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暗杀之王王亚樵有何隐秘往事?

罕默德


民国乱世,上海滩曾横空出现过这样一位神秘人物,江湖上称他是“斧头帮帮主”、“民国第一杀手”。

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魔鬼,更有人说世人怕魔鬼,魔鬼怕王亚樵。

他是一个属于“黑暗”的天才,最终却在即将迎接光明时,死在了民国另一黑暗天才戴笠手中。

17岁前,王亚樵是文弱书生,末代秀才。

天才不像,说的就是王亚樵这种人。

第一眼看到王亚樵的照片:小个头,脸色黑黄,双颊清癯,戴一副镀金边珐琅眼睛,文弱书生、小秀才气息十足。

事实上,王亚樵确实是清末的一名秀才。王亚樵1889年出生在安徽合肥北乡王小郢村,自幼聪颖,7岁读私塾,13岁拜师攻经史,司书法,1906年参加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秀才。

他父亲王荫堂为此兴奋异常,这是他们王家十几代中第一次有人考取功名。不过,王亚樵的求学之路也到此为止了,他在后来的举人考试中名落孙山。

王亚樵怏怏不乐地回到家乡后,在本村人开办的教馆中任教,招收学生20余人,这份营生在种田人那里是要抬头高看的,但王亚樵却不愿苟安乡间,蹉跎一生。

17岁出门寻找轰轰烈烈的人生。

安徽是李鸿章和不少淮军将领的家乡,17岁的王亚樵先是去了安徽尚武的磨店乡,师从当地一位著名武师,不久即学得一手好拳脚、好枪法。


王亚樵骨子里有嫉恶如仇、愤旧世展未来的东西,见清廷腐败无能,1908年他与许习庸等人组织兴办了“正气学社”,名义上是探讨文山公的生平事迹,实际上是想干反清大事。

1911年,武昌起义的爆发让王亚樵看到了希望,他在合肥郊区成立军政分府(真敢干),积极响应起义,不久受人迫害,被迫逃亡南京。

到南京后,王亚樵偶然被中国社会党传单吸引,毅然加入。因为口才好,善交际,并且有极强的组织能力,在短短几个月之内,他就在安徽发展出了几万名社会党员。

就在王亚樵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袁世凯抓获社会党创始人之一陈翼龙,并宣布社会党为乱党。

为逃避追捕,王亚樵再次逃亡,辗转之中,他来到了有冒险家乐园之称的十里洋场上海滩。

初来乍到,王亚樵一度生活的十分艰难,后来只能靠给别人帮佣的姑妈接济生活。

但就在人生的最低谷,通过当年办“正气学社”时结交的老同盟会柏烈武介绍,王亚樵有幸见到了孙中山,并从此开始追随孙中山的革命理想。

1915年,袁世凯称帝,失败暴毙后,中国实质上陷入了军阀割据。1917年,北洋政府实际掌控在皖系段祺瑞手中,孙中山呼吁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遭到段祺瑞拒绝。

孙中山无奈南下广州,发起护法运动。这时,王亚樵劝孙中山对段祺瑞实施暗杀,孙中山没有采纳他的极端主张。

但从这时候起,暗杀解决问题,实现主张这颗种子已经在王亚樵心中发芽了。

护法运动失败后,王亚樵跟随革命党人韩恢到江苏北部一带组织起义,失败后,再次遭到追捕。安徽督军张文生曾派出杀手到合肥刺杀王亚樵,王亚樵逃脱后,再次到了上海滩。

斧头帮帮主,上海滩第一杀手横空出世。

多年的暴力活动和躲避追捕,造就了王亚樵冷酷的性格,再次来到上海滩,虽然依旧没人、没钱、没势,但这一次他不再像上次那么青涩。

在上海滩崛起的第一步,王亚樵靠的是打老乡地盘的主意,他用江湖义气纠集了一帮安徽劳工兄弟,用暴力手段接管了“安徽旅沪同乡会”,并将之更名成了对安徽劳工更具号召力的“安徽旅沪劳工工会“。

不走精英路线,走江湖兄弟路线,之后王亚樵通过斗狠,迅速在上海滩站稳了脚跟。

简单粗暴地为安徽劳工兄弟出头,是王亚樵赢得江湖地位的杀手锏。为了帮安徽劳工要工资,他二话不说,当即前往铁匠铺打了一百把利斧,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上海滩斧头帮就此横空出世。

因这份不要命的狠劲,上海滩三大亨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都要让他三分。(对上海滩江湖感兴趣的,可以前往本人的热销专栏《杜月笙108堂江湖智慧课》一看究竟。)

成为上海滩不要命头一号狠角色后,王亚樵之后便掀起了暗杀黑幕。

第一票,王亚樵接的是浙江督军卢永祥那臭名卓著的儿子卢筱嘉的生意,暗杀淞沪上海警察厅厅长徐国良,结果在大世界游乐场对门的温泉浴室门口得手。

敢一枪干掉掌管手握七千名警察的上海滩硬茬,王亚樵在上海滩一杀成名。

这一票干成后,卢永祥信守诺言,委任王亚樵为浙江别纵队司令,把湖州地区划给他,让他招兵买马,准备备战。

后来的军统戴老板和后来的西北王胡宗南,在这个时期都是跟王亚樵混的,三人还拜过把子。

遗憾的是,王亚樵命中没有军中鸿运,1925年卢永祥兵败后,王亚樵部只好作鸟兽散。戴笠、胡宗南各自回乡后不久,便报考投身进了黄埔军校,而王亚樵的道路依旧曲折。

1926年,是激动人心的年份,国民革命军北伐已势如破竹,在这股革命洪流中,王亚樵返回故里,任安徽副宣慰使,召集旧部在洪泽湖兴兵,准备进攻合肥、安庆,以援助北伐军,但最终被安徽军阀陈调元包围,第二年才分路突围到南京。

为掌控安徽、上海,老蒋原内定王亚樵为津浦铁路护路司令,但因王亚樵对老蒋政策不满,1927年4月18日,在南京政府的“奠都典礼”上,公然发表反蒋厉词,与老蒋从此结仇,而他本人则彻底走向了暗杀之路。

不久,王亚樵决定暗杀新任安徽省主席、旧军阀陈调元,结果安徽建设厅厅长张秋白成了替死鬼。

随后,再从李鸿章孙子、轮船招商局董事长李国杰手里接过大生意,暗杀欲主导轮船招商局的赵铁桥。

这一票生意,王亚樵做的很带劲,因为赵铁桥曾出卖过王亚樵的兄弟,等于收李鸿章孙子的钱,报自家的仇,结果又是一枪毙命。

作为报酬,李国杰将原本在杜月笙手里的江安号轮船交给了王亚樵,于是乎,上海滩差点上演了斧头帮对决青帮。

但杜月笙不屑玩命,也不敢玩命,最终让了王亚樵一手,如此,他在上海滩的名头就更响了。

刺蒋刺宋,铁血锄奸。

这一时期是王亚樵暗杀生涯的巅峰,1931年6月,火腿藏枪上庐山刺蒋,枪都开了,差一点成功;1931年7月,上海火车站刺宋子文,因为机要秘书豪门贵公子唐腴胪穿一模一样的西装,当了替死鬼,宋子文侥幸逃过一劫;1932年淞沪会战后,开水瓶炸弹刺杀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基本取得连锅端的惊人效果;1935年趁着国民党召开四届六中全会,伪装成新闻记者刺蒋,若不是老蒋有过人的预感,中枪的恐怕就不是汪精卫了。


值得一说的是,王亚樵策划高规格、高难度刺杀,不仅手法诡异,逃脱的技术也是一流。

两大黑暗天才对决,王亚樵憾死在黎明前。

昔日的把兄弟,当下的戴老板从老蒋那里接到必须灭掉王亚樵的死命令后,两大黑暗天才曾在上海滩上演过多轮猫鼠游戏,戴老板均没占到上风,屡次让王亚樵从眼皮子底下溜掉了。

转战到香港,戴老板更狼狈,遭王亚樵算计,硬是十分羞辱地被香港情报处拘禁了3天。

两人的生死决战发生在广西梧州。

在香港角逐期间,戴老板手下的一个特务曾成功打进王亚樵外围,并探听到王亚樵妻弟在香港开了个“茂源绸布庄”,王亚樵经常化装到此地开会。

王亚樵因此遭到围捕,加之亲信兄弟余立奎因此落网,逃脱后的王亚樵意识到香港不能待了,走投无路时,与老蒋不对付的李济深邀请王亚樵来广西。

关于王亚樵在广西为何会落入戴老板布好的死亡陷阱?一种说法是戴老板搞定了余立奎的老婆余婉君,而王亚樵跟兄弟的女人有染,当余婉君来到广西后,王亚樵英雄难过美人关,最终惨死在这个女人的屋子里。

另一个说法则要干净的多。

余立奎被捕后,戴老板设计了一出戏,让特务混进监狱,故意造谣说余婉君与王亚樵有染。之后,又特意安排余婉君来探监,结果遭到余立奎误会痛骂。

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呢?

特务告诉余婉君,说出王亚樵下落,抓住他,让丈夫脱身,以证明自己清白。

余婉君起初仍不愿意,这时特务又来诓骗说,抓住王亚樵不是为了杀他,而是为了惜才重用。

余婉君在压力面前,信以为真,说出了王亚樵的下落,并同意去广西梧州引出王亚樵。

到广西见到王亚樵后,余婉君孤儿寡母式的哭诉赢得了王亚樵的同情和信任,王亚樵给她安排了住处。

1936年10月20日,李济深请王亚樵及其亲信吃饭,余婉君寻到李家对王亚樵说:“她带来的佣人李妈明天要回南京,有什么要交代的,可以让李妈带字条。”

吃完饭,王亚樵想到要给余立奎带字条,便独自去了余婉君暂住地。

刚一进门,埋伏在屋里的特务先朝王亚樵脸上撒一把石灰,然后一拥而上,将王亚樵残杀了,而且剥掉了脸皮。

余婉君这个近似祸水一样的女人同时被灭口。

两种说法,哪种接近真实呢?

第一种符合王亚樵人性的弱点;第二种有不少逻辑漏洞。

让历史唏嘘的是,此时的王亚樵正准备投奔陕北,寻找光明——


黑句本


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毛主席评王亚樵

1889年,王亚樵出生在安徽一个贫寒的普通农人家庭,但其兼职行医的父亲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在家人的支持下,王亚樵自幼便习读四书五经。对于阶级的压迫,王亚樵是深有体会的:身为佃农的父亲时常会遭到地主的刁难,最后甚至被迫搬家。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掀翻了封建统治长达近三百年的清王朝;此时的王亚樵正值青春年少,他联合一众血气方刚的同道青年隔空响应革命号召,在合肥举兵独立。与此同时,南京同盟会也委任孙品骖等人来安徽成立临时军政府;在此期间,孙王两方发生分歧和矛盾,王亚樵的诸多伙伴被孙品骖枪杀,但王亚樵因外出幸免并逃往南京......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王亚樵一直都致力于反对各路军阀统治的事业,北至段祺瑞、南有张文生;直到1921年,王亚樵被力荐为“安徽旅沪同乡会”会长,在这一时期,王亚樵吸引来了很多安徽同乡,该工会最多时曾拥有十万余成员。而“安徽旅沪同乡会”的成名还要从“替老乡讨薪”说起。

一名安徽籍工人被老板恶意拖欠工资还挨了打,得知原委后的王亚樵怒不可遏,随即命人锻造了一百把铁斧、挑选了一百名壮汉前去讨要被拖欠的薪水;欠薪老板见状跪地双手奉上工资。至此,“斧头帮”的威名不胫而走,即便是像杜月笙、黄金荣这些叱咤上海滩的人物也要对其礼让三分。

到了1929年,王亚樵又根据当时的形势成立了另一个组织:铁血锄奸团,该组织的性质我们从字面就可以明白。那么很多人就会问:王亚樵既然被称为“暗杀之王”,那他都有那些丰功伟绩呢?下面我们就简要的罗列一下:

1923年,王亚樵策划实施了对时任淞沪警察厅厅长徐国梁的暗杀行动,准备洗温泉的徐国梁死于乱枪之下;1928年,成功刺杀安徽军阀陈调元得力干将张秋白;1930年,枪杀时任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刺杀南京政府交通部次长唐有壬;协助暗杀淞沪战争日军总司令白川义则.....

除此以外,王亚樵还实施过一些足以震惊世界但遗憾未遂的刺杀计划,比如“庐山刺蒋”、上海北站刺杀宋子文、暗杀英国伯爵维克多-利顿等人。

另外,王亚樵对于张学良也采表达过强硬态度。9-18事变过后张学良前往上海疗养,选择住在杜月笙家中。得知张学良行踪的王亚樵将一颗去除引信的炸弹置于杜府门前,并让杜月笙传话张学良“他有三个选择:要么立即背上重整军马,与日本人抗争到底;要么不战,以死谢罪东北及全国;如果既不肯战也不愿死,须献出尽数家财资助抗日义勇军;如三者都不肯,王亚樵将代表人民对其实施制裁”

杜月笙知道王亚樵并非开玩笑,于是赶紧劝告张学良早日离沪,深怕遭遇不测的张学良听取了杜月笙的话,随即离开了上海。(上述事例仅为王亚樵传奇生涯中的冰山一角)

我是军武最前哨!


军武最前哨


王亚樵是民国叱咤风云的暗杀之王,有民国第一杀手之称。他曾策划刺杀了淞沪警察厅长徐国梁,安徽建设厅长张秋白和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从此声名鹊起。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亚樵策划了上海虹口公园爆炸案,炸死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重伤日本外相重光葵,为他的人生打上了抗日志士的烙印。

1889年(光绪十五年),王亚樵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是李鸿章的小同乡。其父王荫堂以务农为本,兼职行医,年年辛勤劳作却入不敷出,屡次被地主劣绅驱逐,最后在镇上开了一家小染坊,赖以糊口。王亚樵眼见官吏与豪强合起伙来欺压良善百姓,恨之入骨,从此立志推翻腐败的清政府。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王亚樵与同乡李元甫、王传柱在合肥成立军政府,宣布安徽独立,与此同时,孙品骖,季光恩、袁斗枢也成立了军政府,两派意见不合,互相争斗,随后孙品骖枪杀李元甫、王传柱等人,王亚樵当时下乡逃过一劫,被迫流落外省。王亚樵生性耿直,嫉恶如仇,他曾上书孙中山,建议轰炸北京政府,杀死段祺瑞,建立民主政府。孙中山批驳:“解决革命,应以武装力量彻底推翻其组织,而不在于杀死某一个人。”

1921年,王亚樵在上海接管安徽旅沪同乡会,号召同乡入会,一时间劳工会员达十万余人,王亚樵趁机组建斧头帮,替工人伸张正义,维护工人利益。斧头帮帮主王亚樵从此声名鹊起,连流氓大亨黄金荣,杜月笙都对他惧让三分。1930年,李国杰收买王亚樵暗杀了上海招商局总办赵铁桥,承诺事后将江安号轮船做为报酬。江安号轮船经理张延龄是张啸林的侄子,也是杜月笙门徒,自恃后台强硬,拒不交船。王亚樵派人将张啸林住宅的后墙炸开,又派数百人手持利斧,到江安号上逼迫交船。杜月笙见此情状请黄金荣出面,向王亚樵道歉赔罪,并让张延龄立即交船。

1932年4月29日,日本在上海虹口公园召开大会,庆祝中日松沪战争的胜利。王亚樵痛恨无耻的日本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庆祝他们的胜利,联合朝鲜革命党人金九策划爆炸案,派尹奉吉潜入会场,将装有定时炸弹的热水瓶放在主席台下,随后引爆炸弹,日本陆军大将白川义则被当场炸死,外相重光葵被炸断右腿,主席台上一片狼藉,事后统计,在这场爆炸案中一共死伤了13名日本要员。1931年6月14日,王亚樵策划在庐山刺杀蒋介石,被巡逻警卫发现刺客行踪,导致刺杀未遂,史称庐山刺蒋。7月23日,王亚樵派人在上海北站刺杀财政部长宋子文,因刺客误将秘书唐腴胪作为目标,让宋子文逃过一劫,史称北站刺宋。1932年11月10日,王亚樵派人准备在华懋饭店刺杀国际调查团李顿爵士,被巡捕房提前擒获,供出了刺蒋,刺宋案始末。

蒋介石闻讯大为光火,不仅悬赏百万大洋缉拿王亚樵,而且严命军统头目戴笠“限期擒王亚樵归案”,强调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戴笠也是民国暗杀高手,接到命令后派遣大批特务追踪王亚樵的行迹,费了不少时间却毫无收获。1936年,戴笠了解到王亚樵极重义气,对下属关怀备至的弱点,将其属下余立奎从香港抓捕入狱,严刑拷打,逼他就范。不料余立奎誓不叛变,戴笠顺藤摸瓜,以重金利诱余妻余婉君,让她向王亚樵求助。1936年10月,余婉君来到广西梧州,与王亚樵取得联系。10月20日,王亚樵被余婉君请到家中商谈事情,一进门就被事先埋伏的军统特务在脸上撒了一把石灰,双眼被迷,随后十几名特务一齐开火,寡不敌众的王亚樵身中5枪3刀,当场身亡。王亚樵死后,以陈质平为首的特务用刀将他的脸皮剥去,又将余婉君杀死灭口。

据军统出具的《关于暗刺王亚樵经过的报告》所载,王亚樵在死前已经准备前往延安,并且获得了毛主席的批准。只可惜尚未成行便已丧命于军统特务的枪口之下。毛主席评价他“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