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前言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時代的英雄人物最令人嚮往,一是秦末漢初,二是東漢末年,這兩個都是亂世,可也是亂中有序的。這兩個時代的人物是許多中國人最熟悉的,人名、地名、戰役等張口就能說出。今天筆者就來講講秦末漢初的一場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的戰役——井陘之戰。秦末漢初是文獻記載最詳細的中國大變世,夏商周三代的血緣貴族基本上被一掃而空,登臨統治階層的多是布衣黔首,用現代話說就是草根階層掌握大權。劉邦集團戰勝項羽集團,即意味著平民勝過貴族,而楚漢爭霸中井陘之戰是極為關鍵重要的一戰。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井陘之戰,又稱背水一戰,是韓信破趙之戰,千百年以來一直為人們津津樂道,世人一致地肯定韓信兵法大家的身份,用區區三萬武器裝備訓練等不算好的軍隊,大破趙國二十萬精兵,上演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奇蹟。感慨欽佩韓信用兵如神的同時,世人也對韓信為何能以弱勝強的原因進行了討論猜測。大致認同:韓信用背水一戰最大限度激發了士兵勇猛作戰的精氣神,這才取得勝利。此次勝利後部下詢問韓信獲勝原因,韓信用《孫子兵法》中的一句“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可道理是這樣,實踐起來難度可不小,對大多數人而言,置之死地很可能帶來必死的結果。

戰前的楚漢局勢

話說劉邦登壇在眾將士面前拜韓信為大將後,遵照韓信定下的戰略計劃,盡起漢中之兵,東出爭權天下。在韓信縝密的戰術指揮下,漢軍士卒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最終猶如探囊取物般還定三秦,迎來爭奪天下的機會。面對這次勝利劉邦躊躇滿志,正志得意滿,劉邦大感天下將在我手,急欲成就一統大業,遂趁著項羽率軍北伐齊國鎮壓叛亂之際,果斷且迅速的聯絡好各地不滿項羽的諸侯,自率五十六萬聯軍向東出發,想借此良機一舉搗滅項羽老巢,諸侯聯軍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攻下楚都彭城。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驟然大勝的劉邦迷失了自己,開始享受起玉盤珍饈、珠寶美人。不曾想項羽親率三萬精騎脫離大部隊揮師南下,直接殺了劉邦個措手不及,五十六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完全不成樣子。那麼韓信在哪呢?被劉邦安置在不怎麼重要的位置上,並未參與指揮這場戰爭,不然也不會經此慘敗。看得出,劉邦在防範韓信,擔心他軍功過盛、功高震主。可這爛攤子還是得韓信收拾,韓信收拾齊全潰敗之軍,與逃竄至滎陽的劉邦會師。

自由發揮的韓信

楚軍在後面銜尾追擊,韓信依託有利地形,構成層次分明的戰略防禦體系,止住了潰敗之勢、士氣低落和軍心動盪,漢軍得以重振旗鼓,與項羽軍打起了持久戰。可是彭城之戰的潰敗,劉邦損兵折將數十萬,天下諸侯看清楚了劉邦的實力,原來投降和歸附他的諸侯紛紛背漢就楚。漢軍北面不遠處的魏、代、趙等國可直接反戈一擊,即便沒有立刻出動大軍,也對漢軍側翼產生巨大的威脅。

劉邦不得已再次重用韓信,分兵給他開闢北方戰場,不讓其影響到南方的楚漢爭霸。韓信抓住這次機會,不再被人束縛,督領一軍將自己的軍事才華展示的淋漓盡致。伐魏之戰,韓信聲東擊西、避實就虛,僅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平定了魏國的52縣;之後判斷局勢韓信向劉邦獻策,

“願益兵三萬人,臣請以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這招若是實踐完成,楚軍的優勢將蕩然無存,漢軍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優勢。劉邦不蠢,欣然應允了韓信這深謀遠慮的戰略。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得到主公劉邦的同意後,韓信開始著手籌劃進攻趙國的事宜,與此同時身兼代王的趙相陳餘嗅到了大戰的味道,立即與趙王開始廟算。定下策略,陳餘等人安排其他人領著代國大軍全部南下,駐紮在鄔縣(今山西省介休縣),

防範漢軍北上及牽制漢軍東下,陳餘則和趙王歇率趙國全部兵力開赴井陘(今河北省西部邊陲),策應代軍和防守要地井陘。針對代趙兩國的做法,韓信輕蔑一笑,出乎意料地選擇長驅直入,以誰都沒反應過來的速度滅掉代軍,消除己方側翼威脅。

趙軍根本沒反應過來,或者說沒反應的時間,代軍全軍覆沒。韓信稍加休整,立即揮師東攻主角趙軍

井陘前躊躇不定的韓信

別看韓信勝的那麼輕鬆寫意,事實上並非如此,他所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某種程度上說這是韓信一生領兵中最危急的時刻。原因有四,第一:韓信所帶的三萬人馬,戰鬥力不強(完全不能與身經百戰的趙國士卒相比),多是剛招募的新兵,連最基本的軍事訓練都沒有完成,缺乏戰場經驗。而且這不是韓信一手訓練的,因此有“將不知兵,兵不知將”的兵家大忌。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第二:趙軍兵力有二十萬之巨,韓信僅三萬餘的兵馬,兵力之懸殊。本來俘虜的代軍和大將曹參及其麾下兵馬,被擔心韓信勢力膨脹、形成尾大不掉之勢的劉邦調往榮陽的正面戰場,理由是正面戰場需要。第三:韓信軍東下攻趙,必須越過太行山,穿過井陘口,方能抵達趙國。《呂氏春秋》有云:

天下九塞,井陘其一,亦曰土門關。四周高峰,中間低窪,有一條小道蜿蜒穿過。若是有敵軍利用井陘口,韓信部很可能落得復全軍覆沒、戰死沙場的結果。第四:韓信軍遠離後方作戰,孤軍深入敵國腹地,沒有支援,沒有良好且穩定的軍糧物資等供給,千里行軍士卒疲憊,還是客場作戰。

敵我雙方的態勢一目瞭然,韓信軍處於十分明顯的劣勢。是名傳千古,還是兵敗非議,韓信用自己出色的謀略和指揮,做到了前者。

完美的解決方案

態勢很嚴峻,但這沒關係,“戰必勝,攻必取”的韓信運籌帷幄早就想出了好主意。本著“先勝而後求戰”的戰爭原則,思慮的非常周全,問題一個一個的被他解決。首先,如何安全穿越險惡的井陘,而不被趙軍從側翼來的襲擊和正面的堵截。這個問題敵軍幫他解決了:趙國名將李牧之孫提出“側後迂迴包抄,斷漢軍後路,再兩面夾擊”

的建議,主將陳餘是個絕世大蠢貨,直接拒絕,堅持不嚴守井陘,而是在井陘之東的堅固壁壘中,靜靜待漢軍擺開陣型堂堂正正作戰取勝,一舉全殲韓信軍。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得到從敵軍處偵察來的消息,韓信連夜率軍穿越太行山,至井陘口以西三十里處安營紮寨。雖然解決了地理險惡問題,可韓信軍還是處於大劣勢。按照常理,韓信應立即率軍攻打趙軍壁壘,防止遲則生變,可面對面在堅固的壁壘下與趙軍決戰,正中陳餘下懷,韓信的勝算幾近沒有。徹夜思考,韓信得出

“以奇制勝”的大致戰術,必須要出乎陳餘等趙軍意料之外,還得滿足鼓舞大軍士氣提升戰鬥力、引蛇出洞以攻為守反客為主的條件。韓信很快就想好,決定了如何應對。

井陘一戰!

韓信將井陘附近的地理狀況全部摸清,出井陘後立即部署起來,先將一萬士卒背靠著江河之水擺開佈陣;再選兩千手持著漢軍赤旗的騎兵從偏僻小道至趙軍營壘附近,埋伏在山中,吩咐下監視趙軍並且待到趙軍出營壘後作戰後,發起突然的襲擊攻入趙軍營壘,拔掉趙軍旗幟,插上漢軍旗幟;最後則是自己親率兩萬大軍前去趙軍營壘前囂張叫陣挑戰,引誘趙軍出營作戰,之前告訴所有漢軍士卒“破趙會食”。破趙會食即大破趙軍後,大家相聚在一起吃一頓好飯飽飯。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當時漢軍“千里饋糧,士有飢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韓信的話無疑激勵著漢軍將士們,即便不信心裡也會想“大將軍為何如此有信心?是不是有破敵之策”,不知不覺中就提升了漢軍的信心和士氣。第二天,按照計劃行事,天空剛亮,一萬士卒就在背水列陣,趙軍將士遠遠望著大笑不止,認為韓信不會用兵,輕視起漢軍。背水陣擺好,韓信率兩萬人馬來到趙軍營壘前挑戰,大戰良久,韓信故作敗退之勢,將戰鼓旗幟丟棄地上朝著背水陣逃去。

陳餘喜不自勝,認為漢軍已被自己擊敗,自己如今也是當世名將,遂率趙軍傾巢出動,對背水陣發動猛烈的進攻。漢軍將士陷入絕境當中,唯有一戰方可生存,於是個個衝鋒在前、悍不畏死、以一當十,趙軍兵力遠勝漢軍卻沒佔得便宜,一時之間難以取勝。而埋伏在趙軍營壘附近的兩千騎兵攻進趙軍營壘插旗幟,這時準備鳴金收兵、回營休息的趙軍士卒看到營帳內的漢軍旗幟及從營壘中出來的騎兵,嚇得魂飛魄散,頓時大亂起來,陳餘等將軍連殺數人也止不住。趙軍全線潰逃,眼看著時機差不多,韓信一聲令下發起進攻,前後夾擊(背水陣的士兵也以為是援軍到來),大獲全勝,趙國已是漢軍囊中之物,畢竟順風仗不會打的人很少。本著

“趁你病要你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給敵人一絲喘息機會”的原則,韓信全力追殺,斬殺陳餘和趙王歇,並且迅速平定趙國全境。此後,北方戰局已定,韓信名揚天下。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背水陣

兵不奇則不勝。凡陣者,所以為兵出入之計;而制勝者,常在奇也。

背水陣便是奇中之奇。以三萬烏合之眾在一個早晨打破二十萬精銳。戰後部下問韓信此戰因何而勝利,答:“此在兵法,顧諸君弗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乎?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經所謂‘驅市人而戰之’也,其勢非置死地,人人自為戰;今即予生地,皆走,寧尚得而用之乎!”諸將聽後自嘆不如。背水陣為絕地,巧妙利用地形佈下,不用戰場動員士氣軍心也會到達一個最高。

而且背水陣的佈置暗藏玄妙,漢軍左右兩翼是河流,皆是天然屏障,後側是綿蔓水和太行山,趙軍不存在繞後攻擊的機會,因此漢軍凝聚在一起只需要防禦正面的敵人,讓趙軍的兵力優勢變為最小。有限的兵力,發揮出無限大的作用,硬生生抗住趙軍的猛攻。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韓信示敵於愚蠢弱小,麻痺他們,之後漢軍將士奮勇殺敵,令他們的軍心士氣從天堂跌入地獄。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結語

總的來說,井陘之戰韓信能最終大獲全勝,不是簡單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激發士氣,而是韓信方方面面考慮到的運籌帷幄、一環扣一環的決策正確。韓信此戰獲勝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行險招”,存在著僥倖。背水一戰雖說取得勝利,可在後來效仿者極少,效仿成功者幾乎沒有,實在太險了,稍有差池便是萬劫不復。可在無計可施的情況,此法是絕佳的,獨屬韓信運用此戰的。不得不說,韓信的軍事指揮簡直是藝術,許多人說韓信是中華第一 名將,筆者看來絕對非捧高。

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陘之戰,不是每一個人的背水一戰都能成功


此戰有運氣成分,可若沒有韓信的充足準備和創新理念,還是贏不了。

參考文獻:《史記》《漢趙井陘之戰古戰場考察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