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牡丹区小留镇“双轮驱动”提速乡村振兴

(郜玉华 邵朋朋)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宋庄村党支部书记马冠军上任后,集思广益,多方协调,把村里坑洼不平的道路修成了水泥路,又引来了一个家具厂落地生产,他将一件件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这是小留镇实施“头雁工程”的事例之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核心在‘头雁’。” 牡丹区小留镇党委书记朱中华说,“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选好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农村人才外流成为一道难题,这更需要我们着力推进‘头雁工程’。”小留镇通过选强“领头雁”,配优村“两委”班子,干部当先锋、作表率,人心齐了,百姓富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小留镇康庄村,70多岁的村民刘大爷对村里的变化很是满意。“道路宽敞、环境干净,村子一天比一天漂亮,更重要的是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他感慨地说,“而在十年前,这样的生活想都不敢想,这变化真大啊!”

“村里种植了300多亩辣椒,一亩地能收益4000多元,村民种植辣椒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辣椒产量高、投资少,销售也不用愁,这让村民更加坚定了增收致富的信心。”康庄村党支部书记刘保林说,目前,该村正积极谋划产业蝶变,积极发展“农业+旅游”等产业,实现村庄形象提升和高效产业发展的美丽乡村业态,让村民享受高质量发展成果。

据朱中华介绍,康庄村的6条主要街道路面得到高标准硬化,新建了村级服务场所、幸福院、乡村大舞台,160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投入使用,种植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建设了近2500平方米的乡村记忆馆面积,群众的日子是越过越红火。

同时,小留镇坚持实施乡村振兴和推进脱贫攻坚“双轮驱动”,成效显著。在各村“领头雁”的带领下,楸树繁育基地、滨河花果园、梨高庄万亩梨园等初具规模。农机、种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涉农企业增加到20余家,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群众增收渠道日益增多。

“人才聚集和产业高效是乡村振兴的底气,打造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头雁’队伍,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首要因素之一。”朱中华说,“小留镇通过着力实施头雁工程,逐步实现了能人治村、产业富村,新思想、新理念正逐步得到群众的认可,乡村振兴战略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