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项羽分封有十八王,为何跳出来和他叫板的是刘邦?

历史提问官——不死太


读友们大家好,我是秘史传奇很高兴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我说一下项羽分封的十八王并不是只有刘邦跳出来和他叫板,由于各种原因出来造项羽反的诸侯王不在少数。

我们先说一下项羽都分封了哪些诸侯王:

汉王刘邦: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实力 仅次于项羽

雍王章邯:统治咸阳以西的地区

塞王司马欣: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

翟王董翳:统治上郡

西魏王魏豹:统治河东

河南王申阳:统治河南

韩王韩成:统治韩地

殷王司马邛:统治河内

代王赵歇:统治代地

常山王张耳:统治赵地

九江王黥布:统治淮南

衡山王吴芮:统治长沙

临江王共敖:统治南郡

辽东王韩广:统治辽东

燕王臧荼:统治燕地

胶东王田市:统治胶东

齐王田都:统治齐地

济北王田安:统治济北

那谁是第一个明面上造反的人呢?

这个人就是田荣,当年齐地反秦最重要的人

也可以说是齐地地区的总司令。这么厉害的人物十八路诸王中竟然没有他的位置,换做谁也得反他啊,要不谁咽得下这口气,于是田荣就联合同样失封的彭越和陈馀反叛了项羽。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说一下其实反判项羽的人不止刘邦一人,总数超过一半以上。

进入正题说一下刘邦为什么反抗项羽:

1、项羽分封不公,可以说在反抗秦朝暴政的过程中除了项羽就属刘邦的功劳最大,而项羽给他分封的地方是哪里呢,巴、蜀、汉中,这个地方在那会儿可是苦寒之地,是秦朝用来发配犯人的地方;

2、当初在秦朝灭亡之前楚怀王说过“先入关中者为王” 明明是刘邦先灭了秦朝老窝咸阳接受了子婴投降,可是项羽确凭借强大的实力反悔了

这种到手的王飞了谁不心里憋屈;

3、刚才说田荣造反了 牵制了项羽的注意力让刘邦有时间休养生息壮大自己的实力;

4、项羽分封不公造成不少诸侯王对项羽不满;

5、刘邦手下将相和睦谋士有张良,陈平,萧何等人。武将有韩信,樊哙,周勃等人可谓实力充足;

6、项羽人心都散了队伍不好带,最信任的人范增由于看透了项羽选择出走,英布反叛投降刘邦。

所以说刘邦为何跳出来与项羽叫板原因很简单当时的刘邦是天时地利人和,而反观项羽众叛亲离,所以项羽最终落了个乌江自刎。





秘史传奇


纳尼,齐国的田荣、赵国的陈余、燕国的燕王韩光不算?

项羽分封不公,导致分封刚一结束齐、赵、燕三国就起兵反叛楚王了,并将项羽分封过来的王给赶走了。(其中燕王没反成功,很快就被新来的燕王臧荼所击败)

《史记·田儋列传》:顼王既归,诸侯各就国,田荣使人将兵助陈馀,令反赵地,而荣亦发兵以距击田都,田都亡走楚。

项羽分封之后,刘邦害怕被项羽打击报复,防止项羽斩超除根,为了消除项羽的戒心到了汉中后就烧毁了当时唯一道路——栈道,既断了自己归路,也断了项羽来犯的道路。

《史记高祖本纪》:“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但是,四月刚刚就藩之时,还在忧心忡忡的怕项羽不放过自己的刘邦,却在八月暗度陈仓出汉中东出并与项羽一争高下。

原因就是在听到齐、赵两国都反叛(燕王这时没反成功被新来的燕王臧荼所击败)之后天下形势的转变:天下皆不满项羽。

同时有项羽忙于镇压反叛无暇西顾的机会,刘邦才会这么快速的转变态度,才有胆和项羽进行较量。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只是枪打出头鸟,谁先反谁遭殃,齐王被项羽击败后被农民所杀,赵国又被东出的刘邦所灭,没有在历史中存在很长的时间。

或许是楚汉战争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太过耀眼,人们提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都只是想到了项羽和刘邦两大阵营之间的斗智斗勇。全然忘了对着段历史其到加速作用的齐、赵、燕三国率先反西楚霸王项羽的历史了。


历史小知


都别抢,我来答。

其实刘邦也不想跳出来和项羽叫板,无奈手底下有一群出色的谋士不嫌事大,非要怂恿刘邦和项羽叫板。刘邦这个人和项羽最大的不同就是他比较听话,项羽就不同了,谁跟他说都没用,结果把范增给气死了。

项羽一把火把咸阳烧了以后,一心念叨着要回到家乡光宗耀祖(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估计这时候的刘邦心里也没有什么长远的打算,先看项羽怎么个划分天下吧。因为厌恶刘邦,就把他分封到穷山僻壤的汉中去了。

刘邦没有办法,又不敢和项羽公开唱反调,对于项羽他还是又敬又怕的。所以当时收拾收拾,就带着自己的一群谋士和士兵到汉中去当汉王去了。进入汉中以后,还把栈道给烧了,表示一定安分守己的当自己的汉王。

先是韩信跳出来对刘邦说:“士兵们都是山东来的,久居此地,都非常思念家乡。趁他们现在还想回到家乡,抓紧时机东进争夺天下,否则等他们适应了这里,就不妙了。”

起初刘邦并没有同意,后来是田荣和陈余公开跳出来反对项羽之后,刘邦见中原大乱,这才同意让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带兵去攻打三秦之王(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雍王章邯)。平定三秦之地以后,接着就是彭城之战,由于项羽正在齐国讨伐田荣,所以让刘邦顺利的偷袭了大本营。

但是项羽还是一号猛男,带着三万轻骑兵快马加鞭的赶回彭城,轻松击败了刘邦号称五十六万的诸侯联军,急急如丧家之犬般逃走。逃命的途中还数次把自己一双儿女给踢下马车,真真是老婆多了不爱惜。

鸿沟为界以后,刘邦当时真的满足了这种各自为政的格局,准备收拾兵马回到汉中。还是在张良和陈平的建议提醒之下,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史记·高祖本纪》

实质上你会发现刘邦的成功真的不是因为他个人有什么出色的军事或政治能力,基本上都是他那一群文臣武将的功劳。但是刘邦有一个最大的特长就是社交能力很强,很善于和人打交道,这和他早年在社会上游荡的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刘邦得亏是成为了皇帝,要不然大概我们多半也只会说他是一个一事无成,游手好闲的浪荡子而已。但毕竟他成功了,所以他的那些经历就会被特殊的解读,但你观察刘邦这个人的言行举止就会发现他并不是一个上进、富有野心的人。

当初进入咸阳宫时,看到宫中的珠宝和美女立刻就脚软的走不动路了。虽然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能侧面看出刘邦对于自己的未来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譬如说我要当皇帝,人有了目标就要约束自己。

但在刘邦身上你是看不到这种目标的,包括他和项羽唱反调,都是他那一群属下的计谋。所以刘邦虽然是一个领导者,但他实际上是非常被动的,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他远远不如刘备、曹操,后者可远比他聪明能干多了,而且都有着非常强烈明确的人生目标。

但刘邦就不同,他几乎可以说是非常被动的被命运推着走。所以得亏他成功了,要是他失败了,估计评价可能还不如项羽,毕竟项羽这个人打仗还是很厉害,但就是性格有点问题,不愿意听取别人的建议,这也是刘邦能够成功,他却失败了的原因。

当初西进灭秦时,项羽也本来想去,但是因为他性格过于残暴,所以被变相发配到北方去救赵国,而让刘邦担任西征秦国的统帅。

项羽为人彊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阬之,诸所过无不残灭……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总的来说,刘邦敢跳出来和项羽唱反调,就其内心来说多半是不愿意的。但是因为有一群谋臣和武将在背后支持他,再加上刘邦自己知人善用,能够听从意见,所以在这群人的帮助下,最终才能够赢得最终胜利。

其实透过这些历史你会发现,作为一个领导者你压根不必拥有像张良一样的谋略,也不必拥有像韩信一样的军事才能。实际上真正能够体现一个领导者能力的不在于“谋事”,而是“谋人”,只要把人用好了,基本上就成功一半了。

合理的运用和驾驭人才,显然才是一个领导者获得成功的最大诀窍,因此这就更加要求领导者要具备一种能够压制众人的气场和大局观。虽然很多谋士很聪明,但是他并不具备这些条件,聪明的诸葛亮辅佐刘备做的多好,等他自己亲自操刀上阵,结果就表现的平庸无奇了。

所以有些同学疑惑为什么这些人这么聪明,干嘛不自己去争夺江山呢?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市面上的成功学、厚黑学虽然把成功描述的非常简单,但确实是有它的一些道理和规律。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围炉谈史


十八诸侯的形成是在灭秦之后,由军功最大的项羽主导的对天下的瓜分和权力的分配。然而土地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这就必然导致冲突的发生。在这之后不断有人来挑战现有的格局,然而笑到最后的终究是刘邦。

十八诸侯的成分构成

项羽分封的十八诸侯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殷王司马卬、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按照司马迁的解释我们可以把十八诸侯分封的原因分为秦国投降、六国后代、战功和入关、救赵迎楚四个方面。

  1. 首先来说,秦国投降的三个王因为出身原因加上得不到关中人的支持,就失去了叫板的资格,只能投靠项羽。
  2. 第二魏王豹、代王歇、胶东王田市这些人只想维持原样,没有太大的政治追求。
  3. 第三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这些都是偏师,在项羽渡河救赵和入关过程中起的只是辅助作用,根本没有实力单独叫板项羽。
  4. 第四共敖和吴芮这类人在反秦战争中起的是战略支援作用,政治上影响力太小、实力太弱。

不满分封,挑战项羽的诸侯王

首先挑战项羽权威的是田荣,接着是陈余,同时期刘邦起兵,接着是魏王豹背楚,反叛一直持续。

在这之中,能量最大的就是田荣,可是田荣只想保存原有的版图没有开拓的决心,根本抵挡不住项羽的进攻,所以他失败了。但是田荣却成功地把项羽拖入了战争的漩涡,让项羽陷入多面作战的漩涡,迟迟不能脱身,这也是项羽败亡的原因之一。



刘邦成功的原因

  1. 格局大,秦始皇的忠实模仿者。早在刘邦喊出"大丈夫当如是"的豪言后他就准备模仿秦始皇了,这种模仿不仅仅是表面上的气派还有效法秦始皇的制度。具体表现就是实行郡县,不满足做一个诸侯而是吞并天下。
  2. 善于立人设,在秦末群雄中郦食其就观察到刘邦与其他将领不同,说他是宽大长者,不滥杀。刘邦也有意识地维护这种形象,在入关中废除严刑酷法,收揽人心。

  3. 占据关中 吞并三秦,形成了秦对六国的格局。在项羽进入关中后有人就建议项羽定都关中,项羽拒绝了。到了刘邦那里,他立马就采取了行动,虽然失败了但却是走秦始皇道路的尝试。


  4. 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比起项羽执着于对齐国的征服刘邦就看的很远。在刘邦还定三秦之后魏王豹就反叛了他,刘邦为了迅速打开局面就派郦食其说服魏王豹投降,说服失败立马派兵打下魏国。为了争取魏国的势力刘邦一直保留了魏王豹的姓名,这与项羽征服齐国的做法截然不同。

  5. 开辟多条战线,形成对项羽的包围圈。在刘邦和项羽相持在成皋一线的时候,韩信在北方相继打下代国、赵国、齐国从北方包抄项羽;扶持彭越,让彭越游击作战,打乱项羽的后勤;南下宛叶主动引诱项羽攻击,分散项羽的兵力 。

点评: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对项羽来讲是打破是十八诸侯的权力格局,挑战项羽主导者的权威;而对于刘邦来说是新制度战胜旧制度的考验,这就需要他要拿出全部的资源来对付项羽,所以他用金钱、土地为诱饵把主导权从项羽那里夺了过来。

正如金一南教授所说: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他的成功是和他模仿秦始皇的理想是分不开的。


金锣山读史


项羽分封的十八个诸侯王中,之所以跳出来给项羽叫板的是刘邦,是因为刘邦对项羽的分封不满。

当然了和刘邦一样不满的还有田横、张耳和彭越等人。

可以说正是他们几个,联合起来弄的项羽不知道该去打谁,才有了韩信带领刘邦杀出关中这一处戏的。

我们先说为何刘邦要跳出来反抗项羽。

本来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是一起灭秦的,按照怀王之约不管是谁,只要先进关中者就是关中王。

刘邦很幸运,因为他是第一个进入到关中的人,而且秦王子婴也是投降于刘邦的。

按理说刘邦当关中王于情于理都是说得过去的。

可是,项羽打了巨鹿之战,在巨鹿之战他一战成名了。也正是因为他打了巨鹿之战,所以,才耽搁了时间让刘邦抢了先机的。

项羽打了巨鹿之战后,他也要进入关中,这时候刘邦已经拿下关中了,项羽在进入关中的时候,刘邦的人就和项羽人起了争执。

项羽和部下商量了一下,说要灭了刘邦。这个消息被项伯泄漏给了张良。张良告诉了刘邦,才有了鸿门宴这个故事的。

鸿门宴上刘邦去给项羽赔礼道歉,承认项羽老大的地位。项羽算是饶过了刘邦,这时候执掌天下的人就是项羽了。

在项羽分封诸侯王的时候,他把刘邦封为了汉中王。

刘邦心心念念的关中被项羽分给了章邯,司马欣,董翳等人。

那个时候的汉中当然没有办法给关中之地相比了,关中毕竟是帝王住的地方,这个地方肥的流油,反观汉中之地,正所谓是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皮毛之地。

所以,刘邦对项羽这样的分封是极其的不满的,因为对项羽不满,所以,他要反抗项羽。

在汉中刘邦得到韩信之后,就开始要去打项羽了。

正好刘邦要反抗项羽的时候,齐地的田荣,田横兄弟二人,他们也在因为项羽的分配不均而在齐地反抗了。

另外,田荣还拉拢了同样对项羽不满的陈馀和彭越,让他们到项羽的地盘上去闹事。

眼看着天下又要大乱了,项羽只好去齐地灭田荣和田横兄弟去了。

可是这个仗一打就是几个月的时间。韩信正是在这个时候,带领刘邦打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战,这一战他们胜利之后,从汉中到达了关中之地。

章邯被打败之后,带领刘邦开始逐鹿中原和项羽争霸天下去了。说实话若是项羽不去齐国灭田荣,刘邦和韩信肯定是出不了汉中,进不了关中的。

就是因为章邯势单力薄,关键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才致使他吃了败仗的。所以韩信一战成名,带领刘邦打了一次又一次胜仗,最后连项羽都打败了。

这就是为何刘邦要跳出来反项羽的原因。


史学达人


项羽和刘邦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项羽个人能力神勇,战略战术都不赖,但是这种个人能力过于强悍的人往往只能逞匹夫之勇,做不了大boss,不懂得用人,驾驭人才,更留不住人才。

而刘邦,他自己战斗不行,家世背景不行,但是就具备一种大家都愿意跟随他,拥护他的人格魅力,他天生就具备了吸引人才驾驭人才能力。刘邦才是真正适合做大boss的人!


正是两人性格上截然不同,所以最终楚汉相争结果是注定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决定他们胜负的关键人物韩信就是弃项羽从而转投刘邦的,也正是韩信的加入,使得刘邦有个跟项羽叫板的能力!

为何项羽分封之后,出来叫板的只有刘邦呢?

首先,这次分封的前提是楚怀王心在项羽和刘邦出征之前约定在先:先入关中者为王

虽然项羽战胜了秦军主力,功劳更大,但是确实是刘邦先入关中,游戏规则早就有言在先,项羽最后却无视事先约定,要自称霸王,自作主张给其他人分封,这里面最吃亏的就是刘邦,因为按规则来说刘邦先入关中,运气好也罢,实力强也罢,项羽是不是该愿赌服输呢?所以刘邦自然是极度不爽的


其次,此时的刘邦也具备和项羽叫板的能力,尽管他没有项羽那么能打,但是他手下个个死心塌地,他有韩信,张良,萧何等盖世奇才辅助,而项羽身边多的是面服心不服的人。

所以无论从心态上,还是能力上刘邦都最有理由跟项羽叫板!

其它诸侯嘛,一没有直接叫板的理由,二没有实力,自然选择性站队。


历史随笔


项羽分封十八王时,可谓是意气风发好不风光。但是他这个人是相当高傲自大的,他的很多做法都让多位诸侯相当不满,但是这些人又没有更大的实力能够和项羽叫板,因为项羽的自身军事实力非常强大,他们这些猪头的一举一动也处于项羽的监控范围内,所以这些诸侯想要打败项羽,是不太现实的,而当时刘邦身边聚集了很多人才,而且他自己所占据的位置,在地理优势上是比较强的,所以他才敢于跳出来与项羽叫板。

首先项羽实行的分封各国的做法,导致了他自己手中的绝对力量被更多的分散了,以当时项羽的实际能力和实力想要一统天下,不是太大问题,但是项羽自己又觉得正是因为秦国过于专制,最终导致的民怨沸腾被灭国。所以担心会重蹈覆辙的项羽,并没有像秦始皇那样实行郡县制,反而分封了十八位诸侯,实行了分封制,项羽的实力就是在这分封制中被分散了。而刘邦这个人是心怀大志的枭雄,他和项羽的想法是不太一样的。他认为既然像与现在主动分封,让自己的实力变弱了,那么为什么不跟他争一争呢?

其次,刘邦更能够善待百姓,所以得到了更多的居民的真心拥护,他深刻明白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的道理,所以在成为了汉王之后,刘邦就积极的与百姓和平相处,而且更加善待百姓,不增加他们的生存压力,在另外一方面刘邦也特别重视人口的增长,记录了自己管辖地内的百姓名单,百姓遇到问题也能够被妥善的解决,刘邦之所以能够和项羽抗争多年,主要还是因为自己的封地人口增长速度较快,所以能够源源不断的有更多的兵源可以利用。

别看刘邦在与项羽的争斗中,曾经长时间的处于下风,但是刘邦他败得起,因为他的百姓都在时时刻刻为他分担兵力的压力,刘邦根本不用担心自己失败之后,没有卷土重来的实力。相反项羽则不一样,一旦他失败一次,就基本上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刘邦与项羽长时间的争斗中,尽管常识尽管处于下风的次数比较多,但是依旧没有被彻底打败。这也就是为什么项羽在骇下之战后,会消亡的如此迅速的主要原因。

最终在各种有利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刘邦最终拿下了整个天下的统治权,从这一点上来讲,刘邦是一个心怀远大谋略的人,在做好好了一切的准备后,终于从根本上打败了项羽,建立了大一统的汉朝。


小芊芊爱历史


这个要从项羽身上找问题,刘邦项羽一个攻克秦朝都城、一个消灭秦朝主力,但项羽违背诺言在先,打压刘邦在后,换作任何人都会跳出来和项羽叫板!

所谓厚此薄彼,项羽做的太过分了

按照“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刘邦一路上并未遇到强敌,自然也就先入关中,自然在关中称王的也应该是刘邦。


但项羽亲率40万大军进入关中,夺走刘邦王位的同时,更是听从范增之言欲举鸿门宴杀刘邦,好在在项梁的帮助下刘邦得以逃过一劫。但,彼时的刘邦就项羽欲杀自己的目的,埋下仇恨的种子。


而后,项羽自号西楚霸王分封了十八路诸侯,将与自己关系近诸侯分封在天下的富饶之地,而作为灭秦主力的刘邦本应占据富庶的关中之地,却被项羽分封到了巴蜀之地为汉中王。但,人强于己,刘邦也只能忍气吞声。


面对,共同辛苦灭秦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其更是自号西楚霸王,大封天下诸侯,所有政令无不出于项羽,而这一切原本都是属于自己的。反观自己最后落得一个“发配边疆”且甚至还不如那些不出力但和项羽关系近的诸侯所封,内心亦是愤懑,这直接驱使刘邦要跳出来与项羽一争高低。

这点我们可以从一开始刘邦初不欲就国,欲谋攻项羽可以看出来。


好在萧何的规劝:“汉水上应天汉。汉中,据有形胜,进可攻退可守,秦以之有天下”。刘邦这才到汉中就国,另一方面也开始为攻取关中做准备。到了公元前206年八月,刘邦以韩信定三秦,凭借关中易守难攻、与富饶的经济,拥有了与项羽争雄天下的实力基础。

至于其它各路诸侯,虽也有与刘邦一样对项羽分封存在不满的,之所以没有和刘邦一样跳出来和项羽叫板,则是因为实力不足与项羽抗衡,基本都是墙头草。而刘邦则是要感谢项羽给了汉中之地,否则也有可能没有后来的刘邦了,


像素说


公元前206年,项羽进入函谷关,引兵屠戮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然后自立为西楚霸王,同时分封十八路诸侯王: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当阳君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共敖为临江王,燕王韩广为辽东王,臧荼为燕王,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

十八路诸侯王分封之后,项羽就带领人马返回彭城,当时可谓是威风凛凛。但是有人对项羽不满,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项羽的是齐国的田荣,他是因为项羽没有给他封王而心生怨恨,所以起兵防抗项羽。田荣的盟军还有赵国的陈余和魏国的彭越。

也正是田荣反对项羽的分封,给了刘邦出川的机会。就在项羽征讨田荣的时候,刘邦任命韩信为大将、统帅军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定三秦。而此时项羽被拖在齐国的泥淖中,不能回师西进,还被刘邦偷袭的彭城。

为什么这几个人会对项羽不满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对项羽的分封不满。项羽分封看上去是将每个人都考虑到了,好像也比较公平,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次分封“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情况很明显。那些与项羽一起入关的人都得到了很好的封赏,但是没有入关的人都没有封王,而田荣、彭越、陈余三位恰恰都是没有入关的人员,所以他们起兵反对项羽。

刘邦和他们不同,刘邦虽然封王,但是按照“怀王之约”他应该分汉中王,应该占关中之地和四川之地,但是项羽只将他封到了四川。当时的四川还不能称为天府之国,属于比较落后的地区,将刘邦分封到那里,刘邦自然心里不爽。

其它诸国中,除了项羽,没有实力强于刘邦的人,而且虽然他们都或多或少有些对分封不满,但是总体还算过得去,落差没有刘邦这么大。故而其它诸国在项羽的淫威之下,对项羽也是敢怒不敢言。

刘邦被分封到四川,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他的将士都是北方人,若是刘邦呆在益州做汉中王,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会面临众叛亲离的下场,可能都没有好结果。放手一搏,反抗项羽也可能有一线生机,故而项羽分封分诸侯王中,只有刘邦跳出来反对项羽。


帝国烽火


简单来说,十八诸侯王中只有刘邦有这个实力和胆略。

公元前206年,项羽借着手里的数十万大军,借着他威震天下的名头,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并以霸主的身份对全国进行分封,总共分了十八个王国,也就是“十八路诸侯”。

这次分封其实是对当时各路势力的一次洗牌,项羽也用了一些技巧,就是将曾经的强国之地进行分割。

原秦国之地一分为四,分别是汉王刘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后三者封在秦国核心地区,合称三秦。

原韩赵魏燕均是一分为二,河南王申阳、韩王韩成分封原韩国领地;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分封原赵国领地;西魏王魏豹、殷王司马邛分封原魏国领地;辽东王韩广、燕王臧荼分封原燕国领地。

原齐国一分为三,分别是胶东王田市、齐王田都、济北王田安。

原楚国一分为四,项羽自己独领九郡,剩下的交给三个手下吴芮、共敖和英布。

按身份来分,十八路诸侯可以分成四部分:六国王室后人、非项氏部属的反秦首领、依附项氏的将领、秦朝降将。这跟周初的分封有些类似,周朝借此制度延续了八百年,但项羽连八年都没熬上,屁股还没坐稳就又要开始打仗了。

战争的起因很简单,无论是封了王还是没封王的,都有人对项羽分封感到不满,封了王的觉得自己的领地不符合自己的功劳,比如刘邦、韩广等;没封王的更不用说了,觉得自己的功劳就得封王。

如果这些人手里没有军队的话,自然是掀不起什么风浪,比如韩王韩成直接就被项羽扣留,连封地都没去过就被项羽咔嚓了,谁敢吱声?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问题是,这些反对者大多数都是有兵的,不打仗就不安生,战争就这么顺理成章地爆发了。

最先重起硝烟的是燕地,辽东王韩广原来是陈胜的手下,在燕地自立为燕王,项羽和秦军大战的时候,他派部将臧荼援助项羽。可项羽故意将臧荼立为燕王,生生把韩广的地盘分了大半,还是最好的大半。

韩广怎么能忍?他故意拖着,一直不肯去辽东,结果臧荼也不是善类,杀起旧主毫不手软,在项羽分封的同年就把韩广杀了,将燕地合二为一,成了名副其实的燕王。

燕地实力弱,跟西楚又隔着老远,这场争斗对项羽没什么影响,加上死的是他不怎么看得上的韩广,他也就没管,但接下来西楚的两个邻居——齐地和赵地的动乱,项羽不能不管了。

齐地的实力派田荣是田齐宗室遗族,在陈胜起兵称王的时候,他就和哥哥田儋带人做掉了县令,田儋自立为齐王。兄弟俩率兵夺取了齐国故地,接着向中原进展,在救援魏国时,田儋战死,田荣收拢残部东归, 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任丞相。

项羽分封的时候,完全忽略了田荣,田荣怨气冲天,带着军队就干,揍得齐地三王满地找牙,胶东王田市和济北王田安都被做掉,齐王田都跑了,田荣自立为齐王。

占了齐地,田荣又像当年一样向外拓展,一面支持彭越率兵在梁地搞破坏,搅闹项羽的老巢,一面接受陈馀的建议,出兵赵地。

陈馀跟常山王张耳本来是好友,后来反目成仇,而项羽分封更是给两人本就脆弱的关系来了一记重击。

张耳成了常山王,陈馀却只得了三个县的封地,连侯都算不上,肺都快气炸了,联合田荣,带兵攻打张耳。张耳打不过,投奔刘邦去了,陈馀立赵歇为赵王,赵歇投桃报李,封陈馀为代王兼赵国国相。

另一边,刘邦也不甘示弱,他才是最有理由更项羽开撕的,明明说好的“先入关中者王之”,结果关中都被别人分了,把他塞到汉中,要不是托了关系,连巴蜀都没有,怎一个惨字了得。

刘邦入汉中时,来了一手火烧栈道,出关中时又来了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迅速扫荡关中大部,把关中的三位诸侯王堵在都城里面压着打。

眼见东边跟西边都闹了起来,项羽在想先打哪边。这时候就是态度问题了,田荣非常嚣张,一副不搞死项羽不罢休的模样,而刘邦却很恭顺,向项羽报告自己就想要关中,对关东的地盘是没有兴趣的。

于是项羽继续东进,一战接一战,打得田荣战败身亡。可另一边,刘邦出关东进,直接杀入彭城。随后项羽回师救援,彭城之战大败刘邦,楚汉争霸全面开打。

从上面可以看到,跳出来跟项羽叫板的不止刘邦,但十八路诸侯中跟项羽叫板的的确只有刘邦,这主要就是因为十八路诸侯当中,刘邦最强,其他人有那个心没那个胆,有那个胆没那个实力,比如韩广,连燕地都没掌控,怎么跟项羽叫板?陈馀、赵歇之流,也只是项羽一合之将,只求项羽不来打自己,哪敢主动进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