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这个任性的奇女子,每当她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就让妹妹们接手

说到“见异思迁”这个词,很多人都会立即想到这是男子容易犯的错误。可是,在民国时期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荒唐”的奇女子,她却在几段婚姻中,“上演”着同样的桥段。

民国时期,有一位大家闺秀叫李一纯,她的感情生活不像普通人那样一帆风顺,而是她在婚姻中,常常觉得和丈夫的感情保质期很短。于是,她就会产生一段新的恋情。

李一纯原名李崇英,1899年生于湖南长沙的一户书香门第。学生时代,她在周南女校念书时,和杨开慧关系很好,经常在杨家玩。后来认识了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他们在接触中互生好感,不久就结为夫妻。1920年,李一纯生下了女儿杨展。可惜,这段在大家看起来都觉得很美满的婚姻,并没有延续下去。

这个任性的奇女子,每当她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就让妹妹们接手

两年后,李一纯和丈夫杨开智在北京时,有一个归国的留学生老乡李立三借住在他们家中。这个李立三长相儒雅、谈吐不凡,李一纯对他很有好感。在照顾他的过程中,时常被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所吸引。但那时,她理智地告诫自己,她是有丈夫的人。而丈夫,也深爱着她。所以她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的情感驶出婚姻的轨道。

后来,当李立三要回湖南开展工作时,杨开智和李一纯也要回老家。但临行前,杨开智却因为有要事需要留在北京处理,就拜托李立三照顾李一纯回湖南长沙。

在回湖南的途中,李一纯和李立三得以单独相处,二人原本就互生的情愫彻底爆发出来。他们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共度未来的日子。李一纯不想欺骗丈夫杨开智,就把实情写信告诉了他。

这个消息对于杨开智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只是,李一纯在信中还写到,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她愿意把妹妹李崇德介绍给他当妻子。

这个任性的奇女子,每当她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就让妹妹们接手

杨开智不是个狭隘的人,因此,也就和李一纯友好分手了。当李崇德和杨开智结婚后,李一纯和杨开智这段爱恨情仇才算告一段落。

1925年10月,李一纯和李立三与蔡和森及夫人向警予等人一起到莫斯科开会。在会议期间,原本感情就破裂了的蔡和森和夫人向警予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蔡和森备受打击,很快就在莫斯科病倒了。

同伴有难,又身在异乡,李立三和李一纯夫妇便主动照顾蔡和森。但李立三要忙于工作,因此,通常就由李一纯照顾蔡和森了。

有时候,历史总会有高度相似的时候。这段时间,经过频繁地接触,李一纯、蔡和森之间,又迸发出了爱的火花。

当一行人从莫斯科回国时,李一纯已经和李立三友好地离了婚,而与蔡和森结为了夫妻。这次,她依旧对前夫感到愧疚,所以,又给他介绍了她的另一个妹妹李崇善。同样,当李立三成为李一纯的妹夫后,她才放下了歉疚之情。

这个任性的奇女子,每当她有了一段新的感情,就让妹妹们接手

1931年6月,蔡和森在香港被捕,不久就在广州英勇牺牲了。

在这次痛失丈夫的打击下,李一纯悲伤了好几年。后来,朋友们见她独自带着四个孩子太艰难,于是又为她介绍了一位姓李的先生,好为她分担生活的压力。

从李一纯的感情经历来看,她是一位敢爱敢恨的奇女子,她这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那份情感。或许,她的这份执着,会伤害到配偶,因为在没有离婚的时候,不管是杨开智还是李立三,都不知道自己的婚姻已经有了裂痕。所以,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客观地说,李一纯在每段婚姻里,也都是全心地付出了自己的情感。所以,她和丈夫之间的夫唱妇随,在大家眼中,便成了恩爱夫妻的印象。只是,她对于婚姻外忽然出现的男子呈现出的不同魅力,并没有免疫力。所以才一而再、再而三地放弃婚姻中的丈夫,选择进入下一段婚姻。

在李一纯看来,这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在她和杨开智结婚的时候,她的情感其实还不够成熟。换句话说,

她当初连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情,其实连她自己都不清楚。因此,也才会造成“接二连三”地发生“见异思迁”这种事了。

好在,杨开智和李立三都很开明,没有和她变成敌人。这正是应了唐代那份和离书上写的那句话: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分手后能继续作朋友,也足以欣慰余生了。

或许,李一纯是一个活得通透的女子,她不愿违背自己的内心,才不畏惧别人的看法。但是,如果在结婚前,先不那么仓促,而是好好分析清楚自己的情感,能不能抵挡其他的“诱惑”,再决定嫁不嫁,那样,就应该完美了吧?

不知大家对李一纯的性格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下方“了解更多”:写下这首绝句后,李清照和丈夫就同床异梦,都是因为赵明诚这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