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到底赔不赔得起?偿付能力对于挑选保险的影响


到底赔不赔得起?偿付能力对于挑选保险的影响

文 | 吐槽君

大家好,我是一本正经的吐槽君。

最近银保监召开了偿付能力监管委员会工作会议,公布了2019第三季度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及风险状况。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达标条件为:

·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

·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

·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其中财险和再保公司偿付能力及风险状况全部达标。

人寿公司当中,除了中法人寿稳坐吊车尾以外,我们非常熟悉的百年人寿也没有达标……

到底赔不赔得起?偿付能力对于挑选保险的影响

看到这里,大部分朋友,尤其是之前买过百年人寿产品的朋友,脑袋里肯定会充满很多疑问:

· 偿付能力到底是个啥?

· 偿付能力低保险公司产品是不是不能买?

· 百年人寿是不是要破产了?

· ……

来,一篇文章帮你搞懂所有关于“偿付能力”的疑问!

一、偿付能力充足率到底是个啥?

偿付能力充足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最低资本

· 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指认可资产与认可负债的差额。

· 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指根据监管机构的要求,保险公司为吸收资产风险、承保风险等有关风险对偿付能力的不利影响而应当具有的资本数额。

说直白一点就是:

保险公司能偿还负债(理赔)的能力

同时偿付能力充足率也是监管审核保险公司的重要指标。

一旦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出了问题,银保监就会立即出手进行干预:

· 偿付能力充足率70%~100%,监管会要求一系列整改;

· 偿付能力充足率30%~70%,监管会要求变卖不良资产,限制高管薪酬水平;

· 偿付能力充足率<30%,依《保险法》保险公司会被监管强制接管。

二、偿付能力高就是公司牛逼么?

看完了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定义,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懂了,偿付能力越高就代表保险公司越牛逼。”

错!

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肯定很低这没错。

但偿付能力充足率高,却并不代表这家保险公司一定很牛逼!

这是因为如果保险公司业务量较少或成立时间较短的话,也可能会导致偿付能力充足率虚高。

比如说最近很火的“三峡人寿”,本次偿付能力排名第4。

但偿付能力如此之高的主要原因是成立时间较短,2017年12月成立,满打满算至今才2年时间。

这也导致三峡人寿在今年中旬才开始全力开展业务,保单量不高,承担风险较少,偿付能力充足率自然很高。

而随着三峡人寿相继发布了“爱相随定期寿险”及“达尔文2号”两款热门产品,偿付能力充足率也从18年末夸张的“2880.88%”一路下降到目前的“730.75%”。

当然并不是说偿付能力虚高有什么不好(三峡人寿目前看来就挺不错),只是提醒大家,

不能用偿付能力作为评价一家保险公司好坏的唯一标准。

说到这里不得不“补刀”一下百年人寿,作为网红重疾险的鼻祖,康惠保旗舰版一度稳坐性价比榜首长达一年的时间。

2019年的百年人寿的保费规模在91家寿险公司当中排名第13位!

产品好归好,但赔本赚吆喝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增资20亿也挽救不了一路自嗨的偿付能力。

再加上股东的频繁更改,目前监管已经驻场检查了。

想要吃瓜可以戳《百年人寿又被查了……》

三、偿付能力低就是公司要破产了?

怎么可能!

我国目前奉行的是《中国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制度体系建设规划》,只要偿付能力充足率大于100%,破产的可能性就几乎为0。

目前看来除了万年吊车尾的中法人寿以外,其他保险公司都是非常安全的。

而且前文也提到过,一旦偿付能力低于一定标准,监管就会出手扭转局面。

就像去年的吉祥人寿,偿付能力充足率一度跌到了85.43%,但银保监出手后立刻扭转乾坤,提高到了如今得到177.40%

再退一步说,在《安邦解体、和谐健康易主,我们的保险还“保险”么?》一文中吐槽君已经详细说明了,就算保险公司真的破产了,我们手中的保单依旧也是有保障的

所以,放心吧!

四、写在最后

其实偿付能力充足率只是我们在挑选产品是一个辅助的参考标准而已。

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只要偿付能力充足率达标就足够了,最主要的还是产品本身的保障及性价比。

而且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对于长险来说,理赔很大可能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你能预测那时候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么?

所以当个辅助标准看个乐呵就好,真要认真你就输了~

我是实话实说的吐槽君,爱你们!

——————————

了解更多保险知识,解答更多保险疑问,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吐逗保(搜索:“ 吐逗保 ”或“ tudoubao122 ”),让保险不那么枯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