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腦梗死九個月了,是恢復期嗎?

手機用戶51599916253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可以肯定地說腦梗後9個月早已過了急性期,處於了康復期或者說是恢復期,而這個時期是相當漫長的,即使沒有留下什麼明顯後遺症的人也是如此,可以說後半生都將處於康復期,為什麼呢?

首先,腦梗顧名思義就是腦血管發生了梗塞,其發生根源是因為血管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及有斑塊形成,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是腦血管上的斑塊不斷長大向管腔凸起導致狹窄,影響並阻礙或阻斷血流,造成周圍腦細胞供血供氧不足或缺失,稱為是腦梗塞;二是血管上的斑塊破裂,其中的粥狀脂質物吸引大量血小板聚集成團形成血栓堵塞血管,破裂的斑塊即可是腦血管上的也可是其它部位血管上的斑塊,甚至心臟出現問題比如房顫時也能形成血栓,這些血栓流動到腦血管時便可堵塞血管,稱為腦血栓。

由於腦細胞對缺氧極其敏感,在完全無氧的狀態下最長不超過6分鐘就會發生不可逆轉的死亡,而腦是生命的中樞,不同區域的腦細胞承擔著“指揮”不同生理活動的功能,因此腦梗塞或腦血栓發生在腦血管不同的部位引起的症狀表現也有不同。

最危險的是“指揮”呼吸心跳的腦幹血管梗死,患者大多會失去生命,而發生在其它部位比如運動中樞,則患者肢體便不聽“使喚”,左右大腦指揮著不同側的肢體活動,因梗死的部位不同,可能會出現半身癱瘓或全身癱瘓等等。

腦梗發生後最主要的治療是儘快恢復腦血流,比如放置支架“撐開”血管、溶解血栓恢復血流等等,但這些方法並不能去除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更不能挽回受損死亡的腦細胞,所以腦梗死後發生的偏癱是不能恢復的,但不等於不需要治療,這個治療就是康復治療(恢復治療),包括兩方面:

阻止與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進展,穩定斑塊避免血栓形成,主要措施是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戒除菸酒,作息規律,心態平和等。

加強功能鍛鍊,避免肢體肌肉萎縮,比如說偏癱的患者肢體活動受限,由於指揮其活動的腦組織發生了壞死,想恢復活動是不太可能的,但如果肢體長期不活動,肌肉便會發生萎縮而逐漸縮小,引起肢體變形等,因此患者應當被動活動,主要目的是避免肌肉萎縮,而且這種康復治療甚至堅持終生。

因此,凡是存在腦梗塞或是腦血栓發生風險的人,一定要堅持採取相應措施避免腦梗死的發生,要知道這種風險是伴隨終生的,一旦發生了腦梗死,不管出現了什麼樣的後果,都將大大影響生活質量,再怎麼康復治療都不可能再恢復正常,特別是那些初次腦梗後沒有後遺症的患者,要知道這並非是腦梗治療了,只不過是進入了康復治療期,如果忽視了治療,再次腦梗隨時都可能發生,而且每發生一次病情都會加重且是無法逆轉的。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更多健康知識】


天天聽健康


腦梗是常見的腦血管意外事件,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腦梗發生時,患者即使是經過急性期治療後,也常留有嚴重的後遺症,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腦梗死九個月了,是恢復期嗎?

腦梗的發生可分為急性期、恢復期和後遺症期,一般而言,腦梗患者在急性期及時和有效的治療是減輕後遺症的關鍵,而在康復期有效的康復治療同樣至關重要。

1、腦梗死的分期時長:其實,關於腦梗死的分期具體還是要根據患者的病情而定,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應注意個體化。一般而言,梗死麵積較小的腦梗患者發病後一週內可認為是急性期,之後可認為是恢復期。而梗死麵積較大的患者,急性期常常會有2—4周,甚至還會更長。

臨床上,只要患者不能脫離生命危險就認為是急性期,就需要住院接受治療和觀察。直到病情穩定,醫生認為可以出院後,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恢復期。多數情況下,發病2周以內為急性期,2周至6個月為恢復期,發病6個月後為後遺症期。其中急性期是腦梗死治療的重點時期,需要爭分奪秒,儘可能挽救腦細胞,然後給予康復鍛鍊、心理干預、後續的藥物治療等。

2、腦梗患者在恢復期的注意事項:腦梗發生後,患者已有的基礎病理因素已經存在,常面臨著較高的複發率,而且康復期及時和有效的康復治療是幫助患者恢復自理能力的關鍵。具體來說,患者在康復期一定要注意,首先是後續的藥物治療,患者在出院後也需堅持遵醫囑用藥治療,包括針對原發病的治療,穩定斑塊的他汀治療,預防血栓形成的阿司匹林等。另外,患者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方式,飲食注意清淡易消化,少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高鹽食物,多食蔬果、粗糧等;注意加強鍛鍊,在康復期從被動運動開始,逐漸恢復主動運動,由簡到難,循序漸進,以儘可能恢復自理能力;嚴格戒菸戒酒;切忌熬夜、過勞,保持規律作息;切忌焦慮、抑鬱等不良情緒,保持良好心態,積極面對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