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拆違建綠、破牆現綠

拓寬城市綠色空間

賦予城市別樣生機

一大波“綠色福利”來襲

給居民妥妥的幸福感

走近武侯區洗面橋巷四號,一個綠意盎然的小遊園引得不少市民駐足,孩子們在園中玩鬧,老人們在園中賞竹鍛鍊,一幅“綠在城中、人在景中、樂在其中”的生態宜居畫面緩緩展開。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這裡以前是一塊荒地,雜草叢生、路面坑窪,圍牆也破敗不堪,環境特別地差。在政府的打造下,變化太大了,環境美了,綠意濃了,簡直就是我們退休老人的一塊福地。”家住附近的張阿姨每天都要來這裡溜達,寬敞、漂亮、舒心是她最大的感受。

這樣的變化,在武侯還有很多……



荒地翻新變身遊園

遊走在武侯區的大街小巷,肥豬市街、核桃堰路也由原先的荒地空地,搖身一變成為綠意盎然的小遊園。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肥豬市街改造前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肥豬市街改造後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肥豬市街改造後


據瞭解,按照中優提升城市品質、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戰略部署,武侯區住建交局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有關要求,積極開展城市拆違建綠、拓荒添綠工作。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武侯區住建交局將文化元素、休閒元素與群眾需求相融合,規劃打造休閒空間,合理植綠。以“ 享、 樂、 趣”為主題立意,在景觀營造中,一方面引入生態觀念,因地制宜,栽種嫩竹、常綠喬木、色葉開花喬木等增加綠色空間,滿足人們對自然環境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另一方面,也充分考慮市民的生活需求,以人為本,為市民的休閒活動以及不同的需求提供了充分的戶外空間,使綠地遊園真正成為可憩、可遊、可娛、可觀的城市綠地樂園。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洗面橋巷小遊園改造後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肥豬市街改造後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核桃堰小遊園改造後


開敞空間提升品質

除了合理利用閒置土地,騰空植綠以外,武侯區住建交局還對不少影響城市景觀的圍牆圍擋進行拆除,開敞城市空間,提升宜居品質,擁抱綠色。

位於武侯區雙楠片區的少陵路、菊樂路、大石南路、七道堰街沿線就曾存在部分單位、小區隔離圍牆、圍欄等情況及綠地品質不高、整體景觀性不強等問題。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為此,武侯區住建交局以“公園城市建設”為指引,按照完整性、安全性、景觀性、生態性原則,通過拆除隔離圍牆、取消綠地圍欄、貫通慢行步道、提升綠化景觀、增設休閒設施等一系列措施,研究制定了雙楠片區慢行系統建設方案。截止今年10月,共計建設慢行步道2.5公里,綠化面積5萬平方米。

城市建設“加減法”:增加的是綠意,減去的是阻隔


城市綠了、百姓樂了

空氣清新了、生活更美好了

武侯區住建交局將繼續堅持為民辦事的初心

做好城市建設“加減法”

讓綠色成為城市最優資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