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基建狂魔”再启动,中国股市成“疫情避难所”

北京时间3月3日,中国股市经历了前一个交易日的强势表现后出现盘整和分化,与3月2日3,639只股票普涨不同,今天A股在早盘高开后逐渐回落,截至收盘:


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涨0.74%,报2992.90点;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分指数涨幅0.9%,报11484.21点;


创业板指数上涨1.78%,报收2173.35点。


美股报复性反弹千点后,3月3日中国股市早盘再次冲高,沪指一度回到3000点上方,仅半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就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


两市成交量已经连续十个交易日突破1万亿元。


“基建狂魔”再启动,中国股市成“疫情避难所”

意大利爆发新冠疫情后,威尼斯广场上只有零星的几位游客


资本市场的高涨热情自然与中国的疫情防控局面息息相关,从数据上看,在付出巨大经济代价后,中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然而近几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成为世界范围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担忧越来越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境外,已有64个国家出现确诊新冠肺炎8,774例,死亡128例。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表示:


“目前中国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数持续下降,而过去24小时内中国境外新增病例数几乎是中国境内新增病例数的9倍。”


虽然数据尚不足以宣布新冠肺炎为大流行病,各国仍有机会遏制疫情进一步蔓延,但韩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的情况最令人担忧。


2月28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的水平,这是WHO风险评估的最高级。


由于担忧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全球股市纷纷下挫。


摩根士丹利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中国、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股市可能成为疫情之下的“资产避难国”。


中国和新加坡股市的评级分别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将澳大利亚股市评级从“减持”上调至“中性”。


该机构认为,疫情对经济造成的扰动可能会持续到今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预期中国会在本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危机中推出进一步经济刺激政策,加之中国股市目前估值便宜。


事实上,中国政府在财政和货币政策层面均迅速出击,并承诺将推行更有效的进一步刺激,尤其是基建再次发力,在昨天的文章《中国十省市超25万亿基建项目火速上马》中我们提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7个省推出总投资额25万亿元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


“基建狂魔”再启动,中国股市成“疫情避难所”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统的“铁公鸡(铁路、公路、机场)”项目仍然占到85%,但2020年以来政府专项债投向新型基建的比重上升,已经达到15%。


比如冷链物流从无到有,停车场项目规模增长约5倍,配电网项目规模增长约10.8倍,生态环保类项目规模增长约2.6%。


带动资本市场层面建筑材料、机械设备、钢铁、通信等板块上涨,3月2日当天,建筑材料板块整体涨幅超过8%。


分析认为,从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来看,疫情之下政策托底经济的意图明显。


逆周期调控政策主要集中在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释放流动性、减轻企业负担,以及通过促进消费和投资来扩大内需两个方面。


而政策传导至资本市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较为充裕的流动性还将持续,在国际资本市场前景不明朗的背景下,A股可能受到国际资本的青睐,率先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 END -


特殊时期

千小心万小心

上周还是被封号


为了让您能够获取

更多一手消息


我们将在

亚财财富信息分享群

与大家分享更多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