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湖北宜昌、襄陽經濟總量你追我趕,未來定會有場龍爭虎鬥,你更看好誰?

用戶2867716561


當然看好宜昌。原因是宜昌地處長江岸邊,舉世聞名的三峽大壩就在此地。這還不算,剛剛國家資源部宣佈,經地質調查發現宜昌沿江兩岸發現頁岩氣,蘊藏量還很大,可以和正在開採的涪陵氣田相譬美。這樣一來,宜昌發展的資源能力大大超過襄陽。

只是襄陽現在的定位是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省裡支持力度可能比宜昌大。短時間內,宜昌在追趕襄陽的過程中顯得力不從心。

從長遠來看,宜昌如果改善投資環境,加大優惠投資力度,在政策、土地等方面吸引投資,比如石化企業利用頁岩氣作為原料進行辦工,其發展潛力遠超襄陽。

因此本博看好宜昌。


吉祥如意


從多個方面來分析吧,沒有必要爭吵。

一、面積,人口

襄陽有3個區、3個縣級市、3個縣和3個開發區(襄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襄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襄陽魚梁洲經濟開發區),總面積1.97萬平方公里,人口560萬。

宜昌現轄五區、三市、五縣,常住人口415萬,全市總面積2.1萬平方公里。

面積上宜昌佔優勢,人口上襄陽要多的多,這也是襄陽房價比宜昌一直要高、穩定的多的原因。

二、旅遊資源

宜昌的旅遊主要是三峽大壩、三峽人家,清江畫廊,以及漂流滑雪。

襄陽的旅遊古隆中,唐城、襄陽古城、習家池。在唐城沒有建成以前,宜昌的旅遊可以秒殺襄陽,隨著唐城的建成,襄陽旅遊也是向好的方向發展,一旦人文資源發展的好,趕上宜昌也很快,不過目前還是落後宜昌的。

三、礦產資源

宜昌襄陽的磷礦資源都很豐富,磷化工產業都很發達,宜昌的磷化工還是強於襄陽一點的。

四、科教文化

宜昌在大學數量上是強於襄陽的,襄陽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其實大學質量數量都偏少,宜昌這幾年又新建了幾所大學,襄陽在這方面還得加油。具體到高中,襄陽四中、五中要強於宜昌。

五、城市規劃

宜昌的城市規劃一般,襄陽的新城建的不錯,但樊城區真的很一般,整體上,在新城上,襄陽強於宜昌,老城是宜昌強於襄陽。

六、交通

隨著漢宜鐵路、宜萬鐵路的開通,鐵路上宜昌開始趕上襄陽,甚至實現了超越,隨著鄭萬高鐵、漢十高鐵的開通,襄陽也會趕上來。

水路上,宜昌是長江,優勢明顯。航空上,兩者相差不大。

七、產業上

襄陽的優勢產業是汽車工業,宜昌目前引進了廣汽傳祺,目前還處於吹牛階段,發展的好的話,還是能彌補一點損失的。

宜昌最優勢的產業就是水電,幾個大的發電站在這裡。


就這麼分析下,真的不知道誰強,我看是各有個的強。


堯龍東哥


自2017年湖北省各市州公佈GDP數據以來,宜昌、襄陽經濟總量將在短期內不會再出現你追我趕的現象。未來即使有場龍爭虎鬥,也是在襄陽與鄰省第二大城市洛陽之間展開。

現階段,襄陽在經濟發展趨勢強勁的路上越走越遠。以2017年數據分析襄陽、宜昌增速分別為10%和4%左右,形成鮮明對比。
宜襄兩市GDP於2016年相差十五億,反轉到2017年襄陽強勢超越宜昌兩百多億。

從此結束長達十年的湖北省經濟第二強名次爭奪戰。

襄陽依託湖北省建成區面積第二大城市用了十年時間,加大力度完善城市產業體系,在大平原、大工業、大交通等領域強勢佈局,再次獲得湖北省經濟第二名的優異成績。回望歷史,學會完善自己。

從2006年開始,宜昌GDP超越襄陽以來,連續十年都是微幅領先襄陽,而且許多年都是在襄陽公佈數據以後才公佈。由此觀之,我表示更看好襄陽!
浩然正氣是勇者無敵的最大體現,尊重經濟規律並面對現實,預計今後十年襄宜經濟格局將複製2006-2016年的走勢。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西部地區同類城市GDP排行榜裡,宜昌偕同襄陽併入五強,為湖北省爭光爭彩!


看鑑襄陽


從經歷史及濟學角度說肯定是襄陽。

1歷史上湖北省的經濟中心一直在襄陽,荊州,武漢之間輪轉,宜昌周圍從沒有出現過經濟中心。

2.交通上襄陽南船北馬6省通衢,鄭渝線,合康線,乎南線,西武線,常襄線四條高鐵還有漢江船運南北通衢直達環渤海、江浙滬、大灣區、成渝城市群,而宜昌高鐵大戰中已失去優勢。

3地利上襄陽據有漢江平原最肥沃的耕地農業出產湖北最強可有力促進幫助工業發展,另外地處連接南陽盆地、關中盆地、四川盆地、漢江下游平原中心節點,優勢盡顯。

4、人口上襄陽有500多萬人口而宜昌只有400多萬,而且襄陽周圍入口總和明顯高於宜昌,而且周邊沒有強有力的競爭城市。雖然宜昌人均現在高於襄陽但越朝後人口劣勢越突顯。

5省政府的政策雖然是2副,但可以看出隨著襄十隨汽車工業帶及十武高鐵的建成,政策對襄陽力度越來越大,另外還有東風加持。

最後,不出五年襄陽領先宜昌的優勢將會越來越明顯,當然襄陽也有劣勢就是高等教育和醫療,希望能儘快補齊。


ROY的野望


總體來看,兩座城市勢均力敵,但是從長遠角度來看,恐怕襄陽更具一絲髮展優勢!

下面,我將從兩座城市的產業結構佈局、城市定位、交通狀況三個角度量闡述,宜昌和襄陽在未來的發展機會,究竟有何相同以及不同之處!

1:產業佈局

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條件,就是產業規劃與佈局,這是一座城市的頂層設計,同時也是國家發展經濟的定向扶持與肯定,誰的產業佈局更加合理,更符合未來的經濟發展規律,那麼這座城市就更具發展動力!

首先看宜昌,有五大支柱產業,分別是:電力、化工、食品醫藥、裝備製造、休閒旅遊。

其次是襄陽,有八大支柱產業,分別是:汽車產業、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醫藥化工、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工業。

所以從產業規劃與佈局來看,襄陽更加的飽滿一些,可見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上,襄陽的經濟發展動力更加強勁。

2:城市定位

襄陽與宜昌都屬於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同時湖北自貿區,在武漢、宜昌、襄陽都有,所以,襄陽和宜昌在城市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其實是一樣的。

只不過最近幾年,國家的生態環境保護更加完善,宜昌因為地處長江,所以,很多落後的汙染企業都面臨關閉,不過有句話說得好:“上帝給你關閉一扇門,就會給你開啟一扇窗”,宜昌雖然這幾年經濟增速受到環境保護的影響,而下滑,但是經過轉型之後的宜昌,必定會受到新興經濟發展的惠澤,從城市定位與經濟轉型來看,宜昌在未來更長遠的時間,還是襄陽的一個有力競爭者。

3:交通現狀

襄陽:坐擁漢江,南水北馬,扼守南北咽喉,是西北地區進入中部地區,以及華南地區的一個必經之地,出色的地理位置優勢,使得襄陽又被稱為“七省通衢”,在中部所有的非省會城市中,襄陽的交通優勢,應該是最好的,因為襄陽的東津高鐵站,即將運營!這是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規模最大的高鐵站,同時規劃了8個方向的高鐵線路,也是我國未來要打造的“米字型”高鐵樞紐!襄陽地鐵已經在規劃之中,與東津高鐵站無縫連接,屆時,襄陽的交通優勢,水陸空齊齊發力,將成為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的交通發展的標杆城市。

宜昌:要是在前幾年,宜昌的交通優勢比襄陽還要好,因為從宜昌到巴蜀和武漢,都很方便,有動車、也有長江,同時宜昌機場的客運量,在湖北省僅次於武漢,所以,以前的宜昌,一直被認為是湖北省的第二大城市,可是這幾年,襄陽的崛起,讓宜昌在省內的交通地位,確實受到了影響。目前只能排第三了。

綜上所述:

從湖北省兩個副中心的交通發展來看,告訴我們一個規律,任何城市都沒有絕對的安全線,一定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才能享受到時代的發展紅利,要不然,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縱觀過去經濟發展的30年時間裡面,從1980年-1995年,應該是“國退民進”的十年,民營經濟的快速崛起,為整個城市帶來新的生機。從1998年-2008年,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10年,中國製造開始在全球崛起,超過美國和日本,變成了全球的製造中心,所以,這十年,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城市在快速崛起,而到了2009年-2019年,這十年,是我國高鐵蓬勃發展的十年,是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智能製造、人工智能等領域高速成長的十年,抓住了這一波趨勢的城市在快速崛起。

顯然,在最近10年這一波發展浪潮中,宜昌已經被襄陽趕超了。但是放眼未來,必定會有新的發展機遇,襄陽能否保持目前的優勢,宜昌能否後發制人,這才是一個區域經濟學家,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蔣昊說經濟


路過想說兩句

兩地我都去過,也都切身感受過當地生活。本人是宜昌人,但想從眼見的一些點客觀的講一下。

宜昌人文、民生、教育、居民幸福指數等軟實力方面個人認為優於襄陽。

1、其實宜昌人的的幸福不光是來自社會基礎建設帶來的幸福感,還有環境保護等方面帶來的直觀感受。我個人覺得宜昌人的幸福主要來自於宜昌政府部門的遠見和執行力,這個是得到廣泛認可的,宜昌人對宜昌的自信也來自於此。

2、襄陽其實城市建設也挺好,很有北方城市那種感覺,萬達那條街甚至有北京那種主幹道的感覺,很吃驚。城市佈局和規劃也非常好,建議宜昌人可以去襄陽看看,那邊人也有北方人拿著豪爽的氣質並且富有喜感。所以我對襄陽印象也很好。

3、經濟方面不難看出,宜昌襄陽雖然都是湖北省副中心城市地位,但宜昌佔據了長江主幹道的優勢,在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西部大開發(經過路段,目前從中東部進入四川等地必經宜昌)等國家戰略部署上佔據有利的政策優勢。所以,個人對宜昌未來發展的後勁還是很有信心的。在這一塊因為了解襄陽情況不多,不妄加評論。

這個問題本身就沒有準確答案,都是主觀評價,大家平靜對待,總之,這樣的競爭以前、現在、將來都是合理積極的競爭,希望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普通老百姓。


A000大頭兒子


事實上,襄陽、宜昌的競爭已經有十多年的歷史了。早在2004年之前,襄陽的經濟總量一直是高於宜昌市的。後來,因為襄陽市引發聞名全國的官場地震,經濟社會發展也一度受到影響,被宜昌市抓住機會,超過了襄陽市。自那時以後,13年來,襄陽市痛定思痛,奮起直追,終於在2017年再次超過宜昌市,重新坐到湖北17個市州的第二把交椅上。

但是,無論是之前襄陽落後於宜昌,還是現在宜昌落後於襄陽,這兩個城市就像一對冤家,誰也不服氣誰,並且在一些場合都自稱是湖北省第二大城市。之所以這樣講,兩個城市各有各的理由。



對襄陽來說,早就是僅次於武漢市的湖北第二大城市。上世紀八十年代,襄陽經濟總量比宜昌多1倍,後來隨州市從襄陽劃出,襄陽的經濟總量仍然高於宜昌。襄陽人認為,宜昌之所以超過襄陽,一方面因為襄陽自身出了問題,另一方面是三峽工程的助推,靠的並不是自己的真正實力。並且,十幾年來,襄陽、宜昌兩個城市的經濟總量差別並不是很大,多則百十億,少則幾個億。



對宜昌來說,已經連續十幾年GDP多於襄陽市,哪怕是一個億,那也是多於襄陽市。同時,宜昌的自信還有兩個理由:一是宜昌人少,只有400餘萬人,比襄陽(590多萬)少了近兩百萬人,人均GDP遠高於襄陽市;二是宜昌的軟實力強於襄陽市,宜昌藉助三峽大壩、葛洲壩水電站等國家重大工程,有著很高的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並且宜昌在湖北省最先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城市,這是一塊含金量很高的金字招牌,而襄陽市至今還不是全國文明城市。

在笑哥看來,襄陽、宜昌兩個城市你追我趕、相互競爭,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只要這種競爭是良性的,兄弟城市之間比學趕超,就能夠激發更大的發展動力。



至於未來,襄陽和宜昌哪個能夠笑到最後,笑哥還是比較看好襄陽。原因有四:

第一,襄陽基礎好。襄陽是漢江流域的中心城市,所處的江漢平原土地資源豐富,發展的縱深大。宜昌則沒有這樣的條件,大部分區域都是丘陵山地,可利用的土地非常緊缺。土地是最為稀缺的資源,沒有足夠的土地,就不可能引進更多的項目和企業。

第二,襄陽人口多。武漢市為什麼實施“四大資智聚漢工程”,這更重要的是一項人口戰略,目的是爭創人口紅利。在這方面,襄陽有著先天的優勢。襄陽市常住人口將近600萬,比宜昌市多了近兩百萬。未來經濟發展,消費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襄陽的消費市場將擁有更加廣闊的前景。

第三,襄陽產業結構好。宜昌這次之所以落後襄陽,最根本的原因在其產業結構,重化工產業比重過大。根據國家的要求,宜昌市境內沿長江的一大批化工企業被關閉。襄陽則不一樣,化工企業比重很低,幾乎沒有受到影響。並且,襄陽早在十年前就重視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把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新材料、電子信息等列為重點支持的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規模。特別是新能源汽車方面,襄陽市已擁有6家整車生產企業,產能接近一百萬輛。有則新聞提到,全國十輛新能源汽車,就有一輛來自襄陽造。



第四,襄陽交通便利。襄陽市承東聯西、貫通南北,歷史上就是七省通衢的戰略要衝。改革開放以後,隨著鐵路、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推進,襄陽的交通地位一度受到影響。但是,高鐵的快速發展又給襄陽帶來了重大歷史機遇,已經規劃在建的有西武高鐵、鄭萬高鐵、呼南高鐵,同時還將湖北省、安徽省正在爭取的西安--長沙高鐵、合肥--襄陽-安康高鐵也將途經襄陽。未來五年,襄陽將形成“米字型”高鐵網,與江蘇省徐州市一起被稱為高鐵“新秀”。

當然,宜昌也有襄陽所不具備的獨特優勢。三峽工程將為宜昌持續不斷地帶來一系列政策和資金,這次化工產業的調整也將倒逼宜昌加快轉型發展進程,宜昌的旅遊業仍然讓襄陽望塵莫及。短時間來看,宜昌仍然是襄陽最大的競爭對手,容不得襄陽半點兒懈怠。

不過,笑哥還是希望襄陽、宜昌繼續較勁發展,少打口水仗,多幹些實事,在競爭中發展,在競爭中讓老百姓獲得更多的實惠。


莫莫莫momomo


前段時間看報道好像宜昌是人口淨流入城市,襄陽是人口淨流出城市。


濤聲依舊217604961


宜昌與襄陽未來看好誰呢?從地理位來看宜昌位於湖北西部,長江邊上,未來打造西部重要交通樞紐。襄陽位於湖北西北部,位於漢水邊四省通瞿,覆射範圍較宜昌大,地理位置比宜昌勝一籌,也就說交通環境好經濟就差不到那,教育方面宜昌有三峽大學在省內還較有名氣,襄陽則需努力,宜昌下轄的宜都.當陽.枝江經濟不錯,至於襄陽下轄的只有棗陽經濟較突出,差就差在這點,而二者所轄區均差不多,宜昌水電.醫藥.化工……之都,襄陽突出在汽車製造,醫藥化工……也有卻沒宜昌強,二者均為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經濟總量不相上下,各有各的強項,分出勝負非一朝一夕的事,誰能勝出呢?那就要誰的礦產.能源豐富,誰的交通,招商引資,國家投資,智囊團的能力等更勝一籌,二者實在難分伯仲,看在地理位置較好的份上,我唯心的猜襄陽勝出,但願如此


努力的小烏鳥


不談經濟,沒有三峽,像 98 年那樣的洪水,遇一次長江中下游就廢了,尤其是湖北段,從荊州一直淹到武漢,武漢的江灘公園都在水底下,武漢三鎮都要被淹,荊州就不說了,你還中部崛起,崛起個錘子。沒有三峽,萬噸級的輪船不可能到重慶,重慶這個直轄市的意義也就基本上沒有了,沒有三峽,全國各個省份不知道要建多少座熱電廠,那就不是隻有北方有霧霾了,廣東上海重慶都用了三峽的電,那將到處都是煙囪。但是三峽的 GDP 是不算做宜昌市的,而且它是一個防洪發電通航的綜合效益,國務院直管單位,湖北省都管不著。襄陽愛發展不發展,宜昌的地理位置,和戰略意義決定了宜昌的重要性,其實當年重慶市直轄的時候,是準備把宜昌劃給重慶建立三峽省的。是長江重要,還是漢江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