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7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瓷板画出现在明代中期,几百年来,它在陶瓷艺术与绘画艺术的边缘获得了发展空间。特别是民国初期的“珠山八友”,他们以瓷入画,用胎作纸在瓷板上彩绘,创造了秀美而大气、宁淡而悠远的新粉彩。粉彩瓷板画汲取了中国画的营养,所绘形象无不栩栩如生,精美绝伦,将中国的陶瓷艺术推向了更高的境界。

▌“珠山八友”各自的艺术特点

王琦开创了在瓷板画上以写意手法表现人物风姿的先河,如2013年中国嘉德以92万元拍卖成交的《糊涂即是仙》粉彩瓷板。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王琦粉彩《糊涂即是仙》瓷板 尺寸39.5×25.8厘米

王大凡则独创出不用玻璃白打底的落地彩手法。邓碧珊是第一个在瓷板上成功地勾画人物肖像的画家。汪野亭则以类似泼墨法的墨彩绘瓷技法,给山水作品注入新的生机,像2012年中国嘉德以28.75万元拍卖成交的《竹篱茅舍风光好》粉彩瓷板。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汪野亭粉彩《竹篱茅舍风光好》瓷板 尺寸39×25.5厘米

刘雨岑更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发明了水点桃花的绝技。另外五位是瓷板花鸟画家。徐仲南的高雅清朗之气,田鹤仙的古朴豪放之势,毕伯涛的别致淡雅之韵,刘雨岑的清新典雅之风,程意亭的华丽重彩之神,为各自的艺术特点。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徐仲南粉彩花鸟瓷板 2012年北京万隆以57.5万元拍卖成交,尺寸25×37厘米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毕伯涛粉彩鹭鸶瓷板 2012年北京匡时以20.7万元拍卖成交,尺寸24×38厘米

▌“珠山八友”作品的市场行情

由于收藏观念的转变以及理性投资的原因,现在收藏界已将瓷器的搜索目标从明清官窑转向民国精品。而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成为了收藏家竞购的热门藏品,成为各大、中型拍卖会的主角之一。民国瓷板画目前在艺术市场中仍处于价值被低估的状态,今后无疑将成为一大热点及亮点。

“珠山八友”瓷板画在今天已经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瓷绘艺术。近年来景德镇陶瓷馆先后在北京、天津、杭州、南昌以及香港、澳门举办“珠山八友”专题展,加之有关图书的问世,人们对于“珠山八友”瓷板艺术的认识亦提升了一个高度,藏家也开始瞄准“珠山八友”的瓷板画。

综观近几年的拍卖数据,“珠山八友” 瓷板画作品的成交额在逐年攀升:2008年上海崇德拍卖的王琦粉彩瓷板《渔翁图》以241.5万元成交;2009年上海崇源拍卖的王大凡一件《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780万元的高价。特别是在2011年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王大凡粉彩瓷板《禹王治水图》以920万元创个人成交纪录。短短几年中,从几万元成交价到2011年的近千万元,并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是由于“珠山八友”的瓷板画有着雄厚的投资潜力。对于存世量屈指可数的“珠山八友”瓷板画真品来说,它就如“原始股”,升值空间很大。从市场价位来看,目前“珠山八友”瓷板画的价格远远低于当年同时期、同名气的画家的价格,可以断言,“珠山八友”的瓷板画还具有广阔的升值空间。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王琦粉彩《渔翁图》瓷板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


王大凡粉彩《禹王治水图》瓷板

▌五招防伪“必杀技”

第一招:看所用瓷板。“珠山八友”所用材料首先都经过严格挑选,瓷板均要求胎质细腻,制造规整,厚薄均匀,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瑕疵。如果看到瓷板胎质粗松,烧制变形,厚薄不匀,基本上可断定为伪作。

第二招:看作者题款。“珠山八友”的作品都是精品,虽然他们创作的风格迥异,但作品上的题款均挥洒自如。如果书法生硬拘谨,那就绝对不会是真迹。另外,虽然“珠山八友”作品中有时也出现简化字,但出现的几率很小。如果发现有现在的简化字,就要怀疑是赝品了。

第三招:看作品品相。民国距今的时间不算很长,“珠山八友”作画所用的材料又经过了反复挑选,因此画面一般都还保持得光泽亮丽,图文清晰。如果出现题款文字磨损,或者画面脱彩、模糊不清的现象,一般可以认为是故意作旧造假。

第四招:看落款纪年。有的造假者不了解“珠山八友”的生卒,在落款上随意选择一个干支年款凑数。如果发现有“珠山八友”卒后的年款,肯定是伪作无疑。

第五招:看绘画风格。“珠山八友”的每幅瓷板画都十分精美,生气盎然,而伪作一般生硬造作,死气沉沉,丝毫没有半点大家风范。然而对少数临摹极精的“高仿”,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观察,必会发现其蛛丝马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