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

QAQ71462012


唐朝是歷史上少有的時間跨度大又繁榮的朝代,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卻正是發生在這樣一個繁華鼎盛的朝代。據《全唐書》上記載,安史之亂持續了七年之久,並且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那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最開始有多少兵馬?最後,史朝義又剩下多少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安史之亂的起因,隨著唐太宗、唐高宗不斷地擴大疆土,本有的制度已經無法滿足中央統治的需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唐玄宗設置了節度使一職。但是,唐玄宗這一個政策卻適得其反,產生了反面效果,成為了唐朝皇室重大的政治隱患。其中,安祿山作為唐代藩鎮割據勢力最初的創立者之一,兼任盧龍、范陽、河東節度使,掌控轄區內的軍事、財政和行政,獨掌了將近十五萬的兵力,儼然堪稱“小皇帝”。

宰相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在朝堂中失去了忌憚的對象,加上與新任宰相楊國忠關係惡劣,野心膨脹的他決定叛變。

天寶十四年(755),安祿山聯合羅、奚、契丹、突厥等民族,以“討伐楊國忠,清君側”為名,與史思明發動叛變,直指東都。唐玄宗聽信讒言,殺了大將封常青、高仙芝,這極大的削弱了唐朝軍隊的戰鬥力,又因為唐玄宗一系列錯誤的指揮,唐朝軍隊慘遭失敗,而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攻打到了潼關,唐玄宗不得已落荒而逃。逃至馬嵬驛時,士兵斬殺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唐玄宗朝政糜爛,安祿山藉機建立大燕政權,但他性情暴躁,引得臣子不滿。至德元年(756),安祿山長子被殺害,次年,安祿山就被他的次子安慶緒合謀殺了,但安慶緒並未傳出他的死訊,只稱安祿山是傳位與安慶緒。不久,安祿山的部下史思明將安慶緒殺了,成功奪取了政權,兼併了安慶緒的軍隊。上元二年(761),史思明的兒子史朝義率兵殺了史思明,成功篡位。好景不長,史朝義淪落到眾叛親離的下場,率領僅剩的幾百人四處逃竄,被迫於林中自盡,至此,安史之亂也畫上了句號。

在這場權力更迭之中,子殺父,部下殺上級,這無疑是混亂不堪、有違倫理道德的,將人性的惡面暴露無遺。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是因為人們的貪得無厭。“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完美的詮釋了貪得無厭一詞。

當一個人得到了他想要的之後,就很容易不滿足於現狀,更不消說權力了,權力就像春藥,使人慾罷不能,安祿山、安慶緒等人均是如此,在初嘗權力的甜美后,不懂得或是說不願去控制,放任自己的野心。貪心確實是本能的追求,但是作為一個人,應該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應該學會如何剋制貪心,甚至說學會正確“利用”貪心。利用好貪心,我們才能更上一層樓;利用不好貪心,則是貪婪,反而只能自食惡果。“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們沒有偏執的能力,那麼在野心與現實的矛盾中,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如何取捨,不做下一個安祿山。


鄧海春


一般來說,大部分學者認為安祿山起兵之初擁有十五萬軍隊,這些軍隊的主要來自於他所統帥的河北三鎮,也就是河東范陽盧龍三鎮的兵馬。

這三鎮的兵馬常備軍分佈如下:

河東總兵力兩萬五千,范陽九萬一千,平盧三萬七千。這是安祿山軍隊的主力,除此之外,安祿山還可以調動大量藩軍。

不過安祿山雖然是胡人,但是他並不信任那些部落兵馬。因為他深知胡人靠不住,而且他更加不信任河北等地的民兵組織,比如團結兵等。安祿山最為信任的就是他的三鎮軍隊。當時安祿山在這些軍隊的威望極高,平日裡安祿山就和軍隊同甘共苦。所以即便安史之亂失敗以後,整個河北三鎮也祭拜安祿山史思明,稱他們為二聖,可以說安祿山能夠造反也是具有足夠威望的。

史朝義被滅之時,雖然看似安史叛軍的勢力已經減弱了很多,但是仍舊具有極強的實力。比如安史部將田承嗣等人,每人都具有三萬以上的軍隊。其中淮西的李希烈雖然只有一萬,但是淮西軍隊的戰鬥力卻比五萬幽州軍隊更強。

根據分析。史朝義後期擁有的直系軍隊其實頂多一萬多人,但是安史叛軍的餘孽卻高達八萬,考慮到唐朝常備軍的總數才17萬人,而且還要對付外敵吐蕃、南詔等。

所以,實際上,唐朝面對安史叛軍的殘部根本武力剿滅,這也是唐朝後期藩鎮尾大不掉,最終讓唐廷分崩離析的罪惡之源。


冷兵器研究所


唐朝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偽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發動屬下起兵時,擁兵15萬人,號稱20萬人。

很多人頭腦中都有這樣一個印象,即安祿山備受唐玄宗寵愛,手裡掌控著唐朝大多數精兵,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

這一點從“天寶十節度”控兵的比例便可見一斑,下表是《舊唐書》中天寶十個節度使帳下唐軍的數量。

西北邊境上為了抵禦吐蕃、突厥,唐軍安西、北庭、攏右、朔方、河西五大節度使坐擁精兵二十五萬餘人,佔全軍總量的52.7%。如果再算上西南方向控制南詔、吐蕃的劍南節度使,整個西北邊兵的數量佔比超過六成。

而安祿山雖然身兼三鎮節度使,但能完全控制的只有平盧、范陽兩鎮,兩鎮軍隊定額14.6萬人,佔比不過26%,河東大部並不在其完全控制之列。

這從他起兵之初,先派偏將何千年、高邈領二十奚騎,奔至太原(唐之北京),求見北京副留守楊光翔,假稱獻俘將其劫走,使河東軍自亂,便可見一斑。

因此可以肯定,河東軍鎮五萬五千定員中大部分沒有參與叛亂,大概只有大同軍九千餘人跟了安祿山。

另外,安祿山還蓄養8000人的精銳私兵,再加上同羅、奚、契丹、室韋等胡人,這些胡人部落隨同唐軍參戰也算是唐朝的傳統,是中央政權解決部隊戰鬥力不足的一種手段,稱為“城傍制度”。

總而言之,安祿山在起兵時,手中能夠控制的軍隊超過20萬人是不令人意外的。

但這些軍隊不可能都一股腦帶到前線來打仗,畢竟老巢范陽、平盧需要有人駐守,同時進軍線路上獲取的各個重要戰略節點也需要有人駐紮。

例如,其起兵後令賈循留守范陽,呂知誨守平盧,高秀巖守大同,安忠志(奚)駐紮土門關,張獻誠(張守珪之子)守博陵,李欽湊守井陘口,李庭望守陳留,武令珣守滎陽,張萬頃為河南尹,崔乾佑守陝郡,張通晤負責睢陽,張通儒為西京留守,崔光遠為京兆尹,安守忠鎮關中,牛廷玠屯安陽,安太清守懷州,周摯、許叔冀屯福昌,史朝義守冀州,令狐璋戍滑州。

十幾萬叛軍散落在如此廣大的地區,導致安史之亂初期即便在決定性的戰役中,叛軍正面也不過只有五六萬人,反倒是唐軍經常能夠集結起十幾二十萬人。

例如、哥舒翰出潼關的靈寶之戰,唐軍有十八萬人之多,而叛將崔乾佑手下不過五六萬人。但戰役的結果是,唐軍在靠近黃河的峽谷裡被伏慘敗,只有八千餘人逃回,哥舒翰也投降了安祿山。

為什麼人數佔優勢的唐朝政府軍會打不過,人數少的叛軍呢?

這就得從唐朝兵制的變化說起了,自從唐高宗以來,中原地區土地兼併越發熾烈,府兵制的基礎均田制被破壞殆盡。玄宗開始不得不在宰相張說的倡議下轉而推行募兵制。

由此,大量壯丁招募從軍,舉家遷至邊疆成為職業軍人。朝廷以邊疆地區的土地和減稅給予優待,造成了唐朝軍隊佈置由“強幹弱枝”的府兵制,轉向了“弱幹強枝”的募兵制。

而中原地區因為舊不聞戰鼓之聲,兵備糜爛早就無可用之兵。

洛陽、潼關之前的戰役,唐朝新募集的兵源大多都是些遊俠、地痞,打個群架可能還湊合,到了兩軍陣前“各個股慄,不能束甲。”

帶著這種士卒上陣打仗,別說是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孫武子復生也沒戲。從將領的角度上說,封常清、高仙芝並沒做錯什麼,只不過野戰確實打過不過叛軍罷了。

這一點,叛軍將領田乾真說的很準確:“今四方行壘,皆新募烏合之眾,未經行陣,豈能敵我薊北精銳之兵?!”

因此,看清了形勢的封常清才會對高仙芝說:“累日血戰,賊鋒甚銳。現在潼關無兵,如潼關失手,京師危急,應急回潼關嚴守。”隨後,二人領兵退入潼關,憑險據叛軍於陝州。

縱觀整個安史之亂的戰爭進程,你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叛軍到後期人數越來越多(唐軍也越來越多)。

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叛軍攻克洛陽,此時距安祿山起兵,僅過了一個月零三天。志得意滿的安祿山,召集手下的“文武百官”,行改元稱制之事,於天寶十五年(756年)正月初一,進皇帝位,稱大燕皇帝,改元聖武。

幾乎同時,晉北戰場上,郭子儀帶領的朔方軍正在爆錘叛軍守將。他先是在振武軍(今內蒙和林格爾)痛擊高秀巖率領的叛軍。隨後又突破長城天險殺虎口,攻克靜邊軍(今山西右玉縣右衛鎮)斬殺大將周萬頃、安守一。協同李光弼、僕固懷恩等人,大敗來援的薛忠義,坑殺叛軍騎兵七千人。

這場幾乎動搖了雙方態勢的大勝,郭子儀帳下不過只有萬把人。而到了至德二年(757年)九月,唐軍於叛軍在香積寺(今陝西西安南)大戰時,郭子儀帳下朔方軍、安西軍、回紇軍已經有了十五萬人。此戰唐軍大勝,殲敵超過6萬。

同年十月十五日,唐軍又與嚴莊率領的十五萬叛軍在新店遭遇,唐軍再敗叛軍。

等到克服長安、洛陽後的鄴城大戰時(乾元元年,公元758九月),郭子儀、李嗣業、李光弼、王思禮等七鎮節度使,領兵二十萬(號稱六十萬),圍攻困守鄴城的安慶緒。

在安慶緒許以讓位的條件下,史思明帶胡兵13萬人自范陽南下救援鄴城,而此時鄴城內部尚有6萬叛軍,這就已經超過安祿山時期的叛軍全部機動兵力的總和了。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打仗無疑會大量消耗軍隊的有生力量,但作為一個將領,手下軍隊的人數決定著其自身的重要程度,沒有手下的軍隊,要你這個當將軍的幹嘛?

在戰爭中抓丁當兵,無疑是最簡便的辦法。至於後勤嘛!戰爭期間考慮什麼後勤?都出去給老子搶!你們手裡拿的是燒火棍?!

曾經有人懷疑,短短七年多的安史之亂,如何會讓唐朝損失二千多萬人口。

別忘了,唐朝時的中原地區是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在這種地方雙方几十萬軍隊往復拉鋸,不光是叛軍抓丁、搶糧軍紀敗壞,唐軍也一樣,地盤是不是自己的還不一定呢,哪還管得上愛惜民生?更不用說異族軍隊了,人家本來就是僱傭兵要拿錢的。

禍亂中原的安史之亂不但將整個黃河流域徹底打爛,也使得大量民眾南遷,變相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次“衣冠南渡”。

綜上所述,安祿山時期的叛軍數量基本是可以通過史料記載計算的,但到了後期叛軍各自抓丁擴充軍隊,等到史朝義時期,誰也說不清叛軍究竟有多少了。別說我們不知道,估計史朝義自己也說不清楚。

原創手打,您要是覺得尚能入目,賞個轉發、關注唄!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本人的一點淺見



安祿山這個“反骨仔”,養不熟的“白眼狼”。好好的節度使不當,非得學人家落草為寇搞叛亂。他起兵的時候一切欣欣向榮,國富民安的,大唐帝國也是遠近聞名的。你要說朝廷政策不好民不聊生,內憂外患,那你起兵那叫大義,大家也能理解。他這純粹是吃飽了閒的蛋疼,沒事幹尋找刺激,自己作死,最後還把自己給玩死了。在歷史上也是遺臭萬年。這種反骨仔,白眼狼人人得而誅之。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了解安史之亂。

  • 安史之亂

  • 安史之亂髮生在唐朝玄宗末年到代宗初年。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階級矛盾的集中反映。統治階級和百姓的矛盾,富人和窮人的矛盾,朝廷的內部矛盾,皇室和各地諸侯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擴大化,看不慣朝廷,看不慣中央階級。帶領流民起來反抗。

安史之亂由唐朝將領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反叛唐朝的戰爭,與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使唐朝從繁榮昌盛到衰落埋下了根源。這場內戰導致唐朝人口大減,經濟快速衰落,國力大減。
安祿山起兵時任范陽,河東,平盧三節度使。發動三地屬下的唐朝軍隊和其他各路宵小共十五萬人。


莫傾晨


安祿山起兵造反時,下屬有編制內的大唐邊軍14萬人左右,佔整個唐朝邊軍(除邊軍外此時唐朝其餘軍隊可以忽略)的近三分之一,是中國古代體制內叛逆造反時力量最雄厚的。

安祿山起兵時,擔任唐朝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范陽節度使兵力91000人,平盧節度使兵力37500人,河東節度使兵力55000人。

其中河東節度使安祿山只能控制部分,大部分兵力沒有跟隨安祿山造反。安祿山起兵前,通過劫持殺害北京(這裡的北京指的是唐朝北京太原)副留守楊光翽,讓河東軍暫時陷入混亂,無力與自己為敵。河東軍可以確定跟隨安祿山造反的,只有大同軍9100人。

安祿山起兵時編制內的大唐邊軍,則有范陽鎮91000人、平盧鎮37500人、河東鎮的大同軍9100人共137600人,將近14萬人。

(天寶十節度)

安祿山自己私自蓄養了一批精銳私兵曳落河約8000人,加上驅使同羅、奚、契丹、室韋等胡人,總的可用有戰鬥力兵馬應在20萬以上。

整個安史之亂中,叛軍主力未受到毀滅性打擊,一直主力尚存。經歷了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思明殺安慶緒、史朝義殺史思明幾次變亂,史朝義的號召力有限,實際能控制的兵力有限。史朝義時還有多少兵力無記載,但叛軍總的軍事實力依舊很雄厚。

安史之亂最後的結果,是叛軍餘部拋棄史朝義接受大唐朝廷招降,但實際上依舊割據一方,形成四個獨立藩鎮。唐軍斬殺史朝義,名義上平定了安史之亂。

叛軍餘部形成的四個藩鎮,分別是張忠志(賜名李寶臣)為成德軍節度使,統治恆、趙、深、定、易、冀六州;田承嗣為魏博節度使,統治魏、博、德、滄、瀛五州;李懷仙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統治幽、營、平、薊、媯、檀、莫七州;薛嵩為昭義節度使,統治相、衛、邢、洺、貝、磁六州。

成德、魏博、盧龍節度使被稱為河北三鎮,一直桀驁不馴,直到唐朝滅亡都是大唐朝廷的心腹大患


仁勇校尉


這個問題簡單明瞭的回答就是安祿山起兵時總計應該差不多15萬,不過古代的人總喜歡說號稱,所以號稱是20萬,到了史朝義最後的時候差不多隻有十萬部隊。

安史之亂從開始時間是唐玄宗時期,即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結束時間是公元763年,長達8年的戰亂,使得唐王朝由盛轉衰,也真是悲哀,由此一個國家的安定是多麼重要,我們應該對今天國家的安定感到自豪,言歸正傳哈,這8年來唐朝歷經三任皇帝,戰亂時期皇帝都換得快,分別是唐玄宗李隆基、肅宗李亨、唐代宗李豫,而叛軍則經歷4認,不過前三任都是被自己人反叛,可見安祿山這個榜樣還是做得很好的,4任分別是安祿山、史思明,安慶緒、史朝義,整個戰爭從頭到尾差不多士兵傷亡三十餘萬,戰爭中最不值錢的就是人命了,唐朝發生安史之亂直接原因我覺得就是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中央和地方矛盾升級,而唐玄宗卻置之不理,談戀女色寵幸奸臣,在這個最重要的原因下加上經濟問題鈞田制被破壞,人民無土地生活、名族問題,少數民族沒被管理好,導致被安祿山利用,最終在人類貪婪的本性下,爆發了唐朝的轉衰之戰,安史之亂。



安祿山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安史之亂,可以算作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總共歷時七年零二個月,唐朝皇帝從唐玄宗李隆基換成唐肅宗李亨再到唐代宗李豫3個,而安史之亂的叛軍更是換了4個皇帝,分別是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

我們要搞清楚安史之亂最開始安祿山有多少人馬,以及安史之亂最後史朝義又有多少人馬,我們就必須先對安史之亂這段歷史有所瞭解,要不然無法感受那種氛圍。




一、安祿山有多少人馬?

其實安祿山的崛起李林甫逃不了干係,正是李林甫將安祿山一而再推薦給李隆基,才讓李隆基給安祿山一直升官,並且安祿山這個330斤的胖子跳的舞很不錯,剛好與李隆基這個才藝皇帝匹配,於是兩人關係越來越好。

他們關係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李隆基把自己最愛的楊貴妃都讓給安祿山做乾媽,並且楊貴妃按照胡人習俗對安祿山進行“洗三”儀式,要知道當時安祿山46歲左右,而楊貴妃才26歲左右,兩個人年齡相差這麼大,真不知道認的什麼乾媽。



李隆基看著兩人洗澡,自己還沒有什麼感覺,讓安祿山隨意進出楊貴妃的寢宮,野史記載安祿山經常半夜三更才從楊貴妃那裡離開,還有一次安祿山把楊貴妃木瓜抓壞了,李隆基也沒有責怪安祿山。

因為這個時候李隆基正在寵幸楊玉環的三姐呢,根本沒有時間去管楊玉環,讓楊玉環暫時控制住安祿山,豈不是更好。

可惜楊玉環也沒能控制住安祿山,反而讓安祿山的野心更大,他已經不滿足於僅僅是一個臣子,他想推翻李隆基自己取而代之。

祿山陰有逆謀,於范陽北築雄武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積穀為保守之計,戰馬萬五千匹,牛羊稱是。

旁人都能看出來安祿山的野心,就連奸臣楊國忠也勸李隆基把安祿山殺了,要不然他肯定謀反,李隆基不以為然,他不相信安祿山會謀反,兩人情同手足,怎麼可能造反呢。

不得不說安祿山的演技確實一流,直到最後安祿山聯合史思明揭竿而起,李隆基都不敢相信安祿山造反。可是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處節度使,《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記載:“(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你說他不想造反不是對不起自己了。


這個時候是安史之亂實力最雄厚的時候,我們來看一下安祿山究竟有多少人馬呢,根據唐朝當時10個節度使的兵馬統計情況來看,當時安祿山只是三個節度使的兵力就已經達到183900人,再加上史思明的兵力,20萬妥妥的有。

這一點與史料記載相符合,《資治通鑑 》記載: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一個人擁有20萬軍隊,而當時唐朝整個國家10個節度使加起來才486900人,相當於安祿山一個人的兵力佔據整個國家的37.77%,你說他不造反可能麼,這股力量沒有讓唐朝當時徹底滅亡,已經相當不錯了。


二、史朝義有多少人馬?

安祿山時候的叛軍是實力最雄厚的,755到756年正月,在安祿山與史思明的帶領下,安祿山的叛軍先攻克洛陽,又在潼關打敗高仙芝、封常清(兩人均被李隆基聽信宦官建議處死),756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自稱大燕國皇帝。756年5月,安祿山在潼關打敗哥舒翰(楊國忠誣陷帶兵出擊被安祿山俘虜),最終直逼長安。

756年6月13日,慌忙之中,李隆基叫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帶領精兵護送自己以及家人連夜離開長安,途徑馬嵬坡的時候在太子李亨的策劃下發生馬嵬坡之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被賜死,李隆基悲傷欲絕,與李亨分道揚鑣。


756年7月12日,李亨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登基稱帝,李隆基成為太上皇。李亨登基之後,在郭子儀、李光弼的帶領下,先後挫敗安祿山叛軍,叛軍氣焰迅速衰減,洛陽與長安也被李亨收回。

757年,安慶緒與宦官李豬兒實在看不慣胖子安祿山的行為,合夥將其殺害,安慶緒接管安祿山大軍,可是安慶緒一個熊孩子斷然是鬥不過聰明狡猾的老狐狸史思明的。

757年10月,安慶緒孤立無援,在陝郡之戰後,僅率1300人從洛陽逃往鄴城。758年,安慶緒被史思明設計殺死,史思明開始全面接管叛軍,可是這個時候的叛軍,早已江河日下,實力衰退。

761年3月,史思明也走了安祿山的老路,被兒子史朝義殺死,史朝義開始接管叛軍。762年10月,唐肅宗李亨生病去世,唐代宗李豫登基,啟用唐將僕固懷恩為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統兵進軍洛陽,史朝義派10萬精兵抗戰,結果被唐軍擊敗,斬首六萬級,捕虜二萬人。史朝義率輕騎數百向東逃走。


763年春天,田承嗣獻出莫州投降,並且送史朝義母親及妻子給唐軍。史朝義率5000騎兵逃往范陽,不料史朝義部下李懷仙獻范陽投降,史朝義無路可走,在林中自縊而死,其餘部分叛將投降,歷時七年零兩個月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

這個時候的史朝義,總共就剩下5000人馬,而且5000人馬還個個心懷鬼胎,根本不歸史朝義管理,可以說史朝義這個時候更像是一個人,沒有援助,也沒有救兵,與當時安祿山造反的時候帶領20萬大軍的氣勢相比,實在悲傷至極。


結語

從安祿山謀反帶領20萬大軍,到最後史朝義只剩自己一個人,形成鮮明對比,也剛好見證了整個安史之亂的起起落落以及最終結局。最後只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啊!



嗔痴歷史觀


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捋一捋安史之亂的前後詳細過程,答案夾雜於其中。

先了解安祿山

有唐一代,十分開放,它的開放不僅在於內部,對外也很開放,比如在對待少數民族態度上,當時唐朝有很多官員都是少數民族的,同樣少數民族出身的安祿山(胡人與突厥人所生)就是在這個大環境下開始興起,走向巔峰。

安祿山雖屌絲出身,長相醜陋,但他也是有特別之處的,那就是特胖。體重的優勢加上出生於塞外,讓他練就了一身力氣,異常剽悍驍勇。得以此,安祿山被幽州節度張守珪所欣賞,成為其義子,安祿山自此有了一個跳板,開始了自己創業之路。

安祿山在明面上靠自己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討好朝中重臣,暗地裡又拿厚禮賄賂往來官員,因此他在朝廷內有著不錯的名聲,唐玄宗也是特別喜歡他,到後來還親自下旨讓他成為自己愛妃楊玉環的乾兒子。

安祿山實力

安祿山自公元732年投入軍旅起,一路上可謂是平步青雲,到公元751年時,他已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成為唐朝最大的腕。

要知道玄宗當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控制、鞏固邊防,於開元十年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節度使權力很大,相當於三國時期的刺史、州牧。《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記載:“(節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

節度使是雄踞一方的存在,而安祿山作為三鎮節度使,實力可想而知。

當時的唐玄宗為保衛邊疆,實行的是外重內輕策略,他允許節度使率兵鎮守邊地,這使得後來邊鎮兵力達50萬之多,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而安祿山作為三鎮節度使,即平盧、范陽、河東三鎮,擁兵20萬,實力最強。

安祿山在公元751這一年,實力劇增,隨之一起上漲的是他的野心。



安祿山造反準備

於是他開始密謀造反,首先是以抵禦外敵為名在老巢范陽儲藏兵器、糧食;接著親信挑選出來代替那些“不聽話”的官員;最後派出了探子前往長安獲取第一手的情報。

這在《舊唐書》中有記載:

祿山陰有逆謀,於范陽北築雄武城,外示禦寇,內貯兵器,積穀為保守之計,戰馬萬五千匹,牛羊稱是。
高尚掌書記,劉駱谷留居西京為耳目
安守忠、李歸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潤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皆拔於行間。

而在安祿山做這些的事情的時候,很多人都看出了一二,就連大奸臣楊國忠都多次對唐玄宗上奏:祿山必反!

可惜,玄宗當時已然被安祿山影帝般的演技所矇蔽,當安祿山一副哭相跑到自己跟前抱怨時,他只覺得錯怪了他,反而自己愧疚了起來,於是讓他做了左僕射的高官,放他離去。

公元755年,經過四年的準備,安祿山有了造反的實力,於是以討伐逆臣楊國忠為命,從范陽起兵造反,頓時間朝野震驚。

造反的人數有多少呢?

《舊唐書》記載:以諸蕃馬步十五萬,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資治通鑑 》記載:十一月,甲子,祿山發所部兵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凡十五萬眾,號二十萬,反於范陽。

也就是說當時安祿山三鎮的軍力,加上各少數民族支持,啟用了騎兵、步兵共十五萬造反,號稱是二十萬。

安史之亂

安祿山起兵後,由於多年沒打仗,久疏戰陣,加上造反過於迅速,唐軍壓根沒反應過來,十五萬叛軍很快就控制了河北,而這個時候的唐玄宗還不信,直到一週後才肯接受安祿山造反的現實。

玄宗起用高仙芝為帥東征安祿山,不過我們在先前也提到唐朝當時已是內輕外重,節度使擁兵自重,精銳在邊疆,還沒有趕回,高仙芝也是臨時募兵,得到的新兵壓根無法與安祿山的兵相提並論。

高仙芝也深知這一點,於是堅守潼關不出,不過唐玄宗卻因此,以“失律喪師”之罪處斬了高仙芝。無奈,在安祿山造反當年年底,他攻下洛陽,稱帝,國號大燕。

玄宗再起哥舒翰為帥,起二十萬大軍,鎮守潼關,與高仙芝一樣,哥舒翰也是堅守,玄宗心急,催促哥舒翰出戰,哥舒翰硬著頭皮出戰,結果中了伏擊,被殺的大敗,20萬大軍只剩8000,此戰後潼關失守,而潼關是長安門戶,潼關一丟,長安沒過多久也沒了。

安史之亂這時是最嚴峻時期。



不過在李肅宗即位後,戰爭開始有好轉,郭子儀與李光弼聯手進軍河北,擊敗史思明,收復了河北一帶。

安祿山之子安慶緒為重振旗鼓,以尹子奇為帥,率十三萬人南下,掃蕩河南。不過在睢陽之戰中,被張巡給打敗,叛軍被殲滅12萬之多,而睢陽保衛戰牽制了、又消滅了叛軍主力,為後來收復長安、洛陽奠定了基礎。

後期安史之亂(這裡本人特指安祿山死後)

公元757年,安祿山起兵兩年後,他被兒子安慶緒殺害,安慶緒繼承帝位掌權。當時長安、洛陽已被收復,安慶緒僅率1300人敗逃鄴城。

安慶緒衰退之際,史思明開始壯大,他在當時是守老巢范陽,並沒有多大損失。公元758年,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史思明接收了安慶緒的部隊,繼任“大燕皇帝”。

公元761年,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所殺,由於多次內亂,叛軍勢力漸弱。公元762年,唐軍騎兵與回紇軍合圍再次失守的洛陽,史朝義派10萬精兵來增援,被打的大敗,殲6萬餘人,俘其2萬餘人。自此後更是兵敗如山倒。

公元763年,史朝義率五千騎敗逃回范陽。由於部下李懷仙已獻城投降,史朝義不得入城,他只好逃奔廣陽(今北京房山東北),又遭守軍拒絕,史朝義在絕望之際自縊而死,安史之亂自此結束。

《新唐書》記錄最終結局:朝義至范陽,懷仙部將李抱忠閉壁不受,朝義告飢,抱忠饋於野。朝義飯,軍亦飯,飯已,軍子弟稍稍辭去。朝義流涕罵承嗣曰:“老奴誤我!”自漁陽回止幽州,縊死醫巫閭祠下。

安史之亂自公元755年從安祿山開始,到公元763年於史朝義手裡結束,歷經七年又兩個月,大唐由盛轉衰,下面則是藩鎮割據時代。

夏目說:

從以上可以看出,到了史朝義時期安史之亂已然是走下坡路了,基本一直在輸,但他在最大一戰,即唐再奪東京之戰,依舊是能起精兵十萬與唐一戰的,所以巔峰時期勢力還是非同小可。

不過到了最後他輸的一無所有,部將在史朝義大勢已去之下都選擇了降唐,不接納他,比如田承嗣、李懷仙等人都閉門不出,田承嗣更是將史朝義母親及妻子送於唐軍以表忠心,史朝義是在無路可走情況之下,才於林中自縊而死的。



要說史朝義最後還有多少人,其實上要分廣義和狹義之分。

狹義上是說史朝義個人。他最終史朝義是眾叛親離,一人沒有,自己在絕望中自殺。

廣義上則是史朝義為首的叛軍。當時史朝義的部將田承嗣、李懷仙、李寶臣、薛嵩四人都因投降有功,依舊做了節度使,他們的勢力沒受太大影響,只能說是被招降了,明面上聽命於朝廷,實際自主權力很大。他們四人擁兵於河北,算是藩鎮割據時代第一批人。

安祿山時期的叛亂應該是威懾力最大的,雖然起兵時只有十五萬人,但當時由於國內太久沒戰事,老兵在邊疆,新兵蛋子多;加上出其不意;唐玄宗的瞎指揮不聽高仙芝、哥舒翰等名將勸告,失去了洛陽、長安。

好在之後有郭子儀、李光弼站出來,幫助唐朝止頹,加上抓住叛軍內亂,最終打敗叛軍,將叛亂終結於史朝義手中。


夏目歷史君


史思明最初不過弱兵數千,後來在河北越打越強、人數越來越多,乃至於殺安慶緒而成為叛軍首領,就可以知道其中兵力不可以機械的計算。

一、安祿山造反之初,起兵十五萬南下,這是史書中明確說了的,然而這十五萬的來源其實頗為複雜

光看安祿山任節度使的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的兵力似乎就不止十五萬,但其實,安祿山除了牢牢掌控著范陽,河東、平盧二鎮都很難說。河東後來成為了對抗安祿山的基地,平盧也投向唐朝了,就連安祿山的大本營——范陽,其節度使副使賈循也差點投向唐朝。因為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不能以三鎮兵力的簡單相加來評估安祿山兵力。

然而,即便安祿山不能完全掌控三鎮,其兵力實際反倒強於三鎮邊兵的簡單相加。因為安祿山實際掌控著特別能作戰的契丹、奚族、室韋等少數民族軍隊,還有天下聞名的同羅騎兵。這些兵力,很多被安祿山隱藏起來,是不被唐朝情報所掌控的。

十五萬只是安祿山南下的兵力,其總兵力肯定是超過這個數的,因為他必須留下一些兵力固守范陽,以免老巢丟失。隨著安祿山在河北進軍極為順利,因此當他渡過黃河時,沿途裹挾流民百姓,他的兵力就更加難以計算了。

二、隨著安祿山渡過黃河,攻下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他的軍隊已經開始分兵作戰,其總數就更難算清

在這其中,安祿山的主力應該由安慶緒、崔乾祐、安守忠等率領,和哥舒翰在潼關對峙。哥舒翰二十萬人搞不過安祿山,並不能說明安祿山的嫡系就很多,因為哥舒翰的二十萬人是臨時拼湊的,缺乏戰鬥力。估計此時,隨著安祿山南下的十五萬主力,大部分還在他直接控制範圍內。除此之外,史思明、蔡希德、張忠志等人已經在河北獨立作戰,和唐軍的李光弼、郭子儀等人拉鋸。史思明最初不過數千弱兵,卻越打越多,成為了河北最強的勢力。能元皓大概在山東西部一帶,尹子奇這傢伙最奇特,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高秀巖在大同軍,而武令珣在南陽,這些傢伙都自稱一軍,相信沒有數萬人是不可能的。這個時候要算安祿山的總兵力,早已經超出了當初的十五、二十萬。

三、史思明的軍事指揮能力超出了安祿山父子,因此他的嫡系成為最能打的叛軍力量,等到史思明降而復叛的時候,其實軍事實力不小於安祿山當初

史思明的軍隊,既有他大勝仗收編的軍力,也有安慶緒屢屢戰敗後投來的軍隊,論用兵,史思明比安祿山更狡猾、更難對付。然而史思明死於手下擁護史朝義的軍將的背叛(因此史朝義擔下了弒父之名),到史朝義時,叛軍應該已經發生了分化,到最後史朝義幾次戰敗後只剩下數千人,自殺前其部眾各自逃命,甚至只剩下他自己一人。但不能說叛軍勢力就完全消失了,至少在田承嗣、張忠志、李懷仙、薛嵩等人手上都還有上萬人的軍隊,甚至兩三萬人的軍隊。但他們的軍隊也不會太多,等他們投降唐朝被任命為節度使後,經過發展,大約都在十萬左右的精兵,或多些,或少些。因此史朝義的軍隊也不全是被打散了,而是田承嗣騙他自己留下不少。


星火辰


唐玄宗末年,也就是755年12月,唐朝身兼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的安祿山,打著奉詔討伐奸相楊國忠的口號,在范陽起兵,反叛朝廷。反叛之前安祿山打造兵器、儲備糧草、強徵戰馬等,做了充分的準備,擁有精兵15萬,又聯合庫莫奚、契丹、回鶻、粟特等胡人部落的5萬人,共20萬兵馬,僅半年時間,就攻破洛陽、潼關,一路向西,直奔都城長安而來,唐玄宗倉惶西逃入蜀。

圖為安祿山畫像。

安祿山和史思明這哥倆本準備唐玄宗死後反叛的,誰知朝廷奸相楊國忠打壓自己勢力,還誣陷自己密謀造反,於是打著誅楊國忠的旗號提前了反叛計劃。唐玄宗令榮王李琬為主將,率大將軍高仙芝、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共計6萬軍隊討伐安史叛軍,當時唐朝精銳都在遙遠的西北鎮守,沒趕回來,李琬的集結的6萬中央軍不是安祿山的對手,東都洛陽失守,安祿山稱帝,國號大燕。

圖為安史之亂,唐軍與叛軍的形勢圖。

高仙芝和封常清因洛陽失守在陣前被監軍斬殺,唐玄宗再派大將哥舒翰領兵20萬進攻洛陽,哥舒翰大敗,殘兵投降安祿山,756年潼關失守,不久首都長安陷落,相反的是此時各地唐將領不斷恢復過來,對叛軍的進攻逐漸展開,在河北郭子儀、李光弼拖住史思明的叛軍,王思禮切斷洛陽和范陽叛軍的聯繫,逃到馬嵬坡的唐玄宗遭到兵變,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令郭子儀、李光弼二人討伐叛軍。

圖為平定安史之亂的唐將,郭子儀畫像。

安祿山自立皇帝不久就被兒子安慶緒殺掉,安慶緒橫掃了中原大地,唯獨睢陽城久攻不下,最後竟然堅守10個月拖住安慶緒幾十萬兵馬,史思明也調回洛陽,此時唐軍開始反撲,757年收復長安城,兵敗後的安慶緒只剩6萬人,史思明擁有洛陽、范陽10萬兵馬,唐軍各鎮兵馬無統帥各路為戰大潰敗,758年史思明殺安慶緒,此後唐史兩軍陷入膠著,761年史思明被兒子史朝義殺掉,此時史朝義所領洛陽6萬、莫州部將田承嗣4萬、貝州部將薛忠義3萬、河北各地2萬餘,大約15萬人,但內部經相猜忌,唐軍來後立刻分崩離析,降的降,死的死,763年走投無路的史朝義吊死在幽州城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