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谐铎》经典讽刺故事:棺中鬼手

《谐铎》是清人沈起凤编撰的一部仿《聊斋志异》的小说集,在众多模仿《聊斋》的作品里,《谐铎》的成就是相当高的。但和蒲松龄的孤愤之书不同的是,《谐铎》里的故事大多是在嬉笑言谈中,对世人进行劝诫,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个《谐铎》里的经典讽刺故事——棺中鬼手。

话说萧山人陈景初,因为久居天津,这天动了归乡的念头,于是就收拾行囊,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谐铎》经典讽刺故事:棺中鬼手

进了寺庙后,陈景初发现在寺庙的东厢堆积着三十来口棺材,而在西厢,则只有一口棺材孤零零的放在那里。

陈景初向来胆大,对此也不甚放在心上。到了半夜时分,怪事来了。只见那些棺材里,全都伸了一只手出来。这些手全都焦瘦暗黄,唯独只有西厢那口棺材里伸的手出来,看上去要肥白些。

胆大的陈景初左右看了看后,笑着说道,你们这些穷鬼,是手里没有钱了,想向我讨钱了吗?说完之后,陈景初就解开包袱,从里面拿出钱来,给每只手上放了一枚钱。

放完钱后,东厢那些鬼手就全都缩回棺材里去了,而西厢那只鬼手却依然伸在空中不动。陈景初见状,就说道,看来一文钱还不能让你满意啊,那我就多给你点钱好了。

陈景初说完后,就又拿了些钱放到这只鬼手上,但鬼手还是不动,陈景初见状,就又往这只手上加钱,一直放了近百钱了,这只鬼手依然伸在空中一动不动。

《谐铎》经典讽刺故事:棺中鬼手

陈景初顿时就怒了,他大声喝道,你这鬼也太贪得无厌了。之后,他就拿出两贯钱来,赌气般地放到这只鬼手上去。结果,让他惊讶的是,这两贯钱一放上去,这只鬼手一下子就缩回棺材里去了。

陈景初觉得有些奇怪,就点起灯来看,只见东厢的棺材上,写的都是些饥民的字样,而西厢的棺材上写的,却是某县典史某公的字样。看到这里,陈景初才不仅感慨道,原来平民百姓都身无大志,所以一文钱就心满意足了,而典史公平日里是收大钱收习惯了,所以不到其数目是绝不会收手的啊。

就在这时,棺材里传出了一阵铜钱的碰撞声,陈景初循着声音一看,原来是西厢那口棺材裂开的缝隙太小,鬼手在哪儿使劲的往里捞钱,但却怎么也把钱捞不进去。突然间,“崩”地一声响,穿着铜钱的绳子竟然被鬼手强生生地拉断了,铜钱霎时之间就掉了一地。

棺材里的鬼手立马就从里面又伸了出来,然后就在空中四面抓捞,但铜钱在地上,所以任凭它怎么抓,也是一无所获。

陈景初见此,忍不住笑着说道,你这是贪心太重,结果反而剩得一双空手了,倒不如那些见好就收的饥民,一个个的倒还落了一文钱在手上。

《谐铎》经典讽刺故事:棺中鬼手

面对陈景初的嘲讽,鬼手依然不依不饶地在空中抓过不停,陈景初不由得大喝道,你生前受人两贯钱,就贪赃枉法,替那些豪门做牛做马,你那些钱到哪里去了,你又何必现在做出一副如此鬼态来?

陈景初的话一落音,就听到西厢棺材里发了声长叹,之后,鬼手就缩回棺材里,再也没有伸出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