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我的家乡“河南南阳鸭河口水库”

河南省鸭河口水库,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城区以北40公里处,处于长江流域汉江支流的白河上游、伏牛山山脊玉皇顶峰东南侧,在伏牛山及其支脉五朵山环抱的丘陵之中。大坝坝址坐落在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鸭河入南阳白河的交汇口处,故称鸭河口水库。鸭河口水库是长江流域汉江支流唐白河水系白河上游的大(Ⅰ)型水库,上距南召县城35公里,下距南阳市区40公里,是南阳市的饮用水源地,是汉江支流白河上的主要防洪控制工程 [1] 。 该水库是根据汉江支流唐白河流域规划要求兴建的的大型水库之一,总库容13.16亿立方米,库区水面面积约120平方公里,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城市供水及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是河南省最大的自然流灌区,全国十大灌区之一。大坝工程始建于1958年,1959年大坝合龙,1960年拦洪蓄水,并于1988年~1992年进行首次除险加固,2009~2011年进行第二次除险加固。

水库控制流域面积3030平方公里,总库容13.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7.45亿立方米。鸭河口水库受益范围北起伏牛山东端南麓,南至豫鄂交界处,南北长约10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约2400平方公里,灌溉35个乡镇。

我的家乡“河南南阳鸭河口水库”

历史沿革

1958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提出初步设计报告,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千年一遇洪水校核,总库容12.25亿立方米。大坝为粘土心墙砂壳坝,坝高32米,长1400米,防浪墙高1米。

我的家乡“河南南阳鸭河口水库”

南阳鸭河口水库景区 上游做粘土铺盖防渗。左端有副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0米,坝长300米。主坝两端各设一座埋管式输水洞,左洞直径3.5米,出口下接东干渠,泄量25立方米/秒;右输水洞,直径5米,泄量为75立方米/秒。

主、副溢洪道,均在大坝右侧,尾水渠汇合后入白河。主溢洪道净宽48米,设4孔泄洪闸,最大泄洪流量3120立方米/秒。副溢洪道为开敝式,净宽200米,并筑有3.5米高的粘土斜墙堵坝,来水超过300年一遇洪水时,破堵坝泄洪。

当年南阳行署成立鸭河口水库工程指挥部,组织水电部、省、地施工队及南阳、南召等8个县10余万人施工,1965年完工。1964~1967年建成左岸电站,1981年又建成右岸电站。以上工程总投资5893万元。
  1975年大水以后,为临时安全渡汛,1975年冬~1976年春,将副溢洪道底降低6米,斜墙堵坝高改为9米,上加防浪墙高1米。堵坝顶设24孔炸药室,遇超300年一遇以上洪水时爆破堵坝泄洪。由于对下游威胁很大,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按防御可能最大洪水标准编制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大坝加高2.5米,新建5孔泄洪闸。1980年动工,因国民经济调整而缓建。1984年鉴于原设计加固标准太高,投资太大,经多次研究将校核洪水标准降为万年一遇,改为大坝垂直加高2米,坝高34米,总库容13.16亿立方米。


  副溢洪道新建泄洪闸4孔,最大泄量5480立方米/秒。至1987年,尚未开工。
  水库建成以来,入库洪峰流量5000立方米/秒以上者11次。

我的家乡“河南南阳鸭河口水库”

南阳鸭河口水库景区 1975年大水,最大入库洪峰流量11700立方米秒,洪水总量达10.2亿立方米。由于水库拦蓄,最大泄量仅2290立方米/秒,削减洪峰80%,减免了南阳市 [2] 及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也使铁路、公路安全通行。水库灌溉设计面积210万亩,已配套发挥效益127万亩。水电站装机1172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3390万千瓦时。

库区旅游

2012年6月13日,经南阳市鸭河工区管委会和鸭河口水库管理局批准,改名为南都湖。南都湖位于伏牛山向南阳盆地过渡的丘陵地带。伏牛山余脉的九里山、青山、五垛山等诸多山峰耸峙于西北一线,临库或乘船在库中观光均可领略群峰叠错的无限风光。两岸亘连的丘陵上不时隆起一座座蘑菇状的坡头,片片簇簇的林木倒映于碧波万顷的湖水之中,晶莹澄澈的满湖碧波,被蓝天白云和飞掠的鸟影衬托,使得水光浮翠,两岸增彩。库区里有鱼类水族20余种和水鸟10余种,鱼儿游弋,鸟儿低掠,颇有妙趣。水库里多有库叉、草场、半岛、或小岛,利用这些地域发展旅游环境优美。水库的大坝全长3600余米,颇象巨龙横跨湖面之上,极有气势。坝顶的古典式亭廊又给人提供了登坝远望的好场所,使得满湖美景尽收眼底。坝围松柏成林,绿烟霭霭,和碧绿的湖库相映媲美。掩映在绿丝中的泄洪闸、发电站、纪念亭等建筑耐人观赏。水库下面就是旷野百里的南阳盆地,附近的人工鱼塘,横跨白河的铁路和公路大桥、莲花池温泉等也给水库增色不少。 鸭河口水库环境优美,位置优越,投资50余亿元的鸭河口火电厂已经建成发电。水库利用毗邻市区和大型工程建设的契机,近年来旅游开发的步伐加快。有关单位购置了不同的游船,开发了丰富多彩的水上旅游项目,整修了坝下园林,建设了旅游宾馆等服务设施,还在积极开发半岛、浅滩等,使其旅游开发已初具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