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武漢市民打響抗疫人民戰爭——來自社區一線的報告

武漢市民打響抗疫人民戰爭——來自社區一線的報告

社區副主任周強上門給獨居老人蔣桂梅送去兩葷兩素的盒飯

28日,久違的太陽掛在武漢上空,驅散連日陰雨。這座城市裡的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緊密團結、同舟共濟,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正在打響。春天就在不遠處了。

青和居獨居老人收到熱騰騰飯菜

早上8時,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社區好味到”大食堂負責人李梅就開始忙碌了。“原本定在初八開張,但現在是特殊時期,我們響應街道號召,一起參與抗擊疫情的愛心送餐服務。”為了能提前開張,李梅忙碌了好幾天,聯繫員工、準備食材、清潔食堂,這些平日裡容易的工作,在如今特殊時期都變得有些困難。

快到11時,70多份飯菜陸續裝盒,愛心車司機和“天天敲門組”成員一起,分頭給獨居老人、困難群眾和社區工作人員送餐。

青和居社區有名獨居老人叫蔣桂梅,這幾天不便出門,吃飯成了麻煩事。社區知道“好味到”開業後,立刻跟老人聯繫,為她訂了愛心餐。11時20分許,社區副主任周強帶著兩葷兩素的盒飯,敲響了蔣奶奶家的門。老人接過飯菜連連說:“謝謝你們啊,我真不想給你們添麻煩,你們也不容易啊,辛苦你們了”。

“我們春節期間一直在崗,連著吃了好幾天的泡麵,每個口味都吃遍了。沒想到今天‘社區好味到’開張了,我們又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太幸福了!”青惠居社區工作人員胡芳莉激動地說。

在黨和政府的號召下,工人村街除了“社區好味到”大食堂提前開張,愛熙社工汪洋帶著他的團隊第一時間到達青山區北湖收費站當起了志願者。他們冒著冷雨疾風,24小時值守在防疫一線,協助交警為過站司機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開車接送醫護人員、運送物資,參與清潔消毒等工作。

毛月明作為一名剪紙藝人,用剪紙的方式宣傳“戴口罩、勤洗手”的標語,宣傳“臨危受命、負重前行”的鐘南山院士的故事。他說:“我也不知道能做些啥,就只想著儘自己的一點力量為武漢加油吧!”

創業青年為醫護人員送上500只土雞

28日上午,在黃陂區李家集街五柳小舍的無抗土雞養殖基地,50只新鮮土雞宰殺完畢,明日將由順豐快遞運往全市一線醫護人員的家中。劉清滿懷希冀:“希望他們都能喝上一碗暖心的雞湯!”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廣大醫護人員不分白天黑夜戰鬥在防疫一線。30歲的創業青年劉清在朋友圈裡偶然看到一名護士說“想喝暖暖的雞湯”,他便決定要為他們完成心願。他準備了共500只土雞,通過發朋友圈的方式宣傳,讓醫護人員線上進行認領。

截至目前,協和醫院、省人民醫院、解放軍中部戰區總醫院漢口院區、省婦幼、青山兒童醫院等20多家接診醫院的200多名一線醫護人員已經認領。

江岸區聯合社區有家名為南風北巷的餐飲店,由李強、李宏武兄弟二人經營。店子剛開不久,就趕上了這次疫情。兄弟二人看到廣大醫護人員不顧安危奮戰在第一線,連口熱飯都吃不上。1月24日起,二人想方設法買菜、買餐盒,自制盒飯,義務為新華醫院醫護人員送餐,每天50份。1月27日開始,又增加漢口醫院送餐50份,合計100份。他們兄弟二人表示將一直堅持下去。

28日上午,新洲一支由35名水電工組成的建設隊伍,從邾城出發,馳援江夏雷神山醫院項目建設。

這支隊伍的負責人、中建三局一公司安裝分公司勞務班組長齊小武介紹,27日中午,正在舊街家中過年的他,接到公司發來“全力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的通知,要求他帶領35名水電工於28日趕到項目工地。

時間十分緊張,又處於敏感時期,齊小武擔心一時難以組織到這麼多水電工。但他還是立即在微信群裡發出“動員令”。沒想到,半天時間,就有來自家鄉的50多名水電工報名。齊小武從中挑選了35名經驗豐富的水電工,28日趕赴工地。

家住武昌區夢湖水岸小區的陳靖旋今年43歲,疫情發生後,他所在的越野車隊全國群裡發起了募捐活動。100箱口罩和600套防護服,很快到達武漢,他們很快就將這批物資捐贈給了多家醫院和街道、派出所等單位。徐家棚街道辦事處12000只、糧道街辦事處24000只、武漢市交管局90000只……一天不到,30萬隻口罩全部捐贈完。

27日晚開始,漢陽香榭琴臺小區4名業委會成員發動了10個熱心業主,給全小區1600多戶業主逐一打電話篩查情況。目前已經篩查出8家發燒咳嗽到醫院就診的業主,最嚴重的一家6口病了4人。他們已把情況反饋給了社區,讓社區安排就醫路徑。平均一個人要打近200個電話,打完電話再登記,都是自發的。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李銳 李亦中 李婷 肖娟 林敏 陳俞 史鳳玲 見習記者餘金蘭 通訊員劉麗菲 葉菁 孫薇 劉培 劉文華 周張帆 劉慧 王偉 龍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