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正史上的曹操大将徐晃的结局如何?

猫眼观史


选择明主,坚决抱大腿。

徐晃与关羽是山西老乡,但出生早于关羽,年轻时在家乡河东郡当差,后投奔车骑将军杨奉,被提拔为骑都尉,成为杨奉手下一员得力战将。

初平六年(195年),因跟随杨奉护卫汉献帝还都洛阳有功,被封为都亭侯。应该说徐晃三国诸将中,最早被封侯的名将,比关羽被封汉寿亭侯还早五年(这也充分证明还是要跟大领导混,领导越大越好😁)。

徐晃不仅作战勇猛,还非常有战略眼光和政治头脑,在李傕、郭汜相互攻伐时,徐晃劝说主子杨奉跟李傕、郭汜混没前途,不如联合董承护卫汉献帝回洛阳,杨奉听从了这一建议。

到洛阳后,徐晃纵观天下诸侯,认为跟曹操混最有前途,于是又建议杨奉投靠曹操,可惜杨奉半路反水。徐晃却非常坚定地投奔了曹操, 从此便成为曹操帐下一名忠粉,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可见徐晃当年也是左右三国走势的人物,如果没有徐晃的建议,汉献帝说不定在李、郭仙斗中被玩死,更没有后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智勇双全,更善攻坚战。

无论是在正史上还是小说演义里,徐晃的领兵作战水平都是刚刚的。即便是视刘备为正统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也是赞赏有加,这一点明显不同于其对曹魏阵营其他将领的贬价。

罗贯中给徐晃的定场诗曰:“降明权成厚,争津定策高。 扬名攻不备,陷敌战当鏖。欲虏平襄汉,还屯振节旄。 功逾孙子右,魏武过情褒。”评价非常之高。

正史记载,徐晃跟随曹操参与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南郡之战、关中征伐、平凉之战、汉中之战、樊城之战、上庸之战等许多重大战役。每次都是都是冲锋陷阵,解危救难,屡建奇功。最出彩的官渡之战截烧粮草、白狼山之战斩杀蹋顿及名王以下10余人、樊城之战大破关羽围解樊城、上庸之战破刘封等表现亮眼,在攻袁谭夺冀州时献奇谋、汉中之战妙计退刘备,得到老板曹操的高度评价。

徐晃在关羽气势正盛时破之而围解樊城,足以证明徐晃的实力有多强大,在曹魏阵营中,徐晃是少有的几个能入关公法眼的战将。

樊城之战,两军对垒,徐晃和关羽相距不过几十米,这应该是正史上记载的双方军事主帅在战场上最近距离接触。

南宋文人叶适感叹道:”非于围上破走救者,固不能得城全胜。然古今自非,见救至逆遁,则皆畏敌不敢救,少有如关羽及晃之真以勇力相遇而决胜者。“

徐晃和关羽是老乡,且英雄惺惺相惜,但徐晃对关羽这个老乡却不含糊,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

老乡见老乡,抬手就放枪,可以说关羽败走麦城,被逼上了断头台,徐晃这位老乡下手狠手,成语”公私分明“一词由此得来。

徐晃击退关羽,解樊城、襄阳二城之围,曹操赞其功劳堪比孙武破楚入郢之战。

个性鲜明,最后得善终。

徐晃因为忠诚勇猛而非常受曹操赏识,因治军严整而被曹操赞"有周亚夫之风"。战场的苦活脏活累活基本都是徐晃包圆,而且完成得特别好。徐晃也因战功,被加封为右将军,位列”曹操五子良将“,右将军在曹魏九品中正制官阶里属于三品大员,位仅次于上卿,在军事序列也是仅次于大将军的高官了。

徐晃虽然战功赫赫,但却非常低调,很少邀功请赏,所以在曹操的军队中流传着一句话"不得晌,属徐晃。"

对此,徐晃有自己的理解,他常感叹说:”人就怕是遇到昏君,而我却有幸遇到了曹操这样的明主,更应当知恩图报,以此为动力,奋勇杀敌,哪里还去计较个人名誉呢!"

这话说得真有水平,而且情真意切,曹操父子被感动得一塌糊涂,把徐晃树为忠君的先进典型,不断褒奖。黄初七年(226年),徐晃在右将军任上,前后共增食邑三千一百户。

第二年,徐晃因病去世时的要求仅仅只是"敛以时服!"为表其功绩,徐晃被谥曰壮侯,后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的殊荣。

要知道在曹魏,死后谥号为壮侯的人都真不是一般人,比如被曹操赞为千里驹的曹休,扛着棺材与关羽对抗的庞德,被曹操树为忠臣样版的文聘,被曹操称为韩信归汉的张郃,还有曹操的贴身保镖许褚,司马懿的嫡传弟子邓艾,是不是如雷贯耳。

正史记载,徐晃最后一次出征是黄初七年(226年)五月,与司马懿领兵到襄阳,抵挡东吴诸葛瑾的北伐,得胜回朝后,第二年病死,并不是《三国演义》写的,跟随司马懿征讨孟达时,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

古代战争,象徐晃这样高级别的主帅是不可能冲杀在前,近距离对垒单挑那只是小说演义的情节,所以“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这肯定不可能的事。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各位看官继续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历史上关羽“刚而自矜”,连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都看不起,视他为“老卒”而已。但是在曹操手下有一员猛将,智勇双全,大战马超,勇猛无敌,连关羽都要叫他一声“大兄”。那么,这位猛人到底是谁,他最后的结局又如何呢?



他就是曹操手下“五子良将”之一的徐晃,他与关羽都是河东人,也就是山西老乡。徐晃起先并非是曹操的嫡系,他本是小军阀杨奉的手下,在杨奉归附曹操后,他投靠了曹操,并且从此成为了曹操的忠实战将。徐晃跟随着曹操南征北战,在官渡之战,他大显神威,他率领几千骑兵击败韩猛,截烧敌人辎重。此战之后,徐晃战功卓著,被封为都亭侯。

徐晃不仅是一员猛将,还有勇有谋。在官渡之战后,曹操发兵北上攻打冀州,易阳令韩范诈降而自守。曹操很恼火要灭了易阳,但徐晃劝说曹操:“如今袁谭、袁尚还没有被击败,没有攻下的城池都等待消息,如果今日灭了易阳,明日那些城池都会死命防守,河北就没有平定的那一天了。请求您招降易阳来给各城看,那样他们都会望风归顺。”曹操听从了徐晃的建议,封韩范为关内侯。于是,敌人望风投降,曹操很快就夺取了冀州。

在徐晃的军事生涯上,还有一战不得不提。公元211年,马超和韩遂聚集了10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发兵进取关中,被马超阻击,一时不得前进。曹操问计徐晃,徐晃建议自己带精兵出奇兵,截断敌人的退路,敌人必败。曹操采纳了徐晃的计谋,又采纳了贾诩离间马超和韩遂的计谋,最终马超的十数万精兵惨败于曹操之手,首功又是徐晃的。

随后,徐晃又跟随曹操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公元219年,关羽率军北上进攻曹仁,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兵围樊城,威震华夏,曹操派徐晃为将,率大军驰援曹仁。徐晃声东击西,直取四冢。关羽可坐不住了,他亲率步骑五千出战。战前,两人叙旧,但不久之后徐晃突然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关羽惊怖,对徐晃说:“大兄,是何言邪!”徐晃正色答道:“此国之事耳。”随后,双方激战,关羽大败,败走麦城,最后被擒杀。关羽之所以叫徐晃“大兄”,只是因为当年关羽兵败,不得已投降曹操,他与曹操手下的将领都相识,但“二爷”心高气傲,向来是目中无人的,但他唯独对张辽、徐晃钦佩不已,几个人关系非常好,以兄弟相称。因为徐晃年长,因此关羽称他为大哥。

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封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公元220年,他与征南将军夏侯尚在上庸攻打蜀将刘封。随后,他又跟随曹丕东征东吴。公元226年,徐晃与司马懿在襄阳抵挡了东吴诸葛瑾的北伐大军。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时,徐晃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而正史上徐晃并非是被孟达一箭射死,而是在公元227年,因病去世。


密探零零发


徐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他和关羽一样是出生于河东郡。早年时候的他只是河东郡的一个小吏,后来徐晃跟随杨奉干了,杨奉十分器重他,将其提拔为骑都尉。



公元192年,董卓被王允用反间计诛杀,他的部将李傕、郭汜发动叛乱,在长安大肆屠杀,长安城尸横遍野。于是徐晃劝说老大杨奉护送汉献帝东归洛阳。到了洛阳后,局势很不稳定,于是徐晃又劝说杨奉归附曹操,杨奉听从了他。之后曹操想迁都许昌,归附曹操的杨奉反悔了,率兵攻曹,但被曹军杀得大败,徐晃则趁机跟了曹操。而徐晃跟随曹操后,正式开启了他人生的辉煌篇章。

徐晃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在讨灭吕布,攻占徐州等地盘时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不过他第一次打出名气来还是在官渡之战时。当时两军相持,粮草为重,袁绍特意派重兵运了数千车粮草至官渡。曹操于是派徐晃前去截粮草,徐晃于是率数千精兵杀了押运粮草的将领韩勇,并尽收其辎重。徐晃断粮为官渡之胜奠定了基调,此战也成为徐晃的代表性战役。在我们如今三国杀游戏当中,徐晃的技能就叫做兵粮寸断,大概出于此次战役。



之后徐晃又跟随曹操攻灭了袁绍的两个儿子和袁绍的残余势力,并讨平了乌桓,收复了整个北方。而在后来攻灭马超、韩遂势力与汉中之战时徐晃也有很出色的表现。

不过徐晃的成名之战,还是在樊城之战。当时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樊城,威震华夏,曾一度逼迫着曹操想迁都。在关羽锋芒毕露之时,徐晃临危受命,以声东击西战术,突袭了关羽,关羽被徐晃击退,关羽撤围,樊城之围于是解除。当时曹操得知徐晃破围,大喜称赞徐晃的功劳可比孙武的破楚入郢之战。而徐晃解樊城之功劳,在曹操大将中仅次于张辽解合肥之围。



在曹操大将中,于禁素来以会治军而闻名,其实徐晃在治军能力上并不在于禁之下。徐晃的军队素来整齐,令行禁止,连曹操都感叹:“徐晃有周亚夫之风!”

曹操死后,徐晃也老了,出征次数也少了,在222年曾跟随曹丕讨伐过一次东吴,又在226年曹丕死后,与司马懿抵御过一次诸葛瑾的北伐。

由于打仗不多了,事迹少了,于是在演义中罗贯中给他安排了悲壮点的结局。演义中徐晃之死是在诸葛亮发动第一次北伐时,当时上庸的孟达因为在魏不受待见,意图再归蜀,徐晃跟随司马懿征讨孟达,在城叫阵时,被孟达射中额头,回营后因重伤不治身死。



其实正史上徐晃并不是这样死,他是在227年,即抵御完诸葛瑾北伐一年后,因病去世的。演义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在公元228年,徐晃在演义中死于228年。其实徐晃在诸葛亮北伐前一年就已经病逝了。


夏目历史君


徐晃是关羽的老乡,曹魏诸将为数不多被关羽看得上眼的将领之一,河东人,当过小官,后来投奔杨奉,杨奉是黄巾旁支白波军将领,招安后跟随凉州李傕。王允计杀董卓,凉州军在李傕郭汜带领下反入长安,杀死王允逼走吕布,挟天子大打出手,杨奉见机自立门户,护送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一路恶战,被献帝封为车骑将军,徐晃也因功封侯,护帝派韩暹和董承不和,董承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杨奉左右为难,徐晃审时度势后劝杨奉归顺兖州的曹操,杨奉初听从后反悔,与韩暹一起劫驾,被曹操击败,徐晃便投降了曹操。


徐晃是曹营五子良将之一,深受曹操倚重,归顺后不久,袁曹交恶,刘备重占徐州,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带同徐晃急袭徐州,刘备败走,徐晃来到官渡,可能在这时期和关羽认亲,并深相结纳,交情不错,关羽斩颜良,徐晃随大军立功“从破刘备,又从破颜良,拔白马,进至延津,破文丑,拜偏将军”。(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主要功劳是截杀袁绍后勤粮车,因功封侯。也参与赤壁之战、关中征伐、夏侯渊平凉州之战、汉中之战等战役,汉中之战,夏侯渊、张郃、徐晃等大将初时力拒刘备军,徐晃还粉碎了刘备要切断汉中内外交通的企图,得到曹操的赞赏,“太祖闻,甚喜,假晃节”。


关羽北伐攻打襄樊,中原群寇响应,曹操派出于禁率军救援,被关羽利用秋火高涨时机,水淹七军,曹营响震,曹操震惊自余,仓促命徐晃带领新兵前去解救曹仁,自己聚集各军随后策应。来到前线,关羽见是徐晃前来,意气之人一见故人喜不自胜,忘了在战阵上,便与徐晃阵前叙旧,说的全是些嫂子侄儿安好,学习如何等家常,没有说军国大事,说到一半,徐晃突然变脸,向后面的军士说,谁能生擒关云长,赏金千斤。关羽乍听一楞问“大兄,是何言邪”,徐晃说,这是军国大事。孙权偷袭荆州,襄樊之围遂解。曹操看了徐晃的阵营,感叹说“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曹操死后,曹丕代汉,封徐晃为右将军、杨侯。刘备清算荆州之败将士,孟达投奔曹魏,徐晃与夏侯尚进攻上庸刘封,刘封大败走入成都。又曾在襄樊一路进攻孙权军,拒吴将诸葛瑾于襄阳。曹丕去世的第二年,徐晃也逝世,谥壮侯,比他老乡关羽少了个“缪”字,功业大不相同,生前身后名声也大不相同。


南方鹏


在《三国演义》第94回中,已经降魏的原蜀将孟达自曹丕死后,武将多有嫉妒,深感自危,欲再度归蜀。因金城太守申仪泄密,司马懿引兵讨孟,徐晃自告奋勇甘为其先锋。徐晃率部到达新城后,飞马至护城河边,叫阵孟达,却被城头的孟达开弓射中额头。徐晃当晚不治身亡,终年59岁。徐晃在征讨孟达一役中战死,这是演义中徐晃的最终结局。那么正史上徐晃的结局果真如此吗?



徐晃早年只不过是河东郡的一个小公务员,后来因为跟随杨奉平定黄巾军,升为了骑都尉。

192年董卓死后,长安城陷入混乱之中。首先是董卓的部下李傕、郭汜击败吕布、占领长安,将杀害董卓的王允等人杀死。后来李傕与郭汜互相猜忌,内斗不错,最后发展到争抢劫夺献帝。

李傕、郭汜和解后,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洛阳。在徐晃的建议下,杨奉随张济等护送献帝东归。汉献帝一路追击不断,劫尽动难,在他渡过黄河后,对随行人员进行了封赏,这时徐晃被封为都亭侯。

献帝到达洛阳后,护驾有功的杨奉升职为车骑大将军,驻守梁县拱卫洛阳。这时留在洛阳守卫皇宫的大将军兼司隶校尉韩暹与卫将军董承内斗加剧。时值兖州牧曹操新定黄巾军,意欲拉拢兵马强大的杨奉。徐晃为杨奉权谋再三,建议杨奉依附未来可期的曹操。于是在杨奉等人的举荐下,曹操被授为镇东将军,并承袭了父亲曹嵩的费亭侯爵位。

不过,在建安二年曹操劫持汉献帝前往许昌时,杨奉不跟着曹操干了。杨奉派兵想夺回汉献帝,结果被曹操端了老巢梁县军营。失去老巢的杨奉无奈投奔了袁术。这时的徐晃没有再追随老领导杨奉,而是留了下来选择了曹操。这不得不说是个非常明智的决定。正是这一决定,开启了徐晃辉煌的军旅生涯,跻身于曹魏的五子良将行列。这也同时说明,徐晃具有非常长远的战略眼光。

曹操是个非常爱才之人,对徐晃非常器重。在徐晃领兵攻下卷、原武两地后,曹操拜其为裨将军,这个职务已经类似现在的副军长了。

在官渡之战中,徐晃大显神威,率部击败刘备、颜良、文丑,因军功升至五品的偏将军。后徐晃又大败袁绍的粮草押运官韩猛将军,致袁绍的军资在故市被截烧,沉重打击了袁绍的后方。徐晃又因功被授为侯爵。

徐晃这个人也非常有智谋,在建安九年攻打易阳城时,徐晃用攻心术,劝降了易阳令韩范,兵不血刃占领全城。同时他建议曹操恩封韩范,以示天下,令其他群雄来降。果然,在韩范获封关内侯后,邺城周边的一些军队都归降了曹操。曹操从而一举拿下邺城、翼州。

在建安十二年北征乌桓时,徐晃再立新功,在白狼山大败敌军,被曹操封为横野将军,相当于现在的军长职务。

此后,徐晃随曹操征荆州、平太原、战马超、讨张鲁等,长年征战沙场。

建安二十四年,发生了著名的襄樊之战。在这次战役,关羽利用天时地势,水淹七军,右将军于禁投降关羽,立义将军庞德被俘后遭斩杀。驻守宛城的徐晃受命解救襄樊之危。徐晃率部声东击西,散布传言首击围头,实则转攻四冢,搞得关羽首尾难顾,队伍陷于混乱。徐晃部趁乱杀入关羽军营,关羽大败逐撤军,樊城之围遂解。曹操对徐晃的襄樊解围给予极高评价,称其功劳超越孙武、穰苴。


曹操去世后,徐晃依然受到曹丕的重用。曹丕进帝位后,徐晃被封为杨侯。在与夏侯尚攻打上庸时,大败刘备的养子刘封。刘封败后逃至成都,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被刘备赐死。

曹丕去世后,吴将诸葛瑾乘魏主新丧,攻打襄阳。徐晃联合司马懿大败吴军。

227年,征战一生的徐晃病逝。十六年后,曹芳当政时期,徐晃被从祀于曹操庙庭。

徐晃的一生,深受曹操器重。徐晃感念曹操知遇之恩,廉洁自律、带兵军纪严明,以忠勇相回报。在功成名就后,依然戒骄戒躁,不争名逐利,实属难能可贵。


岁月是一条河流


徐晃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之一,也是曹操部下“五子良将”之一,是当时著名的将军与勇士。徐晃一生对曹氏集团忠心耿耿,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智勇双全,受到曹操的赏识。

徐晃原本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此后因护送汉献帝有功而被封为都亭侯。随着韩暹和董承之间的斗争不断升级、加剧,徐晃十分焦虑,于是劝杨奉归顺曹操,在一番深思熟虑后,杨奉决定采纳徐晃的建议。

但此后杨奉又受到韩暹的挑拨下,放弃了归顺曹军的想法,结果被曹军大杀四方,徐晃则在此时趁机向曹操投降,从此,徐晃成为曹操的得力助手,跟随曹操征战大江南北,为曹魏的创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徐晃本就英武非凡,又足智多谋,不久便在曹操军中谋得一席之地。

在官渡之战中,徐晃一举打败了刘备,又随曹操击败了颜良,一跃成为曹操的左膀右臂之一,由于徐晃在这场战役中功不可没,不久便被升官加爵。

徐晃深思熟虑,具有高明的军事见解。在曹操包围邺城,并攻破邯郸之后,徐晃便被派遣前去攻打易阳。而他不费一兵一卒,只用一封声泪俱下、分析周全的书信便让易阳令韩范心甘情愿地打开城门,投降曹军。徐晃招降易阳的举动为各城的归顺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韩范归顺后被曹操封为关内侯,其他城池的县令见韩范获得如此的封赏,也纷纷动摇,想要归顺。可以说,邺城得以被曹操攻下与徐晃的建议与先见之明是离不开的。徐晃长期征战四方,又攻下了毛县、乌桓等地,立下赫赫战功,可谓是威名远扬。

徐晃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曹操,为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受到曹操的赏识与重用,当他凯旋而归后,曹操则率众迎接,并设下盛大的筵席来为徐晃接风洗尘、褒扬战功。曹操在筵席时举起盛满美酒的酒杯,向徐晃赞叹道:“襄阳以及樊城之所以能够得到保全,全都是因为将军您的功劳啊。”受到嘉奖的徐晃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加严明地治军。当时许多军队都集结于摩陂,曹操前来视察,许多士兵都好奇地出阵围观,只有徐晃军营中的将士岿然不动,庄严整齐。曹操不禁感叹说:“徐将军真是有周亚夫将军的遗风啊。”

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后,徐晃被封为右将军,后又被晋封为杨侯。徐晃去世后,谥号壮侯,因其战功,得以从祀于曹氏的宗庙。徐晃一生藏天动地、力败武圣,却又俭朴朴素,对自己以及部下军队约束监管极为严格。并且他一直十分谦逊,即使立下战功,也不会主动邀功。他在曹操部下奋勇作战,赢得了许多场重要的战役。他把为曹魏事业效力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并以此为动力,促使自己发愤图强,艰苦作战。他是中国古代将领的杰出代表,也是曹魏事业建立的功臣。

韩仪曾经如此评价: “徐晃沉详,幼而特立。既克绍於门风,爰委用於旧土。未行真命,且假剧权。士心咸感於惠和,封部果臻於宁肃。”徐晃的英勇机智与其忠心护主,都被记录在了后世的史书之中,“鞭策后人”不断学习他的这股精神。


邓海春


正史中的徐晃带兵有方、多有战功;曹操夸赞“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足矣证明徐晃作为将军或统帅的能力。史书中记载徐晃在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贪吃的粑粑岩


正史中的徐晃带兵有方。记载徐晃在太和元年薨,谥曰壮侯。


几许风雨1314


有两种说法具体就不知道那种可信了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其一 魏明帝时期,徐晃病逝。 其二 后孟达叛乱,徐晃作为司马懿的先锋前往征讨,被孟达射中额头,医治无效而亡


阳晨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