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关羽败走麦城落入东吴手里,如果落到曹操手里,关羽还会被杀吗?

临汾舆情焦点


曹操不仅不会杀关羽,还会放了关羽,派人安全将关羽送回成都还给刘备。

别和曹操谈感情,别跟刘备讲仁义,别与孙权说结盟。

大家都是政治人物,当初曹操放了关羽,可不是为了什么感情,曹操打的是政治牌,放了关羽,是因为关羽忠义,曹操想让自已手下都学着点,学关羽忠义。



曹操是什么人啊?一代枭雄,同时又是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曹操考虑最多的就是自已的政治利益,对曹操来说,放了关羽才是政治利益最大化。

请听我一步一步来分析。

当初在襄樊之战时,曹操被关羽逼得差一点就迁都了,幸亏司马懿和蒋济劝曹操要联合孙权,共同打击关羽,曹操同意了。



曹操暗地里与孙权勾结后,将孙权要偷袭关羽后方荆州的消息同时通知了关羽和被关羽围城的曹仁,导致关羽军心大乱,而曹仁军心大振,由于关羽犹豫不决, 不久关羽就被徐晃击败。

关羽在襄樊前线失败后,开始全军后撤,曹操同时下令不要追击关羽,曹操的目的很明确,将关羽复仇的最后一击引向东吴,让关羽和东吴火拼,这符合曹操的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在关羽败退后,曹军没有追击,并不是曹军没有能力,而是曹操不准。



关羽从襄樊前线撤退时,尚有五万荆州军,在一路南撤的过程中,关羽的士兵听到荆州被东吴占领,吕蒙善待士兵家属后,关羽的手下士兵再也没有斗志了,大部分脱离关羽,偷偷回荆州投降吕蒙,对于这些士兵来说,家属安全才是他们最大的希望。

之后就是关羽兵败被俘杀,孙权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表面上看是为了嫁祸曹操,实际上孙权是向曹操递送“投名状”,孙权杀了刘备的大将,夺了刘备的荆州,必将引来刘备强烈的复仇。



孙权之所以没有将活着关羽送给曹操,就是因为对孙权来说,关羽死了利益最大化,因为孙权夺了刘备的荆州,无论关羽是死是活,刘备都会来报仇,关羽如果活着,是很难对付的,不如杀了关羽,反正关羽死不死,刘备都会来复仇。

同样道理,如果孙权将活着的关羽送给曹操,曹操肯定会将活着的关羽送给刘备。



原因很简单,将祸水引向东吴,让蜀汉攻击东吴,对曹操来说利益最大化,搞不好孙权与刘备打起来,曹操还有机会统一天下呢!

你想啊,关羽如果活着被送回蜀汉,关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肯定是向孙权复仇啊,以关羽的能力和在蜀汉的话语权,攻打孙权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孙权与刘备处于开战状态,对曹操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而且关羽号称天下第一武将,在襄樊之战就“威震华夏”,这四个字的评价可是字字千金,三国史上的唯一,要不是孙权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现在关羽活着回到蜀汉,必然会发起对孙权最猛烈的攻击,以关羽的能力,就算再来一个“威震荆襄、饮马江东”也不是很困难的事,关羽一定会给孙权带来很大的损失,无论是孙权损失,还是刘备损失,损失越大,曹老板越高兴,打得越激烈,曹老板越会高兴得不要不要的。



这还不算,如果让曹操寻找到机会,趁关羽在前方与孙权大战,发动大军攻击孙权的后方,曹魏全军全力攻击孙权,到时候孙权的江东政权还能不能存在,还真不一定,弄不好曹操统一天下都有机会了,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曹操怎么会不做了,当然会送关羽回蜀汉了。

什么?你说关羽没死,刘备不会让关羽攻打孙权的?拜托,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目的就是夺回荆州,至于为关羽报仇,那只是表面的幌子而已,为一个人报仇,除非有政治目的,你也别太把刘备看得很仁义了,好歹刘备是个标准的政治人物,优先考虑的是政权的利益。



关羽没死,刘备一样会攻打孙权,目的还是夺回荆州,荆州可是刘备统一天下的根本,没有荆州,刘备的政权就只能偏安一隅,这可不是刘备想要的,刘备想要的,可是整个天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就这个问题,我认为关羽必死无疑。

曹操肯定会给关羽机会,但绝不再会谈条件,那就是必须投降,为曹魏卖命打拼。

关羽也绝不会答应,那就只有一个结果:必死无疑。

01

放关羽走人

关羽名气之大,还是在于其重信义。

虽说关羽也是“万人敌”,但在曹操眼里就是一武将而已。

其武力值比吕布还是差一截。

吕布如此骁勇,曹操照常拿得下,又何惧一个关羽。

除了一个曹操,能把吕布逮住的人,还真不好说有。

曹操之所以放关羽走人,恐怕出于两个原因:

其一,留下一个鲜活的教材,让他的部将学着点,对待老板要忠诚。同时,曹操也表明自己的态度,对于忠诚于老板的人,他一定会厚待的。

其二,曹操不杀刘备,就没必要杀关羽。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刘备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谋士程昱建议曹操杀掉刘备以免后患。曹操以为“现在正是招收天下英雄的时候,杀一人而失去天下人之心,不合算啊。”

曹操担心的是刘备,并不担心关羽。

如果刘备意外啦,万一哪个不开眼的,比如袁绍、刘表之流,一时想不开把刘备做啦。关羽杀了凶手报了仇,自己就会回来啦。这多合适啊。

这就是关羽可以跟曹操讲条件的原因所在,没有这两方面的考虑,曹操是不会跟关羽谈条件的。

02

必死无疑

襄樊之战时,三足鼎立的局势已经明确,天已经大亮啦。

有点想法的人,都各归其主啦,曹操不需要再做戏啦。

关羽就是刘备的左膀右臂,砍掉啦,不至于要了刘备的命,但起码让刘备残废啦。

曹操已经放关羽一次啦,面子也给啦,戏也演过啦,自己的态度也表明过啦。

如果再次捉住关羽,正是再做另一篇文章的时候。

那就是杀掉关羽,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一心跟着我干,就是死路一条。都给我打起精神,别想三想四的。否则,没啥好果子吃。

有见过一个武将被捉住,不投降就放人的吗?

这是玩“三国杀”的游戏啊,结束了,从头开始再来一局啊。

那还损兵折将忙活啥呢?

这不是诸葛亮玩得“七擒孟获”,性质不同。

特殊情况当然也有,出于政治需要,也有放生的。可当时的情况,对关羽不会。

曹操对关羽说:“放你回去,劝说你大哥,带着你三弟一起再回来,投奔我吧。”

关羽不会答应,曹操恐怕也不会说出这种不着调的话。

关羽不会投降,那就只有一条路,“西天为神去啦。”



豹眼看历史


曹操是三国时期不折不扣的枭雄,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看中人才收于麾下。



曹操是一个十分爱惜人才的人,还记得关羽最初归降曹操时候,曹操赐赤兔马、战袍、豪宅,并向皇帝举荐关羽为“汉寿亭侯”,这些待遇远远超过曹操的所有部将,尤其是“汉寿亭侯”这个官职,列侯,不仅可以食朝廷奉禄,又可以拥有土地。


所以说,如果关羽落在曹操手里,曹操是舍不得杀关羽这个不但忠心耿耿,且勇猛过人的将才的。


智帝辉煌


其实细细分析,孙权真是一点也没有理由把活着的关羽交给曹操。


战事背景:


关羽出师北伐,本气势汹汹,势如破竹。曹魏大败,最后困守不得出。然后就到了战况转折的关键点,关羽性傲,因婚事羞辱了东吴孙权,而又将大后方留给了孙权。



曹操和孙权心里都会觉得这可是难得的一大利好的视机,于是两方心照不宣,走了流程。孙权就出兵了,关羽就大败了,曹魏就解困了,东吴就获利了。


关羽的归属可就成了问题,其实也不算问题,孙权不杀关羽还能怎么办?


无非三个方式,杀了,放了,送给曹操。



第一,就是杀了。



第二,放了。这个决定是最不可能的。


对于自己,偷袭关羽得利,使得关羽大财,于情于理孙刘联盟已经破了,关羽与刘备不可能不找补回来,接下来就是对立,放了无异于放虎归山,自找麻烦。


放了关羽,同时也会得罪曹操。



第三,送给曹操。


我们都知道曹操与关羽的感情,即使关羽把曹操打成这样,但曹操惜才,关羽义气。


所以这一次,不是毁灭形象,而是考虑可能性。关羽未必不降,曹操也未必不放。降了,敌人魏国强大,放了,仇人蜀汉强大。


即使曹操杀了,并且可能性不小。但依旧存在上面两个猜想的可能性,所以不够稳。



而东吴采用的先杀后送,不可谓不奸诈,非常的稳。


断绝关羽成为敌人的一切可能性,又达到了祸水东引,将曹魏在关羽被杀上面拉下水,表面这是双方的暗地联谋所致。



曹操处理的很不错,无论是真心敬重关羽,还是东吴祸水的土掩,总之是成功的。虽然关羽一死,荆州一失,蜀汉就已经仇视魏吴了。


望十安的酒


对于曹操这样的政治人物来说,杀一个人,不杀一个人,什么时候杀,都有其内在的考虑和逻辑。

所以,曹操会不会杀败走麦城的关羽,看得是当时的情势。

关羽死的那年是什么形势?

此时已经是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已经在蜀地站稳了脚跟,又取了原本被曹操占据的汉中,形势大好。

同时,为了对抗实力明显强过任何一方的曹魏,孙吴和蜀汉达成了暂时的利益联盟,两家平分了荆州。

三国鼎立的局面已经形成。

在这种情势下,一直有平息天下纷争这个野望,同时也怕孙吴和蜀汉联手伐魏的曹操肯定也会想办法打破这种平衡。

打破孙吴和蜀汉的联盟,或者至少能够暂时牵制住一方,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而对于平分荆州的时候没有捞到特别大好处的孙吴来说,此时最想要的是什么?是南郡(因为南郡向北可以直接威胁到襄阳,同时扼守长江天险,是对孙吴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或者整个荆州。

因为只有占据这个地方,才能让偏安江南的孙吴政权建立比较牢靠的防御体系。

在古代,南方的政权要构建防御体系,重点在两个地方,一个是江淮地区,一个是荆州,这也是北方大军南下必经的两个地点,主要是由地理决定的。

沿着长江由东往西,如图三所示,先是横跨了河南、湖北和安徽的大别山,山脉两边分别是江淮平原和江汉平原,而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之间,又夹着巫山、秦岭、大巴山脉这一连串的崇山峻岭,所以,要进攻南方,就必须要先打下江淮平原或当时刚好处于江汉平原的荆州。

反过来,南方政权如果想建立防御线或反攻也必须守住或占据江淮平原或江汉平原。

所以为什么三国的时候争夺的焦点在荆州,也正在于此。

失荆州就失去了一个门户。

既然孙吴对于荆州有这样强的需求,那么仅仅得到一半还不是战略要地的荆州,那是远远满足不了的。

曹操作为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肯定看出了这一点。

所以才会《三国志·蜀纪》中才会记载下来这么一段:

“……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此时,刘备刚取得了汉中,又乘胜追击,派出关羽攻打襄阳,围困樊城,曹操和他麾下的谋士司马懿、蒋济讨论后觉得,孙吴肯定不会乐意见到蜀汉的势力得到更大的扩张,可以秘密的派人过去劝说孙权,让他派兵在后方夹击关羽。

孙权和他麾下的谋士同意了,他们不能不同意。

如果蜀汉真的攻下樊城,进而占据襄阳,那么曹操必定只能后撤,以曹操的实力,想短时间内攻下曹魏是不可能的,既如此,蜀汉掉转头攻打孙吴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而由于此时孙吴由于失去了荆州中重要战略郡县——南郡,等于是门户大开,蜀汉大军可以轻易的长驱直入。

在这种情势下,关羽作为一名武将并不能左右整个的战局,他死不死,孙吴都会出兵,孙吴一旦出兵,整个局势就会发生巨变,对于蜀汉来说,首先考虑的就不是关羽的性命,而是如何在两方强敌夹击下保存实力,撤下来且不会被追击,进而灭国。

所以,我觉得关羽如果真的落到曹操手里,会杀。

毕竟他刚杀了曹魏的大将庞德,血还没干。


闲话说历史


关羽落到曹操的手里还会被杀吗?解释一二。

一、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潘璋所擒,孙权想劝降关羽,但关羽忠于刘备大骂于孙权,心生恐惧,怕留有后患,不得已斩杀。而后又怕刘备复仇,将头颅嫁祸于曹操,既高兴,又惋惜,待揭开盖一看说,关将军别来无恙,顿时关羽的魂魄未散,眼睛眨了几下,把曹操吓得魂不附体,关将军真神人也,活关羽可怕,死关羽更可怕,即下旨刻一沉香木厚葬之。可见关羽这人物对曹操影响极大。

二、当年刘备沦落不成军时,投奔袁绍,被曹操击溃,三兄弟顾不上已散,关羽不得已归属曹操,但降汉不降曹,为了稳住这一猛将,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即提银的款待,都未能留住关羽的心。在得知刘备的去处,即辞曹而去。过五关斩六将,曹操都不心痛,而还特意着张辽送关文与关羽一路通关。为以后留下后路,才得有火烧赤壁,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上面已有一次关羽在曹操的帐下,已看出曹操惜才,怎能忍心杀掉关羽呢,就是有第二次入曹操之手,曹操的胸怀宽广也不会杀害关羽,只会软禁不被他人所用。


邱东生339


应答:一个被说成神一样的武圣关羽老是被捕这还像话吗?

但这仅是个比方,不仿看看曹操怎么讲。

传令兵:报告相爷:

曹操:何事这等惊慌,起来慢慢讲,

传令兵:那个前些年被捕的关云长又被抓来啦,

曹操:噢,有这等事,带上来吧。

关羽:(表情羞愧难当)抱一拳无语(眼向一旁)

曹操:(假装責怪部下)怎么还绑上了,不知云长是吾贵客吗?哎也真是的,多年不见头发都花白了,时间不饶人,你我都老了,真是有缘哪,各为其主嘛,可惜…。带云长去洗个澡,酒肉管饱,云长啊!我还有军务在身改日再聊,去吧。

司马懿问:主公这关羽以前被捕,没杀他又封官,上马金下马银的,放他回去处处跟我们作斗,这人就是再投降也不会其我们卖力,要他何用,不如早着打算。

曹操曰:不急先关着,好吃好喝的,留着关羽何愁刘备不送上门来,这叫做放长线钓大鱼。哈哈哈…。

司马懿:主公高明…。



9紫气東来


我们都知道关羽败走麦城后,在距离麦城不远的临沮,也就是现在的远安兵败被杀,英雄一世,居然落得这般下场,让许多人扼腕叹息不已。既然关羽落到孙权手里必死无疑,假设落到曹操手里还会死吗?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假设是否可以呢?看看关羽的结局会如何?

关羽落入曹操手里的可能性比较小。

其实只要认真的读一下《三国志》和巜资治通鉴》就比较清楚了,关羽能够落入到曹操的手里的机会很少的,概率为零。

第一,曹操无意独立抗衡关羽军。

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弄得曹操几乎迁都以避锋芒,但是在丞相军司马司马懿和西曹属蒋济的建议下才打消了念头,接受了割让江南联络孙权的建议来共同对付风头正盛的关羽。本是曹操独自面对关羽军,而孙权在后方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接到曹操的建议后,孙权更是吃了定心丸,下定决心铲除关羽夺取荆州。

围攻樊城处于关键时刻,关羽听闻南郡被孙权拿下,失去老巢的关羽决定回师夺取南郡。对于曹军来说,如果从后面追击关羽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此举极有可能一举擒获关羽,但是被赵俨阻拦,最后也被曹操拒绝,正如《资治通鉴》所记载:

“魏王操闻羽走,恐诸将追之,果疾敕仁如俨所策。”

就这样关羽幸运的避免了腹背受敌,在没有任何追兵的情况下,顺利的从樊城撤军,直奔南郡,关羽没有受到什么损失,那么关羽本人也就不可能有被曹操捉住的机会了。

第二,实际环境也没有可能捉住关羽。

如果说关羽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实力还比较强悍,但是到败走麦城的时候,可谓是英雄末路了,从樊城诈降而出的时候,身边只有寥寥十余人相随,失败是指日可待。

那么此时曹操有可能捉住关羽吗?其实也是没有可能的,此时围追堵截关羽的是孙权的手下部队,曹军早就和关羽军脱离了接触,静看孙权和关羽争得你死我活,希望他们能够两败俱伤,自然也就不会主动配合孙权捉拿关羽。

不管是后面的追兵还是前面的伏兵,都是孙权部署的人马,已经没有可能逃脱的可能,也更加没有可能被曹操捉住的机会了。

假如关羽落到曹军手里,曹操也不会杀。

既然关羽没有被曹操捉住的可能,那么就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关羽被孙权捉住之后直接送给曹操,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有没有可能杀掉关羽呢?我认为即使关羽被送给曹操,曹操也是不会杀他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曹操是一个聪明人,不会被孙权利用。

曹操在关羽撤离樊城之围的时候没有乘机掩杀关羽,其目的就是坐山观虎斗,想看到孙刘两家斗得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那么如果孙权把这个烫手山芋送到自己手里表忠心,聪明至极的曹操怎么会不明白孙权的移祸之计呢?

杀掉关羽对于他来说是利大于弊,这样的行为有违他的初衷,一旦杀掉关羽,就有可能把祸水引到自己身上来,引来刘备的报复,这就对他来说就得不偿失。

作为三国著名的战略家曹操当然不会入坑,愚蠢到杀掉关羽给自己找麻烦的。那么他很可能把送来的关羽送回给孙权,让他自行处理。对于孙权来说,除了杀掉关羽稳定荆州之外他就别无他法了。

第二,曹操欣赏关羽的忠义。

对曹操来看,落入手里的关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已经知道关羽不再为自己所用,杀掉关羽报复刘备也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会将关羽好吃好喝的囚禁起来,终其一生也不会用他,更不会放他回去,毕竟送虎归山已经发生过一次,曹操肯定不会再做了。

而曹操这样做的原因也和当初放关羽去找刘备的原因一样,那就是称许关羽的忠义,不忍加害吧。我想这也是英雄和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的缘故吧。总而言之,历史没有假如,即使真的这样发生了,我想一世枭雄的曹操,定然不会贸然杀掉关羽帮助孙权稳定荆州,让孙刘连成一体来对付自己,为自己添堵吧。


残暴安妮


如果关羽败走麦城后,被移交给曹操,那曹操还会念旧情,或者怀恨在心报复杀了关羽吗?



关羽、曹操是老朋友、也是老冤家,曹操虽然很遗憾当年关羽背他而去,但说实话,猩猩相惜,曹操心底里还是很敬佩关羽,不仅没追究五关杀了那么多爱将,还不辞劳苦,鞍马劳顿,亲自带队送锦袍、赠金银,关羽出于警惕,马🐴都没下,用青龙刀挑起收回锦袍,一声简单的“谢丞相赐袍”就转身跑马而去,跟随的部下心中愤怒,都替曹操鸣不平。要求追上杀了关羽,或者起码把那家伙抓起来,教训一顿,但曹操还是大度的说,算了吧,关羽只有一个人,咱们一群人,他警惕是正常的,人各有志,由他去吧!



回到提问,如果关羽在麦城被移交曹操,曹大丞相会怎么处理呢?这当然也是据情推测,从后来孙权把关羽首级送给曹操后,曹操用上好檀香木刻制身躯,以王侯之礼安葬关羽来看,尽管在襄樊前线,关羽咄咄逼人、把曹操整得够呛,但事情已经过去了,特别是二人分别多年,关羽已经两鬓如霜,加上失败被俘,又转手移送,关羽的精神状态一定更差,而曹操也是在这一年初就辞世的,估计曹操会见人思情,不念旧恶,虽不一定当时就顺顺当当放了关羽,但也不会过于为难。



关羽由于在襄樊战役中,始终没见到益州救援,心中一定也有怨愤,对刘备的衷心,也许会有所减弱,这样,就不会与曹操产生大的矛盾冲突。如果再想想当年曹丞相的恩遇,关羽回心转意投靠曹操,也是有可能的。有人说,以关羽性格,可能会自杀,当然,刚刚还威风八面,一下子落魄如此,反差如此之大,对于关羽这样的人,确实难以承受。



但曹操与孙权不同,孙权不仅是敌国敌酋,与关羽至少要差一辈,年龄比诸葛亮还要小一岁。而刘备刚请到诸葛亮时,关羽张飞都是很瞧不起的,曹操则不仅是丞相,年龄比刘备还要大几岁,且对关羽理解、敬重、还有恩。



关羽起先对曹操不感冒,但通过前面投诚后的相处,关羽对曹操,还是很感恩的,特别是关羽重义气,而襄樊战役刘备诸葛亮不救援,关羽难免心生芥蒂。只是这时候的关羽,落架凤凰不如鸡,自负、傲气的毛病,精明、强干的形象,一定很难再看到,大概只是一位老态龙钟、蹒跚呆滞、病态忧郁、傻傻听任命运摆布的老朽形象了。(647)


流誉后


如果仅从《三国演义》的层面来说,曹操是不会杀关羽的,杀关羽代价太大。刘备实力虽然依旧不如曹操,但是如果倾巢而出为关羽复仇,也会让曹操感到忌惮了。

关羽被孙权杀害,心里怨愤之气是很大的。演义中写到关羽一魂不散,来到荆门的玉泉山。山中有一高僧,法号普净,在坐禅中,听见空中有人大呼:“还我头来!”

普净在坐禅中,自然有旁人没有的境界,他认得是关羽,就提醒地说:“云长安在!”

老僧的提醒,让关羽顿悟,求普净指点迷津。普净说,你杀了颜良、文丑等人,他们向谁要人头啊。

关羽是明白人,稽首皈依而去。但是关羽真的没有怨恨了吗?绝对不是!关羽不再怨恨别人,但是没有放过吕蒙,因为是吕蒙的偷袭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所以关羽在东吴的庆功宴上把吕蒙给弄死了。

东吴为了转移来自蜀汉的战争威胁,把关羽的人头送给了曹操。曹操听说关羽死了,是十分高兴的,说:“云长已死,吾夜眠贴席矣。”

曹操对关羽是又爱又怕,听说关羽死了,高兴地说可以安心睡觉了。

那么假如关羽落到曹操手里,曹操会杀关羽吗?曹操的本意会是杀掉关羽,一是成全关羽的美名,关羽是不会第二次投降的,也没有投降的理由,杀关羽是对他最好的尊敬。二是彻底解除关羽对魏军的威胁,关羽活一天,曹操就一天睡不好觉。

但是曹操为了政治、军事上的考虑,是不会杀关羽的,曹操真正忌惮的是刘备!因为刘备已经不是那个没有基本盘,被打的抱头鼠窜的那个刘备了。刘备取了益州,实力不可同日而语,如果拼了老命来复仇,曹操也是不好办的。如果没有特殊地形,想击败刘备的大军也是很难的。

关羽是忠义的典范,杀忠义之人是不吉祥的,曹操也会害怕关羽来索命。

所以曹操如果俘获关羽,会奚落关羽,让关羽羞愧。曹操会说,云长,你跟着我多好啊,不比大耳强多了。大耳给你安排两个猪队友,也不派援兵来支援你,如果你跟着我,我让张辽跟你搭档,那岂不是天下无敌吗,你要什么功名没有?

关羽照例会说,吾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与汝叛汉之贼为伍!

曹操大笑说,云长想死,没门!我就要你欠着我,等你哪天不好意思了,你就给我上战场打东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