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什麼是孝順?講一個你身邊最讓你感動的孝心小故事?

開心木子1234


孝順,既有身體力行的照顧,更有心靈和精神的慰藉。

我的婆婆出生上世紀解放前,一個普通的小村莊。兄弟姐妹六人,婆婆是二姐,由於兄妹多,婆婆上了一年學後,就回家幹活照顧弟妹了。在婆婆五歲時就和公公定了娃娃親,原因是外公在田裡幹活時遇到了臨村一大哥,兩個人聊得好,一拍即合,兩個娃娃就有了婚約。過了十八歲,婆婆過門了,剛結婚公公就應徵入伍走了。公公有弟弟妹妹三個,婆婆就又接過了操持家務的重任,白天下地幹活,晚上紡棉花,做衣服,做鞋,照顧弟弟妹妹。奶奶是大戶人家出生,非常強勢,也是當家的。爺爺只管幹活,吃飯。

只是後來家道中落,田地大都都賣了,居家溫飽都難以解決。但是奶奶的規矩特別多,做飯,吃飯都有路數,一做不好,就捱罵,有時還上手打。婆婆逆來順受的性格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該做飯還做飯,做好飯還要雙手端上送去。有一天,奶奶又生氣了,躺床上不吃飯,婆婆雙手端飯跪在床前,等著奶奶消氣,奶奶不起來吃飯,她是不能吃飯的。那一晚婆婆是沒睡也沒吃飯。

七十年代初,分家了,婆婆帶著自己的三個孩子單過,奶奶和小兒子,小兒媳和兩個姑娘生活。公公每月寄回來的工資,都是奶奶領,寄回來的營養品也是孝敬父母的。如果做改善伙食的飯也是先給老人端去。後來,婆婆帶著女兒,兒子隨軍,幾年後全家復原回到當地,奶奶癱瘓在床,都是婆婆端吃擦

尿,伺候終老。婆婆用她的委曲求全詮釋了孝順。

婆婆已七十多歲了,糖尿病纏身。近二年她忘東忘西,動作遲緩,有老年痴呆傾向。吃藥必須及時,老公把早、中、晚三次藥包好,寫上字,每次先端飯,再拿藥,親手親為,雷打不動。如果他不在家,一定囑託到人,千叮嚀萬囑咐。婆婆愛吃餃子,老公變著花樣做,一天素的,一天葷的,一回蒸,一回煎,既要營養,又要好消化。老公了解到這種病需及時治療和干預,不僅吃藥,更要多陪伴,多交流。陪她散步,陪她看戲(買了個唱戲機)。泡腳盆給她經常泡腳,教她手指操,刺激小腦,幫她延緩病情。兒子都說,爸爸對奶奶真好,真孝順!

老公說,日子還很長,孝順不是做給誰看,不是誰說個好。是從一點一滴做起,是長長遠遠,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愛!

希望孝順的美德傳承下去!




宛都麗姐


這是一個真實的事情,我要講的這個人,就是我姐夫的父親,我都是喊大伯。

王大伯兄弟兩人,出生在農村,家庭條件一般,家裡過的也算殷實。但是一場意外卻改變了這個家庭。王大伯以前是在北京當兵,是護城兵,自從結了婚也很少在家,常年的在北京。

有一天家裡傳來了噩耗,說他的哥哥去世了,肩上的負擔一下重了很多。其實那時候他在北京的待遇也是很好的,如果他一直在北京的話,現在在內還也是有自己的房子了吧!畢竟他也趕上那一年的好政策,有房分配,現在他的戰友,還有領導都居住在北京。

如果他不回來,肯定會比現在生活的好,但是哥哥的去世,打亂了他生活上的一切。

同年他選擇退伍了,回家照顧年邁的雙親,還有哥哥家的三個孩子,自己家的三個孩子,這一照顧就是幾十年,直到雙親離世,所有的孩子都結婚成家。

王大伯為了家付出的也是很多,他的孩子也都很孝順他。

從王大伯的事蹟上我們也能夠看出,只有孝順的人才能更好的教育出孝順的孩子。

這兩年王大伯沒什麼壓力了,現在也總惦記他的戰友和連長,多年不聯繫了,希望他的孩子能帶他到北京走一走,也讓王大伯看看現在北京的變化。


英才說事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偶爾買的水果都是藏起來的。

隔幾天母親就拿出來給我們姐弟吃,只要我拿到手,第一口必須讓母親吃,那時候小,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覺得母親吃了我才會開心。

大一點的時候,母親給我講她小時的故事。

那幾年鬧災荒,地裡收穫的糧食根本就不夠養活一大家子人。我姥姥就帶著我母親去地裡撿別人落下的蘿蔔。手裡拿著農具刨了半天找到一個小蘿蔔,拿起來在衣服上擦擦就給了我母親。我母親說了一句,娘,你吃吧,找到下一個我吃。當我母親講述這種情形的時候,我眼淚忍不住的往下流。

每每想起,都會溼了眼睛。

還有我的小舅,因為家裡養活不了,送人了。那家人給了半袋糧食,讓我姥姥和小舅斷親。我姥姥不要他的糧食,說了一句話。我是因為養不了他沒辦法才讓他給你當兒子,長大了我還認他,糧食我不能要你的,因為這是我兒子。

我的姥姥,母親,舅舅都是善良樸實的人,可能是家庭原因,我也是這樣。遇見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會心甘情願去幫忙。

我覺得善良,有一個好的心態,才是我能過上現在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陪著熊貓走天下


趙二奶奶是我小區的鄰居,都70歲多歲的人了,每次遇到她都見她腰板挺直,走路風風火火的,那精氣神絲毫不輸給年輕人。

可是前幾天突然聽說她咳嗽的厲害,打了幾天吊針都沒見好轉。她兒子大華不放心,硬拉著趙二奶奶去醫院做檢查。通過CT檢查,發現趙二奶奶的左肺上,有一個佔位性病灶。醫生初步診斷為腫瘤。

趙二奶奶是個明白人,她見兒子帶著她做這個檢查,做那個檢查,就意識到自己的毛病可能不太好,回家以後,趙二奶奶堅決不同意兒子要帶她出去檢查治療。說那樣等於是白白浪費錢。

大華可是一個出了名的孝順兒子,他怎麼忍心就這麼放棄為母親治病呢?為了做母親思想工作,他沒有少動腦筋,請來表姨幫忙勸說,又請來趙二奶的侄子來勸,可是趙二奶奶就是鐵了心的不鬆口。

這下可急壞了大華,思考再三,他決定和家人聯合起來,用狠招和母親賭一把。當天下午,他躺到自家床上睡覺,趙二奶奶做好晚飯,去叫他起來吃飯,可他就是不肯起來吃飯。

第二天一整天他又沒有起來吃飯,還讓家人傳話給趙二奶奶,她一天不答應出去檢查治療,他就一天不吃飯,免得被別人說不孝順。

到第三天中午,趙二奶奶實在是捨不得兒子再這樣絕食虐待自己,傷的是兒子的身體,可疼的是她的心呀!

無奈之下,趙二奶奶只得答應和大華去上海大醫院治療,值得慶幸的是,趙二奶奶的手術非常成功。

現在,每天傍晚在小區的小花園裡,都能看到大華陪著趙二奶奶散步,兩個人有說有笑的,趙二奶奶別提有多開心了。





火鳳凰1971


我是獨生子女,爸爸生病時,我還沒有退休,為了方便照顧,接到了我們家。媽媽因為養雞,花,喜歡的東西不能來。爸爸又離不開她,為了讓他安心治療。就把雞,花,從外縣坐火車分幾次,搬到我的家,在我家樓房的廚房,釘個雞窩,把花也按頓好,雖然我不喜歡這些東西,為了任性的媽媽我除了侍侯爸爸,還要準備雞食(把菜切碎拌玉米麵)我做了,只要她高興就行,爸爸走後,本應留在我身邊照顧她,當時媽媽以七十歲了……因為她不願離開老家的房子,小菜園,東鄰西舍的環境,一定要回去一個人生活。在我流淚,哄勸,耽心都無用的情況下,隨順了媽媽,因為她設有収入,考慮年齡大,怕她一個不方便,毎到星期天就背大包挎小包坐火車回去,把在我家為他做好的排骨,豬手,等他愛吃的食物,衣服,每月的生活費給他送去。,每次回去帶他去洗澡,把換下來衣物洗乾淨,幫她收抬好屋子,有時還要幫他把菜園裡的土給她翻好,(這是力氣活怕她累著)讓他直接去種各種小菜,因為第二天上班,須晚上乘火車(我須走五里地的旱路到火車站)回我自己家,我真的力不從心,很累很痛苦,(就想以後的獨生子女,就向我一樣沒有人替換幫衫)每次從家回來,都大病一次,那時我老伴走了,怕我媽受不了沒告訴她,自己一個人擔著,雖然我以當了奶奶了,和兒子在一起生活,我也要給我媽當個好孩子,哄她到底。就這樣一直哄著,順著到97歲我成了孤兒,我非常思念媽媽,但我內心沒有愧疚,為了孝順付出了。我的孩子們都對我非常,非常孝心,得到朋友們的羨慕和稱讚,這是不是後期的效應呢?


76小孩兒


真正的孝順,並不是凡事都順著父母。我認為只要出自於內心真實的愛,那麼在生活當中一個笑臉或是其它微小的舉動,也可以稱作為孝順。


記得我剛嫁給老公那會,他的繼父老子就總坐在輪椅上,很少出門。並且因為肺氣腫,所以呼息也不那麼順暢。


因為他身體不好的原因,在我來之前,他的碗筷都是單獨分開,並且他每餐都只吃湯拌飯。


記得那年是端午節,老公的姐姐和姐夫還有孩子都回來了,大家圍在一起時,老公的繼父說婆婆今天給他的湯做多了,他吃不完,於是就問老公的大姐和二姐,問她們要不要先喝點湯,可是她倆都拒絕了。


其實,我知道,她倆並不是不想喝湯,而是不想喝繼父那個碗裡的湯。心裡沒明說,但誰都跟明鏡似的,明白得很。


說句心裡話,一直以來,我都不喜歡吃豬血,而老公繼父的湯裡是放了一點豬血的,可是看著他那落莫,好像覺得被人嫌棄的感覺時,我的心裡在那一瞬間很不是滋味。


於是我笑著對老公的繼父說:“爸爸,我想先喝點湯,你就倒一半給我吧。”對於我的這個舉動,老公的繼父先是呆了一會,然後剛剛皺起的眉頭,立即舒展開來,臉上也露出了笑臉。


心理學十萬個為什麼


所謂考孝順,有兩層含義:一是孝敬父母或長輩,二是不違背父母或長的意願,做事注意順從而不違背父母或長輩意願。

今天是星期天,我來到妻子經管的股裝店中,幫助妻子打理生意。妻子平常一個人在店中很忙很累,遇到星期節假日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中午時分,許多人都回家吃飯,街上行人稀少,妻子也去張羅午飯去了。我打發走了店內的客人,也沒什麼需整理的,我就獨自一個人坐在店內的一張躺椅上閉目養神。

“叔叔,我要買衣服!“一個清脆甜美的一夥子的說話的聲音響起來。

“噢!”聽到買衣服,我睜開眼睛,起身站了起來。

一個個子高挑,上穿紫色短袖,下穿黑色休閒褲精爽的小夥子站在我的面前。

他面色白淨,略顯清瘦,兩個眼睛,鳥黑髮亮,炯炯有神,笑起來眉毛一彎一彎的,看上去十分靦腆可愛,年齡也不過二十剛出頭。

“你要買衣服?“

“是的叔叔,我要給我爸爸買衣服!“他看著我遲疑的神情解釋著。“叔叔,你別懷疑,我今天剛從外地打工回來,就是準備給我父親過今天這父親節的!“

聽到這裡我暗暗稱讚點頭,但心裡還是犯嘀咕:一個二十剛出頭的孩子會給父親選衣服?會知道父親衣服型號大小與胖瘦程度嘛?小夥子好像看出我的心思,就一邊替父親挑衣服,一邊講起了自己的家事。

小夥子,今年二十一歲,和父親、味妹三人在一起生話,母親在生完妹妹後兩個月去逝,是其父親又當爹又當娘一手把他和味妹拉扯大。為了他們,,他父親一邊幹農活一邊打工,他父京吃了很多苦。他十六歲初中畢業,看到家裡艱難狀況決定外出打工掙錢,幫助父親貼補家用,讓父親就在家裡種地,並順便照顧好妹味上學。

小夥子就到外市打工,雖然所掙工資兩三千元,但每次回家都會給父親和妹妹帶回鞋帽衣等物品,父親和妹妹的身高,衣服的型號、鞋碼大小他都記如數家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妹妹學習非常對好,今年參加高考,他父親說他妹妹去上大學一定去送送妹妹。

小夥子挑了兩套衣服,兩雙鞋,指著一套夏裝說:叔叔,這一套,我想讓我父親現在天熱穿,另一套我想讓我父親送我妹妹上學時穿,你看行嗎?“

“行啊!小夥子,你選的服裝款式,與你說的父親的身高、體形、大小都很符合,你父親一定會很喜歡,你真是一個好孝順的夥子!“

小夥子得意地憨笑了。

接著我又說道:“如果你回到家,你父親感到不合適和不滿意,你可隨時來調換,憑著你的孝心,今天你買的衣服一律九折!“

“謝謝叔叔!謝謝叔叔!“

小夥子一邊付帳一邊感激地說:“我妹妹的衣服我在洛陽買好了,下次還需什麼,我一定到您這兒來!“

小夥子付完帳,還得意地展示了一下箱包中妹妹的漂亮的長裙和高跟涼鞋。逐後拎起箱包笑著走出了店門。

已走上街道上,還回頭對著我招手,

“謝謝叔叔,叔叔再見!回家去見父親囉!“,小夥子天真得意地笑著,走著……

看著小夥子遠去的背影,我自言自語道:

“什麼是孝順?想長輩之所想,急長輩之所急,關心幫助他們就是孝順。這個小夥子的父親有福啦!“


文趣視點


孝順:

從小我父母離異至於孝順,我心裡只有爺爺奶奶,在我9歲開始就跟著爺爺了,他對我的愛甚至讓我爸都嫉妒,羨慕,因為我爸身邊有小媽,還有弟弟,而我只有爺爺奶奶,雖然我和爸爸一起生活可我並不開心,

我很難把自己和他們三個想成一家人,反而我感覺我和爺爺奶奶是一家人,這也是後來我爺爺奶奶走了,我就從此不回老家的想法。

記得有一次啊,我爸在我爺爺面前說我爺,寵了我,慣著我。說我不把我爸的話當回事就是因為我爺爺,

爺爺氣死了,說:你說話想讓人信服你必須有讓他信服你的樣子,

其實小時候。爺爺對我來說,就像爸爸一樣,也像爺爺一樣,他教會了我好多做人的道理,小時候我爸從來都不在家。只有爺爺,他教會了我好多

每次要是遇到什麼不開心的事,爺爺就會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你沒有經過這個事,你怎麼能成長呢?你永遠都長不大。

還記得有一次,我和人一路去我們那礦上去洗澡。我給他搓背。我們北方人,我感覺我給他搓背好幸福。爺爺能給我好多安全感。因為我爺爺是醫生,所以我有病都是找爺爺,好有依賴感。今天不知道怎麼了。突然想起了爺爺,眼淚,

說真的爺爺離開我2年了,我沒有家也兩年了,

人心裡承認一個家才是自己真正的家。




我有你不懂的執著8836


我們村裡有這麼一個青年,學歷並不高但特別的孝順。

青年的媽媽和公婆之間有矛盾,並且是幾十年的矛盾,所以別指望她給老兩口養老。但這個青年和他媽媽不一樣,從小到大十頓飯有一半是在爺爺奶奶家吃的,所以青年特別孝順,在村裡也是出了名的。

爺爺奶奶身體不舒服需要去縣裡或者市裡做檢查和住院的時候,不管時間多早多晚,不管他有多忙,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回家裡,開車帶著老人去醫院。



去年青年的奶奶去世了,當時他正在外地出差,家裡打電話讓他回家,說需要他拉著奶奶去醫院看病。

他當時就納悶,自己離家有六七百公里,再趕回去帶奶奶去醫院肯定耽誤病情了,所以他告訴老婆讓趕緊找別人或者僱車,然而他老婆卻說必須讓他回來弄。

這時候他心裡就慌了,奶奶肯定出問題了,家裡人可能是怕自己開急車所以不說。他不再多問,開車上了高速!

趕回家的時候晚上八點多了,奶奶家裡掛著白布,而奶奶正躺在堂屋門前的床上。

聽村裡人說,青年那晚哭的拉都拉不起來……

青年的奶奶走了之後,由於父親和姑姑上班時間的緣故,每三個星期就有一天沒人做飯給爺爺吃,所以每當這一天都是他回家,不管他在哪,手上有多忙!

看過一句話說的很現實,“母親走了以後,兄弟姐妹就變成了親戚。”

自從青年的奶奶走了以後,他的父親、叔叔、姑姑之間的關係就淡了很多,有時候因為錢的事在老人面大吵大鬧,完全不顧老人家的感受。

去年夏天的時候,青年的爺爺因病住了院,家裡沒有一個人去照顧,有的得上班,有的不願來,有的還要照顧公婆,總之都有自己的理由。

住院十多天,青年待在醫院十多天,每天負責爺爺的吃喝拉撒,端屎盆端尿罐,因為天熱所以天天要給爺爺擦身上……


有人提議把爺爺送到養老院,說那裡可以照顧的很好,青年看了那人一眼,冷冷的說不行!

青年從來沒埋怨過什麼,因為他覺得這是一個孫子該做的。

爺爺給青年說過好幾次,等哪天生活不能自理了,就把他送到養老院吧,不能拖累人。青年總是笑著說,又不是沒人照顧,去什麼養老院!


莫與感情講道理


什麼是孝順?不惹老人生氣,難過的事不讓老人知道的。不記仇的,能不麻煩就不讓老人帶孩子的吧,尤其是不記仇的。

記得我哥哥從小學就很好。直到高中都學習特別棒,我家姊妹三個我排行老小,哥哥最大,我還有個姐姐,當時我們三個都上學,當時家裡條件特別差,以前還沒有出去打工掙錢的,像我爸年輕的時候。家裡的開銷全都指望那二畝地,填飽肚子就不錯了。記得小時候家裡住的土房子,就三間房,下雨的時候還漏雨。想想當時條件有多差,所以我們都很努力上學,我的成績也不錯。到了哥哥高三的時候,開始交學費了,當時好像是幾百塊錢我爸都沒拿出來。說這話有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因為當時根本沒有救助金。不像現在網絡那麼發達。攤上好時代了。當時我還小記得十歲左右吧,我到現在也不知道父母怎麼沒有求助親戚朋友呢,我感覺是應該親戚也沒有吧,畢竟當時誰家也不好過。這個學費就沒交上,我哥就輟學在家了。我記得當天我沒在家等我玩完回家了,發現哥哥坐在我家的木頭草蓆床上哭呢,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哥哥哭,當時我的眼淚嘩嘩的流,感覺好難過,後來我才知道家裡實在供不起哥哥上學了。當時我心裡有點怨我父母,你們怎麼沒錢呢會?知道現在我養了倆兒子我才知道父母當時的無助。鄰居之間都說太可惜了學習那麼棒。自那以後哥哥就輟學出去打工了,兩年沒回家。我知道我哥心裡肯定很難過,也肯定生我父母的氣。直到現在我哥都比我姐倆孝順的多?哥哥結婚了不說,有一雙可愛的兒女,而且孩子也遺傳了父母的好基因都學習 特別棒。而且哥哥很努力工作,現在房子車子都有了,而且沒有一點貸款,對父母特別孝順,農忙的時候都是我哥回家幫父母種地,我姐姐也是。而且沒有一點當初恨的意思。百善孝為先。哥哥的孝感動了上天,。這是一個真實的情況一點不假。在這裡我也要祝福天下的子孫不管老人的對錯,他們的出發點肯定是好的。孝順孝順有孝才能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