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康巴什的勇氣

康巴什的勇氣

在十餘年時間裡頂住壓力潛心發展,需要這座年輕的城市拿出巨大的勇氣。

康巴什的勇氣

“人們為了活著而聚集到城市,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於城市。”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在人的尺度上道出了城市的意義。

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中國的城市建設熱潮曾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也引發了社會輿論對於“城市擴張”的爭論。這種爭論不僅涉及“人地之爭”、城市公共財政等問題,還涉及什麼樣的城市真正實現了“為人而造”。

對於鄂爾多斯“大手筆”建設康巴什能否為當地人帶來更美好的生活,外界一度並不看好。

那時,面對質疑,鄂爾多斯籍作家、內蒙古作協名譽主席肖亦農說:“十年之後再來看答案。”

在十餘年時間裡頂住壓力潛心發展,需要這座年輕的城市拿出巨大的勇氣。

本刊記者在鄂爾多斯走訪期間,很多受訪者評價康巴什的發展歷程時,都提到了“膽識”這個詞。

這首先體現在康巴什的城市規劃和城市景觀上。

康巴什的勇氣

在不少人看來,康巴什“寬而稀”的城市佈局顯得缺乏人氣,尤其是在天氣較冷、行人減少的季節。

“草原上的人喜歡遼闊的視野,康巴什的城市風格和這裡的文化有關係。”肖亦農對本刊記者說。

在他看來,鄂爾多斯的文化中有對英雄主義的追求、對自然的尊敬,以及走西口文化的厚重與堅韌,這使得鄂爾多斯人偏愛“大氣魄”。

肖亦農認同“窄而密”的城市佈局更具市井氣息,或者更容易孕育出具有人情味的“街巷文化”,但是高密度的城市也容易給居民帶來較強的壓迫感,這在康巴什是不存在的。

康巴什的發展目標頗具深意。作為一座資源型城市的政府所在地,康巴什提出,要建設“生態、智慧、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

康巴什的勇氣

目前,康巴什城區綠化覆蓋率為42.6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104.47平方米,是全國首個以城市為載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沒有煤炭,就不會有鄂爾多斯的經濟騰飛,也不會有新城康巴什。但是,觀察康巴什的產業發展情況時會發現,這裡是鄂爾多斯唯一不依靠重工業和資源發展的地區。

康巴什的勇氣

站在伊克敖包上放眼望去,康巴什只有一座煙囪,下面是為保障全區供暖而建設的熱電廠。

當地政府沒有為了追求經濟增長而盲目引進工業企業。如今擔任康巴什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的白玉龍曾在環保局工作過三年,他對本刊記者說:“曾有家食品廠想落地,但我們擔心工廠會給環境帶來汙染,沒有批准。”

康巴什的勇氣

就財政收入而言,康巴什在鄂爾多斯並不突出——剝離了“大”工業,意味著在財政收入上要作出一定的犧牲,但它鼓起了勇氣,努力探索全新的發展路徑。

在康巴什發展“非煤經濟”,對熟悉並長期依賴傳統工業經濟的鄂爾多斯人而言,可謂“白手起家”。

但是,通過發展總部經濟,康巴什吸引了更多的人口;通過發展文化旅遊和會展經濟,康巴什為鄂爾多斯打造了新的城市品牌。

2018年,康巴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59.7億元,增長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6.3億元,增長26.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7.8億元,增長5.7%。

康巴什的勇氣

“非煤”的發展思路,也保障了康巴什的生態。

出門見綠、天朗氣清、格局舒展,是居民感到“宜居、舒適”的基礎,也是康巴什近年來不斷吸引人口落戶的主要原因。

在人口數量逐年上升的同時,2018年,康巴什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8431元,增長7.5%。

人口和收入的增加,讓康巴什的房地產存量得到了消化,“鬼城”之說也就成了過去式。(《瞭望東方週刊》記者劉佳璇丨內蒙古鄂爾多斯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