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家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我们家孩子不是算都是数指头,怎样快速算20以内加减法?

宇宙辰星


第一步:让孩子熟练地学会数数

我们忽略了很多孩子只会从“1”开始数,如果你让他从中间的某个数开始数,他们可能就不知道数了。或者说孩子不知道从9—10、19—20、29—30这种整数上跳数。

第二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前后关系

例如:5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从5往前数,往后数,从11往前数,往后数。

第三步,让孩子熟练地掌握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例如:7与8哪个大?12与4哪个大?

第四步,让孩子学会念题

孩子知道“+”、“-”的方式,却不知道读法。让孩子读出来是为了下一步计算时,告诉孩子:念到“加”时,就是把数往后数。念到“减”号的时侯就是往前数。

第五步,教会孩子认识个位与十位

让孩子熟练地说出两位数中的个位是几,十位是几?例如:15,个位是5,十位是1。

第六步教孩子进行计算

1、数手指加减法

例如:15+2= 我们告诉孩子:把大的数15放在心里,把小的数2用手指表示(让孩子把手指伸出来),中间是“+”号,就是从15后面的数开始点手指,15后面是16,点两个手指就是16、17,那么就15+2=17。

2、个、十位相加减法

15+2= 我们告诉孩子:个位与个位相加就是5+2=7,十位与十位相加就是1,那么15+2=17

3、进位加法通常是采用“凑十法”。例如8+5= 5可以成2和3,8+2=10,5分了2走,还剩3,10+3=13。

退位减法可以采用破十法。用被减数的十位数先减去减数,再加上被减数的个位数。例如:12—9=3。(9和1合起来是10,1加上2等于3,所以这道题等于3)

在孩子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把这段话说出来,不管运用那种方法,都需要学生在计算时,说出算理,学生在熟知算理的基础,慢慢将算理内化到心里,形成口算的基础。

10以内的加减是20以内的加减的基础,这个基础是以2--10的分成为基础的,可以用10根小棒,来让孩子摸索掌握,这样理解就会更深刻一些,也不会要求孩子去死记硬背,其实是在游戏中掌握了10以内的分成。


小小思维家


做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我从专业的角度与您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现在在学习20以内的加减法,那应当是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如果上学了,那么一年级上学期应该学过了,不至于还数手指。

以前幼儿园的孩子最多学习到10以内的加减法,因为同行的竞争,也因为来自家长的压力,现在周围不少幼儿园都会学习到20以内加减法,对于这种做法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我是不赞同的。弊端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园的老师对算理的讲解不如小学老师讲解的那么详细,孩子也由于年龄的限制,对于算理理解不够深刻,要么死记硬背,要么就形成夹生饭。而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正确度、熟练度,严重影响着后面数学计算的正确率。

2、不少孩子因为在幼儿园学习过了,一年级上学期数学的课堂学习总是漫不经心,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一部分孩子呢,只是因为自己会算了,总是急于表现,反而不能沉下心来接受思维训练,为后面的数学应用题学习埋下隐患。家长也会感觉反正这些孩子早学会了,而不够重视孩子刚一入学的数学学习,失掉最好的培养时机。

可是,现实是幼儿园都在教,家长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孩子不学。

但是,要提醒家长的是,10以内的加减,孩子数数手指还行,20以内的加减法,就算算不出来,让孩子暂时放一放,也不要让孩子数手指了。一旦养成习惯,算不出来孩子为了追求结果就会去数手指,阻碍孩子去思考方法。家长在旁,一定不要着急,在孩子对算法还没有完全理解的时候不要追求速度。与其让孩子做50道题,不如让孩子只做10道题,说10遍算法。

在说算法的过程中,孩子要梳理思维,组织语言表达,这是最初步的数学思维训练。当孩子能正确理解算法,并且能比较熟练运用,才去练计算速度。

不知我的分享,对您有没有帮助,有的话点个赞吧!


一缕阳光am


不知道题主家孩子是几岁?计算的学习是要经历一个熟练过程的。所以不建议有速成的这种思维观念,其实整个一年级会系统学习20以内加减法。我是王老师,专注于小学数学!现在很多学前的孩子都学了20以内加减法,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加减法一定要分段练习,先保证准确度,再谈速度。重点是提升孩子对于数字的敏感度以及反应能力,这都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的,更深层次是对加减法的理解和应用。切勿过渡学习,导致孩子数学学习兴趣的减退。

学前计算

学计算面临很多基础的数概念,比如数数,数的分成,加法与减法的概念。这些概念都是互有关联的,20以内加减法需要孩子的一些基础准备的。

① 数数

孩子在幼儿阶段就已经接触到数数的知识,这些是孩子的日常数学经验累积,读写数字,能用数字作为符号来运算。可以根据数域的要求制作数表,用正数,倒数,跳数等不同方法来训练孩子。比如正数,从5开始,5,6,7,8,也利于形成加法的概念。

② 数的分解和组成

无疑是学前和一年级最重要的数学概念,是加减法概念的基础,也是逐步摆脱用手指计算的方法。结合实物游戏进行10以内所有数的分解,会对后续学习加减法很有帮助。

比如练习9的分成,妈妈说出5,孩子说4,通过反复的练习逐步强化。

③ 10的组成与凑十法

10的组成和分解需要格外注意,是学习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基础。也就是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基础。看大数,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从方法的学习到熟练掌握,需要充分的练习,才能逐步培养孩子的运算技能。

④ 20以内借位减法

建议采用破十法,和凑十法是个很好的衔接。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以上阶段最少持续半年时间,作为家长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以及练习形式,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保证准确率的基础上,逐步提升速度。计算贵在持之以恒的练习,加减法到三年级依然在学习,目的是夯实对于运算法则的熟练掌握。欢迎关注王老师的头条号及悟空问答,学习更多好玩有趣的数学学习方法。


一学堂王老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小编想问一下大家有没有这种的经历:觉得自家孩子幼儿时很聪明,犹如神童,很早就会认识人,甚至会问问题,有一些简直不可思议的表现。但到了小学一年级,突然发现其实孩子就是一个普通孩子罢了。

回到问题,小编看了看,学生学20以内应该是在小学一年级左右。这个问题是很好理解的,小学的知识点都是基础,但很重要。掌握的快慢是一回事,但掌握后应用的熟练度是另一回事。

刚刚回答一个问题中,家长担心的是孩子的遗忘问题;本问题中,题主担心的是孩子应用熟练度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和开头的那个经历有什么联系?——联系是在面对尚未学习的知识时,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有努力一条路。《伤仲永》就是很好的例子。

题主担心这个用手指头算题,嫌弃慢。这是很错误的观点。——说严重一些,简直就是一个不称职、不懂教育的家长。一年级孩子掰手指头算算数怎么了,有任何问题吗?

嫌弃慢?如果您用一个三四年级的孩子能力,去要求一个一年级刚刚接触复杂的加减法运算,真的急功近利了!

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严格要求孩子,想让孩子比别人快一步。完全是谬论,孩子,尤其低年级孩子的教育,必须遵循孩子智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规律,否则会适得其反。

想必大家都听过“揠苗助长”的故事吧。所以,掰手指头不是笨的表现,只要孩子通过这种方法计算对了,就是一种进步,把这种方式当做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渡的。

等基础知识牢固了,练习也丰富了,这种老式的计算方法孩子会自然而然、更轻而易举地改掉的。

再强调一遍,知识是一个积累和应用的过程,绝不是可以跨越和心急的。只要方法得当,这些基础知识会如愿以偿的掌握好的。


玖抒教育


不是你家孩子不聪明,而是你对孩子的要求太高太急切,这句话很贴切的形容了当下很多家庭教育的现状。

孩子成长是有自己的规律的,学习也是一样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学习加减法,最开始的时候不都是慢慢的搬着指头数,熟悉以后,自然的不用指头了。换位思考一下,你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切勿做些揠苗助长的事儿。

学习,基础很重要,有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再进一步提升,才能达到我们希望的效果。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这颗心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否则会适得其反。


Penpen


我觉得数指头是正确的 我记得小时候老师就是这样教我 不着急 这个阶段是这样 到下一个阶段老师会教孩子有最有效的方式计算 我自己没有好方法 请见谅!


海风诗语


不都这样吗?你小时候不是一样。


基础英语奥数跟着学


在熟悉10以内加减法并明确意义之后,再做20以内的。数学着重明确其意义,每个公式定理最好亲自验证,怀着疑问的态度去学,这样便于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切记不可死记硬背。当然,孩子小,让他明白加减法是怎么回事是关键


心心相约


多练多背,其实数东西这些多讲也没用,20以内的加减法只有多做。我家还没上小学已经能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进位和借位,就是每天做一张数学加减法卷子。这是基础一定要打好。


浅浅的缘9093176


那就叫他先学手指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