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捻管真的是一种很神秘的笔法吗?对此你怎么看?

千千千里马


在当代的书法家中,孙晓云是为数不多的捻管支持者之一,她认为写字要捻管,尽管大多数人不赞同。



写好书法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中锋行笔,而这考量的是笔画的转折处和笔画行进方向改变处,书家调整笔锋的方向。

调整笔锋方能保持中锋。而调整笔锋一般有三种方法:提按、衄挫、往复。其中提按是基本方法,用的较多。


笔头是个软的圆锥体,按下去,笔毫铺开;再轻提,笔毫重新聚在一起,再往任何方向接下,笔毫再次铺开,执笔运行,即可保证中锋。有人说,提按是笔法的基础,其他笔法都源于此,此话毫不为过。

古人调锋极重视提按之法,而捻管一词的出现,大约始于包世臣。此人嘴上功夫强于手上功夫,并且强于故弄玄虚搞出一些新奇技法。

比如“回腕法”,把何绍基害得够苦。不过何绍基也真得感谢他,老何按他臆造出的“回腕法”,竟练得一手独特书法。不由想起了《笑傲江湖》中,欲练神功,挥刀自宫,哈哈。

话归正题,话说包世臣同志弄出个“捻管法”,还引经据典,终于弄出一帮粉丝。本来很简单的笔法,被他搞的无限复杂,看来他是个当领 导的料,善于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并且无限上纲上线。

唉,不能说了,再说的话,我也要犯老包的毛病了。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捻管似乎没有那么神秘。只是一种调整笔锋的书法用笔技法,不是特别常用,只被部分书法人群所采用。

捻管就是运笔过程中因笔锋需要换锋或转换方向,采用的一种用笔方法。和衄挫技法的功用一致。

比如起笔时逆锋入纸,顿出画首的下端后,由于毛笔尖向上,笔肚朝下,在运笔书写右边的线条时,需要将笔锋转换方向,使得笔尖指向左方,笔肚在右,中锋行笔,这中间就需要转换笔锋。一般的教课书上介绍采取先顿再挫锋的方法,捻管技法略有介绍。


先顿笔后挫锋换方向的形态,画首下侧略带一个小弧转的轮廓线。再如“地”的第一笔短横的起笔。

在看这个横画起笔的形态,下侧就非常间洁,就是采取捻管的技法,也可以采用轻顿轻提的办法。

挫锋技法一般先有提顿过程在顺势挫锋,容易使得起笔出的下短有一个弧状的形态。而捻管基本上是驻锋不动,靠手指的捻动,使得毛笔的笔锋转换方向。所以点画的起笔节奏不明鲜,优点是更加简洁利落。弊病是线条形质不过丰富。

捻管技法还有几个好处,就是更容易锻炼技法的驾驭能力,虽然其它技法也具有这种功能的,但没有捻管的手指的捻动动作。按照心挥手运的理论来说,即如此。



翰墨书道


捻管,实质就是用指头转动笔杆调锋拢锋。没什么神秘的。

主要可用在“转笔”“收毫拢毫,出捺之刀尖”这两种情况。

其实用提按转腕也可以解决。

区别在于:捻管是一个慢动作就可以完成。

提按转腕,是两个动作快速完成。

捻管有个弊病,就是指头转动后必须要有回位,不然书写难受。

*

条条大道通罗马,争执具体的技术没有实质意义。

技术是为书写服务的,即桥。

以手指月,不能只见手指,不见月亮🌙,那才叫失去根本。



urna风之度0


谢谢你的提问。学习书法,捻管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恐怕未必认识清楚了。

毛笔其实不是只有中锋,而是“三锋”,即中锋,外锋和内锋。

毛笔是圆锥状的,但是,写字的时候,毛笔是三角刀状的。

写字主要是中锋状态,但是,不是任何笔画都能够用中锋完成的,这就需要利用“内锋”和“外锋”了。

内锋和外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侧锋”,侧锋,也叫副锋。但是,侧锋表达不是很清楚。所以用“内锋”和“外锋”比较清楚。

一般来说,中锋下笔达不到着墨效果,就需要“补充”没有墨迹的地方,这样,就需要用“内锋”或者“外锋”去补充出来。

具体,就是“捻管”这个动作。捻管根据需要有“左旋”和“右旋”,同时也有有一定的“推拉提按”辅助,才能完成。

其实,从笔画运行过程来看,捻管主要在起笔和收笔部位。

如果我们注重“四法”,即,起笔之法、行笔之法、收笔之法和接笔之法,那么,你不想不会“捻管”都自然就会的。

捻管很重要,但是,除了“四法”,还有“三笔”更重要。

“三笔”即,笔法、笔意、笔势。写字没有“法、意、势”的先入为见,什么技法也白搭。

我已经考察很多书法家的临摹了,能够做到法、意、势俱佳的几乎没有。

所以,书法的最大问题是看明白法帖的“法、意、势”和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我们把这些叫做“四法三笔”。

书法的法,就在“四法三笔”之中。

不是信谁,而是一个苹果两个叫法的问题。比如侧锋,我说是内锋外锋,其实是一回事。捻管,每一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或者肌肉反射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把笔画写出来的补充动作。你用腕,他用指,没有本质区别。这就是我说的,中锋不可能写出所有的效果,就需要侧锋补充一下,具体做法就是捻管。比如一个点是三角形的,你无论中锋还是侧锋,都不可能一笔写出,这就需要“捻管”。所以,写字一定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捻管属于行笔,也属于收笔,看具体笔画而定。

有人说,捻管用手指,有人说用腕,到底信谁的?

这一点孙晓云说的倒是很清楚,她说,古代书法理论,都是比喻性的语言,不太好理解,不像我们今天,是有操作法语言描写。

所以,不是信谁,而是一个苹果两个叫法的问题。

比如侧锋,我说是内锋外锋,其实是一回事。

捻管,每一个人的体会不一样,或者肌肉反射不一样,但是,都是为了把笔画写出来的补充动作。你用腕,他用指,没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我说的,中锋不可能写出所有的效果,就需要侧锋补充一下,具体做法就是捻管。比如一个点是三角形的,你无论中锋还是侧锋,都不可能一笔写出,这就需要“捻管”。所以,写字一定要注意起笔、行笔、收笔、接笔。捻管属于行笔,也属于收笔,看具体笔画而定。





千千千里马


笔锋是圆椎体,其特性是即可八面出锋,所以,正常书写时不需要捻管,遇有特殊情况除外。总想捻管,是由于执笔姿势不对,导致运笔动作无法正常有效施展,难以随心所欲的完成调锋转势,此时,为了追求某些笔画细节形状而不捻不行,这样的作法实属无奈之举,或者说是一种特殊情况下临时采用的技术处理方法,并不是常规笔法之列,不用专门的去研究它,只需懂得中锋、侧锋、偏锋笔法动作与笔画形制、线条质感的关系,并且熟练运用,使感官效果达到理想的需求就可以了。

有意夸大捻管法的作用,纯粹是故弄玄虚,宣扬蒙人的歪理邪说! 说明对书写技法缺乏深入研究。

在我印象中,书法界强调书写过程中要不断捻转笔管的是孙晓云。她为什么要主张捻管呢? 我觉得,是她执笔姿势有问题,用笔手法不正常,看她书写过程特别难受,不像是在拿笔写字,指法、腕法动作如同“机械手”夹着毛笔画字,根本没有科学性、专业性、合理性可言,妄称“书法有法”。如图:

▲图为孙晓云执笔法(源于网络)

其实,只要是执笔姿势正确、笔法动作规范,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捻管的,调锋转势主要依靠指法完成。如图:

▲图为本人创立的〈潘氏三指执笔法〉

采用“潘氏三指执笔法”,坐、立均可,书写各种风格的书体、大小不同的字体,随心所欲,挥洒自如,八面出锋……如图: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24,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ad800098227b3533a60\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每次看人回答问题总是洋洋洒洒引经据典一大篇!还各种配图,不累吗?问题是能讲清楚的几乎没几个,大多都是不知所云!

捻管就是写字的时候手指轻轻转动笔杆,这只是一种调锋的技巧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孙晓云老师提出来的,也是争议不断

那么为什么会有争议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捻管可以有,而且在一些常规动作调锋不过来的时候,捻管很有效!但有时候写字完全可以通过提按顿挫来调整笔锋,也能写好字,所以争议就来了!

我的看法是捻管是有的

不捻也能写

就好像一个学会了游泳的人要过河,可以坐船,有桥可以走桥上,但如果没有桥也没有船的时候你又必须要过河去,你就得必须游过去,但有桥有船的时候你还非要游泳过去,就没必要了吧!

大致就这样

晒一下我写字毛笔的状态,不要被吓到,哈哈😃哈哈😃



书法不神秘


现在的字为什么不行?我们去学书法买字帖,为什么通常不买当代人写的字帖?为什么那么多写书法的人,写好没几个?而下苦功练习的人也绝不在少数?更何况现在条件比古代更优越!我归结一个原因就够了!就是笔法已经几乎失传,几乎99%的人都是用错误的笔法在写毛笔字!比较多的错误笔法就画笔描笔拖笔,或自己认为理解的一套中锋用笔!特别是像拖地一样,管前锋后叫拖!拖则有形而无力!一开始就是错的,练多错多!养成错误的习惯!

我老师传承给我的笔法是,每一笔都得是锋在前,管在后推转着行笔,才能力透纸背,入木三分!当然得转就是捻管绞转,结合转腕,大字还转肘!不是可转可不转,而是必须每一笔起行收,连带都是必须转着走!时而顺时针转,时而逆时针转!同时结合推转提按,就是在运用真正的古笔法,正宗的用笔!拖笔描笔,随便的用笔,只能是写江湖字!写的就是病笔病字!有形而无力,不耐看的字!可能也叫书法,但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书法!

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不用这种笔法你就根本临摹不出了古帖的神韵,无论王字,颜体,欧体等,更无论楷书,行书,篆书,隶书,章草等!结字千变万化,而笔法千古不变!不同体,不同书家的笔法也是不变的!万变的字体,而万变不离其宗的是这个笔法!不悟通这点,你休想书法有任何大成就!随便写,随手描画的字,甚至是艺术字就以为得道,叫书法?真的是不知和古人差之十万八千里远呢!连当下书协中很多人都是用拖笔!只能是叫骂声一片!水平何在?耐不耐看,有没有筋骨劲力?这真不是多写几年写成的,而是笔法正确与否根本决定的!你们大可看唐宋以前作品,任何书家,任何一体,哪个是拖笔描笔写成?哪一笔起行收到连带,不是推转提按完成的?

我看着评论,只能是一个结论:知晓真正笔法的人几乎就没有!或者是擦身而过,偶尔用之,不能以此为根本!我觉得只有孙晓云沃兴华两人大抵是比较清楚些的!也比中书协的其他领导强多了!我看了今日头条和抖音上那么多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视频作品,也百度了很多书协领导的视频和作品,以及珠海本地的书家作品,发现真正用对了笔法的人真的是少之又少,屈指可数!全部真不超过10人!这个笔法失传真的是历史原因:金灭北宋前还有一万几千件王羲之真迹,但杀至开封后,烧杀掠夺,书画真迹烧的烧,扔马车上一路漂洒,马背上长大的金人根本不懂欣赏中原书画文化!再后来,历史上发生了四十万南宋残军连同家眷被十万元军追杀至珠海,在十字门大战一场后,从此北方过来的知晓笔法的达官贵族从此都被灭亡或散落珠海周边了!而且古代也只能是达官贵族才能有真迹有师传家传条件学书法!从此北方知晓笔法的达官贵人就几乎没有了!笔法就从此失传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这个笔法问题,你也可以怀疑我的观点!但讨论出真知,实践出真理,高人方能点破!不断探寻验证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而不是一直活在自我的假象之中!我以前在头条上专门也写了一个帖讨论笔法的,对比了今人和古人的作品!一对比,大家就十分清楚无比这个笔法精妙之处了!

还是上图对比吧!大家不妨仔细找下古人哪一笔不是推转着行笔?哪一笔是拖笔描笔写成?

今人的笔法又是否有问题?











状元郎教育曾明祺


为什么会捻管?它到底有什么用?



首先,捻管是由毛笔笔头的结构特性以及书写用墨的需求决定的。毛笔蘸墨,一般写五至十个字,需要重新蘸一下。捻管力量作用在笔头,便于不断均匀毫间的墨水,使笔墨更加平和流畅。

其次,捻管本身就是一种笔法,中锋用笔往往不是很明显,但侧锋以及点划的顿、折、旋、转,捻管技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仅靠腕力、臂力,手腕非常容易疲劳,而且点画的形态气质也不如捻管灵动飘逸。



第三,捻管是稳正笔尖的需要。毛笔尖是软的,虽有韧性毕竟是软毛,如果始终固定一个切纸的方向驭笔,毛尖容易发生物理弯曲,或者开叉,影响书写。而捻管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始终保持笔尖的稳正。因此,毛笔书写,我个人倾向于捻管。




抱庸詩書


捻管其实并不神秘,是被人为地搞的神秘了。著名的书法就孙晓云女士在她的《书法有法》中提出的“书法是否也和剑法、枪法、刀法一样,有秘而不传的要诀”,这样一个命题,这个命题的答案就是捻管法,古人笔法的不传之秘。

搞的就像周星驰的电影里的《如来神掌》一样神秘,必须骨骼清奇之人才能练就。捻管法是谁提出来的呢?清朝之前其实是没这么回事的,直到邓石如的出现,提出八个字“悬腕双钩,管随指转”的捻管之法。后来邓石如就把这套捻管之法传给了他的门生包世臣、张裕钊等人,再后来包世臣的门徒众多,桃李满天下,捻管之法就传开了,影响巨大,一直到今天孙晓云女士再次提出。

捻管法的前提是为了调锋,讲求笔笔中锋,而笔笔中锋这种命题本身就很有争议,从古至今,古人一直都是中锋、侧锋并用的。捻管的理论根据来自于日本空海《执笔法》,孙晓云女士在《书法有法》中有次附录。

原文是:“置笔于大指中节前,居转动之际,以两小指兼中指兼助为力。”

这句话的原文没有主语,这也是古文经常碰见的问题,对我们理解起来是个麻烦,这句话的“转动之际”的主语,不是毛笔,也不是手指,而应该是手腕,空海没说清楚,孙晓云的理解也有误,因此捻管之说确实值得商榷。

另外,为何包世臣他们会提出捻管之说的原因还有一个,清朝的书法家流行用长锋羊毫这种软毫写字,大概是为了“笔软奇怪生焉”的原因吧。羊毫有个问题就是笔毫太软,按下去笔锋很难弹起,调锋就很困难。所以,包世臣老先生为了方便调锋,想出的捻管的笔法。

而羊毫的使用是在北宋末期才开始的,之前书法家是基本不用羊毫的。而根据考古留下来的唐朝的毛笔分析,唐笔是硬核笔芯,笔的弹性是很好。另外我们从王羲之流传下来的《兰亭序》摹本中可以看出,《兰亭序》里纤毫毕现,笔锋的弹性应该是极佳的。

而我们现在使用的狼毫等建豪笔,因为笔锋的弹性好,在转折的时候只要手腕的转动或靠提按笔毫就能弹起,笔锋也能顺利转换,因此也就没有必要捻管了。

以上只是翰墨今香的拙见,在此提出也是为了和众位书友切磋交流,还望大家不吝赐教,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翰墨今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