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黑龍江有哪些好吃的鹹菜?

冷暖自知247139512


鹹菜顧名思義,就是用精鹽、辣椒、醬油、生薑等佐料醃製後的青菜,因為很鹹,可以保存很久不腐爛變質,是一款深受人們喜愛的佐飯佳餚。黑龍江土地廣袤、物產豐富,赫哲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聚集,鹹菜的種類非常多,口味也很豐富,酸的、甜的、辣的都有。

黑龍江製作鹹菜的原料以青菜為主,白菜、蘿蔔、茄子、黃瓜、芹菜葉、香菜根、胡蘿蔔、大頭菜等等,數不勝數。製作鹹菜前,原料基本都要先進行晾曬脫水,比如蘿蔔、黃瓜、胡蘿蔔都要先切條、快進行晾曬,利用天然陽光除去水分,最大限度保留了青菜自身的營養,口感也變得脆爽、勁道,並且可以長久保存不變質。製作鹹菜時,先用清水浸泡四五個小時,將蘿蔔乾、黃瓜幹、胡蘿蔔幹發起來,控幹水分後,就可以依照個人的口味,加入辣椒、生薑、大蒜、醬油、陳醋等佐料,這樣一來,一盤可口的鹹菜就誕生了。

在父母眼中,鹹菜是早些年飯桌上的主力,在物產不豐富的年代,鹹菜幾乎替代了菜的角色,拌上一碗鹹菜,全家人圍桌而坐,你一口我一口,就著米飯,保證能吃飽肚子。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飯桌上鹹菜成為了配角,但是更加不可或缺,無論兒女走到哪裡,鹹菜都代表著父母的牽掛,無論工作多忙、多累,打開鹹菜罐子,吃上一大口,嘴裡滿滿的都是家的味道。

但是,鹹菜雖好,也不能多吃,黑龍江人本來就口重,吃多了鹹菜對心腦血管、胃部都有很大的影響,鹹菜再好吃,也要健康飲食。


生活報


對於離家在外的人來說,鹹菜有時候能牽起一段回憶。然而,並不是所有家鄉的鹹菜在外地都能吃得到,即便是吃得到,味道也未必是家鄉的味道,所以很多人不遠千里會帶上家裡的鹹菜小菜,就像是異國他鄉的人,見到老乾媽一般親切,是一樣的。

要說只有在老家才能吃到的,科長來說一樣。科長自小就在農村長大,印象最深的就是醬缸裡的鹹菜。

農村的大醬缸大家知道嗎?就是豆瓣醬,不過是每家每戶自己動手做的,所以一家醬一個味道。醬缸鹹菜,就是每年秋天,把菜洗好,放在一個口袋裡,然後扔進醬缸,冬天吃。菜一般有:香菜、小茄子、小豆角、小辣椒、芹菜根、大頭菜,這幾年又多了辣椒葉,此外還有黃瓜,秋天時候將黃瓜曬乾,然後放到醬缸裡,這樣吃起來比較有口感。冬天可以當鹹菜吃,也可以做打滷麵的滷,很好吃。

反正這一口,只有有醬缸的人家才能吃到,所以每年過年家裡的城裡親戚回來串門,最愛吃的就是那碗醬缸鹹菜。不知道說了這麼多,有多少人吃過,有多少人愛吃,歡迎關注土生土長的科長和科長互動。


哈爾濱百科


黑龍江鹹菜蒸羅卜幹,雪裡蕻,比較有代表性,別的差不多各地都有。過困難日子時候沒有選擇必須的吃鹹菜,現在條件好了沒有鹹菜下不去飯,我們這茬人都這樣,所以黑龍江鹹菜買賣還不錯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