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洪武趕散”與“一信全城”

“洪武趕散”與“一信全城”


內容摘要:元末張士誠與朱元璋爭天下,朱元璋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獲勝。鄭得一家在蘇州城破前逃到寶應縣湖西隱居,他寫信給好友宋濂、劉基,請其勸阻朱元璋的屠城之舉。朱元璋懷恨在心,遂將擁護張士誠的蘇州人強行驅趕至江淮地區,此即著名的“洪武趕散”。

關鍵詞:朱元璋蘇州 屠城 驅趕 江淮


洪武趕散


洪武三年(1370),為懲罰張士誠部,也為了開發利用淮泛區,藉口紅蠅傳播瘟疫,強行把江南人充實淮、鹽、揚、鳳(陽)等地,開發蘇皖地區,史稱“紅蠅趕散”,也叫“洪武趕散”“紅巾趕散”。

明清《鹽城縣誌》記載:朱元璋登基後不久,為了報復蘇、松、嘉、湖、杭等地紳民對張士誠的擁戴,遂以移民墾荒為由,將江南四十萬人丁驅趕到蘇北。民國《續修鹽城縣誌》卷十四援引《淩氏家譜》雲:“元末,張士誠據有吳門,明主百計不能下。及(張)士誠兵敗身虜,明主積怒,遂驅逐蘇民實淮揚兩郡。”

《明史·食貨志》雲:“太祖時,徙民最多。”中國移民史專家、上海交大歷史系教授曹樹基等曾在蘇北十縣等調查,撰寫了《中國移民史》《中國人口史》,證明確有“洪武趕散”之事實。據曹樹基等推算,明初從江南(蘇州及周邊松江、嘉興、湖州和杭州等地)遷往江北之人有四十多萬,閶門是移民的遣發站。金湖地區百忍堂張氏宗譜載,始遷祖張伯武“江南蘇州府閶門崑山縣,民籍,由明初遷秦郵湖西水南江靜北村,復移水北閔橋南擇居焉”。明明是蘇州下轄的崑山縣,卻被納入蘇州城內的閶門,也證明閶門是遣發站。移民主要居於徐淮鹽連揚等裡下河地區,多數從事農墾,部分從事煮鹽。

長期研究“洪武趕散”的揚州學者黃繼林也認同此說。洪武趕散一直持續到永樂末年,達五十年之久。泰州盧、俞、夏三大姓皆是閶門移民,寶應朱劉喬王四大家族,除喬氏外其餘三家祖籍都是閶門,高寶湖西也類似。

金湖縣《德興堂閔氏家譜》詳細記載了永樂年間一次流放之旅:始遷祖閔士信等“離開蘇州,經江陰西港渡江北上,直到高郵,州府驗證後,趕船穿過西湖雪浪,直到湖西水北昌平鄉皇陵西村五都二甲廖、李二莊(橫橋鄉朱橋一隊),船進太陽溝頭,族眾棄舟登陸”。“州府驗證”之句證明,明初遷徙之民遭受的是犯人般待遇,不是自由遷徙。

明初,江淮地區地廣人稀,地多無主,洪武趕散時很多家族“插草為標”。與富庶的江南相比,江淮地區黃河經常氾濫成災,生活困苦不堪,新移民皆希望回到美麗富饒的故鄉江南。朱元璋制定嚴厲的保甲連坐制度和戶籍制度,將其牢牢束縛在土地上,以達控制之目的。


一信全城

古今皆有人研究朱元璋為什麼如此嫉恨江南人,結論有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是朱元璋對江南人想殺而殺不成,懷恨在心,要折磨他們以洩憤,遂將其驅趕到條件較艱苦的江淮地區。

朱元璋對蘇南人恨之入骨,怎麼想殺又沒殺成的呢?事情要從明末的一信全城說起。

1354年,張士誠在高郵城打敗元軍40萬主力,使元朝失去控制局勢的能力,各路起義軍很快發展壯大起來。接著,張士誠向江南發展,佔據平江府(即蘇州)等地。張士誠求賢若渴,設立禮賢館,招徠四方文士,江浙一帶知識分子紛紛前來投靠。顧嗣立《元詩選·鄭元祐詩序》雲,“東南文士多往依之”,鄭元祐也進入張士誠幕府,“最為一時耆宿”。張士誠也曾禮請浙東碩儒宋濂、劉基等,他們認為張士誠反覆無常、難成氣候,不應其請。1360年,劉基宋濂成為朱元璋重要謀士。

浙東鄭逵、鄭得父子,原與宋濂、劉基交好,張士誠佔據平江府後,鄭逵父子前來投靠了鄭元祐。金湖縣鄭氏家譜說,張士誠慕才禮聘鄭逵,鄭逵未應聘。1366年,朱元璋開始全面進攻張士誠的外圍區域,蠶食其領地。鄭逵父子見勢不妙,舉家避居寶應湖西衡陽鎮。不久,人稱此地為鄭家村,今名鄭崗。

鄭得來到寶應湖西后,暫時過著世外桃源的日子,他寫信給宋濂,彙報自己悠閒生活,其《致宋學士》雲:“一畦禾稼一床書,晴撿芸編雨荷鋤。卻笑農人偏識字,悠然吾自愛吾廬。”

張士誠佔據江南後,輕徭薄賦,關注民生,民眾對他極為擁戴,軍民一心抗擊朱元璋部。1367年,朱元璋對平江府發起總攻,因江南民眾極力支持張士誠,朱部損兵折將,損失慘重,朱元璋發誓攻下後要屠城。

鄭得父子一直關心著蘇州親友乃至全城百姓的生死安危,聽說朱元璋要屠城的傳聞後,他立即寫信給宋濂、劉基,懇請他們設法勸阻這場屠殺。

宋濂接到鄭得來信後苦思冥想,心生一計:他問朱元璋是想做割據一方的王還是做一統天下的帝,朱思考後答,想稱帝,宋濂又說,如果只想做王,就可快意恩仇、不顧民心,想稱帝,就應收攬民心,不能屠城。因宋濂的善巧勸阻,蘇州百姓得以保全,這就是明初著名的“一信全城”故事。

此段史實載入了鄭得家族的家譜,後被《嘉靖寶應縣誌·鄭得傳》收錄:“(鄭)得與宋(濂)文憲、劉(基)文成善,明太祖欲屠蘇州,得致二公書,乃免。”其後歷代寶應縣誌均沿此說。清代寶應學者範士齡在《寶應耆舊傳》中也提及此事。


餘恨難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建立明朝,年號洪武。朱元璋發現,江南人對自己沒有什麼好感,仍念念不忘張士誠之恩,所以他決定報復江南人,大批量、長時間地將其遣送到蘇北、鳳陽等地,以開發江淮,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洪武趕散”。朱元璋對留居江南的民眾也毫不客氣,課以重稅,讓他們過不上好日子,其報復之心一目瞭然。

《明太祖實錄》雲,吳元年(1367年)10月,朱元璋軍隊攻克平江,即置蘇州衛指揮使司,“徙蘇州富民實濠州”。正德《姑蘇志》載:“蓋洪武以來,罪者謫戍,藝者作役,富者遷實京師,殆去十之四五。”清代灌南縣《新安鎮志》載:“大明洪武登極之初,慮大族相聚為逆,使各道武員,率遊騎擊散,謂‘洪武趕散’,子孫相沿,傳世為例。”此表明,當時這些被“趕散”者無一出自自願,而是強制性的,伴以武裝押送,並不準擅離。

民國《續修鹽城縣誌》雲:“元末,張士誠據有吳門,明主百計不能下,及士誠兵敗身虜,明主積怒,遂驅逐蘇民實淮揚兩郡。”

勝利者朱元璋能善待投降的元軍將士,對頭號死敵陳友諒部也寬容,唯獨對張士誠及江南人格外刻薄。朱元璋善待蒙古人,是為了招降敵人與穩定統治;善待陳友諒部,因為滅陳是以弱勝強的“幸勝”,有喜無恨;恨張,因為滅張是以強擊弱,張卻負隅頑抗而讓強者付出沉重的代價,令強者惱羞成怒。

2011年1月,《姑蘇晚報》刊發洪武趕散文章,援引上海交大曹樹基教授“洪武移民事件是長期困擾中國史學界的一樁懸案”。本章所述的史實,或許能為解開這一懸案提供答案!


“洪武趕散”與“一信全城”

“洪武趕散”與“一信全城”


參考文獻:

明·聞人銓.嘉靖寶應縣誌略[M].上海古籍書店.1962

清·劉寶楠.寶應縣誌圖經[M].光緒九年刻本

清·鄭乾清.白田鄭氏一家言[M].清刻本

寶應地方誌編委會.寶應歷代縣誌類編[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