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超扩军计划是否更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个咯吗


中超扩容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

一、有利于中超球员体能的提高,同时带动国足球员体能的提高。

中国男子足球之所以屡战屡败体能不占优势是最主要的原因。为此中国足协曾经专门出台过著名的“十二分钟跑”、“YOYO”体能测试等手段,体测不达标的球员不准注册,但收效甚微。因为足球运动有着自己的规律,单纯练跑步没有用处。中国球员体能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超联赛的每场净比赛时间有限,导致中超球员连续高强度的对抗的能力不足。二是中超联赛球队不多,每年联赛的比赛太少,比赛之间的间隔又大,导致中超球员的体能不足。
我们都知道巴西球员能跑,一方面巴甲联赛每场的净比赛


时间长,比赛的连续性强。另一方面就是巴西各种比赛多,像巴甲球员既要参加巴甲联赛,联赛间歇期还要参加州联赛,还有各种杯赛,而且巴甲有20支球队,巴甲球员每隔2、3天踢一场比赛是家常便饭!所以巴西球员的体能自然就好。

二、扩容以后参加联赛的球员自然就多,在成才率一定的情况下,涌现出来的优秀球员就多,自然就有利于国足水平的提高。


其实要想提高国足的水平,不仅中超要扩容,中甲、中乙、中冠都要扩容。

我们都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从娃娃抓起以后怎么办却没有人管。我们以鲁能泰山为例说说这个问题。鲁能泰山每个年龄段的梯队球员大约有30人左右,从U19以后他们就要离开足校归属成年队,这样一直到这些球员能够踢上成年队的比赛,要积压四五批球员,大约有150人左右,这些球员在最需要依靠多踢比赛涨球的时候却没有球踢了,如何能够成才?怎么可能成才?所以要想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光有从娃娃抓起还不行,还要打通每个孩子的上升通道。

国外一些先进的足球青训强国对此都有成熟的经验,像荷兰、葡萄牙等国都是允许有条件的俱乐部用自己的青训球员组队参加低级别的职业联赛。


我们还是以鲁能泰山为例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假如足协对中冠、中乙、中甲进行扩容,并允许有条件的俱乐部组队参加低级别的职业联赛。比如把参加中冠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年龄限制在20岁以下,不允许有内外援。把参加中乙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年龄限制在23岁,不允许有内外援。把参加中甲的职业俱乐部梯队年龄限制在25岁以下,不允许有内外援。这样鲁能泰山就可以组建自己的二队、三队、甚至四队,前提是你参加次级联赛的梯队有能力晋级。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好球员积压、无球可踢的矛盾,如果有天才球员还可以早早把他们送到职业队锻炼,避免他们被固定在某个梯队按部就班的培养,几年以后就泯然众人矣!


总之,中超、中甲、中乙甚至中冠扩容是一盘大棋,是提高国足水平的良药!可惜中国足协至今没有能人,根本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怕麻烦,怕出乱子,怕影响自己的仕途,根本就不想从根本上解决国足屡战屡败这件事,或者根本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件事,让人无奈!让人扼腕叹息!让人徒呼奈何!!!!


中超快评


中超扩容对球队多打比赛当然有利,中超实际已经扩容了一次,从甲A时代的十二队,扩容到现在十六队,但是从足球历史翻旧账看,球迷球评家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普遍看法却是甲A时代的足球水平却比现时的足球水平还高,也就是说中国足球扩容了多打比赛了,水平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大大落后了,这就奇怪了,按理按说法只有竞争才有进步的定律,在中国足球项目却失灵了,为何呢?个人认为是自然界是讲求黄金定律的分寸为美为合理的,一但过了黄金定律的自然规律,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向丑方向发展的,要中超扩容,就意味着要在冬季也要进行足球比赛了,对南方球队而言,当然没有问题了,有些球迷朋友总认为是南方人阻止中超扩容,个人认为绝对是错误的,中国南方地理天气一年四季打室外足球比赛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南方地区的球迷朋友一般是不反对加多一些球队入中超的,但是中国国土环境恰恰比世界上除美国外都有无比优势的原因是,南北纬度跨度大,有寒冷带,也有热带,南方地区特别是广东地区以亚热带为主,加南海自然风南向北吹,反而夏天最热时长江流域比岭南地区还热,中国号称四大火炉全部集中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并不算中国最热的地方,也是珠三角地区人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原因之一了,但黄河以北地区一到十一月至明年二月足足四个月是极寒冷天气,以中国现时经济现状,学欧洲地区球场加地暖设备,是不现实的,所以扩容中超问题不在中国南方球迷态度,是北方的地理气候环境容不容许的问题罢了。


喜喜羊羊喜喜人


100%会,而且是当务之急。

中国足球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踢球的太少,吹球的太多。

如今那什么卖字画的到了国足世界杯出局,那马上就是战术大师,技术牛人了。这些蛇精病们应该送到球场上练三个月折返跑,让他挑战国足的幻想马上消失。

中超16支俱乐部,每队一般报名31人,顶多也就容纳496人,这还没去除外援。

这就是个巨大的矛盾:坊间总有些奇葩说什么青训,青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职业联赛赚大钱,这无可厚非。

但职业联赛没有那么多位置,你青训营出来做什么?开个实况足球游戏中心?

中超与中甲总共才32支俱乐部,这就是全放在上海,都不显得多,欧洲很多上千万人口的国家,已经有几级联赛了。

中超扩容才有更多就业机会,有机会就有人投钱投人,这才是根本,那些什么请里皮找归化,都是跟风段子满天飞。只要踢球的人比打乒乓球的人多,那世界杯直接改中国杯。


足球新闻翻译官


我的看法和大多数人不一样,我认为不会。

扩军再多,底子还是这些人,只能分散好球员罢了,还会加大对外援的投入,增加一批高收入国内外球员罢了。

我认为正相反,应该全面开放外援注册,取消23政策,让更多的球员去低级联赛锻炼,底下的联赛才是真正的基础,用顶级联赛培养年轻球员,有点可笑。只有乙级大于甲级大于中超,才能真正的形成良性循环,年轻球员也能更多的踢上比赛,而不是被最后两分钟换上来,而不是守门员踢前锋……

同时,加大竞争力也能让俱乐部节约薪金,减少投入,才能真的有可能造血,自身俱乐部的年轻球员也可以租借也罢,交换也罢,能到低级联赛快速成长。而一些小俱乐部也能靠培养或者代培年轻人生存的很好。

真希望有同意我观点的大V多多转给领导们参阅😄


漠然



个人认为中超扩军是有利于中国足球长期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就是球队多了,那么竞争力也大,留给国家队挑选优秀球员的机会也更多,足协可能考虑有更多的年轻球员发展锻炼机会,才明年进行扩军。

坦白讲,现在中超联赛豪门的球队,留给年轻球员的机会并不多,今年被评到最佳新人球员的胡靖航,也是东亚出身的球员,如果在上港他肯定还被埋没在一帮队友手里,而来到小球会河南建业,在贾秀全指导下,他焕发了活力,成为了最佳新秀。

而广州富力的年轻球员黄振宇的经历,是个不得不提的话题。从一个球童大学生,到成为富力最年轻的主力队员,他的经历堪比传奇。今年更是进入中超最佳阵容。所以从扶植年轻球员的角度来讲,足协的扩军是利大于弊的。


散兵有勇


在扩军的问题上,我和中国足协的基本想法是一致的,就是一定要先夯实金字塔的基础。所以,我是反对贸然在现阶段就对中超联赛这个顶级联赛进行扩军。

众所周知,一个稳定和健康的联赛体系,一定是金字塔结构。以前,我们的联赛曾出现“倒金字塔”结构的情况,也就是顶级联赛球队比次级联赛多,次级联赛球队比三级联赛多。这种“头重脚轻”的联赛体系会造成联赛的不健康。众所周知,中国联赛经常会出现球队投资人撤资、球队入不敷出、欠薪、解散、到处转让的事情,这种意外的俱乐部减员,经常会使某个联赛球队出现空缺。为了弥补空缺,一般会采用次级联赛增加升级名额的方法来解决。次级联赛升上去的多了,下面的联赛空缺也就越多,最后最低级别联赛就会球队越来越少,联赛越来越短。2010年,作为中国第三级别联赛的中乙联赛,就曾经只有10支球队参赛。参赛球队少了,比赛日程也会被缩短,当年的中乙联赛甚至在5月才开赛,整个赛季在11月结束。这意味着各支中乙联赛几乎休息了快半年的时间。发着12个月的工资,却只用了6个月的球员,对投资人来说也是巨大的浪费。这种畸形的联赛生态造成了金字塔底部极其不稳固,一旦再有球队退出,恐怕联赛都开办不了了。

所以足协目前采用了循序渐进的、从下至上的扩军计划。先从业余联赛开始抓起,加强有潜力的业余俱乐部扶持和培育力度,鼓励有实力的投资人和业余俱乐部进入职业足球,然后逐年扩充中乙联赛数量。2017年中乙联赛已有24支球队参赛,2018年则将有28支球队,当中乙联赛和业余联赛的基石夯牢之后,再考虑扩军中甲联赛,当中甲联赛扩军到20支时,再考虑将中超联赛扩军到18支。18支我觉得已经是中国联赛的极限了,中国不同于欧洲国家,幅员辽阔,北方城市冬季寒冷,天气恶劣,几乎无法比赛,不确定因素过多。且小球队平时联赛客场远征的交通距离,比欧洲球队跨国打欧冠的距离还要远,对球队财力是一个巨大的压力。所以要把中超联赛压缩在3-11月这个南北均适合比赛的时间段内,还要去除国际比赛日和亚冠、足协杯等其他赛事的日程,最多也只能支持18个球队了。

所以扩军这个问题,要深思熟虑,善用之则功利千秋,贸进之则后患无穷。


Asaikana


关于中超扩军计划已经传了一阵时间了,几乎每年都在说扩军的必要性,不过都无疾而终。最新的新闻是,足协副主席李毓毅透露未来中国职业联赛的扩军计划,其中中超扩军目标是18支,中甲20支,中乙32支,中丙48支,中丙将逐渐向职业联赛过渡。想法是好的,不过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扩军最大的难度还是赛程问题。如果中超扩军至18支球队的话,赛程也将从二月最后一周至十一月的第二周,中间加一个一周双赛。考虑到二月份和十一月北方已经相当寒冷,恐怕很难安排比赛。最重要的是,联赛的赛程大幅延宕,连带着赛前准备的工作都会受到冲击,这恐怕需要更加出色的组织工作才行。当然如果扩军的话,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肯定是有益无害的,目前中超大多数球队,除了联赛的30轮比赛,足协杯最多进行三四场比赛而已,俱乐部每个赛季投入那么大,踢这么少的比赛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根本就对不起这么多的投入。相对于日韩顶级球队的场次,中超球队进行正式比赛的场次要少于1/4左右。日本球队如果可以打入亚冠半决赛和杯赛决赛的话,那么全年的场次将超过五十场,国内很少球队会有这样的比赛密度。

中超已经被业内人士认为亚洲足球投入最大的联赛,但还不是亚洲最顶尖的联赛,其原因在于联赛场次偏少,球队的比赛强度并不高。从2017赛季中超来看,联赛居然被暂停了四五次左右,而且有长达三周的间歇期,这对于保持联赛的品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昊体育


中国足球名宿辅导团开始了深圳站第二天的活动行程,深圳足球的青训教练和足球老师参加了前国足协技术部主任兼男足领队李晓光的专题讲座。其中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透露了中超、中甲、中乙及中丙的扩军计划。

李毓毅表示:“中超目前是16支队,将来规划可以到18支球队,中甲将来规划到20支队,中乙今年是24支,明年扩到28支,后年再扩到32支球队封顶。待中乙扩到32支球队后,我们计划往两头发展,把中丙变成职业联赛,中丙将来通过努力可以拥有48支队伍,中甲从目前的16支扩到18支,再扩到20支,当中甲达到20支时,中超球队也将扩到18支,这样加起来,全国将有118家职业足球俱乐部”

职业联赛扩军当然是有利于中国足球的发展,这样可以让更多的球员在职业联赛中得到锻炼。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超扩军一事还很难踢上议程,主要是扩军后回导致赛程延长,给赛事的运营带来困难。

现在中超16支球队,共30轮,总计240场比赛。如果第一步扩军到18支球队,将共有34轮,总计306场比赛,多出66场比赛。增加四轮比赛,在不考虑一周双赛的因素下,赛程要延长一个月,如果赛季从三月份开始,那延长后赛季结束要到12月份,这时候我国北方多数地区已进入寒冬,在地冻天寒的冰天雪地上踢球,这是不可能被接受的。

据最新了解到的信心,至少2018赛季,中超会依旧维持16支球队的规模,未来可能会实现,但那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足球部落


足球环境是取得发展的根本,这种环境包括选材、培训、竞赛、选拔、梯队配置等等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公平原则。竞技体育就是要选拔出技术强者,而不应该是选择能力强者,这里的能力是指财力、权利。从目前的环境看,远远没有达到体现公平的地步,至少,现在足球演变成成为贵族运动,让家庭条件差的很多孩子望而却步,就足以说明病症所在。

所以说,只要延续现在的体制状态,即使扩军了,比赛质量也绝对上不去。反而会增加了足球成为贵族运动的色彩,能不能利于发展是很显而易见的。


心雨滋润


中国足球发展不是中超扩军的问题!按目前这种体制是不利于发展的!据报道,从2019年起实行“梯队捆绑俱乐部注册制度”,即各中超中甲必须有各自13岁起5个年龄段的梯队才能注册参加足协各项赛事,中乙也要有15岁起3个年龄段的梯队!足协搞了几十年才清醒青训体系的重要性了,中国足球的天要亮了。足球发展真正走进新时代,中国足球未来可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