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几个晚清名臣中,谁才华最高?谁贡献最大?

红雨说历史


这个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因为他们去世这后,从朝廷给的谥号上很容易看出来。

曾国藩谥号:“文正”,“经纬天地曰文,内外宾服曰正。“这是清朝文臣最高的谥号。

曾国藩对清王朝的腐败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

史书上评价曾国藩有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

李鸿章评价曾国藩: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左宗棠评价曾国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石达开评价曾国藩:虽不以善战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无间可寻,大帅如此,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我们很容易看出,曾国藩无论是道德文章还是军事战争,做到了文足安邦,武能御侮,有其独到之处,是其它三人不能够比拟的。


李鸿章谥号:”文忠“,“道德博闻曰文,危身奉上曰忠。”这个谥号仅次于“文正”。

左宗棠、张之洞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


东西纵横弹


晚清四大名臣一般公认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四人,至于谁最“厉害”,就见仁见智了。

1、曾国藩

被认为晚清的中兴之人,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镇压了太平天国。延长了晚清的寿命,另外,还有一个大成就就是手下带出了左宗棠、李鸿章二人,此二人都是辅佐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起义而后被清政府所认识,所重用。

2、左宗棠

最重大的贡献是解决了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收复了新疆,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成为晚清不可多得的亮点。

3、李鸿章

本是曾国藩手下的一个小幕僚,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

李鸿章为晚清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1895月中日《马关条约》,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等。从而成为人臣里面最大的反面教材。

4、张之洞

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大贡献是创办了一系列的学校,培育了大量的人材,改了中国后面几十年的进程。著名的院校有,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幼稚园(中国首个幼儿园)、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等。

另外张之洞还举办了中国最早的重工业,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和铁路等。


历史摆渡人


只要对晚清历史了解多一些的人都会知道,在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李鸿章四个人里边,不管才华还是贡献,都是曾国藩最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接下来将为你仔细分析。


一、曾国藩才华最高

四个人当中,左宗棠和曾国藩年龄相差不多,是曾国藩去到湖南的时候认识的,但是左宗棠这个人脾气不好,性格糟糕,在官场得罪很多人,大家不喜欢他。

左宗棠第一次见曾国藩,是在曾国藩去湖南组建湘军,结果被湖南提督教唆绿林军去曾国藩家里闹事,曾国藩差点丢了性命。

这次耻辱被曾国藩称为长沙之辱,经历长沙之辱后,曾国藩立下“男子汉大丈夫,打掉牙齿和血吞”,从而去到湘潭重新训练湘军。

湘军训练差不多后,曾国藩想要打场胜仗让自己扬名立万,结果在靖港中了太平军诡计,第一场仗就失败。

曾国藩十分悲观想自杀,最后被随从救下来回到湖南长沙,可是湖南巡抚骆秉章不让曾国藩进城。

这时候唯一一个人来看望曾国藩,这个人就是左宗棠,左宗棠一见面就骂曾国藩是猪,差点气死曾国藩,可是也让曾国藩认识了他。

左宗棠学习差,没法谈论才华,科举考试怎么考都考不上进士,要不是曾国藩赏识他让他带领湘军,并且多次提携他,估计左宗棠就是一个不得志的学习差的书生。

李鸿章与张之洞,都是曾国藩的学生,论才华也远远不及曾国藩,单纯从留下来的著作就可以看出来,《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日记》、《修身养性之诀》、《治学论道之经》等十余部作品,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哲学与智慧,更是才华横溢,值得后世学习。


二、曾国藩贡献最大

前边已经说了,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都是曾国藩的手下,或者说经过曾国藩培养提携,才有后来的成就,曾国藩是他们的老师,要说贡献,即使他们几个贡献杰出,也是这个老师教导有方。

能教出如此优秀的学生,难道不是一种贡献么?可是曾国藩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他一手创立的湘军,打败太平军,让大清朝又延续了几十年。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写下这样的挽联,足见曾国藩在学生心中地位多么高。正是在曾国藩思想的引导下,李鸿章后来提出“师夷技以制夷”的想法,并且大力推行洋务运动,让晚清有了一些起色。

张之洞在湖北担任两广总督,也曾与李鸿章一起搞洋务运动,被李鸿章思想所影响,后来在湖北效仿西方开办西式学堂,今天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的前身,都是张之洞当时所办学校升级而来。

上边说过,左宗棠原本学习差,考不上进士,正因为有曾国藩的提携,后来左宗棠才有机会去收复失地伊犁,成就一段佳话,为我们祖国作出巨大贡献,但是这个贡献难道没有曾国藩一份么?

可以说后来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都是在曾国藩的提携下成为大官,然后又在曾国藩的思想影响下才能够做出那么多的成绩,因此在他们之间,很明显就是曾国藩才是贡献最大之人,要是没有曾国藩,也就很难出现其余三个人的成就。


结语

曾国藩的贡献太多,才华横溢,人们说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孔子算一个、王阳明算一个,曾国藩算半个。

拥有如此高的评价,说明后世对曾国藩才华以及贡献的肯定,所以四个人当中,曾国藩当然属于之最。

曾国藩身上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后世学习,从他身上我们会明白更多为人处事以及家庭教育各方面的哲学思想,一个人能够做到曾国藩那样,实属伟大!



嗔痴历史观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四人被誉为晚清的中兴名臣,当然,他们也确实起到了“中兴”晚清的作用,至少让清朝多喘了几十年的气。

曾国藩被捧得很高,这得归功于“成功学热”,说到才华,曾剃头拿个第一应该也没问题,毕竟清朝给了他“文正”这个谥号,虽然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是慈禧给他的回报,但是不得不说他确实是一个能够埋下头做学问的人。

左宗棠很狂,很自负,胡林翼说他是“近日楚材第一”,林则徐也说他是“绝世奇才”,如果他能够将心思用于做学问,不说超过曾国藩,和曾平起平坐也不难,可是左宗棠更看重的是做实事,趋近于“事功之学”。

李鸿章当然也很有才华,但是纵观李氏一生,他的才华更多的是官场上的才华,他知道怎么讨好上司,也知道怎么拉拢下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职场上的“老油条”。

张之洞的学问才华更不用说了,乡试是解元,会试是探花,腹中没点经论、没点墨水还真办不到,看看曾国藩和左宗棠为了考个进士考得多辛苦?

可是,如果说到对中国的贡献的话,这第一恐怕还属左文襄公,李鸿章次之,曾国藩又次之,张之洞再次之。

我为什么将曾国藩放在第三呢?因为说的是对中国的贡献,不是对清朝的,曾国藩的一生,只有两件值得说一说的事。

第一件是“平发”,也就是平定太平天国,他之所以能得“文正”这个谥号,除了“平发”为清朝收复了半壁江山之外,还在于他主动配合慈禧裁撤了湘军,免除了清朝的后顾之忧。

第二件则是他曾和李鸿章、容闳推动了晚清的“留学生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没有这件事的话,曾剃头恐怕只能放在第四了。

张之洞之所以放在第四,实则是因为他和曾、左、李三人相比,拿得出手的几乎只有实业,近代中国实业的觉醒离不开张氏的贡献,但只有这个的话,显然还不够。

也许还会有人说,曾剃头不能第一的话,李鸿章总可以吧?李鸿章还真不行。

李和曾一样,如果说是对于清朝的贡献,让他们二人并列第一也没什么不妥,曾国藩为清朝收复半壁江山,李鸿章自称“裱糊匠”,为维护慈禧的统治而竭心竭力,又创办了这么多个“第一”,对于清朝的贡献不可谓不大了。

不过,将李鸿章和左宗棠一比,二人对中国的贡献便顿见高低。

晚清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多数出于李鸿章之手,不论他是愿意,还是被迫,总之他确实签了,难道清政府想签吗?显然也不想,如果说不想签就能开脱的话,清政府不也能免罪了?

更何况,我并不认同李鸿章出于被迫或者是为慈禧背锅的说法,他自称“裱糊匠”,是谁的“裱糊匠”?是慈禧的,因为他的权势和荣华富贵统统来自于慈禧,他的利益已经和慈禧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就是他很愿意为慈禧“擦屁股”的原因,因为他得保住这份得来不易的权势和富贵。

这也就是说,他虽然不想签约,但是对于签约这件事他是自愿的,不存在什么背锅不背锅,他要真不想背锅,真不想签约,慈禧还能拿着刀逼他不成?又想要权势富贵,又不想付出,哪有这么好的事?

李鸿章自己想要得到慈禧的宠信和重用,所以才甘当慈禧的忠实走狗,为她“擦屁股”,擦完了又嫌赃,又觉得自己可怜?简直可笑。

对于李鸿章的评价,“当了婊子,还想立牌坊”这句话应该很适合。

李鸿章在洋务这一块确实做了很多,可也别忘了,左宗棠同样是所谓的“洋务派”的重要成员,他在洋务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可不比李鸿章差多少。

当然,决定左宗棠对中国的贡献高于李鸿章的还是——李鸿章拼了命地将中国的地割下来送给列强,左宗棠却是拼了命地从列强手里夺回中国自己的地。

如果慈禧对待列强的政策是“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那么李鸿章就是这个政策坚实的拥护者和执行者。

左宗棠说要收复新疆的时候,李鸿章重重阻挠,一会儿说中国的战略重心在东南,在于“海防”,一会儿说阿古柏不好打,一会儿又说新疆遍地黄沙打下来了也没用,白白浪费钱而已,被左宗棠反驳得说不出话来了,却又撒泼说没钱了,拿不出军饷。

李鸿章这个人有多无耻呢?这边不给钱,也不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那边却火急火燎地拿出50万两白银去“买”日本从台湾撤军。

虽然说50万两白银也远远不够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可是,李鸿章的态度很明显就有问题了。

对于李鸿章的为难,左宗棠放弃了吗?没有,即便是找洋人借钱也要收复新疆,而且左宗棠还抬棺出征。

欠别人的钱,咱们可以慢慢还。

可是,领土被别人侵占了,别人能慢慢还给咱们吗?

所以,即便是债务缠身,即便是死,也要收复新疆,左宗棠的这股气势,至今仍然能够激荡人心。

没有左宗棠,何来今日之新疆?

左宗棠这边收复了新疆,李鸿章那边却让中国在“中法战争”中不败而败,气得左宗棠破口痛骂:“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

虽然说李鸿章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用自己的那一套外交手段游弋在列强之间,虽然让中国流了很多血,但或多或少也对中国有一定的贡献。

所以,说到对中国的贡献,曾、左、李、张四人,第一只能是左公宗棠。


宁糊涂


毛笋应邀回答:简评

曾国藩(1811一1872)湖南湘乡人。号涤生。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待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右侍郎、兵、吏部侍郎。太平軍造反,曾任二江总督,节制四省(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在丁忧期间,临危受命,创建湘軍。1864年,利用这支兇悍的湘軍灭了太平天国。次年授武英殿大学士。出任疆臣之首:直隶总督。1872年,病死江宁(今南京)谥文正。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张之洞(1837一1909)字香涛。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同治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材,击败法軍,收复镇南关、谅山等地。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在英、德的支持下,大办洋务,创办了汉阳枪炮厂、芦汉铁路等等一系列工业实体,提出"师夷制夷"的强國口号。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先躯。1909年任軍机大臣。死后谥文襄。著有《张文襄文全集》

左宗棠:(1812一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举人出身(道光举人)清廷选拔人材不拘一格。受曾国藩赏识。任闵淅总督任内围剿太平军,收复杭卅,灭李世贤、汪海洋等太平军余部。创办福州船政局。1867年任陝甘总督继办兰州制造局丶机器局等企业。次年大举出兵新疆,击败俄、英支持的阿古柏侵略军。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南北疆国土。并出屯哈密,力图收复伊犁。1881年升任軍机大任,后调二江总督。死后谥文襄。著有《左文襄公全集》一个只有举人出身,死后谥第三美谥"文襄”成为历史美谈。

李鸿章:(1823一1901)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曾国藩幕僚。1861年,受曾国藩委托,在合肥创建淮軍,在剿灭太平军中,联合法.美.英从上海一直打到常州。拒绝清廷令其和曾国藩联合进攻天京,让恩师独占头功。1865年署二江总督,调淮軍六万剿灭捻軍。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自强.求富,大办洋务。创办了江南制造局、津榆铁路.等等一系列軍事和企业。甲午之败,不应全归咎于李鸿章,其原因懂历知识的人都知道,不述。死后谥文忠。乃第二美谥。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以上综述,雖功劳大,也难分伯仲,只能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雖生不逢时,仍不愧为国家柱石也!


毛笋56561098


贡献大影响大的人,才华自然也大。

四人大概比较如下:

1,第一学历和谥号,曾李张进士,左举人(以举人身份,左能有此功业,足见其才华横溢)。曾文正,李文忠,左文襄,张文襄。(开疆拓土,武功卓越,死谥襄,老张有点勉强)。从谥号基本可以看出几个人在皇室心中的地位和作为。

2,功过方面,曾文正创建湘军,在无数次失败中发展壮大,领导平定太平天国,力挽狂澜,延续晚清统治,世人敬颂。天津教堂案为人诟病。

左宗棠收复新疆,仅仅凭这一点,民族英雄,实至名归。他处理问题胆大心细,运筹帷幄,戎马生涯中基本上没有大的失误。不足之处是不屑于晚清政坛的大染缸,孤芳自赏,被同僚和慈禧敬而远之,影响了他才能发挥的最大化。

李鸿章早期有胆有谋,在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的战争中,脱颖而出,战功卓著。接手直隶总督后,其圆滑灵活的手腕为慈禧太后赏识,自此踏入权力中心,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奠定晚清政治格局几十年。

其让人惋惜的最大地方是:后期过于贪权贪财,处处唯慈禧马首是瞻,造成甲午战争之败,自己一世英名,尽毁于此。

张之洞主两湖,做洋务,体达民众,也被慈禧倚重。李鸿章死后,为汉臣之首。最大的贡献是汉阳造,抗日战争中还在用。论功业,他没有什么著名战功,影响最弱。

3,综上所述,排名如下,

官职,李曾左张。

谥号,曾李左张。

品德,曾左张李。

能力,李曾左张。

名声,曾左张李。

战功,左曾李张。

当时正面影响,曾左张李。

后世正面影响,左曾张李。

破坏力,李。






才辰日月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才华难以比较,按贡名比较

曾国藩>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前三位为进士身份,左为举人



历史贡献排名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另外按军功,曾国藩第一,平定晚清最大邪教武装组织,这是基础,但对外作战战功左宗棠大大大于李鸿章,张之洞没有领兵作战纪录。

谥号也就是清政府对四位的盖棺定论:曾文正>李文忠>左文襄>张文襄。

做人为世方面对后世影响力最大者曾国藩,后世蒋介石,梁启超,陈独秀,连伟人也推崇为曾国藩是地主阶级中最厉害的人物。


正反评价最多是李鸿章,为人圆滑且有超能力,私心重,权谋深。甲午战争最李鸿章最大败笔。

晚清对外作战唯一胜利者左宗棠,被后人列入晚清唯一民族英雄。无左公则无新疆。


对后世经济教育影响最大者张之洞,唯一没有军功,但入主军机处,张之洞奠定了晚清的工业基础。汉阳造直到抗日时期还在发挥作用。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创办西式学堂,现在的
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都是张之洞的西式学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曾左李张四位都是治国之贤才。


庸者智也


论才华,当属曾国藩第一,此人不仅是个儒学大师,他的家书家训和为官处世之道被广泛地奉为圭臬,他精通儒学,时常用这些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能做到每天自我反省,所以单论才华,曾国藩第一自然无可争议。


张之洞,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做出的贡献也是蛮大的,除了他创办的汉阳铁厂比较出名外,他在教育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近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院等多所学校。


但跟李鸿章和左宗棠相比,张之洞的贡献相对而言要少些。

左宗棠,他一生的成就有很多,其中以收复新疆最为出名,也因此得到后人的称赞,可以说,左宗棠一生中几乎没有犯过太大的错误。除了收复新疆,左宗棠还参与了平定太平天国内乱、建设洋务、平定陕甘、建设西北等。


与左宗棠相比,李鸿章贡献可能要更大些,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家电报、第一批留学生、第一批外交官等四十多项第一,基本上都和李鸿章有关,还有北洋水师的建设,也与李鸿章有关。

但李鸿章身上有太多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了,马关辛丑不讲,中俄密约不谈,光是他去世后留下的千万家产就足以让后人诟病了,再加上他用人不当,如洋务企业和北洋水师的很多官员,基本上都是李鸿章的嫡系。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被称为中兴四臣,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历史功绩,四人之中,曾、左二人为后人称赞,李则饱受争议,“誉之者达极致,毁之者亦达极致”,张则介于二者之间。


金兔历史


后世称此四人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对后世影响力最大是曾国藩,才华最高是李鸿章,贡献最大还是李鸿章。

本人本着不诬古人,不欺今人的态度来陈述历史。

曾国藩,溢号文正,是中国近代史上权位显赫、极有影响的人物,从权贵政要、志士仁人到青年学子,大多钦服于曾国藩,有人佩服其为人、治学、齐家,有人佩服他人行军做战平天下。他一手提拔培养了对中国近代极有影响的名臣有李鸿章、左宗棠、刘铭传一流,就连袁世凯、蒋介石,无不对他顶礼膜拜,尊之为“圣哲”;从梁启超到杨昌济(大教育家,杨开慧之父),从陈独秀到毛泽东,也无不表示师其法,深受过其人影响。留世作品有《冰鉴》、《治学论道之经》、《修身养性之诀》等共计十三部。曾国藩,原名子诚,入翰林后,改名为国藩,就是国家的藩篱的意思,从古人的角度来说,立功、立德、立言,无一不备,曾国藩几近圣人。李鸿章后师从曾国藩,曾国藩建湘军,其弟曾国荃打败洪秀全,攻克南京后,清延开始卸磨杀驴,裁撤湘军,李鸿章继曾国藩建立淮军,为治捻军之乱做出了极为突出的贡献。曾国藩也多次上表朝延称李鸿章之才十倍于自己,极力推荐李鸿章。曾国藩死后,李鸿章流涕写下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一下我写的《这样才能造就人才:曾国藩的作育人才之道》,《曾国藩的立世功成之基》等文章。曾国藩论才华,自诩不高,他擅长的是水滴石穿,坚忍耐烦,对于修身治国平天下,他眼中天下还只是局限于一国一域。

李鸿章,官至中堂,道光二十四年少年中举后屡考进士不第,后投身为曾国藩幕僚,曾国藩对他的才华赞叹不已,自叹不如,在曾国藩的极力推荐下出仕为官,展开波澜壮阔的仕途人生,谤誉满身的争议人物,提出“师夷技以制夷”,夷指的就是洋人,主张中国改革开放,学习先进的欧美先进科学技术,中国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引入外国一系列的生产线,吸收欧美国家先进经验,建立了中国第一批的现代化生产线与现代化军队。最出名莫过于李鸿章创建当时世界第一的北洋水师,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所谓“北洋”,再多说一句,就是在清延统治力被削弱后,汉人文武官员形成的强大政治、经济、军事的现代化集团,跟洋人无关。后因清朝对外战争失败,代表清政府签定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多为世人所诟病。

左宗棠,清朝重臣陶澍的儿女亲家,官至东阁大学士,主要内阁大巨之一,二十岁中举屡考进士不第后投奔张亮基手下为幕僚,下一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继续重用左宗棠,言听计从,后为胡林翼所推荐投奔正在组建湘军与太平天国做战的曾国藩,被曾国藩推荐下入朝为官,开启了自己升迁之路,左宗棠天生聪颖,经学致用的人才型人物,非常看不起曾国藩,认为曾国藩天生愚钝,凡事三思才断,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升迁之后,与曾国藩决裂,自立门户,与曾国藩一生龃龉。左宗棠虽靠曾国藩提拔起来,但心里从来没服气过。李鸿章是一生都以曾国藩的学生自居,晚年提起老师来还敬佩不已。左宗棠在平定捻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最大的功绩是在粮饷兵力都不足的情况下,收复新疆,在太平天国为乱,沙俄入侵混乱的局势下,新疆豪强都纷纷分疆裂土为王的情况,为保持国土不分裂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曾参与了李鸿章主持的洋务运动。

张之洞,两广总督,军机大臣,官至体仁阁学士。镇压过义和团运动,参与李鸿章主持的一系列洋务运动,效仿西方开办西式学堂,现在的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大学都是张之洞所办书院升而来,后又开办了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开设了中国第一个轻工业工厂,湖北织布局,引入最先进的西方机器,开拓了国人的视野,开创了中国现代化轻工业的先河。积极参与洋务动动,主要还是继承李鸿章的主要政治经济改革方向,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先进,其学生六君子之一杨锐参与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被杀。督办铁路张之洞在湖广总督任上,十分重视兴建铁路,“西洋富强,尤根于此。 ”,中国第一个提出要致富,修铁路的人,建议并监修了京汉铁路。在曾国藩、李章鸿、左宗棠这个群星璀璨的时空,张之洞的的光辉多为他人所遮掩,而张之洞,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具有全国性意义,特别是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为湖北培养了大批人才,使湖北形成了一个知识和价值观念不同于传统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群而活跃于清末政治舞台乃至未来的中国。


金吾郎


看了一些人写的评论,都说什么才华贡献第一是曾国藩,李鸿章,但是个人不认同,政治才能可能这两个人可以排在前面,军事才能毋庸置疑左宗棠第一。

左宗棠的武力在当时只要对于清史有了解的都知道,说天下第一人没有人能质疑,但是左宗棠和曾李却非一个阵营的,和李鸿章是死敌,如果没有左宗棠,估计曾国藩歼灭太平天国后反了是必然,为什么没反?就是因为慈禧太后扶持左宗棠制衡曾国藩,曾国藩很有自知之明,不要看打太平天国很顺,要是对上左宗棠只要被揍的份。

有人说李鸿章牛逼,实际上除了签卖国协议,他做的都是缝补大清江山的事,人家左宗棠可是把已经割让出去的新疆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硬是让俄国人吐出来,把自筹粮饷将俄国人打服,除了他谁能做到?要是派李鸿章不在乎赔钱割地求和,还李鸿章厉害,这些人就是看不到本质的东西,李鸿章就是投降派,他除了私心比较重政治手腕过人,会签投降协议书,干过哪些实际强国拒外的事。

曾国藩杀人如麻,外号曾剃头,不要看写的像圣人,只是因为他是汉族人,实际历史上恶名远扬,镇压太平天国时手下的兵烧杀抢掠,不比太平军好多少,他弟弟更是将抢到的财产整船的运回家乡,最后处理天津教案不慎,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如果不是他学生是李鸿章,估计坟都被人扒掉了。

张之洞是清流之人,也就是言官,最牛逼的是会讨好慈禧太后,说的话非常得慈禧的赏识,虽然想振兴国家,但是收效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