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香港在国际上是什么地位?

东东先森儿


近期,香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主要讨论经济,从经济角度来看,香港在越来越与大陆紧密相连的同时,在国际上地位上也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目前,香港在国际上也保持了独立的关税制度,成为独立关税地区,也正因为此,香港也成了大陆人的购物天堂。此外,香港还可以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加WTO等国际组织,同时保持香港财政独立。但在这个国际地位的背后,香港的经济发展也历经坎坷。

崛起

二战以后,虽然日本短暂占领了香港,但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又重新“回来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与英国开始就香港问题进行谈判。到了1997年,香港正式回归。然而也就是在1997年,也成了香港经济的一个节点。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在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占领下,香港基本是国际自由主义贸易的堡垒,当然也成了承接西方劳动密集型低端制造业的港湾,香港的经济也因此得到了飞速发展,实现了年均12.4%的GDP增长,成了亚洲四小龙之一。

如果要说这是香港第一次红利的话,那么第二次便是大陆的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在1985年后,大陆产生的大量国际结算业务和金融业务从香港延伸,使得香港顺利地从低端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到了1990年顶峰时期,香港经济总量达到769亿美元,占大陆经济总量比重达20%(当时整个大陆才3878亿美元),即使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的时候,香港的GDP占大陆比重依然有18.6%。然而所有的一切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慢慢发生改变。

衰落

其实早在一战和二战之间,中国上海便是远东最大的城市,地位甚至超过东京。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国家战略依然把上海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而一旦加入WTO,上海的潜力似乎开始疯狂地爆发,香港的两大支柱产业,金融和港口,都遭到了大陆的激烈竞争。金融方面,21世纪以来,上海的金融一直在对外开放,而随着深港通、沪港通和沪伦通的建立,上海的金融业务开始逐渐替代了香港的不少业务,而香港则仅仅依赖一些上海金融还未“完全开放的红利”,但随着近几年国内的金融和产业开放政策逐步加码,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这部分红利也将越来越少。

港口方面,自改革开放后,深圳、汕头等特区都出现了不少通商口岸,长三角也出现了很多极具竞争力的贸易口岸,比如洋山港、舟山港、宁波港等。当然除了受大陆竞争的影响外,香港自身也存在一些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其中就包括饱受争议的房地产。我们都知道,其实香港的贫富差距并不小,很多香港普通人的居住环境非常糟糕,而这背后则是因为香港本身土地开发面积就少,再加上财阀集中和环保压力,极其有限的土地供应造就了天价房价,香港普通百姓只能一辈子给房地产商打工了,而香港清一色的地产四大家族—李嘉诚,郭德胜,李兆基,郑裕彤,也基本是趁着这波红利和机遇,利用资金优势发家致富。但是在今年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说了,凡是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经济繁荣的国家,最终都要付出沉重代价。而香港虽不是国家,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特别行政区,也逃不掉这个规律。弗里德曼说过,香港完美再现了自由竞争过度到利益集团垄断这个过程,如果香港不主动转型,只能是走进寡头垄断的死胡同。

当然这一切经济逻辑也在数据上得到了完美的表现。2008年,香港经济总量达2193亿美元,大陆是4.3万亿美元,占比5%;2013年,香港GDP达到2737亿美元,大陆9.2万亿美元,占比3%;2018年,香港达到2.3万亿人民币,大陆82.7万亿人民币,占比仅2.78%。

未来

但话又说回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香港在许多方面已经被大陆赶超,但香港依然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未来,香港也会在 “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在中国和国际之间发挥更重要互联互通作用。


各位,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的金融知识(股市、楼市、债市、汇市),可以关注小白老师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查看更多的原创文章和原创问答。


小白读财经


香港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是国际和亚太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和最具竞争力的城市之一,经济自由度指数位居世界首位,香港是亚洲“四小龙”之一。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目前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有伦敦、纽约、香港。在金融方面,无论在系统安全、产品多样化方面,还是在流动性和盈利水平方面,均处在世界前列。其对外投资规模亚洲第三、拥有亚洲第二和全球第四大外汇交易市场,亚洲第四和全球第八大股票市场。根据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香港力压新加坡、东京、首尔,连续三年成为亚洲第一、全球排名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

香港是全球的贸易中心。由于香港是零关税自由贸易港,大量国家在这里进行货物交易,成为全球的货物集散地,2016年总的贸易合服务达到了 1000 亿美元之巨。贸易和物流贡献了香港 GDP 的 23%。雇佣了 70 万人的工作机会。由于贸易的高度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起被国际上誉为购物天堂。

新加坡、香港、伦敦位列全球三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香港作为水运和航空枢纽,拥有优良的深水港,是全世界第二大吞吐量的货柜港口,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2018年国际航运中心综合实力排名中,香港位列前两名。未来,在 “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香港作为全球贸易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对国家和地区间互联互通起到重要作用。


房车客


香港作为我国“一国两制”的典范始终保持着资本主义市场与独立的金融体系。2018年由《GN全球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发布的榜单最具有说服力,该榜单对城市经济实力,资源潜力,文化蕴力,科技动力,创新能力,开放张力,管理效力和民生保障,可以说对各个城市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考察。其中香港以91.96的分数位列第七,另一座入列前十的城市则是与香港隔海相望的深圳,排名第十。香港国际竞争力位于国内第一,全球第七,实力不可小觑。


香港同样是与伦敦纽约齐名的国际金融中心,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香港,拥有先进的结算和支付系统,是大型的、全球化的、服务齐全的中心;能支持庞大的国内经济,拥有纵向的、流动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上,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是多元的,法律与监管体系能充分保护重要的代理人关系的公正性和监管功能的国际金融中心。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其影响力已经稳居世界第三。

香港文化影响力也是首屈一指。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霍元甲》,《上海滩》,这些曾经风靡整个亚洲的电视剧充分展现了香港强大的文化渗透力。赌片的盛行又捧起了几代天王,周润发,梁家辉,成龙等影视巨星纷纷崛起,成为亚洲巨星。香港华语音乐同样占有重要地位,涌现了邓紫棋,周慧敏,张学友,王杰等一大批红遍大江南北的歌手。可谓是家喻户晓。



香港也是世界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珠江三角洲的出海口,华南沿海地区的中心点,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综上,香港在国际上有着巨大影响力,虽然有被上海等城市赶超的可能,但是仍然不可小觑,毕竟香港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是靠600万人创造出来的,可谓是非常强大了。


南巷清秋


我要说,香港在国际上的地位很高。「纽伦港」指的是世界三大中心,纽约,伦敦,香港,不是乱说的。如果说世界五大城市,是纽约,伦敦,香港,巴黎,东京。咱们国家的北上广还没有入围呢。一个美国大公司的高管,如果长期派驻派去香港,很显然要比派去北京上海开心得多。这个就是硬实力。

具体为什么好其实我也只能感性说一些。

首先是法制,香港的法制应该全世界出名,因为法制带来的信用。这就是很多国内公司要在香港注册一个公司做生意招牌的原因,海外贸易,因为你是香港公司,更容易信任。其次,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非常有魅力,要看最传统的东西,香港有,最现代化的东西,香港也有。还有,治安好啊方便啊这些不说了。总之,香港回归中国,应该打好这张牌,让中国的香港更加好上加好。这个,我对香港的前途很有信心。


卡哥Carlos


城市的”国际化“代表着世界文明对该城市的影响,以及该城市对国际社会施加影响力的双向过程。综合下面四份排名来看,香港在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的国际化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文化科创国际化水平上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换句话说,香港在经济、金融、城市管理领域保持国际化的同时,强势的本土文化导致社会领域趋于保守和封闭,在科研、创新领域也和领先的国际化大都市有大幅度的脱节。



上几个智库的数据,想必比“我听说...”、“我们村有一个人去了香港...”等更为综合。列一个简单的目录,方便跳读

  1. GaWC(侧重经济、金融领域的国际化和全球影响力)
  2. 森纪念财团城市战略研究所(涵盖多方面非金融领域的国际化指标)
  3. 《经济学人》杂志(综合各方面全球竞争力)

1。GaWC (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Research Network):


GaWC是一个基于英国研究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智库。每隔两年将全球城市分为alpha++, alpha+, alpha, beta等,涵盖面非常广。

GaWC的参考指标集中在国际联系和全球影响力,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该市一感冒,全球打喷嚏”。然而GaWC的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领域,所以传统的三大金融中心纽伦港,以及后起之秀新加坡、迪拜等位列进alpha++和alpha++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GaWC的列表中英国、英语国家和前英国殖民地排名均较为靠前,不知道是否由偏见因素在其中。

对于香港而言,金融领域无可厚非是亚太区最国际化的城市(在2016年以前GaWC中的排名里香港是超过新加坡的),这个和香港本身在亚太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由的经济制度相关。但是随着新加坡在外汇和大宗商品两个领域上弯道超车,不知道金融这块招牌香港能守多久。


2.森纪念财团(MMF)城市战略研究所:

森纪念财团是位于日本的智库(东京居第三可以理解,哈哈)。不同于GaWC,森家的排名中非经济类的指标较多。这份排名非常明显的表示了:

  1. 香港在经济、自然环境、国际通达性上的差异和纽约、伦敦不大
  2. 香港在科研、文化上由明显的短板(深蓝色和粉红色)

这个数据和很多知乎er的直觉较为接近。

经济和自然环境不用说,国际通达性的话可以从香港机场年客国际客流量全球第3、国际货运量全球第1看出。

科研的话,从香港高校今年在各类亚洲大学排名中被逐步超越也可以直观感受到香港的科研水平逐年下滑。

而文化上,很多去过香港的人也能感受到其本土文化非常强势,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并不高。

3《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是一个专业性较高的杂志。这份排名从经济、资本(含智力资本)、金融体制、社会环境全球影响力来判断。前五名和GaWC基本一致。

考虑到《经济学人》中间偏右的自由派立场,香港在经济这个指标上超过伦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新加坡能够与之齐头并进说明这个偏见因素应该并不大)。

当然,这个问题是问“国际化”,我们重点看最后一个指标“Social, environment and global appeal”。在这个指标上,香港和伦敦差距则非常明显,基本上落后于伦敦、巴黎、新加坡,和纽约、悉尼接近。


OFFbb


在全球城市格局中,有一个“纽伦港”的说法。纽伦港实际是纽约、伦敦和香港的合成。三座城市是世界上排名前三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全球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美国《时代》周刊编辑艾略特的文章《三城记》中,纽约、伦敦、香港三座城市成为了全球化的代名词,他们构筑的金融网络,主导的世界经济是全球化的典范。



香港除了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还是重要的国际贸易、航运中心,在全球享有极高的声誉,有“东方之珠”、“购物天堂”的美誉。在2018年,被GaWc评为世界一线城市第3位,超过了老牌城市巴黎、东京。

在我国的所有城市中,国际知名度和地位最高的莫过于香港。内地的北京、上海、深圳都属于后起之秀,虽然有些领域的实力已经超过了香港,但是综合实力仍在香港之下。就拿上海来说,它的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规模都已经超过了香港,甚至在航运和金融这两个领域也有超过香港之势。但是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上海仍然不及香港。

同时香港还是国际知名教育重镇。那里汇集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世界知名院校。香港高校在亚洲大学十强中拥有三四席。

香港的流行文化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拥有极大的影响力。香港的音乐、电影在华人世界中首屈一指,这里诞生了黄家驹、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知名音乐人,以及周润发、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张曼玉、刘德华、梁朝伟、周星驰等知名演员。



总之,是金融、航运、贸易、文化、教育方方面面的繁荣与进步促使香港成为在全球和纽约、伦敦齐名的国际城市。


财经知识局


香港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框架内继续维持并加强香港在世界经济中业已形成的地位,不仅有利于稳定回归后的香港政治经济局势,也有利于正在迅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过去30年的飞速发展,香港地区已发展成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重要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特别是香港的金融市场,无论在系统安全、产品多样化方面,还是在流动性和盈利水平方面,均处在世界前列。银行业稳步发展,国际全融中心地位日趋巩固以对外金融交易量计算,香港是世界上第五大银行业中心。


恬恬恬215


香港法制齐全,重契约精神,这里不怕强势不怕撒泼发烂渣就是讲法制。

昨天公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其中特别提及香港的法律仲裁争议解决中心。这也是香港在国际上著名的是个讲法制廉洁的政府。

香港是个天然深水港,一年四季不用浚疏,我国沿海有很多港口,但这在全国香港是唯一的。它又是世界著名的无关税的自由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如你需要你可即刻提带几亿元现金自由自在地离开香港奔赴世界各地,海关不需你通报也不会阻拦你,这就是进出自由的金融中心。


MAN730


世界金融中心


LEVEL5超电磁炮


纽伦港,纽约、伦敦都知道,香港跟他们一波的。世界金融中心,贸易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