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接到汉能集团招聘总部招聘主管的offer了,但面试全程视频,大部分人都建议不要去,不知道该不该去?

孟伟康


题主好,大部分人建议不要去,对于求职这件事,其实更重要的是本人的看法。即使就职不成功,也不代表这家企业就一无是处,保有自己的评价准则,独立思考才是关键所在。

三点建议可供参考:

首先,建议层面,大多数人建议不一定准确,建议题主实际多方考察后再做下一步决定;

其次,求职层面,客观看待新闻媒体的报道,行业及管理,是求职考量的重要标准,负面信息可作为警示,毕竟创业起伏很正常,更有九死一生之说;

最后,个人层面,即使参与了视频面试,如果企业确实不靠谱,也可以选择不入职,同时也积累了面试与应聘经验。

一、内心选择:用价值序列观察自我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找工作其实不比如何在一份工作中取得良好表现更为容易。

题主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意义,但更多时候是个人面对选择时的一个缩影。

而规模越大的企业,因为受到的关注程度越高,自然消息暴露程度也会更多,对于求职者来说,这是一把双刃剑,稳定自我是第一步。

分为两个方面:

1、选择:内聚性自我

内聚性自我是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提出的概念,也有人翻译为“核心自我”。所谓内聚性,意思就是你的自我有一种向心力,简而言之,不仅能够形成客观自我评价,并且保证这份信念不容易受外界的各种因素影响。保持完整性。

举例子来说,如果我今天要去华为工作,但是犹豫是否应该去面试,这时周围传来了各种声音,有的人说华为工作太累,有的人觉得工资给够就行。

这时内心不够稳定的人就容易纠结不已,而不是选择自己去寻求答案。

决定性因素在于,愿意选择一时的安逸,还是愿意到华为去锻炼自己,狠狠成长。这也可以称之为“价值序列”。

2、行动:提前准备比马后炮更有价值

在面试之前,其实题主就可以针对面试的企业及岗位进行调研,而不是接到offer后才开始犹豫,这样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也会磨损掉自己对于面试的信心与耐心。

但此时也并不晚,如果还有犹豫,尽早做好调研,对于朋友的关心礼貌回应,表达谢意即可,也不会有损彼此关系。

求职时选择询问身边朋友意见没有问题,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真正了解后再做评价。有一套完整的处理问题思维很重要。

那么入职之前,该如何做好求职评估?

二、企业及整体大环境评估:就职前悉知

对于题主来说,既然接到了入职通知,自己内心做好初步评估之后,下一步就是针对企业进行最后的一次调查。好的企业诸如像国内比较知名的华为淘宝都是很棒的平台,许多人之所以在离开大公司之后,还能够如鱼得水,不仅是因为个人努力能力突出,平台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1、优胜劣汰:经济大环境催化企业做稳做精

就拿2019年来说,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发文生意不好做,企业生存难,这其实与整体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但就2019年12月10日搜狐发布的新闻来看,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仍然存在巨大的潜力,目前需要以稳和精为重点,这在大环境的体现就是:凡不能做精的企业,难以保持稳健的成长步伐,淘汰的可能则会更大。

汉能虽然挺过了诸多危机,例如新闻报道所说的:金安桥水电站的审批难题,抵御住了薄膜光伏产业的凛冽寒冬,挺过了股票被做空被停牌被银行停贷的难关,最终因为员工讨薪,内部管理粗放再一次陷入生死危机。(来自2019年12月财经月刊)

总之,企业管理的水平最终体现为企业市场竞争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则关系到工作满意度,个人生涯规划等方面,题主务必仔细思考后再做决定。

2、薄膜光伏:新能源替代发电行业

汉能集团所属薄膜光伏行业。也许对很多人比较陌生,薄膜的原理为将一层薄膜制备成太阳能电池,其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

一句话总结就是:可弥补现今国际市场硅类材料产品的产量不足,是一种新能源。

在现今各国倡导环境发展的形势下,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最后,管理问题事关企业生死,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也并非一两个月就能彻底根除,这是我对题主入职保留意见的主要原因。当然,最重要的是,题主可以根据各方信息,做出当下最符合自己内心的判断,不管就职哪家公司,都需要积极认真的做好准备。

欢迎关注@焱公子,十年500强,专注写职场,每天与你分享职场干货与成长心得。

焱公子


面试过,大客户总裁!其实这种总裁有好几十个,刚开始一听,我勒个去,高大上啊,等到面试的时候,一帮不知道都是什么头衔的人坐在那跟你说今天不是面试,是“私享会”,以汉能的现状为题,畅所欲言。这就中了套路喽,各种奇葩,各种无语。所谓的这个总裁、那个CEO的,其实就是销售经理,带着几个人搭一个草台班子。据当天面试的一个所谓的什么总的说,汉能没有一分钱贷款(傲娇脸),就是这么牛逼!

试问,总裁ceo一堆一堆的,这么给头衔,不就是最简单的沽名钓誉嘛,这企业能好得了?


蜗牛君要加油


其实,我觉得大多数人可能劝你不要去,但是根据我的社会经验和职业经验,我觉得你应该去。不要看网上所流传的那些说:汉能集团已经好几个月发不出工资了或者说一些有关于企业负面方向的新闻。对于为求职者而言,我们在找工作时不应该看重的是职业的薪酬福利待遇,我们应该看到的是企业提供给我们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前景,说白了。也就是说,正是因为汉能集团现在陷入了发不出工资的状态,我们作为求职者,如果接到该企业的面试通知我们应该去,这是一个机会。

很多人可能会反驳我的观点,觉得说企业都已经发不出工资了,我们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为了给自己的父母和孩子提供更好的社会消费。那么,发不出工资,我还去干什么呢?

我觉得这种思维是一种错误的思维,为什么说是一种错误的思维呢?

因为根据我的职业经验,我觉得因为求职者在求职时,我们应该看的是企业能够给我们提供多大的锻炼机会,也就是说,我们以后的晋升空间能否会更大程度的提升。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马云的阿里巴巴,现在是全中国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巨头公司。

那么,时间倒退15年或者说20年前,马云团队初次形成时,那18个人没学历、没钱、没启动资金,但是他们正是挺了过来。

尤其是支付宝的董事长彭蕾女士,我们大家都知道彭蕾的女士的学历,并不是多么的高,在跟马云创业的时候,也没有多大的傲人的资本。

但是,他跟着马云坚持了下来,那么坚持下来的结果是什么呢?

根据有关官方的数据显示,彭蕾现在的身价已经达到了好几百亿。

故而,从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彭蕾女士的个人经历来看,我觉得我们在评价一家公司的时候应该看的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是怎么样的。

而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够走多远,企业能够发展的多大。

故而,我们再来看彭蕾女士的选择,正是,因为她当初选择了一勇二白的阿里巴巴集团,故而才成就了她的百亿身价。

故而,虽然说,现在的汉能还陷入了发不出工资的窘境,那么我觉得汉能集团还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因为它毕竟是中国曾经的企业龙头市值高达200,000,000,000元左右。

那么,虽然说,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和能源的发展,企业可能在战略上或者说在企业材料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所退化。

但是,我觉得它还是一家比较于其他公司来说,求职者更愿意进入的一家公司。

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时候我们想一想:你与企业能够共存亡,能与企业共度“余生”而贡献自己的价值。那么,当企业壮大的那一天或者说当企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的时候,那么曾经做过贡献的你是否会是不是会当上更高级别的部门领导呢?

故而,当你接受到汉能集团的面试通知时,我觉得你应该去试一试。

我们在找工作了的同时,我们要更看重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正如一个人一样,他长得再漂亮,有什么用呢?颜值多高有什么用呢?如果他没有思想没有自己的认知,只能说是一句行尸走肉罢了。

故而,在我看来,企业也是一样,众多求职者在选择企业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而不是企业给你给了多少钱,给了多少薪酬福利。

如果企业的价值观正,就像阿里巴巴集团一样,有自己明确的企业价值观,那么15年前,它一穷二白,但是15年之后,它全中国市值第二。

那么15年前,你看它没有发展前途,给自己开不出更高薪酬福利水平,你跳槽到其他公司追求了更高的福利薪酬待遇,那我15年之后,你的薪酬福利水平更高了,但是同比现在阿里巴巴的员工与你同级别的领导,或者说同级别的拥有同样工作经历和工作能力的员工,你的工资不知少于他的十几倍都不止吧?

故而,我对众多求职者的建议是:一个人的思想很重要,企业的文化很重要;一个人的认知很重要,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更重要。

我们在选企业时,而要看企业提供的这个平台,我们能把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多远,或者说自己的个人能力发挥多大,而不是说,企业给你多少的薪酬福利待遇。

说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看企业的文化,要看企业的价值观,要看企业发展的前景或者说发展的产业有没有未来市场的红利,而不是只一味地看中薪酬福利待遇。

故而,在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有主见的人在选择工作时,他“三思而后行”的目的正是在对比各家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发展的前景,而不是一味地只追求薪酬的多与少。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在下国华


1 汉能非法向员工集资,20万起,拿不起就走人;

2 汉能已从5月开始不发工资,社保8月开始断缴,公积金7月开始断缴,员工报销款不付,期间没有任何说明,员工正常维权,被hr出卖开除;

3 汉能下属子公司大多数都是空壳公司,仲裁后申请强制执行都无资产可执行;

4 大批量招人,包括管培生,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很多管培生入职后因汉能无故裁员浪费应届生身份没任何说法及赔偿;

5 社保、公积金中心领导都和我们说汉能根本没钱,我们仲裁、报案都没什么用,这种情况下汉能HR还在昧着良心帮骗子招人,我也是服气,说了这么多,你还是要去吗?


霍森布鲁斯老爷84321101


身边有几个朋友是汉能的,都是什么全球经理、大客户总监之类的,亲身感受:1、春节前确实有几个月发不出来工资。2、确实压供应商的货款,正常合同要120天付款。3、头衔确实有点虚高,虚高的离谱....


被激怒的猫


这家企业我最有发言权了,很奇葩的企业,面试官问我条件这么好,你咋想的到我们这烂歪歪的企业来?入职体检不去医院去他们安全部,拿个尺子在你身上戳来戳去,简直无语


墨斯利2019


我刚离职,如果你不差钱,你可以去哪里呆着,社保公积金不怕断也可以去,相当刷新你的底线认知[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没事别瞎叫


作为同行,目前我们公司(国内光伏龙头上市公司)就有很多汉能过来的,汉能做薄膜发电产品,目前市场接受度太低,非主流,另外造价方面也不具备竞争力,但是汉能要感谢他们自己有一个水电站,让其有充足的现金流可以生存下去。


匡吉月


首先 汉能已经不行了 所谓的光伏只是骗骗国家补贴 企业本身没有能够长久营利的模式。

其次 拖欠员工工资迟迟不发 企业是真没钱了 还要求员工自己出钱认购公司股票 摊下来 要出20W

最后说说这个职位吧 招聘 汉能最缺的就是招聘 这个职,常年都在招人 招聘部门是一个庞大的部门 而且给的头衔都很高 其实干的活就是招人 因为汉能在业内名声非常不好 没有诚信 对企业稍有了解的都不跟汉能合作 汉能的人非常难招 走的太多 即使你入职了 也会面临强制认股 招不上来人 发不出工资 最后被迫离职


暗恋Plato


认识汉能一个大佬,被要求向公司集资300多万,相当于没工资还要搭钱。其实汉能里面很多人并不了解光伏这个行业,大多是觉得这个行业比较有前景,至于究竟怎样完全不知道。汉能老板本身是玩资本的,在产品和业务上也没有太多明显作为,股票也停牌多年,雪上加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