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而与历史中的说法却相反,你相信禅让制吗?

一蓑小烟雨


尧舜都是传说中的明君,在古籍中有所记载,后世在陶寺遗址中发掘出的考古资料印证了尧和舜的存在。

尧有治世之才,知人善用,深得人心,后世对他评价很高。尧年老后,并没有把元首之位传承给他的儿子丹朱,而是让给了德才兼备的舜,开了禅让制的先河,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道:“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之下禅让制是有生存的环境的,公元前2200年左右,还是公有制的原始氏族社会,根据史书对尧的记载,尧心系天下百姓,而丹朱之才不足以承天下,尧不为己私而为天下百姓生计考虑的话,做出禅让的的决定是合理的,舜在当时颇有贤明,在政治方便也有建树,尧对舜进行考察,还把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舜即位后任用贤人,制定刑罚,天下过渡的安稳。并没有出现反对浪潮。

舜年老后让位给了治水有功的禹,禹在当时威望很高,也有才能,禹即位后也是一位有建树的君主,部落首领朝拜,可见禅让制以才德贤能为标准,在当时公有社会中的存在是合理的。虽然这其中不一定像传说中那么和平禅让,肯定含有一些政治斗争,但是在当时公有制社会中能者居天下是人们所认同的,尧舜禹禅让过程中并没有记载有反对战争,反而在禹的儿子启逼迫伯益让位将其杀害,破坏公天下改为家天下之后,遭到其他部落的反对,其中以有扈氏部落反对声最大,启对其进行了暴力手段镇压。

历史太过久远,史料不可考,对尧舜禹禅让的说法众说纷纭,《竹书记年》中的说法和正史截然不同,参考古代王朝的权利更迭变迁不可能太过单纯,但是尧是否被囚禁逼迫,真相到底是如何,只能期待以后考古能有更多的发现来佐证。


闲话茶馆


舜囚尧,舜野死,这符合人性。而流传甚广的尧舜禹禅让,却是后世编造的弥天大谎。

我们先来看几个故事吧。

故事一:

公元220年12月10日,汉献帝有感于魏王曹丕继承父志,雄才大略安定天下,仁德布于四海,万民归心,于是汉献帝刘协主动禅让帝位于魏王,自己甘坐山阳公,做一个低调的富家翁。

故事二:

公元265年,魏末帝曹奂看到天下归心于司马氏,于是主动禅让帝位与晋王司马炎。曹奂降封为陈留王,为了不干扰司马氏治理天下,曹奂闭门谢客,静悄悄地又生活了37年。

故事三:

907年,唐哀帝李柷看到军阀朱温率大军平定天下诸侯,认为天命不再归于大唐,于是主动禅让帝位给这位最大的军阀朱温,自己甘当济阴王。908年,李柷担心未来会有人拿自己做文章,扰乱天下,祸害黎民,于是主动服毒自杀。

(禅让)

故事说完了。

编故事很容易,但是既要让故事情节合理,又要让人物的表现符合人性,这就太难了。

我写的故事中,史实与史书的记载一样,只是帝位禅让的主被动关系变了。三个朝代的皇帝,看到自家王朝已经不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在别处,因此,为了天下黎明苍生的福祉考虑,就主动交出了帝位,主动传递了天命与法统。

这样一来,让权一方变得异常高尚,受权一方再三推辞,谦逊无比。最终,在新老帝王关怀天下苍生的仁爱氛围中,整个禅让过程无比的庄重、和谐,众人皆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么描述一下,是不是与儒家宣传的尧禅让帝位于舜、舜禅让帝位于禹的情况类似了?

那么请问:这么描写的故事合理吗?人物表现符合人性吗?

我当然认为上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上古的所谓尧舜禹禅让就是鬼话,是儒家刻意编造的谎言。

人性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没有什么改变,古人不可能比后人更高尚。

越靠近近代,人类因为道德与法律的制约,才变得越来越“文明”。

越靠近古代,因人类脱离原始不久,群居部落中文明的因素就越少。

在知识积累、文化政治、信息获取、视野、心胸、格局等方面,上古的人没有可能超过后来的人。因此,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人相信:上古的人更高尚、上古的人视野更宽广、上古的人心胸格局更大。

毛主席早在其诗词中说过:“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毛泽东的贺新郎·读史,“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这里我再引用史家吕思勉《白话本国史》中的一段话:

“假使承认了历史上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人物,比如后世只有操、莽,而在古代却有禅让的尧舜;现在满眼是骄横的军阀,从前偏有公忠体国的韩、岳、张、刘。那就是人的性质,无从捉摸;历史上的事实,再无公例可求;历史可以不必研究了。 ”

文字中可见到吕思勉对儒家厚古薄今的强烈质疑与愤慨。

结语:

儒家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就编造一些谎言来欺骗世人,为的是让人相信儒家可以达到那样的境界。但后世真实的禅让,没有一个不是在权力胁迫之下进行的。

表明上看,人性中的欲望,似乎一直推动着历史无序发展。但人性还有追求秩序的一面,人类的欲望在现有秩序中左冲右突,最终一定要依靠某种强力才能达到新的平衡。指望上古的人能消弭私欲道德高尚一心为公,那是无论如何都不具有说服力的。

(完)

以上就是凌烟阁边看历史的回答,欢迎你点赞、转发、评论、关注,不同观点也欢迎交流。谢谢!


凌烟阁论史


在古籍《竹书纪年》中,存在一些很奇怪的现象,这本书的特点是,对于历史事件,与传统史书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历史细节上,却大相径庭。


其中差异,包括了我们一直在说的禅让制,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的淳朴和高尚,但《竹书纪年》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幻想。

在《竹书纪年》中记录了截然不同的历史细节,那时候,根本没有禅让,只有阴谋,那些贤君并非如此高尚。

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新发现,觉得非常兴奋,以为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如果从人性本恶的角度来说,这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但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真的一定就是所谓的历史真相吗?

从《竹书纪年》的出土来看,很多细节显得有些古怪,经不起推敲。首先史料上记载这本书,是被盗墓人挖掘出来的,这个盗墓贼,叫做不准(音foubiao)。


而在晋书中,除了对这件事有了一些记录,来证明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盗墓贼以外,居然没有任何其他资料。

大家都知道,盗墓和考古有着本质的区别,盗墓,冲的是墓室里面的财宝,所以,比较关注的一定是一些“明器”,必须要值钱,而对于一些土不垃圾的书简,那些盗墓贼不可能有太多兴趣。

而且,据史料记载,这些书简是蝌蚪文写成的,盗墓贼难道真有这么大的学问,能够读懂?或者,能够意识到这竹简的重要性。难道盗墓贼真有这样的觉悟吗?

更奇怪的是,盗墓的多了去了,这次盗墓,居然惊动了中书令这样的朝廷大员,不过是一个战国诸侯的墓,当时可能没有文物保护这么一说,其他朝代的正史中,也极少因为盗墓而惊动朝廷的记录,让人感觉小题大做了。

盗墓而发现的《竹书纪年》,神奇的传了下来,这种几率,简直小的可怜。偏偏这本书就传了下来。


如果真的传了下来,这本书的文字,并不是当时的文字,这样一来,考证就会有很大难度,但事实上,这个竹书纪年的一些内容,在出土后,并没有几年,就已经被破译。这样的速度,的确令人惊奇。

我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很可能是伪造的。

我们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看,西晋司马炎废了曹芳,当了皇帝,开始了自己的统治,这是一种谋权篡位,谋权篡位之后,对曹氏集团进行清理。

这引起了很多不满。这样的历史环境下,横空出现一本,证明谋权篡位合理性的“古籍”,而且在短时间内流传出来,事情过于凑巧。

而且,这些“巧合”还存在在,记录中与正史相差很大,甚至颠覆正史的记录,很多都存在在一些改朝换代的细节中,都充满了阴谋血腥,这是不是太巧合了。

这样的血腥,即使在后世的史书里,都会沿用孔子的春秋笔法,如何在竹书纪年里,写的如此明显呢?

到了永嘉之乱过后,竹简遗失,后世只能靠译本进行研究整理,可见,这本奇怪的书,从出土一直到竹简遗失,不过三十年而已,这样一个昙花一现的古籍,本身就带有古怪,再加上后世流传的,都是在初释本和考证本基础上整理的,而竹简,始终没有再次出现过。

随着考古的发现,尤其是甲骨文的研究,从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也看到了许多甲骨文中记录的历史,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伊尹把太甲流放了之后,看到太甲变好,又把太甲迎接回来做了帝王,伊尹也成了当时的名相,甲骨文研究,和正史相互呼应。

竹书纪年里写的是伊尹谋权篡位,流放了太甲,七年后太甲回来,处死了伊尹。

种种经不起推敲的事情表明,这本书所记录的事件,存在很多疑点,即使在周朝历史,也多首选《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作为参考,而不是《竹书纪年》。


小小嬴政


《竹书纪年》是中国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战国竹简“汲冢书”的一部分,原无书名,因其编年体体例而命名为《纪年》,亦称《汲冢纪年》。它记录了从上古时期的黄帝到魏襄王时期的历史。



由于《史记》采用纪传体来记述事件,竹书纪年的出现,可以从另一角度审视史记内容,如“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共伯和干王位”、“晋文侯杀周携王”,与史书有极大差异。



残酷的中国史: 禅让制只不过是童话,舜囚尧,禹囚舜才是真相!

在中国历史上,尧舜禹时期被称为三王时代, 这一时期,是一个天下大治的时代, 尧因为舜的贤德而禅位给舜, 舜又因为大禹的贤德而禅位给了禹。 听起来似乎很美好, 但是总是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难道上古时代的统治者们都这么贤明吗? 而随着一本书《竹书纪年》的出土, 上古时代的血腥才逐渐为我们展现出来。 贤君禅让?



不不不,这只是儒家为我们编造的一个美好的童话,试问哪一朝哪一代的权力更迭,王朝兴替不是伴随着流血杀戮、尔虞我诈呢?上古时代也不例外,因为这就是现实!

在《竹书纪年》中,我们知道了,尧并不是因为舜贤能才禅让给他的。“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啥意思呢?是说尧年老昏庸,舜把尧囚禁在平阳,夺了他的王位。 后来觉得还不够,又把尧的儿子丹朱也囚禁了起来,让他们父子不能相见。 是不是听起来挺残忍的呢? 当然,有句话说得好,怎么得到的, 就会怎么失去。 舜也有了和尧一样的下场。

当大禹治水而声望日益高涨的时候, 舜则渐渐地年老昏庸了。 于是大禹也如法炮制,将舜给囚禁了起来! 还有那位被誉为贤相的伊尹,为了商王朝的基业将商汤的儿子太甲放到了别处悔过自新,而太甲悔过后伊尹则迎回太甲辅佐他治理商王朝。可是竹书纪年上却说伊尹自持位高权重,欺压幼主太甲,还将其流放,自己称王。结果太甲从流放之地潜逃回来,杀了伊尹,重登帝位。就这样,原来的贤相其实是个反贼,而昏庸的君主却是中兴之主,其中的细节耐人寻味啊


子非魚


为什么不相信?根据现在的许多说法和考证,我评估如下:

1、尧舜禹很可能都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只是不一定是嫡系后代(封建王朝讲究,但是,也未能坚持的)。当时,并不讲究嫡系不嫡系。也就是说是统治集团内部的人,最起码是边缘之人。也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子弟内,或者是一个母本部落的子弟。也有可能就是社会上的贤达,只是继位后死拉硬套上黄帝的。

2、尧传舜和舜传禹都是遵循了当时的某种规定,或者是共识,或者是惯例。也就是说在内部选贤,选大家公认的能人。或者是形势所迫,必须选贤任能。在自己无法过度劳累时,将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之位委于后者。

可是,时间一久,后者己掌握实际权力,也干的很好,但是,前者还无全部让位之意,并且,在长久中会积累分歧和争议的。舜防丹朱,禹防商均,都应该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举动,目的是怕传位生变。于是,舜软禁了尧,禹逼走了舜。

3、到了禹传皋陶这一次,发生了意外。很可能是禹之子将制度改了。是禹改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禹想改,不会等到传位皋陶后玩阴的。

4、一些人思想境界低,所以理解不了。那么,对比一下竞选制吧。为什么他们再争,再闹,而不动用軍事呢?也是思想境界高一至几档层次的体现,不是吹牛吹出来的。


鱼磊卫静


从山西临汾市陶寺遗址发掘情况看,《竹书纪年》的记录较真实。在尧都平阳古城遗址可以看出,尧贡献巨大,一是发明了井,因而才结束了沿河而居的历史,有了城市。尧都就建在距汾河、平河较远,大约距汾河谷地七公里的平台上。二是设立观象台,制定了农历历法,对指导农业生产起到重要作用。但从发掘情况看,发生了大规模战争,毁坏了这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壕内死人横七竖八,骨多带伤。正因如此,舜才迁都至蒲坂。这说明战争就发生在尧舜政权交替之际。而专家推测是尧的子孙与女婿(舜)之间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战争。舜毁平阳已是大错,迁都蒲坂更是错上加错,蒲坂位于黄河湿地(今山西永济市境内,在故黄河河道旁),造成经常被洪水淹没,才命大禹父子治水。在禹治水完成,威望大增,天下主要劳动力掌握在禹手中,而天下苦于舜的错误之时,舜也就不得不被禹取代。禹纠正了舜的错误,将都迁至安邑(今山西夏县禹王城遗址),安邑远离黄河,又近盐池,天下得利。后人为记禹之德,改此地为夏县。所以《史记》“禹都安邑”是有根据的。同时《竹书纪年》说“舜野死”也不无道理。总之,舜是有罪之人,完全不是人们传说(史记多据传说编写)的那么好。《史记》毕竟是千年之后人司马迁的作品,据口口相传所著,写汉代以前历史难免有误。而《竹书纪年》比《史记》早了近千年,应该更可靠,也与考古发掘相一致。










用户104940493418


禅让的真相真的这么美好吗?

其实,在实行禅让制度之前,实行的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继位制,这套继位制度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合理。黄帝传位于长子少昊,少昊死后,由黄帝的孙子颛顼继位;颛顼先传位于嫡长子孺帝;孺帝早夭,帝位由颛顼族子喾继承;帝喾传位于儿子帝挚,帝挚禅位于异母弟尧。

到了尧竟然传位于舜,这种情况可以说是非常的突然。而且,禹的父亲鲧治水失败,被舜流放到羽山而死,后才由禹担继任治水之职。这样说来,禹父亲的死就有舜间接的原因,舜怎么会传位给禹?禹又会对舜忠心吗?


据历史记载,尧有丹朱等九子。丹朱是尧长子,\t相传,因为丹朱不肖,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给了舜。但是其他八个儿子都选不出一个继承人吗?据《史记》所载,尧去世后,舜让位于丹朱,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


相同的事情又在舜死后发生,禹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商均,但天下的诸侯都去朝见禹,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这种情况似曾相识,曹丕、司马炎、王莽这些人,他们在接受禅让之前,也都是像这样“谦让”的。

禅让制度最早出自儒家经典。尧舜都是中国人公认的德行出众的君王,禅让的故事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思想内涵。

我是头条作者同道棠,每天分享一些历史故事,欢迎评论关注哦。


同道棠


原话是:尧幽囚,舜野死。

竹书纪年对于尧舜禹禅让的历史大概的内容是说,尧不是将自己的位置禅让给舜的,舜是将尧囚禁起来夺取其地位。

《竹书纪年》原文是这样描述的: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简单翻译就是说尧到老的时候,失去了权力,于是被舜夺了位,还关了起来。舜把尧关起来以后,又把丹朱流放到遥远的南蛮之地,让他见不到他爹尧,也不知道在他爹身上所发生的不幸经历。

舜刚开始先是挑拨尧跟丹朱的父子关系,然后丹朱再也没办法见到尧了,每次得到的回答都是“你父亲尧不愿意见你”,可怜的丹朱一直以为老爹还在余怒未消,却不知道此时的尧已经被舜对外界封锁了。然后舜再借用尧的名义,把丹朱流放了,最后再对外发布官方声明说由于尧的儿子丹朱很人渣,于是尧一怒之下把丹朱赶走了,然后把帝位传给了我,就这样舜当上了大首领之位。

舜囚禁尧,最后把尧杀死,夺取帝位,而舜大肆消灭尧的死党,将其称为四凶,其中就包括禹的父亲;禹据夏地抗舜,最终击败舜,将其流放到苍梧,舜遂死在苍梧。禹死,启即位,益密谋夺位,结果被启杀掉。

所谓的“禅让”最早出现在《尚书》之中,但我们今天看到的《尚书》已经不是原《尚书》的文本了,是后来汉代基于需要进行过修改的。禅让其实是墨家学派根据自己的需求杜撰出来的观点。荀子曾经写过: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只说也。说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大学者质疑上古时期的禅让之说了。因为禅让不符合人性,不符合人内心的贪欲,更不符合人本身的精神世界,禅让只不过是后人为了自己的需求而编造出来美好的谎言而已。


井冈山下种南瓜啊


不说谁记载的真实,就从前后继位来看,黄帝是继承父亲少典的部落通过征战取天下,是从原始部落同盟到初步君主的重要一步,黄帝之后是长子玄嚣(少昊)传位黄帝次子昌意之子颛顼,颛顼再传玄嚣之孙帝喾,这一段时间的传位都是黄帝和正妻螺祖两个儿子间的传位,早期的传弟继位基本这样代系明确。但帝喾之后传儿子挚打破了传弟传统,可见两种继位制的争夺,随后挚九年被弟弟尧夺位,这等于说玄嚣系将把持帝系,实力强劲的昌意系自然不干(黄帝在位很长,征服后把自己的儿孙分封各地建立势力以便统治天下,部落时代各人有很大实力)。而且帝喾其他子也对尧夺位不满,尧一方面安抚自身各系,一方面为安抚昌意系,找颛顼九世孙舜辅政,在尧看来舜有能力(本已沦落,但靠自己建立起势力),但代系已远不可能继位,但舜经过二十多年辅政逐步掌握权利,架空了尧,对天下的掌控也不断加强,才有逐四凶的事情(四凶其实是帝喾颛顼的后代),之后终于一场禅让大戏,尧让位于舜(有说尧跟挚已经演过一次,这次是有样学样,禅位之后尧还活了好久呢),原系小辈占位自然让人不服,所以才有舜杀鲧及征战,但从尧后期开始不断严重大洪水成为主要问题,为了团结所有力量治水,舜还是只能任命鲧及禹治水,大洪水的治理需要动用力量很大,禹联合帝喾后代契、稷、伯益(这四位分别是夏商周秦的始祖)经过十多年努力终于成功,这期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更像是给舜看的(这里的家应该是自己的部落而不是小家),显示自己努力工作没有搞小动作。但治水动用了大部分力量,治水回来的禹很快也来了一场禅让大戏,并让舜“南巡”了到了苍梧(原三苗地界了都)。禹继位后本立传位玄嚣帝喾之后伯益,但不断加强自身及儿子启的实力,最终启杀伯益建立夏朝,王朝世系正式开启。


清风萦绕


历史书的说法是,尧帝禅让给舜帝,具体怎么禅让的,不好说,所以,这与《竹书纪年》说:舜囚尧,舜野死。这一种说法,并没有矛盾。就算当年初中听课时,我们这些85年出生的人,也没几个相信所谓禅让制度。

而且,历史是随着考古研究,不断发展的。就像张衡地动仪退出历史一样,都是常规操作。

现在,历史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黄帝、炎帝和蚩尤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文明开端,这三大部落联盟,共同组成了炎黄部落,成为了今天华夏族的人文开端。

而黄帝、炎帝和蚩尤只是三大部落的开创者,并且由黄帝最终一统三部。他们之前的时代,太过遥远,称为远古时代。

而黄帝家天下,一直传到子孙尧帝手中。但尧帝贤明有余,威力不足,导致舜做大了,尧不甘,派儿子丹朱另开创基业。

后期尧帝死。舜王朝和丹朱王朝,长期互攻打战,持续了十几代人。直到后来,禹这一支势力的出现。

最终,在禹的儿子启的手中,乘舜王朝和丹朱王朝互战大伤元气之时,启起兵灭了舜王朝和丹朱王朝,建立了夏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