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文征明的书法成就很高吗?

阿嘟阿嘟笑嘻嘻


明代是中国古代书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帖学大兴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书法在继承宋、元传统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并且呈现出多种丰富的面貌特征,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书法家,问题来了:文征明的书法成就很高吗?



文征明的书法成就

文征明(1470—1559)属于明代中期的书画家,绘画书法都独具风格,文征明与祝允明、陈淳、王宠,四人合称“吴门四家”,明代中期书法就是以他们为代表,要注意的是,文征明出身仕宦之家,天资不算聪颖,但学习十分勤勉,他用事实证明,艺术和天赋无关,


若说文征明的书法成就如何,文征明是自元初赵孟頫以来又一位全能的书法,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这是文征明的书法成就,文征明早年学习赵孟頫,后取法晋、唐两代书家,如王羲之、欧阳询,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行书深得王羲之、智永笔法,

文征明擅长大小两种行书,大字行书受沈周影响,有明显的黄山谷笔法,而更浑厚,小字则以行草为主,其中狂草书效法怀素(怀素有“草圣”之称),参以山谷草法,篆书取法李阳冰,楷书中的小楷功力深厚,可谓是温纯精绝,80岁以后写的小楷仍一丝不苟,无一笔懈怠,



之所以文征明能有“篆隶楷行草”五体皆精的书法成就,一方面离不开他的勤勉刻苦,“书画同源”是书法或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文征明早年攻诗文书画,所以他都是以书法笔法入画,又以绘画笔法写书,真正做到了“书画同源”;另一方面,文征明早早就厌倦了仕途生活,回乡精研书画,安静优雅、与世无争的环境让他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很快的提高,书法本是一门抒情艺术,文征明受益匪浅。


诗夜城主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徵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之所以说文征明的书法属于一个流派,一是因为他有一个主动的艺术家聚集的群体,其中就包括唐伯虎、沈周,同时呢,这些人还具有相同的艺术观点以及共同的地域关系。同时,虽然他们自己是一个流派,但是他和整个明代的书法风格并不冲突,他只是明代整个大的书法环境的一个风格的体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