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穿上协警服装,他们是镇区秩序的守护者;

穿上迷彩服,他们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应急民兵;

穿上消防服,他们是冲在火场一线的消防员;

穿上森林防火服,又瞬间化身双峰林区的保护神……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四套衣服,四个身份

黄坛镇综合执法中队的25名队员

在小城镇环境整治、应急救援、交通疏导、

义务“护苗”等繁杂的工作中

坚守岗位,用履职尽责书写初心使命


城镇居民的 “大管家”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在黄坛小学、幼儿园门口,有几个身影到了上下学的时间,总是雷打不动地出现在学校门口。这是综合执法中队队员们组成的义务护苗队。“2016年,我们组建了护苗队,轮流值守,维护秩序,疏导交通,为孩子们上下学保驾护航。”综合执法中队队长任清旺告诉记者,护苗队与学校保安、值周教师、派出所等形成合力,协力做好上下学期间的守护工作,为学生筑起了一道贴心安全墙,也有效缓解了校门口的交通拥堵现象。

“以前,每到放学时间,小学和幼儿院的门口到处都是接送孩子的家长,私家车、自行车、电动车‘见缝插针’,校门前的路拥堵不堪。有了 护苗队后,家长接送孩子放心多了。”一家长告诉记者。三年多,无论刮风下雨,护苗队总是定时定点出现,给孩子们一份保障,而作为队长的任清旺无论值班与否,常年在岗,成了孩子们的守护人。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在黄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也有他们的身影。记者了解到,之前黄坛镇区,摊乱摆、车乱停等现象很严重,镇区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综合整治中,执法中队队员们一肩挑下了这个重担。白天上班,晚上加班成了他们的常态。拆违建、清理占道经营、规范停车、帮居民清理杂物……队员们成了镇区的“保姆”,也成了某些商户的眼中钉。“我们工作中对商户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遇到不讲理的商户,还要忍受他们的言语侮辱。”队员朱奂寰告诉记者,推进环境整治很不容易。

但大家不服输、不畏难的态度有效助推了工作的进展。他们坚守岗位,攻坚克难,让镇区环境面貌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黄坛成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省级样板。而今年三四季度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回头看督察中,黄坛得分全县第一。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群众身边的“救急队”


记者了解到,这批队员中基本上都是退伍军人,其中大部分是“90后”,最小的队员才22岁。
而他们颠覆了不少人心中“90后”矫情、不能吃苦的形象,个个能吃苦、不怕累,还冲锋在危难险急和救火一线,救死扶伤,为群众挽回损失。

他们还承担着全镇消防的工作。上周黄坛大洋山村突发火情,队员们紧急出动处置火情。发现起火原因是村中电线老化起火,他们又花了一下午时间排查村中线路,保证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有情况就要出动,基本全年无休,24小时手机开机,收到命令10分钟集结。甚至过年的时候,他们都不能过一个安稳年。去年正月初一、初二,双峰山区起了山火,队员们放弃休假,赶回来灭火。在这里工作四年多的老将朱奂寰告诉记者,这份工作让自己很难照顾到家里。如今照顾家里两个年幼的女儿的重任,全都落在了妻子身上。


“多重身份”守护一方平安!这些宁海人的身影真美


虽然这份工作又苦又累,队员却表示,我们都是退伍军人,这点苦和累没在怕的。队长任清旺更是常年以队为家,一年300多天驻守在单位。负责管理执法中队的陈路路告诉记者,为了让队员们工作更主动更积极,中队还采用准军事化管理以及末位淘汰制、27项考核机制来规范队伍,让他们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