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误我中华600年?朱元璋到底是不是导致我国近代落后的罪魁祸首?

静夜史


我想说怎么不说慈禧误中华百年呢?因为慈禧当政的清朝,我们才一直在挨打。怎么不说咸丰误中华百年呢?因为是咸丰让慈禧有机会掌权的。怎么不说是道光误中华百年呢?因为鸦片战争是他打输的。



怎么不说是乾隆误中华百年呢?因为中国是从他开始落后于其他各国的。怎么不说宋太宗误中华百年呢?因为中国的尚武精神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丢的。怎么不说宋理宗误中华百年呢?因为是他生生将华夏的土地拱手让于异族的。



说真的,不知为何现在很多人都对朱元璋采用一种极尽贬低的评价,似乎在他们的眼里朱元璋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皇帝,就是一个罪大恶极的皇帝。但是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可以说就单凭朱元璋率领麾下文武众将将蒙古人赶出中原,拯救汉民族于危难之际,废除了元朝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对汉民族的压迫政策,恢复中华文明,带领华夏复兴的这件丰功伟业,他就注定不会是一个“误我中华600年”的人,更不是什么导致中国近代落后的罪魁祸首。



若不是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恐怕我们现在还处元朝的奴隶制统治下,这样中国将会落后的更多。若不是“洪武大移民”,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迹罕见的现象也不知要持续到何年。若不是朱元璋的礼俗改革,恐怕汉民族的文化早就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的“礼仪之邦”的名声恐怕也早就没了。



是的,朱元璋从一个乞丐坐上九五之尊,他的出身就注定他的施政会有其局限与缺点。比如朱元璋实施的“海禁政策”,在我们现在看来就是一个阻止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实在是“弊大于利”。

但是如果你放在1368年那个时代,说实在的海禁对于中国真的没啥大影响,毕竟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处在世界的巅峰,说的不要脸点,需要跟外面交流什么?需要跟外面学什么?那时候的欧洲、美洲有哪个国家有资格让明朝学习?答案是没有。所以说真的,洪武时期的海禁根本就对明朝没啥影响。



再者明朝的海禁到了隆庆的时候就已经放开了,这个时候明朝早已允许私人的远洋贸易了,所以说实在的朱元璋时期海禁的影响根本就影响不到后面中华百年。且更为重要的是,海禁并不是朱元璋首创的,早在宋朝太宗赵光义就有了。



《宋史·卷一百八十六》载“太平兴国初,私与蕃国人贸易者,计直满百钱以上论罪,十五贯以上黥面流海岛,过此送阙下。淳化五年申其禁,至四贯以上徒一年,稍加至二十贯以上,黥面配本州为役兵。”,所以海禁一事再怪也怪不到朱元璋的身上。



又有人说是朱元璋让中国人开始变的奴性。这里我只能说难道你不知道明朝的御史是历朝历代最不怕死的吗?明朝的史书关于御史上书死谏的记载还少吗?如果朱元璋真的让他们变得如奴才那般,他们不应该是乖乖听话吗?又怎么会不顾生死的去反对皇帝干嘛呢?嘉靖的大礼议事件,140余位大臣联名反对嘉靖皇帝立自己的亲生父亲为帝,被打死16人,可是他们依然反对,你说他们有奴性吗?



又有人说朱元璋的八股文取士让中国的读书人变得呆板,变得毫无主见。先说八股文,八股文取士在我们看来的确很有问题,它的确让读书人的思想发生了改变。

但是我们认清一个事实,科举在本质上不是为天下服务的,而是为皇室服务的,也就是皇帝认为取什么样的人才好就取什么样的人才,而在明朝朱元璋想要的显然就是忠于朱家的读书人,一个不知道反抗朱家的读书人。



说实在朱元璋这么想没有错。因为历朝历代的科举就都是如此,各朝的科举最根本的目的是录取忠于皇室的人才,而非单纯的人才。而历朝的科举说实话在本质上与朱元璋实施的八股文取士,没有多大的区别。

比如宋朝的科举考的也是《诗经》、《书经》、《周礼》、《礼记》这些讲“忠君爱国”的书,所以根本没啥区别。只不过是到了明朝,朱元璋将它完善并制度化罢了。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想说的就是朱元璋绝非是“误我中华600年”的主。虽然朱元璋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比如过于残暴,也过于嗜杀,但是他终究还是位明君。

就这么一位爱民如子的皇帝,就这么一位破天荒的给了平民捉拿官吏的皇帝,就这么一位誓要杀尽天下贪官的皇帝,就这么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就这么一位每日早饭“只用蔬菜,外加一道豆腐”的皇帝,我想再怎样他也不该是众人口中那位误中华百年的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