沒真當一回事。張勳順利跑到天津,當起了寓公,依然是錦衣玉食,風光無限,後來還發財成了富翁。當然了,軍隊就不要想了,人都下野了,軍隊自然被老段收編。他的辮子軍剪掉頭髮,換一身衣服,依然當兵吃糧。

再比如,沒過多久,“再造共和”的皖系老闆段祺瑞和直系老大曹錕起了矛盾,雙方兵戎相見,爆發直皖戰爭。這一次,段總理敗了。東西兩線的皖系大將曲同豐和徐樹錚相繼戰敗後,老段宣佈失敗下野。曹錕儘管是勝利者,卻依然對老段畢恭畢敬,送他離開北京去天津,而且老段的財產和心腹部下可以通通帶走,曹錕不做任何為難。但曹錕有一個前提——段祺瑞得交出軍隊和兵權。

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民國軍閥打仗有個“潛規則”:打敗了,發個下臺(野)通電,交出手中的軍隊,基本上可以得到寬大處理,生命和財產都可以得到保護。等於是用手中的軍隊,去交換自己的生命和財產。這種做法,倒頗有古代俠義之風。

當然了,這只是一般情況,也有例外。不排除有些攪局者,絲毫不顧這種潛規則,對方戰敗認輸以後,還痛下殺手,致人於死地,最典型的莫過於孫傳芳殺施從濱。不過,所謂“惡有惡報”,孫傳芳這樣的人最後也沒有好下場,居然死在一個弱女子手裡。而且,全國輿論卻同情這個女子。

總而言之,在北洋時期,打敗了沒關係,交出軍隊就ok。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查佳峰主答


腦洞大開的歷史


要看通電下野的軍閥是為了暫避風頭,意圖東山再起,還是徹底失勢,一蹶不振。這兩種下野方式對於下野者以及他的軍隊來說,命運可謂千差萬別!(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民國軍閥下野的開創者應該是袁世凱,1915年12月袁世凱復闢稱帝,到1916年初,袁世凱就灰頭土臉的被從帝位上趕了下來,袁世凱做不了皇帝還想做總統,可是這時候不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時候,而是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

袁世凱已經沒有利用的價值,洋人不支持,國內一幫同他一起共進退的小兄弟,也在袁世凱最需要支持的時候選擇了沉默,袁世凱只能通電下野,當然下場也是比較慘的,歷史教科書上說是抑鬱而死,其實是尿毒症病發死亡。

再說一個下野的北洋系軍閥――段祺瑞,段祺瑞跟袁世凱差不多,一下也成千古恨,此恨綿綿無絕期,袁世凱死,國務總理皖系段祺瑞掌權。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上臺沒幾天,就想著能不能統一中國,把什麼直系曹錕、吳佩孚;奉系張作霖啥的統統收拾了,於是一面整軍備戰,一面大舉借款。

可是雙拳難敵四手,直奉聯手,皖系雖然兇猛,卻不是對手,直打的段祺瑞通電下野,袁世凱是禍不及“家人”,他死了,可他手底下的人沒人受牽連。

段祺瑞卻沒有那麼幸運,段祺瑞手下的大將,要麼被通緝逃亡國外,要麼隱姓埋名,軍隊則被其他軍閥打垮打散,整編殆盡。

也有通電下野比較幸運的,不但沒事,每次還都能上演王者歸來,此人就是新軍閥的代表――蔣介石,1927年、1932年、1949年蔣介石三次下野,每次歸來都比以前權勢地位更高更穩。

1927年下野蔣宋聯姻,1932年則是徹底制服汪精衛,1949年就比較曲折,但最終把白崇禧、李宗仁的桂系踩在了腳下。


因此,下野也不見得總是壞事,有些人為了避風頭,有些人下野落得一地雞毛,有些人則是為了蓄勢待發!


歷史三日談


在看電視劇的時候,可能經常會聽到一句話:XX引起了朝野內外的震動,這裡的朝野意思就是朝廷和朝廷外。雖然民國時期已經不是封建王朝,但是朝野之分還是有的。民國時期曾經以孫中山、袁世凱、段祺瑞、蔣介石等人為中心,下面出現過大大小小的政權。
雖然自從張學良宣佈改旗易幟,當時整個中國達成了表面上的統一。但是在內部仍然風雲湧動,尤其是在後來,很多人其實是不聽蔣介石話的。蔣介石之所以能夠穩坐大權,其實還是靠他的中央軍。在這中間各個軍閥之間也是都有碰撞,當然既然有碰撞就會有輸有贏。大家都是大佬,輸了就殺頭肯定說不過去。

所以這些大佬就有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宣佈下野。當時的下野主要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我不同意你的政見,但是我也不跟你打架。我先宣佈下野,這段時間你們的事情我都不摻和,你們也別來找我的事情。過段時間這件事情過了,然後我再回來你們誰也別想動我的人。

第二種就是被打敗了,如果再打下去手底下的人全軍覆沒。這個時候就選擇下野,畢竟投降這種事情說出去也難聽。這時候就可以提出一些條件,就比如說怎麼安排我的部隊。但是基本上都不會給他這個機會,因為肯定不可能讓他反水重來,那自己之前拼死拼活打下來的還有什麼意義?

第一種情況的代表性人物就是蔣介石,在他一生中曾經有過三次下野。但是他由於牢牢的掌控了中央軍的大權,就算是下野也是大權在握,基本上他的下野就是回家散心。第二個代表人物就是閻錫山,中原大戰之後他也宣佈下野。但是他卻指定了接班人,自己的心腹手下楊愛源。

蔣介石曾經想在背地裡面陰閻錫山一下,因為這個時候閻錫山的大軍最為脆弱。自己只要能夠收買楊愛源,那麼閻錫山以後再也沒有可能重回政壇。可惜蔣介石低估了楊愛源對於閻錫山的忠誠度,因為他花了幾十萬也沒有找到任何突破口。後來閻錫山重新奪回大權,成為了山西的土皇帝。

但是也有人不按規矩辦事的,就比如說孫中山曾經就不管這麼多的慣例。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瞭解陳炯明,他曾經是孫中山先生的堅定支持者。但是後來兩人因為政見不合,曾經鬧得他要炮轟總統府。是因為孫中山想先統一全國,再治理各個地方。但是陳炯明卻要自治,把著整個廣東不撒手。

陳炯明為了獲得孫中山的讓步,他曾經試圖宣佈下野。但是當時這麼多的粵軍,陳炯明想用自己的人去代替。然而孫中山顯然不想給他這個面子,大力的去培養自己的勢力。這個時候也湧現出了諸如蔣介石等人,最後氣的陳炯明徹底的和孫中山決裂。

第二種下野就是真的下野,自己的部隊基本上會被別人給收編。比如說中原大戰之後的馮玉祥,北伐戰爭中的吳佩孚和孫傳芳。還有被白崇禧收編的張宗昌,以及唐生智的部隊被桂系收編。這種其實是最慘的,自己苦心經營了幾十年的部隊,一場戰爭下來什麼都沒了。

上面也就是大致的兩種情況。總的來說就是下野之後,部隊被自己的心腹看住,等待自己重新回來。第二種就是真的下野,部隊直接被別人給收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