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对于《琅琊榜》的铁杆粉丝来说,苏哥哥虽然神机妙算,但是最为壮观的还是莅阳长公主金殿鸣冤的那一幕。长公主手执谢玉手书,慷慨激昂,井井有条的陈述着谢玉的种种罪行,要求梁帝为赤焰军,为祁王,为死去的忠臣伸冤。可以看到,在莅阳长公主之后,群臣群起附议,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有没有注意到,在场的宗室朝臣有很多,包括太子景琰、纪王、丞相、各部尚书,但是一开始,大家都没有发言,却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最先发言,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其实当时蒙挚的出场是有讲究的。赤焰军当年的冤情,祁王当年的冤情,梁帝未必不知,只是好面子的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罢了,所以当莅阳长公主挑起事端的时候,梁帝不会允许她说下去,而他第一时间要做的,便是让御林军将莅阳长公主带走。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而就在这时,蒙挚出场了,他打断了梁帝要强行带走莅阳长公主的计划,奏请陛下听完长公主所言。其实蒙挚当时是在向梁帝,向在场所有的官员传达一个意思,那就是他已经控制住了整个宫城,不愿你皇帝愿意还是不愿意,今天都必须要听完长公主的话,听完当年赤焰军和祁王的冤情。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当然,也正是因为蒙挚的话,让在场的群臣有了“底气”,也弄清楚了当时的形势,除了霓凰、穆小王爷、蔡荃、沈追几个人之外,其他的大臣这才纷纷选择站在太子这一边,附议重审当年赤焰军的冤案。

《琅琊榜》金殿鸣冤,为什么先出场是位分相对低微的蒙挚?

所以说,即便是蒙挚只是一个小小的禁军统领,位分不算太高,也没有参与朝政的权利,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对军队有绝对控制权的他站出来说话却更有威信,也足以让后面的大臣明确自己应该怎样站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