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2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清代康熙朝(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康熙青花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中期是康熙二十年至康熙四十年;晚期是康熙四十年至康熙朝终,其中康熙中期青花瓷器最为突出。

青花釉里红团花纹摇铃尊】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代,由于青花与釉里红二者呈色温度交集很小,而且釉里红的呈色剂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自创烧之初,青花釉里红器物就极难烧造成功,成品率极低,在明代中晚期甚至几近绝迹。到了康熙朝,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才又一次出现。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开始督理景德镇窑务,在他的主持之下,伴随着“郎窑红”、“豇豆红”等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成功,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技术终于日臻成熟。伴随着“郎窑红”、“豇豆红”等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成功,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技术终于日臻成熟。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本瓶即是这一时期诞生的珍贵郎窑作品。摇铃尊为康熙朝特有之瓷器造型,见有青花、青花釉里红和釉下三彩等三个品种,其中又以青花釉里红器最具代表性。本品造型端正,胎釉俱佳,釉里红发色深艳,青花弦纹于红色之中若隐若现,堪称同类器之代表作。本品小口长颈,丰肩敛腹,其细而长的颈部拉长整个造型,挺拔端庄之感跃然而出,却并不通直,上下略微的外撇使纤细中又添一份婉约。颈肩相接处隐起弦纹一道,因整体形似铃铛,故而得名。瓶胎质白晰无瑕,釉汁温润如玉,腹部以釉里红绘漩涡状团花四组,胫部绘三角蝉纹,其间暗含青花弦纹三道,整器纹饰取材于上古青铜器,布局疏朗,给人一种空灵瑰丽之感。瓶底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字体端正隽秀。本品造型端正,胎釉俱佳,釉里红发色深艳,青花弦纹于红色之中若隐若现,堪称同类器之代表作。

【青花三龙赶珠纹盖罐】罐口微撇,短颈,丰肩,圆腹下敛,圈足。通体青花绘纹饰。盔式盖,宝珠钮,盖面微隆,饰杂宝火焰纹。腹部通景绘三条蛟龙张牙舞爪,毛发飞扬追赶火珠。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此罐造型小巧饱满,釉面盈润,发色亮丽,构图简洁,绘三龙者不为多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纹饰大致相同但尺寸稍大的康熙青花双云龙纹罐。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斗彩“张骞乘槎”图小碗】斗彩“张骞乘槎图”碗当是郎窑专门筹备康熙六十大寿之献礼。其造型轻盈优美,荡漾出一种阴柔婉约之气。胎薄如纸,坚致白皙,釉质温润莹泽,至为可爱,青花幽靓而雅洁,彩料绚丽又清新,画笔生动,娇丽无匹。画中红日远升,仙鹤翱翔,寿山福海之中,张骞斜坐槎上,素冠云履,长须宽袍,双目凝视手中书卷,安详而自得。而槎下波涛翻滚,富具动感,一动一静之衬托令人渐入佳境。槎舟瘿节累累,屈曲之致。槎尾悬挂红彩葫芦,似随风摆动。两碗纹饰高度一致,惟以张骞所系之腰带色彩为别,一红一绿甚为巧妙。正合“贮玉液而自畅,泛银汉以凌虚”之佳境。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清康熙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康熙青花璎珞纹贲巴壶】高23.2cm,口径4.9cm,托径8.9cm。此壶造型仿藏族银制贲巴壶烧造而成,制作精巧,新颖别致,青花发色浓艳。纹饰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艺术风格,为瓷器中的精品。清康熙青花璎珞纹贲巴壶壶呈塔形,口、流均有盖,且分别与盖组成塔身形状,直颈,曲流折连于腹部,腹扁圆,腹部绘兽面璎珞纹,近底处绘变形 莲瓣纹 1周,腹下承托。壶体自上而下各部位皆饰有小乳钉纹,共16周。托内施白釉,无款识。

康熙瓷器有什么特征 几件精美瓷器赏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