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东安:“四好农村路”成致富路

冬日暖阳,驱车行驶在东安大地,从县城到山区、从主干公路到偏远村组,一条条畅安绿美的“四好农村路”纵横交错,如毛细血管般将全县城乡连接起来。该县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抓手,因地制宜规划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资源路、重要县乡道路,助推老百姓走上致富路。

近年来,东安县以“村村畅通”为抓手,出台《东安县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和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方案》,投入资金8600万元建设“四好农村路”。今年,全县先后规划建设8条旅游公路、15条产业路、12条资源路,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8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00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280公里。

从“路域治理”入手,推行“路长制”目标管理。建立县长任一级路长,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任二级路长,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任三级路长的长效管理机制,明确各级“路长”责任,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镇村履职的群管群养格局。围绕“日常养护”为目标,组建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加大对道路泼洒、超限超载、违章搭建、打粮晒场、占路堆放、占道经营行为的治理力度,实施路政执法巡查常态化,不断提升乡村道路运输通行环境,实现“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农村公路列养率达100%。

该县还按照“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客货并进、运邮结合”的总体思路,聚焦交通扶贫、行政村通客车工作,加强农村运输市场规范管理,不断推进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建设。通过“交通+乡村旅游”“交通+脱贫攻坚”“交通+产业发展”“交通+乡村振兴”等举措,增加公路附加值,进一步拓展增收空间,实现“修好一条路,带动一片富”的发展效应。修建的芦洪市镇“一带八景”、大庙口镇“南溪花海”等8条旅游公路每年吸引500万以上的旅客前来休闲观光,简家岭村公路带动当地的“黑老虎”种植业和旅游业发展,每年可为这个省级贫困瑶族村增加产值200余万元。

如今,东安县行政村通畅通车率均达100%,构建了干支相连、镇村直达、对接循环的区域农村公路网,“公路围着产业建,产业围着公路转”的格局逐步形成,对现代农业、美丽乡村、易地搬迁、脱贫攻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辐射效应日益显现,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实现增收。(严 洁 滕文彬 刘海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