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褚遂良的书法到底强大在哪里?

书法影响力


褚遂良唐代开国初年的大书法家之一,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褚遂良的书法强大吗?我们看看有名的北宋狂人米芾的评价吧:

“余初学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褚而学最久。”“褚遂良如熟驭阵马,举动随人,而别有一种骄色。”

褚遂良小楷《小字阴符经》
可以说唐代的众多书法家中,褚遂良是对米芾影响最深的一个,褚遂良的书法用笔最富变化,结体也十分生动,这两点最对米芾的胃口。因此,褚遂良也是少有的逃脱了米芾评判的书家。

由于“欧、颜、柳、赵”后人评出的楷书四大家影响太大,因此近代学书法的对褚遂良的书法是真的有些忽视。褚遂良的书法是初唐脱离隋代影响,自立门户的代表,也是唐一代楷书成熟的时代标志。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毛枝凤在《石刻书法源流考》一书中说:“自褚书既兴,有唐楷书,不能出其范围。”褚遂良的书法是唐代书法“变古制今”的开始,是唐代书法走向巅峰的开始。

可能有人会说那欧阳询呢?欧阳询和虞世南入唐的时候已是暮年,60多岁的老人了,他们的书法虽然精善,仍不失隋代书品。而褚遂良是二十岁出头入的唐,因此他算是真正大唐成长起来的一代书家。

褚遂良《大字阴符经》(传)

因此后人评初唐三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真正开启李唐楷书之门户者,其实只有褚遂良一人。李世民之后,武则天一朝直至唐玄宗时期,包括后来的徐浩、颜真卿等人,莫不受其影响。所以,刘熙载称褚遂良为:“唐之广大教化主”。

王澍在《竹云题跋》中云:

“褚河南书,陶铸有唐一代,稍险劲则为薛曜,稍痛快则为颜真卿,稍坚卓则柳公权,稍纤媚则钟绍京,稍腴润则吕向,稍纵逸则魏栖梧,步趋不失尺寸则为薛稷。”

虽然王澍的言论稍嫌夸大,但这些书法家受褚遂良的影响却是事实。

从以上历代书法家、评论家对褚遂良书法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褚遂良的书法真的是很强大的。《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传世碑刻有《雁塔圣教序》、《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感谢您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大家都知道颜真卿改变二王书风,开创书法新体,成为书法史上一座高峰。可是你知道吗,唐代楷书的变法始于褚遂良。

比较褚字与欧字、虞字,可以发现有明显不同。欧字或虞字中,我们找不到明显的运笔痕迹,但褚遂良不掩饰用笔的痕迹,甚于乐于强调这种痕迹,以表现活泼的节奏,一起一伏,一提一按,造成一种韵律,异常明快。


大家请看,他的横画,起笔颇重,再提笔轻过,然后结尾时顿笔收锋,这不就是后来颜真卿的横画的处理方式么?

再如他的钩画,在稍稍一顿的瞬间,再轻轻提出,让人不得不怀疑,颜真卿的钩也是从他这获得的灵感。

将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相比,是否意味着,书法已由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或者说,由“妍美功用”向“风神骨气”的纯艺术转变呢?

褚遂良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中。他注入作品中的那种情调,又从作品中飘逸出来,令人神往。

褚遂良,无愧“广大教化主”之名。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一代大文豪苏轼曾这样评价褚遂良的书法“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在苏轼的这句中“书骨气深稳”这五字便形象概括了褚遂良书法的强大之处,自古以来书家要表现出书法的“书风”相对容易一些,因为不同的个性就有不同的书法风格,然而要体现“书骨”那就没那么简单容易了,

之所以说书法的“书骨”难以体现,那是因为这关乎于书家自身的文化抱负与信仰,古人常说的“人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气”,就是这个道理,换句话说只有有傲骨的书法家才能创作出有“书骨”的书法;有宋四家称号的米芾这样评价褚遂良书法“清远萧散,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王当,窈窕合度”,“王当、合度”这四个字就说明了其书法的巨大气场,



俗话常说“字如其人、相由心生”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要知道书法还可以用作于欣赏,褚遂良还是唐朝有抱负的书法家,深受唐太宗器重,所以褚遂良的书法总是有着“大家风范”的气场;褚遂良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笔力雄赡,气势古淡。

褚遂良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褚遂良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虞世南死后,经魏徵荐举为侍书,《伊阙佛龛碑》是褚遂良楷书之最大者,字体方整挺拔,是初唐楷书的标准。这也足够说明了褚遂良楷书的影响力之大和地位之高。



诗夜城主


今天,我从褚遂良的取法源头来谈一谈褚遂良的书法。

先来看一组图片,这是隋朝的《龙华塔碑》




看完了这块碑,再来看看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

发现二者是多么的相似了没有?

可以说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不是他自己凭空的创造,而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有不同的取法。所以我要说,褚遂良是一个善于取法并能坚持不断改变自己的书法家。

从《孟法师碑》到《雁塔圣教序》,褚遂良的取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从方笔少提按,到提按用笔增强隶书的意味,褚遂良的改变太大了。

从创新来看,也就是说古人强调的自立成家角度来看,褚明显的属于继承更多,创造略少。我认为这也是楷书四大家没有褚的一个原因。虽然继承更多,但不掩其高度水准。但是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来说,他的新意还是不足的。


法永禅师


褚遂良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广大教化主”,从这简单的几个字可以窥见褚遂良在书法史上的的特殊地位。

既然是教化主,那么褚遂良书法首先是具有包容性的。从褚遂良早期代表作《孟法师碑》可以看出,褚字受欧虞影响较大,另外,褚遂良书法直接影响到盛唐颜真卿,这就说明褚遂良书法在初唐四家以及盛唐书法之间的承上启下作用。


至于褚遂良书法具体强大在什么地方?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论述。

首先是褚字的用笔。虞世南楷书继承王羲之一路写法,以含蓄蕴藉为主,欧阳询楷书以北碑笔法融合王羲之笔法,以爽利劲健为主。褚遂良得欧虞之长,用笔变化的丰富程度非欧虞可比拟,另外,褚字线条的弹性是其另一大特色,

褚遂良楷书的结字也很具有特点。褚字结字以空灵为主,而且无论是在用笔还是在结字上看,褚字在初唐四家中都是最具艺术性的存在。褚遂良在楷书结字的处理上往往打破对称、平均分布等大多的楷书规律,从而增加了其艺术性。



另外,褚遂良擅长鉴定二王书法,从褚本《兰亭序》中可以看出褚遂良不进擅长鉴定,更是学王的高手。很多学者更是认为褚本《兰亭序》高于虞本和冯摹本。


古风书法


褚遂良不仅书法水平一流,他的学识同样渊博。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疑惑地问褚遂良说:“舜造过漆器,大禹雕琢过切肉的砧板,当时劝谏舜、禹的有十余人,食用器物这样的小事,大臣们为什么苦谏呢?”褚遂良回答说:“不能鼓励奢侈。如果把精力放在雕琢上,会妨害农业生产;要是漆器流行起来,以后就一定有人会用金子、玉石来造器具。过分浪费,国家就离危亡不远了。所以诤臣必定劝谏事情渐发的开端,到它发展到极点,就没有什么可以再去劝谏的了。”唐太宗听了,不住点头。褚遂良总是这样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令人信服,后来唐太宗感慨地说:“把道理讲好,也是要靠学识的。遂良博识,让人十分敬重。”

褚遂良不但学识渊博,性格也极为耿直,敢于坚持原则,有时连唐太宗的面子也不给。古代皇帝,每天的言行举止会被记录下来,作为史料留存,褚遂良有段时间就负责干这个。



客家祥子


阴符经的美妙之处值得玩味。此本纯手写的墨迹本,笔法娴熟,每一笔都写得到位。通观全本,几乎没有败笔。一个字内,粗细对比非常明显,但是又不失协调。总体来说一般人难以学精。

诸如欧阳询的楷书,现在也找不出墨迹。通过石碑来看拓本,那都是非原始书法。因刀刻在石头上,难免会显示出刚硬。对比自书告身帖便会发现,很多碑刻都过于刚强,失去原本韵味。真正能学到古人书法的,还要从手稿切入。褚遂良的墨迹本,单从手迹功力看,后四大家也难以超越。



长城华彩


褚遂良强大在于他开啟了有唐一代书风,对后世影响巨大。唐代书法出了两个书史上杰出的大家,一是草圣张旭,二是颜真卿。关于张旭书艺水平,历代均无争议,这在书史上是极罕见的。(王羲之尚有人讽其无丈夫气)关于颜真卿书法,苏轼将其与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並列推为历史极则。张旭和颜真卿都师从褚遂良。颜真卿述张旭书法十二意中说道,张旭请教其舅陸彦远,陸将褚“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笔法传与张旭,使其得“齐于古人“。一颜师从张旭,得褚真传,自称由此”得工墨之术“。褚遂良教化出书史上杰出二个大家,不是欧阳询,虞世南可比的。此后宋四家苏黄米蔡均属褚系书法。苏黄蔡三家均出于颜,褚是祖师爷。米芾遍师各家,但最终习褚最久而得以成一代大家。由张旭,颜真卿,宋四家可看出褚书的影响和力量。这也可以为当今学书者学那家那体给予一点启示。


用户9324536183726


唐代楷书代表楷书艺术发展的顶峰。褚遂良是取得楷书很高成就的"唐初四大家″之一。

颜真卿也曾学过褚遂良的楷书,取褚遂良楷书开张的结构,加以篆籀之笔法和结构。变欹侧为平整雄强。

褚遂良所书《大字阴符经》,有哪些独特的用笔、结构、章法以及风格特征呢?

一,点画精致,运笔流畅而精熟。

二,字距行距相等,气息流畅。

三,有行书笔意,有少量牵丝连接。

四,有隶书笔意,有的字和隶书结构相似。

五,结构内紧外松,主笔突出,字内空白少,字的外部空白多。舒展劲瘦,有俊俏之美。

六,字势飞动,动态感很足。有雄鹰展翅飞翔之势。

七,风格特征外秀内劲,摇曳生姿,清雅超逸。自然舒展而有韵律。下图为褚遂良书楷书《大字阴符经》。











神韵轩书法


 天下之趣,未有不自慧生也,山之玲珑而多态,水之涟漪而多姿,花之生动而多致,此皆天地间一种慧黠之气所成,故倍为人所珍玩。”在褚遂良的书法中,的确可以见到这样一种由“慧黠”而带出的流动之美、舞蹈之美。他在用笔时就像舞蹈家灵敏比的脚尖,纵横自如、卷舒自如。在轻灵飞动的连续动作中,完成一个又一个美的造型。在褚遂良那细劲、遒婉的线条中,有一种神融笔畅似的适意,悠悠地流动于指腕之间,落实在点画之间,从而体现作者刚正、鲠直的性格和满腹经纶的学识修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