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还金篇

刘海蟾,名操,字宗成,号海蟾子,又字昭远,五代燕山 (今北京西南宛平)人,全真派道教北五祖之一,中国民间信奉的准财神。 相传刘海蟾著有《还金篇》《黄帝阴符经集解》等作品,与张无梦、种云溪、陈希夷等为道友,弟子张紫阳、董凝阳。

他一直被质疑是虚构人物,其生平众说纷纭,因为有关刘海蟾的描述只出现在野史、传奇、戏剧、小说等民间文学和道教典籍里,正史并无其人之记载。


刘海蟾,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师。《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49,称他于五代仕燕主刘守光为相,先遇正阳子点化,辞官寻道,后遇吕纯阳,授以丹道,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天下道教祖庭——西安市户县终南山下石井镇阿姑泉欢乐谷,在刘海故里修道成仙,今陕西省西安市户县曲抱村玉蟾台有唐朝所建刘海庙和老子瓜牛台遗址,大重阳万寿宫内有刘海蟾诗古碑一通——《十方重阳万寿宫记》。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还金篇


传说刘海蟾为丞相时,一日一道人拜谒,自称正阳子。向其索要金钱、 鸡蛋各十枚,在桌上间隔高叠。海蟾惊叹曰:“危哉!”道人曰:“相公生命俱危更甚。”海蟾因此大悟,翌日即从道隐去 。

海蟾子得吕纯阳授以清静无为,养性修命及金液还丹诸法。

后传门人董凝阳,张紫阳。

生平成就著有《还金篇》。

在中国民间信仰的众多财神中,有一类只能算作是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

传说中是个仙童,前额垂着整齐的短发,骑在金蟾上,手里舞着一串钱,是传统文化中的“福神”;金蟾为仙宫灵物,古人以为得之可致富。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表示财源广进,大富大贵之意,过去人们常将刘海戏蟾剪纸、绘画请回家中,求财祈福。[3]

刘海特别喜好谈玄论道,与道士交往甚密。一天,有个道士来访,刘海以宾客之礼相待。问道士的姓名,默而不答,只是要刘海拿出鸡蛋十个,金钱十文,以每一文钱间隔一个鸡蛋,将钱和蛋层层垒叠,十蛋和钱垒成了一个塔状,而并没有坠下来。

刘海惊叹说:“危险!”道士告诉他:“你身家性命面临的危险,更甚于此。”刘海问:“如何摆脱这种危险?”道士并不作答,而是拿起鸡蛋、金钱,掷之地上,然后长笑而去。原来,道士是说刘海身居高位,这高位就像叠垒起来的鸡蛋一样,随时有可能坠毁。而要摆脱危险,免去杀身之祸,就要抛弃荣华富贵,就像道士将鸡蛋、金钱掷于地上一样,弃荣华富贵如敝履。

刘海很快明白了道士的用意,当晚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美美吃了一餐,然后砸碎所有的宝器。第二天,解下相印,穿上道士的服装,假装发狂而舞,出了燕国,远游秦川去了。在路上他又遇到那位道士,道士授给他服丹成仙的口诀。刘海方知他是正阳子,即钟离权。

两年以后,燕王刘守光僭称大燕皇帝,不久就被朝廷剿灭,刘守光遭诛灭九族之祸。而此时,刘海正云游天下访道。后画遇上了吕洞宾,授之以秘法,乃得道成为真仙。从此,刘海以钟离权、吕洞宾二位仙人为师,追随他们遁迹于终南、太华之间,不知所终。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还金篇


明代《列仙全传》中,刘海蟾曾为八仙之一,到《八仙出处东游记》时,刘海蟾的位置被张果老替代。又在“上八仙”、“下八仙”之说中,刘海蟾则位列“下八仙”之中。

在传统的年画《福字图》里,刘海蟾与和合二仙、天官、财神、送子麒麟等众仙合在了一起,以示喜庆吉祥。南宋时,中国南、北割据,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为全真北宗五祖,从而成为道教信徒们的真仙。

清代的《通俗编》中说,“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主刘守光为相……海蟾二字号,俗呼海蟾,更言刘海戏蟾。”据传刘海修道后,道号“海蟾”,连起来就叫作刘海蟾,而后来就渐渐地演变成刘海“戏”金蟾了。

金蟾以金为食,刘海捉金蟾时,常用一串金钱为诱饵,相钓金蟾。于是民间就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之说。如今,在我国南方,每当稻田里的粮食成熟之际,孩子们就用自制的“钓杆”,下到田里,以棉团、蝗虫、蚯蚓等为饵,去钓田里的青蛙等小动物,这或许也是仿照“刘海戏蟾”的缘由。

刘海蟾:还丹破迷歌,还金篇


还丹破迷歌 五代.刘海蟾

传闻世人有金丹,学者如麻达者难。 不在水,不在山,元来只是在人间。

咫尺还丹人不识,子后午前气里觅。扣齿击鼓数千般,要觅金丹转见难。

闭目藏精犹定思,口内出时听不得。将为此法便上天,元来痛痒不相干。

百日行气不见功,只到老死一场空。圣人行气自消息,身命不从气里得。

闭气肚大面又黄,谩将行气劳心力。何人行气得升天?甚人行气得延年?

千人行气千人死,烹炼金液不如此。神仙大道只凭丹,一还可以住千年。

三十六气安神法,子后午前无住歇。又叹愚人爱修禅,一缘一会斗巧言。

言尽口诀难免死,真个佛法不如此。真个佛法便是道,一个孩儿两个抱。

二气成合一粒丹,更于何处觅神仙。真铅真汞真龙虎,不识刀圭到处取。

若会法,一句言,便知铅汞识金丹。金丹要会非难会,人心狡滑生朦昧。

眼前觑著不识真,认著行气悮子身。妄识行气几时通,金丹百日便成功。

三田长得黄芽在,万年之中身不坏。子后当行四个功,阴阳相下总相通。

外取阴来阳有里,颠倒思量全在己。左手捉着青龙头,右手拿住白虎尾。

一时入口渐甘甜,方知此物能香美。只此便是水中金,妙达玄门真个理。

还金篇

金者,朱汞之真铅,黄芽之真液者也。于是乎有灵之九神,无为之一主,皆萃于此书焉。诀日:

交加南北合西东,造化流源夺禹功;一马骤归三岛外,六神长在五湖中;

烹煎炉裹收丹雪,涤荡华池散黑风;闪电激开光世界,夜明方见是真龙。

至游子日:深乎其言,此还丹之微妙者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